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這些“惹人煩”表現,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別大驚小怪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各種不同的階段。不同的階段,孩子的成長表現不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尤其是新手爸媽,常常會因為一些棘手的問題左右為難。比如孩子在某一個階段,會突然間變得非常任性,自己想做的事情必須馬上去做,喜歡哭鬧、愛較真,這讓家長們即著急又煩惱。別擔心,可能你的寶寶正在進入“秩序敏感期”。

孩子出現這些“惹人煩”表現,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別大驚小怪

什麼是秩序敏感期?

由於兒童對外界的反應比較靈敏,當這種敏感性受到外界的干擾和阻礙時,具體表現為看到玩具沒有按照他的想法放在合適的位置,想拿某樣東西卻被家長阻止等,由於寶寶對秩序有強烈的需求,當現實與寶寶內心活動相牴觸,他們就會產生憤怒、痛苦的情緒,各種哭鬧、較真和任性的行為就會發生。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這就是所謂的進入“秩序敏感期”。

孩子出現這些“惹人煩”表現,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別大驚小怪

“秩序敏感期”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的一種內在活力,通常在孩子降生一個月之後就會有這種表現,隨著孩子對外界世界認知的增長,這種表現的程度會不斷加深,甚至在一段時期內集中表現明顯。

孩子出現這些“惹人煩”表現,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別大驚小怪

一、對物品的所有權非常執著

如果媽媽的拖鞋,爸爸穿的話就可能引來孩子的大哭大鬧!因為這是媽媽的東西這是不能改變的!

孩子出現這些“惹人煩”表現,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別大驚小怪

二、不喜歡分享

自己的玩具不可以給別人,如果別的小朋友拿了,會立馬搶回來!此時父母要說教孩子分享,接下來就是無休止的大哭大鬧。

孩子出現這些“惹人煩”表現,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別大驚小怪

三、擺放次序有強烈的追求

對於次序非常有追求,比如襪子要先穿右腳!洗臉的時候,不能搞錯刷牙和洗臉的順序!不允許外人打破,當面臨挑戰的時候就會出現執拗、固執、哭鬧、焦慮不安、憤怒等極端的表現。家長們通常認為不可理喻。

孩子出現這些“惹人煩”表現,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別大驚小怪

在對待孩子這些“惹人煩”的行為時,家長往往喜歡採取直干預的方式強迫孩子改正。而這種方式會導致孩子在認知外部世界的過程中得到的滿足感和快樂指數降低

,將不利於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家長們對與進入“秩序敏感期”的兒童,應該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

孩子出現這些“惹人煩”表現,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別大驚小怪

如何應對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一、對秩序敏感期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

家長們應及時通過書籍或網絡瞭解敏感期的特徵,重分了解兒童行為背後的原因,

接納並掌握孩子在敏感期的各種表現,對孩子表現出更多的耐心和細心,陪伴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敏感期。

孩子出現這些“惹人煩”表現,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別大驚小怪

二、創造良好有序的環境,及時糾正秩序混亂的現象

家長們在日常照顧兒童的過程中,要

儘量確保物品擺放的秩序性。寶寶的物品不要隨便變更位置,用完之後及時歸位,滿足寶寶對秩序感的需要。只有在能夠滿足寶寶秩序需求的環境裡,寶寶才能感受到溫暖和安全。


孩子出現這些“惹人煩”表現,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別大驚小怪

家長們應細心觀察寶寶的行為,有時候因為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到位

,往往無法清晰地表達自己想要恢復原位的意願。如果發現寶寶會莫名發脾氣哭鬧,那家長們要細心地觀察是不是因為某一物品的秩序錯亂,家長們可以引導寶寶嘗試著把玩具或某物放到某處

孩子出現這些“惹人煩”表現,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別大驚小怪

三、創造條件充分接觸外部環境,開拓視野

如果寶寶長時間在一個固定的環境內生活,那他的思維方式就僅侷限與此,對事物的秩序性的要求沒有靈活的選擇方式,只認為事物只有一個準確的答案,這也不利於寶寶靈活性的掌握,如果能夠多帶寶寶適應不同的環境,比如不同的小朋友家裡玩具的擺放位置可能時不同的,同樣的東西可以有不同的擺放或用途,在遊玩的過程中,讓寶寶自然而然的理解並體會到這種靈活性的存在,幫助寶識別不同的秩序!

孩子出現這些“惹人煩”表現,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別大驚小怪

龍龍媽媽到現在還記得2歲左右的龍龍,是那麼“作”人!但那段時間我找到了一個好方法,就是用繪本故事來說服這段時間執拗倔強的小孩子!比如他不想洗手、不想刷牙的時候,我就給他看《陪你長大》這套繪本,裡面有引導孩子刷牙洗臉的故事,很受用!除此之外,裡面還包括引導孩子有禮貌、交朋友,讓孩子學語言、科學、藝術。非常有教育意義!除了這套繪本外,《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也成了龍龍的每晚睡前故事,在2歲這個階段,讓龍龍學會自我管理,我帶著也更省心!

孩子出現這些“惹人煩”表現,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別大驚小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