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中)

我們弄清楚了什麼是溫病,溫病的病因有哪些以及常見溫病等內容,接下來我們講講治療。中醫是通過臨床觀察將臨床症狀組成證候去推導出病因的,也叫審證求因,這樣我們才可以對症下藥。溫病的治療,是以溫病辨證理論為指導,通過四診合參,探明病因,明確證候性質、病證類型、邪正的消長、有無兼證以及患者體質屬性等,確立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選用適宜的方藥,以祛除溫邪,扶助正氣,調理陰陽,促使患者恢復健康。

一。祛除溫邪

治療溫病“祛邪為第一要務”,儘早祛除病邪,旨在最大程度地減少溫邪對機體的損害及併發症的發生,並阻止病變的進一步發展。根據不同的病邪,確定針對病因的特異治療方法,如風熱在表法當疏風洩熱;若暑溼在表或燥熱在表,則分別採用清暑化溼透表或疏表潤燥等法。

在溫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清代名醫葉天士根據衛氣營血病機演變,提出不同階段的治療原則:“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如邪在衛分“汗之可也”,即針對不同溫邪導致的表證,制定相應的治法,使藥後見微汗出,以達到從表祛邪的療效。又如“到氣才可清氣”,即邪熱離開衛分進入氣分後,可使用辛寒清氣、清熱瀉火、通下法、化溼法、和解法等氣分證的治法。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中)

清代名醫吳鞠通根據三焦所屬臟腑病理變化的證候特點,確立了上焦、中焦、下焦證候的治療大法,指出:“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指明溫病初起,邪在肺衛,宜用質輕辛涼之品,輕宣上焦邪熱。溫邪傳入中焦,用藥既不可輕清越上,又不可重墜趨下,宜平衡氣機升降為準。溫邪傳入下焦,耗傷真陰,以質重鹹寒之品填補肝腎之陰為主要方法。還要注重根據臟腑的不同病理變化特點,順應調節各臟腑的功能活動,例如邪熱壅肺,病在氣分,治當“清氣”,更要結合肺臟的宣降氣機功能,採取宣發與肅降肺氣的具體治法。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中)


二。扶助正氣


溫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始終是邪正交爭,盛衰消長的過程。正勝則邪退,正虛則邪進。所以在治療中要時刻權衡感邪的輕重與多少,正氣盛衰與強弱,合理使用祛邪與扶正的方法。溫病初期和極期,邪勢較盛,正氣亦不虛,當祛邪為主,兼顧扶正,使邪去而正安。一般說來,病在衛氣分階段,以祛邪除熱為主,扶正養陰為輔;若虛實夾雜則應扶正祛邪並施。溫病後期,邪勢已衰,正氣也虛,多以扶正為主,兼以祛邪。如邪入營血分時,傷陰逐漸加重,治療應在祛邪的基礎上重視養陰扶正;溫病後期真陰耗竭,則以復陰為主。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中)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中)


確立溫病的治法,還要兼顧兼證的治療。如夾痰、夾瘀、夾飲食積滯以及氣鬱者,兼以化痰、祛瘀、消積、理氣等法,有利於溫邪的祛除和正氣的儘快恢復等。確立溫病的治法,還要注意患者的體質因素,因人施治。如使用清解氣熱法時,若患者為陽虛體質,只能清涼到十之六七,過用寒涼,則易損傷陽氣。若患者為陰虛火旺體質,服藥後即使熱退身涼,也要防止爐煙雖息,灰中有火。若確有餘熱,應繼用清涼,祛邪務盡。


溫病的治療,還要注意辨證與辨病的結合,參考現代臨床研究新進展,吸取辨病治療的新方,以提高療效。

溫病的治療原則是“祛除溫邪、扶助正氣”,接下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溫病的主要治法。溫病的治法繁多,大致可分為內治法和外治法、兼治法和瘥後調治等。


溫病的內治法分為以下三類,一是祛邪為主的治法,這是溫病治法的主要內容,包括洩衛透表法、清解氣熱法、和解表裡法、祛溼清熱法、清營涼血法、通下逐邪法等;二是以扶正為主的治法,這是溫病後期的主要治法,即滋陰生津法;三是用於急救的治法,包括開竅息風法、固脫法等。


先來了解祛邪為主的治法:

一、洩衛透表法

洩衛透表法,俗稱解表法,具有疏洩腠理,逐邪外出,洩熱解表的作用。適用於溫病初起,邪在衛表。根據在表溫邪的不同,本法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


1.疏風散熱 適用於風溫初起,邪在肺衛。症見發熱,微惡寒,口微渴,無汗或少汗,舌邊尖紅,苔薄白。代表方劑如銀翹散、桑菊飲。


2.解表清暑 適用於夏日暑溼蘊阻於內,寒邪復侵犯於表。症見發熱惡寒,頭痛無汗,心煩,口渴,脘痞,舌紅苔膩等。代表方劑如新加香薷飲、衛分宣溼飲。


3.宣表化溼 適用於溼溫初起,邪鬱肌表,氣機失暢。症見惡寒,身熱不揚,頭重如裹,身體困重,汗出胸痞,苔白膩,脈濡緩等。代表方劑如藿樸夏苓湯、三仁湯。


4.疏衛潤燥 適用於秋燥初起,燥熱侵襲肺衛。症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口鼻咽喉乾燥,咳嗽少痰,舌紅苔薄白。代表方劑如桑杏湯。


注意:溫病一般忌用辛溫發汗,否則可助熱化火,出現發斑、出血、譫妄等,如遇“客寒包火”證不排除辛溫之品的應用,但也只需微辛輕解。根據病情的需要,洩衛透表法可與滋陰、益氣、化痰、消導、清氣、透疹、解毒、涼血等治法配合使用,但應注意相兼治法的使用不要妨礙表邪外解。


現代研究提示,本法具有促進汗腺分泌功能及血管舒張反應,加快人體散熱,促使體溫下降,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改善全身和病變局部的循環功能,促進局部炎症消散等功能。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中)


二、清解氣熱法


清解氣熱法又稱“清氣法”, 是清洩氣分熱邪,解除氣分熱毒的一種治法。適用於溫病表邪已解,氣分裡熱亢盛,熱邪尚未入於營血分者。


1.輕清宣氣 適用於溫邪初入氣分,熱鬱胸膈而熱勢不甚或裡熱漸退而餘熱擾於胸膈的證候。症見身熱微渴,心中懊憹不舒,舌苔薄黃,脈數。代表方劑如梔子豉湯加竹葉、連翹等。


2.辛寒清氣 適用於陽明氣分邪熱熾盛,表裡俱熱的證候。症見壯熱煩渴,汗出,舌苔黃燥,脈洪數。代表方劑如白虎湯。


3.清熱瀉火 適用於邪熱內蘊,鬱而化火的證候。症見身熱口渴,煩躁不安,口苦咽乾,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代表方劑如黃芩湯或黃連解毒湯。


現代研究提示,清解氣熱法對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殺滅作用;對細菌內毒素有中和與解毒作用;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滲透作用;可增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及人體淋巴細胞母細胞的轉化能力,促進抗體生成等調整免疫功能的作用;還具有解熱、鎮靜、升壓、強心、止血和修復機體組織器官等作用。


三、和解表裡法


和解表裡法是以和解、疏洩、宣通氣機達到外解裡和的治法。適用於溫病邪已離表又尚未入裡成結,而是鬱滯於少陽或膜原、流連三焦的半表半里證。


1.清洩少陽 適用於熱鬱少陽,兼有痰溼犯胃的證候。症見寒熱往來、口苦喜嘔、脅脘悶痛、煩渴溲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等。代表方如蒿芩清膽湯。


2.分消走洩 適用於邪留三焦,氣化失司,所致痰熱、溼濁阻遏的證候。症見寒熱起伏,汗出不解,胸痞腹脹,尿短,苔膩。代表方如溫膽湯加減。


3.開達膜原 適用於溼熱穢濁之邪鬱閉膜原的證候。症見寒甚熱微,脘痞腹脹,身痛肢重,舌紅絳或紫絳,苔白厚濁膩如積粉等。代表方如雷氏宣透膜原法或達原飲。


現代研究提示,和解表裡法具有一定的解熱、抗菌、消炎、利膽、調節腸胃功能和免疫功能等作用。


四、祛溼清熱法


祛溼清熱法是驅除三焦溼熱的治法。本法具有宣暢氣機、運脾和胃、通利水道等化溼洩熱的作用。適用於溼熱性質的溫病。

1.宣氣化溼 適用於溼溫病初起,溼中蘊熱,溼遏表裡氣機的證候。症見身熱不揚,午後熱甚,或微惡寒,汗出不解,胸悶脘痞,小便短少,舌苔白膩,脈濡緩。代表方如三仁湯。


2.燥溼洩熱 適用於中焦溼熱遏伏,溼漸化熱,遏伏中焦的證候。症見身熱而汗出不解,口渴不多飲,脘痞腹脹,泛惡欲吐,舌苔黃膩,脈濡數等。代表方如王氏連樸飲、杏仁滑石湯。


3.分利溼熱 適用於溼熱阻於下焦,膀胱氣化不利的證候。症見小便短少,甚則不通,熱蒸頭脹,渴不多飲,舌苔白膩等。代表方如茯苓皮湯。


注意:使用本法還應注意對於溼邪已經化燥者慎用;溼邪內阻伴有陰液虧損者慎用;溼盛熱微者,苦寒藥當慎用或不用,應以辛溫開鬱,苦溫燥溼為主。總之化溼法的應用須權衡溼與熱的偏輕偏重及邪之所在部位而選用相應的化溼方藥。


現代研究提示,本法具有一定抗感染、調節胃腸功能、利尿等作用。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中)


五、通下逐邪法


通下逐邪法是攻除裡實,導瀉熱結的治法。本法具有通腑洩熱、盪滌積滯、通瘀破結、排除邪毒,給邪以出路的作用。主要適用於熱邪與有形實邪如燥屎、溼滯、瘀血等互結於腸腑的證候。


1.通腑洩熱 適用於熱入陽明,內結腸腑之證。症見潮熱便秘,或熱結旁流,時有譫語,腹部脹滿或硬痛拒按,舌苔黃燥或焦黑起刺,脈沉實。代表方如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


2.導滯通便 適用於溼熱積滯膠結腸道的證候。症見身熱,脘腹痞滿,噁心嘔逆,便溏不爽,色黃如醬,舌苔黃垢濁膩。代表方如枳實導滯湯。


3.增液通下 適用於陽明熱結而陰液虧虛之證即所謂“熱結液虧”。症見身熱不退,大便秘結,口乾唇裂,舌苔焦燥,脈沉細等。代表方如增液承氣湯。


4.通瘀破結 適用於溫病燥結和瘀血蓄於下焦的證候。症見發熱,少腹硬滿急痛,小便自利,大便秘結,或神志如狂,舌紫絳或有瘀斑,脈沉實。代表方如桃仁承氣湯。


注意:本法驅邪力猛,若使用不當,容易傷正,平素體虛者,或在溫病過程中陰液、正氣耗傷較甚,雖有熱結,也不宜一味單用攻下之法,應配合扶正藥同用。


現代研究提示,本法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排除腸道及全身毒素的作用,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胃腸蠕動,改善腸管的血液循環,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還具有利膽、利尿等作用。


六、清營涼血法


清營涼血法是清解營血之熱,消散營血分瘀滯的治法。本法具有清營養陰、涼血解毒、滋養陰液、散血活絡的作用。適用於溫病熱入營血分,營熱或血熱亢盛的證候。


1.清營洩熱 適用於溫病的熱入營分,營熱陰傷之證。症見身熱夜甚,心煩時有譫語,斑疹隱隱,舌質紅絳等。代表方如清營湯。


2.涼血散血 適用於溫病熱盛血分,迫血妄行,熱瘀交結之證。症見灼熱躁擾,甚則昏狂譫妄,斑疹密佈,各種出血,舌質紫絳或有瘀斑等。代表方如犀角地黃湯。


3.氣營(血)兩清 適用於溫病氣分與營(血)分的同病證候,即氣營(血)兩燔證。若偏於氣營同病,則出血傾向不重。症見壯熱口渴,煩擾不寐,舌絳苔黃,代表方如加減玉女煎;若為氣血兩燔,熱毒深重之證,則見壯熱躁擾,甚或神昏譫妄,兩目昏瞀,口穢噴人,周身骨節痛如被杖,斑疹密佈,出血,舌質紫絳,苔黃燥或焦黑,代表方如化斑湯、清瘟敗毒飲。


注意:運用本法應注意熱在氣分而未入營、血分者,不可早用。營分、血分病變兼有溼邪者,應慎用本法,以防本法所用藥物寒涼滋膩之弊。


現代研究提示,本法具有抗感染、消炎、中和內毒素、改善微循環、減輕血管內彌散性微血栓形成、鎮靜、強心等作用。


溫病的治療是上千年的經驗沉澱,之前講的是以祛邪為主的治法,接下來介紹一下溫病的急救法和以扶正為主的治法。


一。急救法

在沒有現代醫學手段的古時候,中醫急救在臨床種一直髮揮著重要角色,哪怕是現在,還有明顯的臨床意義。急救法主要有開竅息風法和固脫救逆法。


(一)

開竅息風法

開竅息風法包括了開竅與息風兩種治法。


開竅法是開通竅閉、甦醒神志的治法。具有清洩心包邪熱,芳香清化中焦溼熱痰濁,醒神利竅的作用。適用於溫病邪入心包或痰濁上蒙機竅所起的神志異常證候。具體應用分為清心開竅法和豁痰開竅法。


息風法是平肝息風,解除攣急的治法。具有涼洩肝經邪熱,滋養肝腎陰液,以控制抽搐的作用。適用於溫病熱盛動風或陰虛生風的證候。具體應用分為涼肝息風法和滋陰息風法。


由於在溫病過程中神昏、痙厥經常並見,這是邪犯手足厥陰所致,因此將開竅法、息風法合併討論。


1.清心開竅 用辛香透絡、清心化痰之品清洩心包痰熱,促使神志甦醒,適用於溫病痰熱內閉心包的證候。症見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身體灼熱,舌蹇肢厥,舌質紅絳或純絳鮮澤,脈細數等。代表方如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


2.豁痰開竅 用芳香闢穢、化痰清熱之品宣通竅閉,適用於溼熱鬱蒸,釀生痰濁,矇蔽清竅的證候。症見神識昏蒙,時清時昧,時有譫語,舌苔黃膩或白膩,脈濡滑或數。代表方如菖蒲鬱金湯或蘇合香丸。


3.涼肝息風 用甘苦合酸寒之品涼肝解痙、透熱養陰,適用於溫病邪熱內熾,肝風內動的證候。症見灼熱躁擾,四肢拘急,甚則角弓反張,口噤神昏,舌紅苔黃,脈弦數。代表方如羚角鉤藤湯。


4.滋陰息風 用鹹寒合酸甘之品育陰潛陽,滋水涵木,適用於溫病後期熱入下焦,日久真陰虧損,肝木失涵,虛風內動的證候,症見低熱,手足蠕動,甚則瘛瘲,或心中憺憺大動,肢厥神疲,舌幹絳而萎,脈虛細等。代表方如三甲復脈湯、大定風珠。


注意:


使用開竅法必須首先辨別竅閉的性質,清心開竅法屬涼開,非熱入心包而病在營血分者不用;豁痰開竅屬芳香開竅,適用於溼熱釀痰,病在氣分。開竅息風法是一種應急措施,須根據證情與他法配合運用。開竅息風法常與清營、涼血、息風、化瘀、益氣固脫等治法同用,豁痰開竅法常與清熱化溼法同用。若為氣分熱盛引起的神昏、動風則要配合清氣或攻下之法。小兒患者病在衛氣分階段,熱擾心神或熱邪淫及肝經,出現神志異常或抽搐,要結合其他脈症,多以清熱透洩為主,熱勢一退,抽搐自止,或根據病情需要酌用息風之品。痙厥也有實風、虛風之異,實風之治重在涼肝,虛風之治重在滋潛,虛實二證的治法不可混淆。


熱入營分而未至神昏、痙厥者一般不宜早用本法。壯火尚盛,不得用滋陰息風法。用驅風藥止痙,尤其是蟲類藥須防其劫液,用滋陰藥須防其斂邪。使用開竅法後神蘇即止,不可過用,因辛藥易耗氣。元氣外脫,心神外越的脫證禁用開竅法。


現代研究提示,本法具有解熱、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糾正體內電解質平衡紊亂、鎮靜、強心等作用。


(二)固脫救逆法

固脫救逆法是救治氣陰外脫或亡陽厥脫證的治法。本法具有益氣斂陰、回陽救逆的作用,屬於八法中“補法”的範圍。適用於溫病中患者正氣素虛而邪氣太盛,或汗出太過,陰液驟損,陰傷及陽,導致氣陰外脫或亡陽厥脫之危急證候。分為以下兩種:


1.益氣斂陰 用甘溫、甘酸補氣斂陰之品益氣生津,斂陰固脫。適用於溫病氣陰兩傷,正氣欲脫的證候。症見身熱驟降,汗多氣短,體倦神疲,舌光少苔,脈散大無力。代表方如生脈散。


2.回陽固脫 用甘溫、辛熱益氣溫陽之品固脫救逆。適用於溫病過程中陽氣暴脫證。症見四肢逆冷,大汗淋漓,神疲倦臥,面色蒼白,舌淡苔潤,脈微細欲絕。代表方如參附湯或參附龍牡湯。


注意:


本法為急救之法,運用固脫法應注意用藥要快速、及時、準確。生脈散、參附湯現已製成相應的注射劑,可供靜脈滴注。給藥次數、間隔時間及用藥劑量等都必須適當掌握,並隨時注意病情的變化,作相應調整。另外,一旦陽回脫止,就要注意有無火熱復熾、陰氣欲竭的現象,並根據具體情況辨證施治。


現代研究提示,本法具有一定的強心、抗休克等作用。


二。扶正法

我們常常說的營衛二氣、氣血陰陽、五臟六腑之氣等等都是屬於正氣的範疇,扶正的目的在於補其不足,陰虛則補陰,陽虛則補陽。溫邪最易傷陰,所以這裡講的扶正法主要是滋陰生津法。


滋陰生津法是滋陰養液,補充陰津損耗的治法。本法具有潤燥生津、滋養真陰、壯水制火的作用,屬於八法中的補法。適用於溫病後期邪熱漸退,陰液耗傷之證。在溫病發生髮展過程中溫熱邪氣自始至終損傷人體的陰液,病到後期尤其突出,陰液的耗損程度與疾病的發展及其預後密切相關,正如古人云:“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因此,在溫病初期就應該時刻顧護陰液,若後期陰液耗傷明顯,便要以救陰為務。根據陰液耗傷的程度和臟腑病位的差異,

具體分為以下幾種:


1.滋養肺胃 用甘寒清潤之品滋養肺胃津液,又稱甘寒生津法。適用於溫病氣分邪熱漸退,而肺胃陰液未復,或肺胃陰傷之證。症見乾咳少痰或無痰,口乾咽燥,或乾嘔不欲食,舌光紅少苔或幹。代表方如沙參麥冬湯、益胃湯。


2.增液潤腸 用甘鹹寒生津養液之品潤腸通便,又稱“增水行舟”法。適用於溫病氣分熱邪漸解,津枯腸燥而便秘的證候。症見大便數日不下,口乾咽燥,舌紅而幹。代表方如增液湯。


3.滋補真陰 用甘酸鹹寒之品填補真陰,壯水制火,又稱滋補肝腎法。適用於溫病後期,邪熱久羈,真陰耗損,邪少虛多的證候。症見低熱不退,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顴紅,口乾咽燥,神疲欲寐,舌幹絳少苔或幹絳枯萎,齒燥,脈虛細或結代等。代表方如加減復脈湯。


注意:


溫熱類溫病自始至終傷津耗液,溼熱類溫病溼邪化燥後也具有傷陰的特點。陰傷而熱邪仍盛者,當與他法同用,如滋陰解表法、滋陰攻下法、滋陰清熱法、滋陰息風法、益氣斂陰法等。滋陰生津法使用應注意溫病傷陰兼有溼邪未化者,不可純用本法,要滋陰而不礙溼,化溼而不傷陰。氣熱壯甚而陰傷不明顯者,不可用本法。


介紹了溫病的治療原則和主要內治法。有必要跟大家介紹一下外治法。


外治法是在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原則的指導下,通過皮膚、諸竅、腧穴等給藥方式來治療溫病某些證候的一種方法。具有退熱消腫,止痛解毒,醒神開竅等作用。與內治法相比,外治法具有起效快捷,使用方便、安全的特點,尤其對於難以內服藥物的昏迷患者或小兒發熱患者更為適用。


常用的外治法有以下幾種:


洗浴法


常用荊芥、薄荷或鮮芫荽等煎水進行全身沐浴或局部浸洗,具有散熱、透疹、託毒外出的作用。適用於溫病高熱,無汗,或疹出不暢、隱而不透。


灌腸法


根據辨證論治所確定的方劑,將藥物煎成湯液,用作保留灌腸或直腸點滴以發揮療效。主治病證比較廣泛,尤其適用於較難口服的患者,腸道疾患和腎功能衰竭患者也有較好效果。灌腸液過濾去渣,溫度保持在38℃左右,患者宜取左臥位,肛管插入20~30cm,將藥液灌入,灌腸次數依病情而定。如痢疾病證用白頭翁煎湯灌腸。流行性出血熱急性腎功能衰竭,用瀉下通瘀合劑作高位保留灌腸等。


敷藥法


用藥物製成膏藥、擦劑、熨劑等在病變局部或穴位作外敷,具有退熱和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各種溫病發熱和局部熱毒壅滯等病證。如常用大黃、山梔、生石膏、蔥白等具有清熱、解表、通達陽氣的藥物研細,用米醋或蛋清調成糊狀,外敷湧泉穴或手足心處,包紮固定,4~6小時取下,具有迅速降溫的作用,適用於壯熱、煩渴,甚至神識昏迷的證候;將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作用的藥物研細,和醋或黃酒調敷腫痛之處,具有消腫止痛退熱的作用,適用於痄腮、顏面丹毒等的局部腫痛。如用水仙膏外敷(敷後皮膚出現小黃瘡者,可改用三黃二香散),用於溫毒腫痛。又如溫病熱盛衄血,可用吳茱萸、大蒜搗爛敷於湧泉穴,以引熱下行而止衄;瘧疾病用二甘散(甘遂、甘草各等份)外敷神闕穴,或用毛茛搗爛外敷內關等穴。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中)


搐鼻法


把辛竄芳香氣味的藥物研細,抹入鼻孔少許,通過鼻腔黏膜的吸收,或使病人打噴嚏,達到開竅醒神的目的。適用於溫病熱入心包或中暑神昏。代表方如朱丹溪的通關散(細辛、皂角按6∶1調配),治療高熱頭痛或神昏、呼吸不暢、鼻塞等症。又如用蟾酥、冰片、雄黃各2g、牛黃1g研細,取少許放入鼻孔以取嚏,可治療中暑昏迷、卒倒、牙關緊閉等症。


吹喉法


把具有清熱解毒、去腐生新作用的藥物研細,吹於喉部少許,治療爛喉痧咽喉紅腫糜爛,具有解毒消腫,利咽清熱的作用。代表方如錫類散。溫病的外治法還有很多,如霧化吸入、燻蒸、吹耳、灸療、冰敷、拭齒等,這些外治法多數與內服藥合併運用,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使用外治法也要注意辨證論治,不可機械搬用。一些外治藥物對皮膚、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必須掌握一定的藥量、治療時間和使用方法,瞭解禁忌症。如吹鼻和吹喉的藥量不宜過多,以免進入氣管;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癲癇病人不宜使用取嚏法。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中)


除了以上幾種治法外,我們還有刮痧,拔罐、針灸、刺絡放血等方法,這些均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如溫病初起時可在膀胱經刮痧,或者大椎穴針刺並拔罐,發熱時耳尖放血,咽喉腫痛可用少商穴、商陽穴點刺放血,或者在辨證的情況下施以針灸等。

現代研究提示,本法具有一定的直接補充多種營養素和電解質,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損傷修復,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改善微循環和凝血功能,防治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抑制病原微生物,中和內毒素,促進胃腸蠕動,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等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