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流量來了,怎樣接得住?

在線教育,流量來了,怎樣接得住?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孟亞娜


全國各地公立學校自2月10日起陸續開始在線上課,300多個城市的60多萬名教師搖身一變,成為了主播。初次接觸在線教學,部分老師一時手足無措,成為了網絡段子的主角,亂象眾生。


為響應停課不停學政策,幾家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紛紛面向全國中小學生捐出免費的公益課程。與此同時,一場沒有硝煙的流量爭奪戰也悄然爆發。

而此次疫情下,受衝擊較大的線下培訓機構,則選擇閉店觀望或緊急將課程搬運到線上,祈禱能活著渡過難關。一些教育機構則因為激進擴張、現金流斷裂,不幸夭折,老牌IT培訓機構兄弟連宣佈破產,明兮大語文資金鍊斷裂停業倒閉。

在二級市場,大量流量的湧入、對線上教育的需求激增,讓在線教育受到了資本的青睞。A股開市的前幾日,在線教育股連續多日漲停,在美股和港股市場上,新東方在線、好未來、跟誰學、網易有道等在線教育概念股漲勢也十分兇猛。

這場疫情,提升了社會對在線教育的認知,同時,也推動著在線教育加速狂奔。

流量洪峰下,基礎設施和師資緊急擴容


1月22日開始,為教育機構提供在線教室直播系統的ClassIn後臺註冊機構開始暴增,最高的時候一天之內登錄學生人次超過160萬,同時在線的學生人數超過了35萬。相比平時的學習高峰期,用戶數又突然翻了近10倍。


“一開始我們最優的選擇是擴容到3-5倍,但隨著用戶的增多,又擴到10倍,再到後來的30倍,現在已經達到百萬級別。”ClassIn聯合創始人谷巖告訴燃財經。

和ClassIn一樣,在中小學開學日當天,幾乎所有承載網課的服務平臺都出現了大面積的卡頓和延遲等問題。猿輔導在其微博上發佈,開課首日平臺當日共湧入500萬用戶,導致網絡擁擠、卡頓,團隊緊急修復。為教育機構提供平臺的釘釘、騰訊等多款軟件也出現卡頓、崩掉的狀態。

面對短期內激增的學生數量,各家平臺紛紛進行緊急擴容。

谷巖向燃財經解釋道,一般來說平臺不會盲目擴容,需要技術儲備提前做好來幫助平臺達到更高的目標。除了帶寬問題外,平臺在擴容時還需要有穩定的底層軟件架構以及物理資源服務器支撐。一方面,在這段時間,帶寬資源比較緊張,除了在線教育平臺外,一些會議視頻軟件平臺也需要大量的帶寬。另一方面,春節期間商業基本處於半癱瘓狀態,一些物理資源較難在短時間買到。

ClassIn在寒假前期網絡穩定性受到了考驗。按常理來說,平臺的網上資源、雲服務器、帶寬等都是需要經過兩個星期左右的調試才能上線的,但這段時間完全是“一邊開飛機一邊修發動機”的狀態。

“很多人開玩笑說我們屬於疫情股,大家看到的是我們用戶數量的上漲,然而我們做這件事情,投入也非常大。“谷巖說。ClassIn還沒來得及算這筆賬,在決定要繼續擴容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時間去算賬。

一些頭部平臺的緊急投入均超過了千萬元級別。猿輔導副總裁李鑫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因為提供免費直播課,這個月帶寬費用將超過一億,已經買空了市場上能買到的所有資源,如果數據繼續上漲,只能求助工信部了。

平臺的基礎設施問題解決之後,師資力量又凸顯出來,成了一大問題。

大量用戶短時間內的湧入,讓平臺在師資方面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多家線上教育機構告訴燃財經,最近一個月以來,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是007的狀態。一家K12在線教育平臺百分課堂,近日與杭州蕭山區中小學合作,提供了平臺、師資和內容全套服務。“這次捐課的活動,短期內為百分課堂帶來了10萬用戶,已經達到了平臺承壓的極限,而且對於老師們授課也是一場考驗。”百分課堂COO王彥飛告訴燃財經。

相比之下,線下教育機構更為艱難,從未接觸過在線教學的教師,轉身變成了主播,引起了各種不適。缺乏直播設備,拿衣架做了簡易版本的手機架;不熟悉直播軟件,將美顏開到最大功能,還在直播中間被家人打斷人設崩塌;網課平臺擁擠,老師自己沒擠進去;全程忘記開麥,靜音講完了一堂課全然無知,近期網課大型翻車現場頻上熱搜。

從形式上看,各K12類在線教育公司捐贈的課程大多都是在線大班直播課,並無明顯差異,而大班直播課目前也是業內公認的抗風險較高的模式,因為可以利用大班直播課沒有邊界的特性,同時覆蓋更多的用戶。在愛學習創始人須佶成看來,多數家長會比較認可名師效應,但好的老師非常少。

但另一方面,相比於小班課和1V1教學來說,大班課非常考驗教師的控場能力,以及應對不同層次用戶的應變能力。因此,優秀師資仍舊是各機構間吸引用戶的核心競爭力。


在線教育,流量來了,怎樣接得住?

圖 / Pexels


在線教育的細分領域中,K12學科輔導是個比較複雜的市場。因為全國不同地區的教材版本、難度、進度和考試題型都有很大的差異,而這些差異也導致了K12學科類產品無法只用一個體系標準化研發。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多數機構採用了教材分層的方式,在學生報名時就給予區分,比如北師大版、人教版、滬教版等。網易有道副總裁羅媛告訴燃財經,隨著用戶群體從一二線城市覆蓋到全國,網易有道就採用了分層教學模式和對輔導老師區域化管理兩種方式。而隨著更多不同地區用戶的湧入,師資的需求也隨之迅速加大。

這次免費直播課看似給各在線教育機構帶來了可觀的用戶數量,但不同於純互聯網產品,家長和學生選擇一個教育產品的時候,往往更多是看重教學質量和口碑。因此,免費課對於多數在線教育機構而言,更多隻是一個公益行為,實際學生到課率並不高。

“對於在線教育而言,到最後真正比拼的還是內容和口碑。不管現在所謂的在線教育有多熱,必須得把握好內容。”羅媛說。

免費課不如低價課程受歡迎


面對疫情,多數教育機構都通過免費捐課、捐資金物資的方式貢獻一份力。學而思網校、新東方、跟誰學、愛學習、猿輔導等機構紛紛推出免費公益直播課。


近日,在B站學習節的網易有道公開課上,一位化學老師拆掉兒子兩個玩具,為學生們實操如何自制84消毒液,一位地理老師則舉起臉盆,講著地形圖,另一位生物老師cos起了蝙蝠,栩栩如生講述病毒的10086種小心機……為了引發學生的上課興趣,這幾位老師,時而嚴肅時而活潑,煞費苦心。

從課程設置上看,各機構之間各出奇新,試圖用不一樣的課程方式來吸引用戶的眼球。有道精品課在B站開啟定製課程內容直播;學而思網校請來朗朗做公開課;猿輔導則請來了《百家講壇》主持人紀連海、北師大教授康震、著名作家劉墉等各領域名師開啟了公益講堂。

但無論各機構推出什麼樣的內容,用戶需求最多的毫無疑問仍然是K12類課程。

各家機構通過免費贈送公開課的方式,為全國學生解決了線上學習的問題,也進一步建立更多學生和家長對在線教育的認知。跟誰學創始人陳向東說,對於一些沒有接觸過在線教育的家長而言,停課不停學促進了他們參與到線上教學中來,但對於那些對在線教育原本就有需求的用戶而言,免費課卻不如低價課更受歡迎。

據學而思官網、作業幫和猿輔導官網客服提示,此次免費課程是特殊時期為孩子們提供的福利,和春季課程的區別是課程缺少針對性輔導和服務。相比之下,低價課程則是將課程和服務濃縮打包為一體的體驗課程,通常為一套課程中的前幾節。

羅媛告訴燃財經,免費課程是家長建立對在線教育從0到1認知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一個用戶通常真正從知道到使用,需要經過很多步驟,從知曉到購買中間還需要有一個很大的跨度,而免費課就能低門檻地建立家長的信任,質量好不好,要不要繼續買更多的課程和服務,通過免費體驗課家長就能做出自己的判斷。

陳向東在2月19日跟誰學2019年財年Q4財報電話會上算了一筆賬。

中國大約有2億中小學生,假設將一名小學生從離線運行到在線運行的成本大約為1000元,乘以得出的總成本為人民幣2000億元。同時來自中小學和課後輔導機構的教師近2000萬。假設在線培訓一名教師的成本為200元,總共成本是400億元。簡而言之,疫情為在線教育行業節省了將近2400億元的促銷費用。

財報電話會中也披露道,免費捐課期間,跟誰學平臺吸引了近1500萬註冊用戶。然而,陳向東卻表示,用戶數量不等於客戶數量,雖然吸引客戶可以很快,但積累忠實客戶需要更長的時間。他分析道,一個用戶註冊了三個免費的實時班級,然後他決定是否參加低價促銷課程。由於此過程比直接從人民幣9元的實時課程轉換要多一步,因此轉換率肯定要低得多。

另外,對於用戶來說,由於學習是不可逆的,試錯成本也相對較高,學生大多不會選擇太多時間去嘗試不同的平臺。

寒假期間,網易有道通過用戶調研,發現多數初高中生的寒假已經被學校佈置了滿滿的任務,他們的時間並沒有很充裕。相比之下,低價付費課則更能被家長所接受,用戶在單位時間內對低價課滿意度非常高。羅媛分析其核心原因是,家長和學生真正需要的是短期高效的課程,單位時間內濃縮了課程精華,這樣用戶體驗會比較好。


在線教育,流量來了,怎樣接得住?

圖 / Pexels


事實上,對於線下機構和用戶而言,在線教育並不陌生。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133.6億元,同比增長24.5%,用戶對在線教育的接受程度正在不斷提升,在線付費意識逐漸養成以及線上學習體驗和效果的提升是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

但不可否認,這次疫情對在線教育的滲透力有極大的提高, 此次停課不停學的政策之下,全國各地的學生湧入線上平臺,下沉市場的圈層很容易地被突破了。以往來說,各家在線教育機構都會先選擇搞定一二線城市,再往下沉市場突破。而這次疫情期間,下沉市場意外被打通。

谷巖觀察到,一些線下機構的轉型,速度要比想象中快很多。她發現在ClassIn平臺上,一些線下機構的教師,對平臺的工具應用速度出奇地快。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和學生在平臺的黑板上同步進行書寫溝通,學習更加高效。這次疫情推動了線下教育機構嘗試在線教學的動力,加速了線上和線下教學的融合。

但現階段,線下培訓機構仍然是教育機構中受衝擊最大的。他們不僅要面臨著房租壓力,還有老師學生上課難的問題,老師的招聘和培訓都無法按照原有速度進行,各在線教育機構巨頭們開放免費課程,對於線下機構也是一種衝擊。

在羅媛看來,疫情對在線教育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大家會在體驗線上課程的同時發現一些缺點,比如網課翻車,這也會促使缺點暴露得更加徹底,家長的選擇更加理性。對於一些專注做內容和服務的公司來說,才有可能會成為一個發展的節點。

谷巖也認為,從次疫情是未來兩三年在線教育發展的預演。疫情之後,對於第三方教育平臺機構來說留下的是新增的用戶數量,而留給機構的則是在線教育模式的認知,所有人面臨的機會和挑戰都是並存的。

“過去在全國整個教育市場中,大部分家長還是對家庭教育比較陌生的,願意去主動嘗試在線教育的家長可能只有20%,但我預測接下來這個比例會提升到50%。”核桃編程創始人曾鵬軒告訴燃財經,這次短期來說其實對於在線教育利好並不大,隨著客戶和市場被教育,會有一個長期的效應。

愛學習創始人須佶成則認為,目前階段只是加速了線下教育和線上教育的融合。“就像非典之後,雖然電商崛起了,但也並未完全替代線下消費行為,教育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