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开发的鸿蒙系统怎么样了?

爱眼眼镜安贞店


不知道,虽然华为说开源鸿蒙和方舟编译器,但是现在的开源代码完全不能用。


骆驼lj


感谢您的阅读!

据说在华为P40中,华为将推出搭载鸿蒙系统的版本,这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毕竟这一款鸿蒙系统承载着太多!

什么是鸿蒙系统?鸿蒙系统(HarmonyOS),第一款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是华为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

2019年8月9日,华为在开发者大会HDC.2019上正式发布了鸿蒙系统,这款系统将会使用在多终端之上。

其实,在目前已经在电视中使用了鸿蒙系统,它有四大特性,这四大特性分别是——

  • 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
  • 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
  • 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 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

我有幸在电视上使用了这款鸿蒙系统,流畅性标确实非常不错,但是在系统生态方面,还是有所确缺失,这是需要注意的。
不过,对于电视来说,鸿蒙系统的优势还是比一些手机系统更符合我们的需求。但是,在手机上,对于生态要求更高,我们确实需要率先这个问题,鸿蒙系统才能更完善。一起期待……


LeoGo科技


到华为旗舰店去体验过所谓的华为智慧屏,是驴子是马?先看看华为电视应用市场,市场里面就是不到10款的小儿科类应用,问销售人员能不能安装市场以外的第三方应用,回答:不能,目前不兼容。

少了此重量级,那可玩儿性低,高价低配,性价比低。大肆吹捧的鸿蒙系统,过度的进行道德绑架和爱国站队营销强收“低智商税”,知名度和实用性不成比例。

本人体验过程中看来该系统只多是花瓶系统,表面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像深度、鸿蒙都是这一类花瓶系统,跟×××一样只注重形式主义,不修炼内功,不好好努力培养生态和适配行业应用,实际看着漂亮一用就想骂娘。

来来来!到墓地转一转看一看一堆一堆的国产操作系统“阵亡”的坟堆:

①中科院红旗系统

②中国移动Ophone系统

③中国联通 沃phone系统

④联想Le phone系统

⑤腾讯Tencent OS系统

⑦阿里YunOS系统

⑧深度Deepin系统

再来看看鸿蒙和UOS系统,两个还没满月的婴儿就狂妄自大,裹挟绑架,以为个人英雄主义或者“拼爹有后台”能搞定世间一切,没有谦卑,各自为战,更无包容性。中国操作系统和中国足球是一个宿命!所以给出未来操作系统死亡名单:

⑨中兴新支点系统

⑩华为鸿蒙系统

11.统一UOS系统

立贴为证!


正直笔尖


早在2019年8月份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就发布了鸿蒙系统,并表示鸿蒙系统开源,所有的开发者都可以免费使用,并可以查看与修改源代码。

鸿蒙系统是什么?

鸿蒙系统是一个基于微内核进行开发的分布式操作系统,由于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开发的,鸿蒙系统比较轻小,它可以用于多种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智慧屏、智能手表、路由器等设备,目前已经应用于华为、荣耀智慧屏以及华为路由AX3系列上。



鸿蒙系统可以兼容安卓应用

鸿蒙系统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兼容安卓应用,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实开发一个操作系统并不难,最难得是生态,需要开发者学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大学有关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学习这门新的编程语言,开发者学完以后再单独开发鸿蒙系统可以使用的软件。显然这样做是很难的,两三年内不可能有一个很好的生态,很少有开发者进行适配。

华为换了一个新的思路,做了一个转换器可以将安卓应用转换为鸿蒙系统可以使用的软件。这个转换器就是方舟编译器,方舟编译器可以将高级语言转换为二进制代码(俗称0 1代码),而这个高级语言就是编写安卓软件的Java语言,二进制代码就是鸿蒙系统可以使用的代码。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开发者无需单独为鸿蒙系统开发软件,只需要将现有的安卓软件放到鸿蒙系统上进行编译,编译后鸿蒙系统直接可以使用,这样减少了鸿蒙系统的适配难度,开发者更愿意去适配,鸿蒙系统的发展更快。



鸿蒙系统与安卓系统的关系

鸿蒙系统与安卓系统没有任何的关系,它们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就像安卓与苹果IOS的关系一样。而且它们所基于开发的系统也不一样,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开发的,安卓是基于Linux系统开发的。

之所以鸿蒙系统可以兼容安卓软件,并不是鸿蒙系统套了一个安卓的外壳,而是方舟编译器的缘故。



鸿蒙系统的先行者—HMS

HMS是用来替代谷歌GMS,HMS主要用在欧洲。在国外,尤其是欧洲,安卓手机必须搭载GMS,如果没有搭载GMS大部分软件都不可以使用。

HMS目前已经在欧洲正式发布,搭载HMS的华为手机也在欧洲正式开售。目前全球已经有5.5万个应用适配了HMS,据有关消息称,Facebook、推特、ins等国外比较受欢迎的社交软件也即将适配HMS。

HMS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浏览器、地图以及邮件服务,目前华为浏览器、华为地图以及邮件服务都在测试阶段,马上就可以接入到华为应用市场了。



鸿蒙系统何时可以应用于手机

其实鸿蒙系统随时可以应用到手机上,不过目前生态还是不行,如果现在用在手机上了,支持的软件比较少,也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HMS也正式推出了,如果HMS发展的比较好,今年就有希望见到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


叫兽科技说


华为开发者大会后,国内网友对鸿蒙系统的两种看法

一种是看好鸿蒙系统:国产系统崛起,开创自己的生态领域;另外一种就是看衰鸿蒙,甚至觉的鸿蒙一行代码都没有就只是忽悠。

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宣布,未来操作系统是微内核架构,公司的鸿蒙OS操作系统是全世界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OS。采用的是分布式架构,链接不同终端,不同设备,运行速度更快。

看好鸿蒙系统

鸿蒙OS的四大技术特性:

1: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

2: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流畅;

3: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4: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

基于微内核由于底层架构简单,资源几乎没有,过于依赖分布于其上的系统资源,主要在嵌入式、IoT、实时操作系统、工业控制领域有潜力,这也是这次开发者大会华为重点强调的。

鸿蒙系统的出现当然不会完美无瑕的,华为当初刚刚自主研发出来的麒麟芯片,也一样会或多或少的有些问题,但现在的结果就是因为有麒麟芯片,贸易战中,中国手机行业中的企业没有像中兴那样成为靶子被美国按在地上摩擦。操作系统这个东西现在中国只有华为在作为领头军开发,中国也需要,你们说的那些质疑也好,缺点也罢,不正是行业中的精英去努力实现的么?如果你只会站在河边指指点点,就不要羡慕华为得到的一切。

你说我们什么也没看到,啥也不懂是瞎沸腾,可是就麒麟芯片的成长过程,就值得老百姓再相信他一次,毕竟华为说过的很多事,他做到了,有因才有果,并不是今天只看开发者大会这一件事才让大众为华为沸腾。

发布的EMUI 10可以说就应用了不少鸿蒙OS的设计理念,EMUI 10采用硬件能力互助共享、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分布式安全三大分布式技术,为消费者带来畅连、多屏协同、智慧车载三大体验。

商⽤的微内核操作系统(存疑,可能是混合多核⼼的内核,不是纯种微内核),并且优化了微内核OS的缺点之⼀,IPC通信速度,当然保留了微内核的优

势:形式化验证(就是⽤数学证明系统⽆BUG)、模块化系统服务、⾼安全性(就是问题⾥提到的⽆Root权限,各个模块有各⾃的安全措施)、内核精

简;

可以适配多种硬件平台,为了降低开发者难度,华为封装了不同硬件平台⾥的通信、数据管理、调度等等模块,⽅便开发者可以在IDE⾥⽤统⼀代码开发多

种不同设备(语⾔和UI设计未知),就是⽣态共享。

通过划分应⽤优先级等操作(就是确定时延引擎),实现了系统级时延可控和系统流畅,就是说系统和相关的设备可以⼀直流畅,流不流畅可控。

当然微内核本⾝有很多优点:

内核安全性⾼(因为模块化组件bug不会影响全局)

代码量⼩、内核精简(可形式化验证)

接⼝统⼀(驱动易于开发)

所以鸿蒙系统是开源的、华为提供了一套IDE和接入总线来降低开发难度。

看衰鸿蒙

有些人觉得开发者是在黑华为。可是说实话,华为这次真的对开发者不厚道。源码就不说了,具体技术细节是基本没讲,口头上的概念泛之又泛。不说别的,你的鸿蒙有多少行代码。鸿蒙系统架构是个怎样的层次划分,进程系统,存储系统,io,硬件抽象可以讲讲吧。我们三方开发用什么语言,有哪些api可用可以讲讲吧。开发系统过程的细节可以讲讲吧。

但是单就这次开发者大会,简直太垃圾了,就是个噱头大会,营销大会,没有什么技术价值,没有任何值得开发者关注的信息。

是这种感觉。粗糙一点没什么,一时不开源也不要紧,但既然是开发者大会,要给开发者展示一点基本的工具去配合。所谓生态还是需要大家一起去搞的,这没头没脑的东西太让人失望了。很多都是对华为有期待的开发者才是最失望的。

但是这开发者大会明明是产品经理大会!感觉就是先来一顿吹牛逼再说,吹得大家热血沸腾,最后啥也没看到!几页PPT然后一顿宣讲猛如虎,demo没有,演示没有,开源代码没有,开发者工具没有!

华为开的是开发者大会不是发布会,重新定义开发者大会么:code在哪?技术要实事求是。

有网友说:我还以为真的正式发布了。“没带就是没写”!学生:老师我作业没带,老师:没带就是没写,哈哈!

大会上只是介绍了概念,没有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开发者们有点懵,觉得这场大会名不副实。倒是一部分吃瓜群众沸腾起来了。

作为一个操作系统,你首先得能操作,所以不太可能离开一些基本的工具,比如类似make gcc java terminal甚至vim之类的东西,而这些从来都不是一个公司能做出来的。即使是linux也只是做了一个内核,然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汇聚了全球开发者的心血,才有现在这么多的功能。那作为开发者,就要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给一个不面向用户,专门为手机打造的微内核去开发软件?这就跟为什么不发明一个能架在显卡上炒鸡蛋的锅一样。实在要问为什么要在显卡上炒鸡蛋,我就回答因为显卡能发热啊!所以操作系统之类的东西,完全是媒体炒出来的东西,鸿蒙这个东西是内核,专门用来实现华为在移动端的某些需求。它不是操作系统。它准备做的也不是操作系统,跟普通用户不搭边。

还有网友表示:一个微内核都尴吹了多少篇通稿了,微内核是很新潮的东西吗,windows连驱动都跑在用户空间,微软骄傲了吗?最搞笑的是一群估计gcc编译器都没摸过吃瓜群众沸腾。



北岸手机资讯


半年多前华为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首次对外发布了自有系统鸿蒙(HarmonyOS),这是一个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拥有分布架构、内核安全、生态共享、天生流畅四大优势。

最开始鸿蒙系统刷了很足的存在感,首先是曝光了一两张模糊的图,然后被华为各大高管提了一嘴说鸿蒙是全平台系统,余承东还说安卓迁移鸿蒙最多只需要两天,并且已经完成了在手机上的测试。

但随着美国禁令开始解除,整个华为内部又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各路高管站出来说鸿蒙是物联网操作系统,到了今天,鸿蒙系统存在的意义又一次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不是手机系统,也不是物联网系统,而是一套刚刚起步的车机系统。

前不久奇瑞新能源汽车官方微博就透露了一则消息,暗示全新的奇瑞新能源S61将配备鸿蒙车机系统及L2.99级别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这条消息随后被删除,但斑马智行的一句“欢迎鸿蒙老弟加入”彻底证实了鸿蒙车机系统的真实性。

而在此前,华为轮值董事长徐志军就直言:“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由此可以断定华为要成为汽车界新的供应商。不过华为在这个领域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也不容小嘘,分别是斑马智行、车载安卓。

为什么华为会选择让鸿蒙切入车机系统呢?我认为和鸿蒙系统自身有关。虽然搭载鸿蒙OS的“智慧屏”产品已经亮相很久了,但这批产品的销售情况并不可观,因此华为很难让鸿蒙系统受到更多消费者的测试。

而车机系统是一个门槛相对比较低方向,像斑马智行、车载安卓都才刚刚开始,智能汽车驾驶也是未来的趋势,鸿蒙切入车机系统可以给车辆使用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如果选择做手机操作系统的话,恐怕会很难。

其实国产操作系统还真不少,不过做出来的要么是失败,要么就是不能被商业化认可,相信华为也是认清了现实才会放弃做手机操作系统。至于华为这次弯道超车做车机系统,会不会成功还有得一说。

据介绍,华为的车机系统是基于自研鲲鹏CPU和昇腾AI处理器开发的,它搭载了自研智能驾驶OS,是一个开放的标准化平台产品,可支持从L2+级高级驾驶辅助到L5级自动驾驶的平滑演进,你看好华为鸿蒙系统今后的发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


王石头科技


鸿蒙系统只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就算我没有安卓我也能过得很好!”但系统本身如果真推出来能不能成功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苹果的ios系统与谷歌的安卓系统出来的时机非常好,可以说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逐渐发展的。而这段历史中多少系统被斩于马下?名气大的有塞班和windowsphone,名气小点的有国内外一系列自主研发的系统或其他被深度定制的安卓系统,最后市场上就剩下两个手机操作系统二分天下,苹果与安卓。可以说这俩是通过市场验证并在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

鸿蒙系统这时候介入市场意味着什么?直面两个久经考验且发展成熟的手机操作系统,而且这俩系统背后是发展多年已经十分完善的软件生态,鸿蒙背后呢?什么都没有!苹果和安卓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功能都能找到对应的软件,而鸿蒙呢?至少在很长时间内除了微信QQ之类必需品之外必定是要啥啥没有,而且这种必需品软件优化也必定不如已经版本更迭多年的苹果与安卓版本,或许爱国心能让大多数人买第一次第二次单,但国外市场怎么办?久而久之鸿蒙系统扶不起来难道还买一辈子单?

你要知道一件事,华为使用独立系统意味着不仅国外市场基本gg,国内也要面对诸如小米,ov等国产厂商的围剿,这么多国产手机可以选,哪个不比鸿蒙好用?而这些哪个不是国产手机?

因此新系统除非能够兼容安卓系统的软件生态,否则失败只是时间问题,至少在初期,必然要承受很大的痛苦。仅仅往前追溯几年,微软推出的windowsphone就因为软件生态问题被市场淘汰。前人尸骨未寒,鸿蒙即将踏上征程,叫我怎么看好他的未来发展?


商标导航


现在华为在国内的手机厂商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只是无奈树大招风,2019年华为经历了很多的坎坷,比如近日华为不能使用谷歌的生态系统,于是华为开始自研鸿蒙系统。

鸿蒙系统想要在手机上正式启动,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全面生态系统,而这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华为已经开发出的方舟编译器,可以和国内的多家软件进行合作,包括微博、优酷等等,可是有人却发现,这些软件里面没有微信。

原来,这主要是因为腾讯本身的系统生态已经非常健全了,微信的用户很多,里面有很多的小程序,甚至可以取代APP,所以腾讯将这些信息存储在自己的云端服务器上,保证不会被窃取,所以华为也就很难使用微信这个功能。




无趣聊科技


没见过。连阿里云都是只听说没见过,听说魅族手机和TCL手机搭载过国产手机操作系统,但身边朋友很少见,无缘使用。前几天报导说某车车载系统用的就是鸿蒙,但估计比手机版简化多了,没见过也没用过,不敢乱评!

但感觉华为很聪明,并不急着推出鸿蒙系统,而是先推出HMS去趟路扫雷,先派搜索和地图去扫雷。先易后难,这个路子似乎是华为独创,微软和三星都没这么操作。微软就不用说了,本来就是操作系统大神,但三星也是走微软的老路!可能华为的战略及处境和它们都不一样,感觉华为并不排斥谷歌,而是把操作系统作为备胎在做,但是现在被逼上绝境时,先求成功不求名声不求情怀,先用开源的安卓系统作自己的商店应用HMS,陆续把搜索地图应用补上,但地图要完善可能会花很长的时间!


紫水晶9795


一石激起千层浪,制裁华为的“实体管制名单”风波持续发酵引发全球关注,一场轰轰烈烈的供应链断供危机,将矛头直指华为。而临危受命的备胎计划却令华为转危为安,面对谷歌的釜底抽薪,渐渐浮出水面的鸿蒙系统传递出华为有意打造自主生态体系的计划。尽管到目前为止,鸿蒙系统究竟怎么样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却已经被外界媒体吹上天,被吹捧为取代安卓的国产操作系统,但华为的鸿蒙系统能取代安卓吗?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的分析一针见血!

日前,周鸿祎在2019南京创新周大会上作出分析称,希望华为能够采用开源的模式去开发鸿蒙系统,让所有开发者、互联网公司参与到鸿蒙系统的生态圈建设,谷歌的Android系统能成为全球第一的移动操作系统,正是得益于免费开源的模式。包括微软、苹果和谷歌,均是在Linux为基础开源进行二次开发,开源也成为公认的互联网生态模式,正是由于谷歌免费开源的Android系统,国产手机才能卖到全球各个地区,而周鸿祎极力推崇的开源模式也确实有不少的成功案例。

谷歌的Android系统,就是开源模式下极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凭借免费、开源的两大特点,安卓系统得到广大手机厂商和开发者的拥戴,一路突飞猛进跻身成为市场份额第一的操作系统,从而达到生态系统和市场渠道的双赢,一举多得。

周鸿祎主张的观点,是以效仿谷歌安卓系统的开源模式,让华为在短时间内迅速为鸿蒙系统建立起完善的生态体系。避免因无法建立生态圈而导致鸿蒙系统失败,开源模式也是一种公认的合伙机制,如果鸿蒙系统开源的话,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所有互联网企业,都能参与到鸿蒙系统生态体系建设中去,众所周知一款操作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生态,而开源的模式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生态难题。

目前,海外市场的局面仍不利于华为推进的鸿蒙系统,而如果开源的话,在大量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环境下,鸿蒙系统的生态体系得以快速形成,因此开源是华为鸿蒙系统的一条捷径。不过,华为采纳周鸿祎意见推行开源模式的可能性并不大,参照华为自主研发的海思麒麟芯片就仅供自己使用,将其视为自身的一项核心竞争力和战略产品,因此鸿蒙系统极有可能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并不会对外开放。

对于周鸿祎的建议,你认为华为会采纳吗?开源和封闭哪种模式更有利于鸿蒙系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