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传统日料更适合中国胃的日本餐食,其实是一种混搭味道

比传统日料更适合中国胃的日本餐食,其实是一种混搭味道

从本篇开始,《孤独美食家》解码进入第三季。此前也提到过,作为旅游观察者,这部片子,阿布旅行手记认为,它更大的价值,在于对日本更为细微的风土人情认识,它是个很好的引子,也是我们为何要一一解码的原因。

第三季整体来说,就饮食门类而言,可能一、二季用力太猛,到第三季就显得有些寡淡,但这种饮食上的寡淡,至少处于填满片子的考虑,要体现的饮食之外的日本日常,相对就更丰富一些。

这也使得对它的解码,两集一篇就有些拖沓,思虑再三,从第三季开始,根据内容丰富程度,变为尽量每集一解码。

今天要说的,就是第一集的东京北区,一个拥有东京都内最多JR车站的地方。

五郎去了北区赤羽,不仅吃的东西,是一般游客很难接触到的,他在北区的遭遇,同样也是一般旅行难遇的,同时又很有趣,因为相关日本杂货商的触角和日本小酒吧的日常。

此外,还有个更重点,那就是如果你初次到日本,猛吃几天日料吃厌了,不妨考虑一下日式西餐,那种口味应该可以挽救你的中国味蕾。


恶魔雕像背后

在这集里,餐食之外,体现的一个重点,是五郎遇到了比较古怪的客人。

先是一个让他代买恶魔雕像的人,再后来,又冒出了一个差遣他到家里,去取纪念相册,再拿回来到小酒吧,和妈妈桑以及其他熟客一起欣赏。

比传统日料更适合中国胃的日本餐食,其实是一种混搭味道

拜托五郎买恶魔雕像/《孤》3截图

这两起遭遇选取得蛮好的,因为折射出了日本两个一般游客未必能了解到的日常状态。

早在很多年前,阿布旅行手记就看了这个第三季第一集,当时看到卖恶魔雕像的,还觉得是片子里编出来的杂货商故事,但后来,随着这几年对日本杂货商涉猎范围更深入的了解,发现这种卖恶魔雕像,或者遇到什么和恶魔信仰有关的杂货铺,在日本是完全有可能的。

日本杂货商的触角之广大,分类之细密,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

这不仅包括在剧集里看到的恶魔店铺,就算是专门的贝壳纽扣杂货铺,在东京也是可以寻得到,阿布旅行手记的一位旅行定制用户,就是到了这样的店铺,找到了犹如老鼠掉进米缸的感觉。

而过去在日本的旅行经历里,让小编最惊讶的,是在德岛发现了一家和中型家乐福面积差不多,但里面全部卖的都是渔具的专门店,并且它还是日本全国连锁的,这本身就是商业细分和进化的结果,国内还需要进化很多年,

很多小众兴趣,去日本找更容易有获得感。

此外,想了解日本杂货铺,还可以参照我们关于春节日本旅游购物的盘点(具体点击:,从文具到厨具、再到家具等等,日本的杂货铺绝对是能让你开眼的。

比传统日料更适合中国胃的日本餐食,其实是一种混搭味道

妈妈桑和客人一起欣赏相册/《孤》3截图

至于取纪念相册,反映的则是日式小酒吧的日常。

这种日式小酒吧,正常游客不可能进去的,因为这类酒吧,里面的人员,基本就是妈妈桑和熟客构成,与其说是个酒吧,不如说是附近街区熟客聚会聊天的地方。

有些小酒吧有一些甚至没有好酒好菜,但单凭妈妈桑的个性魅力,依然可以吸引到附近居民前来光顾。作为不懂日语的游客,就算是去了也没啥意义,因为它本身,更像是个居委会的睦邻点。

因为这两起遭遇,阿布旅行手记觉得,这集能表现出东京北区作为居民区日常的样子,也更不像外国游客能轻易接触到的日本。

日式西餐是个不错选项

接着说餐食。

《孤独美食家》这一季和第二季餐食表现上,变化不大,即正餐和甜点兼具有之。

第一集甜点没太多好说的,里面提到的维也纳咖啡(鲜奶油搭配巧克力糖浆风味),确实全球有名。

配餐水果三明治,则让阿布旅行手记觉得,日本人做三明治已经成精了。不仅有这种更像蛋糕才会用的类型,还有炸牛排三明治、安康鱼肝三明治、牛油果三明治等等各种稀奇配搭的三明治。

而对于一个能发明出炒面面包的国度,西餐也很日式风格。这是我们很多定制用户反映过的情况。

比传统日料更适合中国胃的日本餐食,其实是一种混搭味道

水果三明治套餐/《孤》3截图

有些旅行定制用户不喜欢吃日餐,甚至也不见得吃西餐,但是却很喜欢日本欧风餐食店铺里的日式西餐,因为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改良型的西餐,混搭着东亚味道,更能让中国胃感到满意。

也是这种旅行定制用户反馈经验上的积累,阿布旅行手记还是那个给定制用户说过很多次的意见,那些第一次到日本,前几天各种日料一窝蜂涌上来,再有些吃厌的朋友,非常推荐吃厌后,体验一下偏西式的日本餐厅。

这种日本餐厅也很容易辨别。

除了招牌都是平假名和片假名,还有门面装修风格,带欧风的窗帘及扎法,窗户相对开放,半透明,店内座位则是偏西式家具,至少不是榻榻米,此外,还有服务员打扮及正常餐厅都有的餐单,看多了就知道了。


烤鸡肉串与鳗鱼饭

这集里的主餐,一个是川荣,在国内点评网上是能找到的,上面评价相当好,可以肯定口味是适合中国人的。

仅仅看名字,它里面有个“川”字,大概率就能猜到是家鳗鱼饭店,因为这是日本鳗鱼饭店的起名关键词。但它比较有意思的是,虽说它确实卖鳗鱼,但同时它主打烤珍珠鸡肉串。

日本的馆子,有个毛病就是喜欢用生食的刺身来突出食材新鲜,像这家店,不仅有鸡肉串,还有鸡肉刺身。

比传统日料更适合中国胃的日本餐食,其实是一种混搭味道

看着就没食欲的鸡肉刺身/《孤》3截图

在此,特别提醒一点,那就是千万别以为日本是发达国家,端上来的生食一定就是干净的。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生食都比熟食更不卫生,因为潜在的寄生虫和病菌无法灭活,所以,如果你在国内,属于忌口生食的人群,到了日本,同样也是要尽量避开。

这家店还有在日本馆子里难以遇见的鸡汤。日本鸡汤别指望能和国内一样好,我们在琴平另一家馆子喝过一次鸡汤,评价就是,想喝碗热鸡汤还是可以的,比味噌汤要强,但也如此而已。

至于日式烤鸡肉串,相比国内,它唯一的优势在于,食材来源品质相对稳定。这个和他们食品产业链现代化程度有关,阿布旅行手记在日本吃过很多家烤鸡肉串,基本品质都是一样的,很少有国内买冰冻肉鸡,货源不同,新鲜程度差别明显的情形。

烤鸡肉串也是中国人在日本比较能吃得惯的食物,未必非要去这家店。

这家店表现出更有价值的,是它烤鸡肉串店同时提供的调料,就像是国内的火锅店,选择性更多,比如柚子醋、山椒、再者其他店开发出来的奇怪酱料,紫苏酱等等。

至于鳗鱼饭,这家店评价之所以不错,大抵也和它主打的鸡肉串和鳗鱼饭,都属于中国人能吃得惯的餐食有关。

但鳗鱼饭多说一句,那就是能吃甜口的南方客人评价相对会更高一些。

但对于吃过浓油赤酱红烧鳗鱼的江南人来说,期望也不必太高,因为它的普遍味道,仍不如国内浓油赤酱烧得好。

另外,国内卖的日式鳗鱼饭,不作为推荐选项,因为就我们在国内的体验来看,多数店铺都做不到很新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