“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今天李清照生日,您讀過她哪些作品?

WGBTTH


回答;李清照是最喜愛得一位詩人。她是古今已知一大豪傑和婦人,因為國難當頭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充份說明愛國祖義和對國和家的責任。但是因為她太過豪傑,而不見女子情懷“寒月身影瘦,依竹醉千古。離別斬青絲,何日君再歸。人是活在現實社會的有很多無奈和無助!說一下她的詞,我不才、她是千古第一人(朱淑真不在她之下),她的詞分三大類,第一是少女的天真和期待,第二是女豪傑形式的,第三種一種閒愁形式的(我認為是閒思形式)總得來說李清照是我們學習的傍樣。


吾空問答曰出東方


這是李清照南渡以後的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通過秋景秋情的描繪,抒發國破家亡、

天涯淪落的悲苦,具有時代色彩。在結構上打破了上下片的侷限,全詞一氣貫注,著意

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首句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的心情。下

文“點點滴滴”又前後照應,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憂鬱情緒和動盪不安的心境。全詞

一字一淚,纏綿哀怨,極富藝術感染力。



祝我前程似錦大有作為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

1084年-約1155年,婉約詩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宋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於一個宦官書香門第。父親進士出身,官位不低,又是大文豪蘇東坡的學生。母親伸出名門有一定的文學造詣,在這樣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李清照,眼界開闊,氣質高雅,早年身為待字閨中的少女時,她也曾寫下了幾首不凡的閨中詞。

《浣溪沙·繡面芙蓉一笑開》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一面風情深有韻。

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點絳唇·蹴罷鞦韆》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子劃金釵溜。和羞走。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玫瑰]

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女原本獨當鞦韆打發無聊的時光,突然有客人來到大家閨秀修見生人,只得悄悄地溜回內室。可是來了卻是一位翩翩公子,心中好奇,太想打量一番,只能依靠著門回頭假裝青文青梅的芳香,其實眼神早已停住在那少年身上。

一位宦官人家的千金小姐,享受舒適的生活,又保佑家裡的萬卷藏書,富有詩書氣自華,文化的血液早已經滲入了她的內心。

當然他的婚姻家庭也是非常幸福的,找尋的那個人也是他的如意郎君。雙方在家庭,在文學素養上都是門當戶對的。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待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好。”

李清照的婚姻生活: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子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的家國情懷,

北宋王朝在經歷了宋徽宗與幾位奸相的荒唐無為的治理後,在一片清明上河圖似的經濟繁榮後,金國的鐵蹄終於踏上了大宋的山河,出現了讓無數漢人,落淚的“靖康之恥”。受到兵刀戰火之苦的李清照,也開始過起漂泊不定的生活。

金兵入侵,丈夫棄城逃跑,李清照替丈夫羞愧不已。

得知當年楚霸王烏江自刎,李清照隨口吟出一首名垂千古的詩句。

《夏日絕句》 [贊][贊][贊]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第二任丈夫張汝州欺君之罪,李清照要去告發,堅持離婚。

當我們讀到李清照的詩句的時候,感到她的婉約唯美。從中也能品讀到她用心告訴你的聲音,以及當時她的生活狀況。

《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獨守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當每個人面對自己的境遇多舛的時候,往往看到了不是那麼多的風花雪月。而是看到更多的家國情懷和更多的民間現實寫照。

《題八詠樓》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雨後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打馬賦》

歲令雲徂,盧或可呼。千金一擲,百萬十都。樽俎具陳,已行揖讓之禮;主賓既醉,不有博奕者乎!打馬爰興,樗蒱遂廢。實博奕之上流,乃閨房之雅戲。齊驅驥騄,疑穆王萬里之行;間列玄黃,類楊氏五家之隊。珊珊佩響,方驚玉蹬之敲;落落星羅,急見連錢之碎。若乃吳江楓冷,胡山葉飛,玉門關閉,沙苑草肥。臨波不渡,似惜障泥。或出入用奇,有類昆陽之戰;或優遊仗義,正如涿鹿之師。或聞望久高,脫復庾郎之失;或聲名素昧,便同痴叔之奇。亦有緩緩而歸,昂昂而出。鳥道驚馳,蟻封安步。崎嶇峻坂,未遇王良;侷促鹽車,難逢造父。且夫丘陵雲遠,白雲在天,心存戀豆,志在著鞭。止蹄黃葉,何異金錢。用五十六採之間,行九十一路之內。明以賞罰,核其殿最。運指麾於方寸之中,決勝負於幾微之外。且好勝者,人之常情;小藝者,士之末技。說梅止渴,稍蘇奔竟之心;畫餅充飢,少謝騰驤之志。將圖實效,故臨難而不四;欲報厚恩,故知機而先退。或銜枚緩進,已逾關塞之艱;或賈勇爭先,莫悟阱塹之墜。皆因不知止足,自貽尤悔。況為之不已,事實見於正經;用之以誠,義必合於天德。故繞床大叫,五木皆盧;瀝酒一呼,六子盡赤。平生不負,遂成劍閣之師;別墅未輸,已破淮淝之賊。今日豈無元子,明時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長沙博局之投,正當師袁彥道布帽之擲也。

辭曰:佛狸定見卯年死,貴賤紛紛尚流徙,滿眼驊騮雜騄駬,時危安得真致此?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誰能志千里,但願相將過淮水。

寫下《永遇樂·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李清照在孤獨寂寥對昔日回憶對家國自由的感傷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流淚][流淚][流淚]

當然現代人研讀懂李清照,讀懂古代文化遺產中優秀的詩詞文化。在作者的詩詞作品中找尋根溯源,品讀作者思想心靈內心的歷史故事,去感覺作者內心靈魂的思考,

當我讀到李清照唯美婉約的詩詞,讀到蘇軾人生百態滄桑的詩詞。讀到辛棄疾責任擔當拯救家國的詩詞,讀到陸游民間疾苦的詩句。

他們內心的所思所想都是一樣想通的,

我真的淚點有點有些低,其實在中國優秀古詩詞中品讀的是她的思想和靈魂。教會教化我們今天的每個人的家國天下為己任的情懷。

感謝所有喜歡中國古詩詞文化的朋友們!大家學習傳承的就是對中國文化的愛,接祖先的精神之魂,敘祖宗文化的根脈。

“人行走於天地之間,小到個人家庭,大為國家百姓。雖然我不能像大英雄那樣,但至少能做個有益於社會大眾的人”。

“煙塵隨風飛逝去,天地留存墨香痕。

花貂如錦難清豔,詞照肝膽兩崑崙。”

圓融博愛







圓融博愛


謝謝[祈禱]讀過一本,忘記啥名字了,就會背這首詩:[夏日絕句]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吳223962942


李清照生於書香門第,少年生活優渥;嫁於門當戶對的趙明誠,兩人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詩詞唱答,琴瑟和鳴。但金兵入據中原,李清照流寓江南,夫死家破,境遇孤苦。其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在文學主張上,提出“詞別是一家”,譏諷一些大家的詞作是“句讀不茸之詩爾”。詞風清新,平白如話,創“易安體”,是婉約派的代表作家。

少年時期“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點絳唇·蹴罷鞦韆)寫出來少女的羞澀與頑皮;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的驚慌,“知否知否,應是紅肥綠瘦”(如夢令)的嬌嗔;“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的相思都是她前期生活的反映。

中晚年的遭際凝結在她的詞裡是悲,是愁是孤獨:

《永遇樂》: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上片回憶年輕時過元宵節的情景,下片寫南渡後的心境,對照鮮明。

《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除了愁更多的是難以排解的“孤獨”。

《武陵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等作品所流露出的悲苦更是讓人痛惜。

用具體的“船”,載不動抽象的“愁”,極具藝術表現力。





半支蓮6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這是我國著名女詩人李清照向當時軟弱的南宋王朝發出憤怒而又無奈的一種吶喊!

李清照(1084--1151),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她自幼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藝薰陶,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善長於詞,亦工於詩文,通曉音律,能書善畫,是我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多才多藝的女文學家、藝術家。

李清照最主要的成就是她的詞。其創造分為兩個時期,前期作品主要表現少女、少婦的歡樂生活以及與丈夫離別後所產生的淡淡哀愁,多屬閨中生活和詠物之作。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浣溪沙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嫋殘煙,夢迴山枕隱花鈿。 海燕末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溼鞦韆。

南渡後,經歷了社會的大變亂,國破家亡,許多痛苦湧上心頭,寫了一些反映離亂生活的痛苦以及對故國的思念的具有時代面貌的作品,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清平樂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天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李清照的《一剪梅》、《聲聲慢》等詞也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手機用戶墨海聽濤


《蝶戀花》\r

淚溼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r

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r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r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人和萬事成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r

輕解羅裳,\r

獨上蘭舟。\r

雲中誰寄錦書來?\r

雁字回時,\r

月滿西樓。\r

花自飄零水自流,\r

一種相思,\r

兩處閒愁。\r

此情無計可消除,\r

才下眉頭,\r

卻上心頭。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蓆,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閒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晨璟熙


“生亦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知否,知否。

詞風清新,平白如話,創“易安體”,應是婉約第一才女。





水決定健康


當一個人的外貌與才華相當時,就會引起無數的爭議與誹謗;同樣,當一個人承受了多大的詆譭時,便證明她也能經得起多大的讚美,易安居士——李清照正是如此。

這位“詞國皇后”,可以吟唱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樣的豪邁,也能有“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般的哀愁呢喃。

復旦大學教授陳果曾在一次演講中說:“生活最好的境界,便是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這是一個人真正自信、真正活出自我的美好狀態。

李清照便是這樣的女人。

雛鳳清於老鳳聲

生於書香門第的李清照,父親李格非師承蘇軾,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耳濡目染下,她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早在少年時代,才情橫溢的李清照一首《如夢令》問世,瞬間就名動京城,當時的文人,無不擊節稱好。這個少女儼然成為京城裡最為耀眼的明珠。

儘管家中良好的氛圍,使得李清照不如其他少女般深居閨閣,但始終難免受到束縛。

只是少女情懷總是詩,哪個少女不懷春。又有誰能阻擋少女對愛情的憧憬呢?


《點絳唇》

蹴罷鞦韆,

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沾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

卻把青梅嗅。



正如歐陽修所寫: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每一個少女都曾有一份希冀,希望可以邂逅心愛的人,月光下,花影間,無拘無束地釋放自己心中的愛意。


《浣溪沙》

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偏偏就有了這麼一個李清照,用一闕闕讓人拍案叫絕的詞,征服了眾人。

哪怕是清風明月,花間草木,在少女的筆下,都躍出一份詩意;也正是這份詩意,成就了一個絕世女詞人的魅力與風姿。

不過,更讓人動容的,卻是她對愛情的勇敢追求與清醒。



一生一世一雙人


世間最好的感情莫過於在適合的時間,遇上對的人。就像秦觀所說的那般,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於是18歲那年,易安嫁給了與她情投意合的金石學家趙明誠。

婚後,相愛的兩人沉迷於鑽研金石,儘管生活拮据,但是兩人卻甘之若飴。

同樣是善於詩文的兩夫妻,常常切磋詩詞,卻因這樣,成就了一段佳話。

有年重陽,因為分隔異地,李清照便將滿腔相思付與詩詞,寫就了一首名傳千古的《醉花陰》。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

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櫥,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收到後,存了比試之心的趙明誠將夾有這首詞的十幾篇近作遞給好友們,大家傳換閱讀,吟詠品味。

一眾朋友讀後紛紛評論說:“只有《醉花陰》是上乘之作,特別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三句更是絕妙之極。”

李清照之才,由此可見。

只是能有這樣一個既能知你所好、志趣相投,又能任你做回自己的伴侶,該是多麼幸運。


只是好景不常,時逢亂世。

先是父親被排擠出朝廷,後又因為奸人構陷,公公去世,丈夫丟官。

再後來,整個民族的劫難,靖康之難來了。

那一年,金兵長驅直入中原,丈夫趙明誠赴任地方官,卻遭遇城中叛亂,身為知府,趙明誠卻乘夜從城樓吊下繩子,逃跑了。

因而趙明誠被罷官。五月,又復起用為湖州知府。誰知,八月即染瘧疾而身亡。

自此,人世間就只剩下李清照,煢煢一人。箇中孤苦,更堪與何人說?


《孤雁兒》

藤床紙帳朝眠起,

說不盡、無佳思。

沉香斷續玉爐寒,

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

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

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

腸斷與誰同倚?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

沒個人堪寄。


你若無情我便休


後來流落臨安,李清照再嫁張汝州。

本以為是良人,誰知婚後不久,張汝州的醜惡面目便暴露出來。

原來,此人娶李清照只是覬覦李清照囊中僅有的文物。發現不能得手後,竟對她大打出手。得意洋洋之餘,把自己科舉作弊的勾當也說了出來。

經歷這一切之後,李清照決意要狀告官府,要與丈夫離婚。儘管宋代法律規定,無論什麼原因,妻子告丈夫,就得坐牢。

正如林語堂所言: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單獨屹立,不要想做別人。

李清照想必明白,啞忍,並不能帶來婚姻的幸福。與其默默忍受,還不如勇敢的做回自己,哪怕陷入牢獄之災好,也在所不惜。

遇上真愛的時候熱烈真摯,放手之時則果決乾脆,不拖泥帶水。

這等不纏綿愛情的清醒,為自己選擇負責的擔當,是多少女子都沒有的智慧。

然而,除開這些,她最讓人欽佩的,那就是她不輸男子的家國情懷。



女子何曾少豪氣


都說女子常處深閨,怎知家國情。但偏偏她李清照就不是一般的女子,雖是女兒之身,滿腔豪氣從來就不輸男兒!

男兒,就應該如此: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面對丈夫棄城逃亡這樣的所作所為,李清照想必是深感失望的,國破家亡,身為男兒,不應該是以身守國門,以死報家國的嗎?

在李清照的心裡,就應該效法楚霸王項羽,與其苟活,不如英勇赴死,方才無愧七尺男兒之身!

紹興四年,李清照雖然在南方流離避難,也不忘收復失地,但是眼見的確實朝廷軟弱,苟且偷安。感慨山河破碎的李清照,內心又是多麼悲憤莫名!

於是她寫道:

《題八詠樓》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壯志激懷,拳拳愛國之心。愧殺多少男兒。誰說女子不知愛國,她李清照就不是!

美人遲暮,隻身一人,這就是晚年李清照的寫照。只是一生才華橫溢的她又怎會如一般鄉下老嫗一樣,任由時間侵蝕地變了模樣呢?

即便老去,即便哀愁,也有她的獨特詩意。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即便遭受了世間的種種冷遇,隻身一人。即便經歷挫折還是流言,她始終保持自己那顆詩意的心。

就算孤獨,她還是那個與眾不同的李清照,才華橫溢,自成一家。


有人說,在李清照身上,看到了一個人傾盡全力活出女人之美、人生之美的樣子。

是的,她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不盡相同,然而相似的,是她對自己內心的誠實。

忠於自己的內心,愛自己所想愛,行自己所想行,言自己所欲言。

正是這份對自己誠實,才讓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讓她真正做回自己,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散發出一種酣暢淋漓的風情。

也正是這萬種風情,讓她無論經歷多少歲月,仍是你我心中永遠的“易安居士”、“詞國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