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人不簡單,深居山中,竟然還有兩隻老虎為她看門


這個老人不簡單,深居山中,竟然還有兩隻老虎為她看門


朱元璋當了幾年和尚之後,適逢天下大亂,群雄四起,他便毅然棄僧還俗,投軍造反,打起天下來了。

朱元璋投軍之後,深知人才重要。常言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因此,他為了尋求一員能戰的大將,常常不惜代價,跋山涉水,親自訪求。

一天,朱元璋特地找來軍師劉伯溫、武將胡大海,指著遠處的一片深山說:“山裡人性情野,一定有勇武之士,我們去走一趟,如何?”劉伯溫、胡大海齊聲答道:“元帥說得對,我們願隨前往。”於是三人一道奔入深山老林。

三人穿過樹林,好不容易在一個山的拐角處,見到一戶人家,兩間茅草屋,又矮又小。胡大海很掃興地看了看朱元璋,已經不想再走了。朱元璋說:“還是去看看吧,能打聽個消息也好。”說著便領頭前去。他們來到小屋門前,只見門虛掩著,卻不見人影。


這個老人不簡單,深居山中,竟然還有兩隻老虎為她看門


胡大海性子急,沒等朱元璋問話,便走上前,猛地把門一推。這一推可不得了,只聽“呼”地一聲,從屋裡跳出兩隻斑斕猛虎,張著血盆大口,直奔胡大海而來。胡大海嚇得連連倒退幾步,躲在一邊,劉伯溫也被嚇了一大跳,頓時覺得兩腿發軟,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只有朱元璋停步站住,紋絲沒動,只聽他對著那兩隻猛虎,厲聲喝道:“畜生,休得無禮!”說來也怪,經朱元璋這一喝,那兩隻猛虎竟像馴服的綿羊一般,看看朱元璋,不聲不響地低著頭走開了。胡大海、劉伯溫正覺驚奇,卻見朱元璋已經邁步進了小屋,他倆便也跟著走進屋來。

三人進了屋,但見茅屋雖小,卻收拾得乾乾淨淨。室裡有一個雙目失明的老太婆,拄著一支柺杖,坐在靠牆邊的一條凳子上,閉著眼在打盹。“老大娘!”朱元璋見了老太婆,首先上前施禮。這時,老太婆吃驚地問道:“啊?你們是誰?是咋進來的?”


這個老人不簡單,深居山中,竟然還有兩隻老虎為她看門


你道這老太婆為何吃驚吧?這便要說那兩隻老虎了。原來這戶人家只有母子二人,自來這山裡落戶以後,兒子每日上山打獵、砍柴,老太婆雙目失明無人照料門戶,兒子便特地捉了兩隻猛虎來看門。自從有了這老虎看門,外人誰也不敢隨便進來。如今竟有生人忽然進屋,她怎麼會不感到驚奇呢?

“你們進來,門口那對小東西沒攔你們?”老太婆緊著追問。朱元璋恭敬地答道:“老大娘,我們進來時,見有兩隻猛虎,可它對我們滿客氣,請大娘放心。”老太婆聽罷,心中陡生疑惑:那兩隻虎素來兇猛,怎麼今天倒對他們溫順了,莫不是眼前來的是什麼貴人麼?便慢慢站起來,客氣地讓道:“你們既已進來了,就快請坐吧!”

三個人在老太婆對面坐下來,經過一番敘談,才知道這老太婆母子二人是從外地逃難到這裡來的,兒子名叫常遇春,勇武非常。他連老虎都能制服,還簡單麼!朱元璋得知這些情況以後,喜出望外,心想:這個常遇春不就是一員難得的戰將麼?便和氣地對老太婆說:“我們都是行伍之人,專門和元朝官兵打仗。今日到深山老林,乃是專門訪求賢士的。”常母聽罷,心中明白,禁不住連聲誇讚:“好!好!你們乾的是好事。那元朝官員,欺壓百姓,比虎狼還厲害,早該滅了他們。”朱元璋心中高興,連忙接著說:“你兒遇春既能馴服老虎,打起仗來,必是一員猛將,不知大娘可捨得讓他跟我們一道幹去?”“這……”常母一聽,卻犯了難。他不是捨不得兒子,只因她自己年邁體弱,雙目失明,生活上全靠兒子照料,她兒子又是個孝子,必定不肯離她遠去。


這個老人不簡單,深居山中,竟然還有兩隻老虎為她看門


朱元璋見常母面帶難色,只好又改口說道:“老人若是捨不得,我們也就……”

“不!”

常母沒等朱元璋說完,連忙答道:“我捨得!捨得!可我兒性情倔強,只怕他不願意跟著你們去。”“那有啥法子能叫他願意呢?”胡大海急著問。這時一直在旁邊聽話的劉伯溫想了個主意說:“老人家若是真心捨得,我倒有個辦法能叫他願意。”常母忙問:“你有啥法?”

劉伯溫便將辦法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遍。常母聽了,連連點頭,說:“好,就照著這個法子辦吧!”朱元璋也說:“好,就依先生之計行事。”

幾個人剛剛商量完畢,外面一聲呼喊:“娘!遇春回來了。”常遇春進了門,一見兩隻老虎不在,連忙問道:“娘,我的兩隻山貓呢?”隨著話音,他已經走進屋裡。朱元璋、劉伯溫、胡大海三人轉眼看時,只見一個彪形大漢,生得方面大耳,虎背熊腰,身高約一丈左右,雖然渾身衣衫襤褸,卻顯得威風凜凜。三個人連忙站起來,正準備施禮,卻聽常遇春發怒地喝道:“你們是何人?竟然闖進我的屋裡?”一面說著,一面挽了挽衣袖,看樣子立刻就要向三人動手。常母一聽兒子說話聲音不對,連忙喝止:“我兒休要無禮,這是你老孃舅家來的人,是來看我母子來了,還不快快見禮。” 常遇春一聽說是老孃舅家來的人,只好轉怒為喜,按照老孃的囑咐施禮道:“孩兒不知,恕孩兒無禮了。”

施禮已畢,常母吩咐遇春:“你舅家客人遠道而來,家中沒啥菜,快去弄點山貨野味來,也好招待招待。”

“孩兒這就去。”常遇春答應一聲,背上弓箭,重又去了山上。常遇春走後,常母便與劉伯溫等人按計而行。四個人一道出門,由常母幫著,先後將朱元璋、劉伯溫、胡大海三人一起綁在一棵大樹上,然後,常母轉身進門,操起火鐮打著了火,燒起一把乾柴,扔上屋頂。頓時,小茅屋燃起了熊熊大火。劉伯溫看著,心中高興,暗想:計策成功了。正在這時,忽見常母轉身又進屋裡,“砰”地一聲,關上了屋門。劉伯溫心中明白,常母想得更絕,寧願一死,絕了兒子的後顧之憂。眨眼之間,一座小茅屋已經全部燒著了,只見火光熊熊,濃煙瀰漫。朱元璋、劉伯溫、胡大海眼看著滿屋大火,常母卻沒有出來,想去搶救,但身子全被繩子綁得牢牢的,掙脫不得,只好各自流淚,連聲呼叫:“大娘!”


這個老人不簡單,深居山中,竟然還有兩隻老虎為她看門


正在這時,常遇春左臂挾著一頭小野牛,右手拎著兩隻野雞,氣喘吁吁地跑回家來。他見房子已經燒得半成灰燼,急得連聲大喊:“娘!娘!”等他扔下手中的東西,鑽進尚在燃燒的屋裡,找到他那雙目失明的老母親時,老人家已經燒得不成人形,早已氣絕了。常遇春抱起老母的屍體,忍不住嚎啕大哭。他哭了一陣子,才想起先頭那三個遠道來客,連忙去找,卻見三個人全被牢牢地綁在樹上。他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大聲問道:“這都是誰幹的?”“元兵!”劉伯溫見了常遇春,便按著預定的計策,一面哭著,一面回答:“你出門不久,便突然闖來一隊元兵,硬逼你娘交出十隻母雞,一百隻雞蛋。

你娘交不出來,苦苦哀求,元兵們將你娘打倒在地。我們見事不平,上前跟他們評理,他們竟將我們都綁了起來,末了,又喪心病狂地將這房子點火燒了。”說罷,一陣掩面啼哭。常遇春聽了,信以為真,腳一跺,罵道:“這些狗日的元兵,看我常遇春早晚饒不了你們!”朱元璋眼見計策已成,連忙接著說道:“遇春,這個仇一定得報!我們已經招了隊伍,請你快將我們放了,為了替你娘報仇,為了給百姓解難,你就跟我們一塊反了吧!”“好!”常遇春一肚子苦水,頓時化成一腔怒濤:“我常遇春可不是好欺侮的,我跟著你們反了,殺它一個天翻地覆去!”說罷,給朱元璋等三個人解了綁。

就這樣,朱元璋得了常遇春這員大將。後來,常遇春一直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了許多戰功。


選自《劉伯溫傳說》

流傳於江淮地區

胡貴搜索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