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侦察兵遭越军伏击,2人失联,导致全队滞留战场,处境危急

1985年10月,担负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前线八里河东山方向作战任务的138师,指示412团,准备对上黄泥坝地区越军的5个阵地(59号阵地及其东北侧无名1号阵地、无名2号阵地、52号阵地、55号阵地)实施出击作战,以达成改善防御态势和通过实战锻炼部队的目的。

为了摸清敌情和地形,412团侦察排奉命加强部分步兵、工兵和通信兵,于12月17日,对55号、50号、49号阵地实施抵近侦察。当天凌晨4时40分,侦察分队从我方41号阵地路口出发,按照预定路线,沿负55号阵地顶端、东南山脚、51号阵地东侧,向55号阵地摸进。当进至51号阵地东侧时,55号阵地方向传来好像芭蕉树倒伏的声音,侦察分队全体人员立即停止前进,严密观察55号、52号阵地的情况。

解放军侦察兵遭越军伏击,2人失联,导致全队滞留战场,处境危急

经过20分钟的观察,没有发现其它情况。为了防止55号阵地的越军发现我军行动和出现意外情况,当即决定向52号阵地东侧山梁摸进。11时30分,侦察分队到达51号阵地与52号阵地之间的山谷,重新调整了接敌队形和各组的停留位置,进一步明确了与敌人遭遇时的协同动作。11时40分,侦察分队分成4个小组,成梯次队形向52号阵地山梁搜索前进。

侦察第1小组于12时20分接近52号阵地东侧山脚,负责开辟通路的工兵王小平突然发现,沿着山脚朝55号阵地侧后方向有一道交通壕,很快,距他西南侧10余米处突然出现了2个人影。王小平反应迅速,立即跃入前方弹坑。这时,越军打出的两个长点射从他头顶上方擦过。同时,另一名敌人向我掩护组射击,在该组南侧,有7至8名越军也开始盲目射击,但主要火力射向我侦察组方向。

解放军侦察兵遭越军伏击,2人失联,导致全队滞留战场,处境危急

我2名侦察兵见状,立即用微声冲锋枪向已经暴露的3个敌人射击,当场打死敌人2名,打伤敌人1名。工兵在侦察兵的掩护下,向敌方投出1枚手雷,乘着烟雾撤至侦察兵后侧。在此期间,越军先后在南北两个方向引爆了4枚定向地雷。幸好我侦察分队位于敌人侧后,处于定向地雷杀伤角度之外,未遭受伤亡。定向地雷爆炸后,2名越军站起来向我方观察,被我侦察兵击倒。此时,55号阵地约4至5支冲锋枪、1挺轻机枪向我方射击,52号阵地顶端也有1个组的兵力向我方射击。因为我侦察分队所处位置比较隐蔽,越军没有发现我军准确位置,无一伤亡。

战斗打响后,掩护组在侦察组侧后约60米处迅速展开,占领有利地形,以火力掩护侦察组后撤。侦察1组和2组交替后撤,同时呼唤上级炮兵压制55号、60号阵地及敌炮兵。在我呼唤炮兵火力后,越军对我7011、705、709指挥机实施干扰,只有硅2瓦电台还能保持稳定联络。当侦察分队撤到距离遭遇点50米处时,55号阵地南侧60迫击炮实施火力追击,55号阵地的机枪封锁道路,侦察分队被迫在52号阵地山脚北侧断崖下防炮。

解放军侦察兵遭越军伏击,2人失联,导致全队滞留战场,处境危急

几分钟之后,我军炮火压制住了59号、49号、50号、55号阵地之敌,导致越军步机枪火力间断,炮兵火力大大减弱。侦察分队利用敌人火力间隙,迅速向51号阵地东北侧撤离。侦察分队长李月魁、步兵第5连连长王昆仑决定,改变原定返回路线,沿52号阵地山脚、51号阵地北侧、101.4高地北侧、无名高地、41号阵地返回我方阵地。返回时,由4班长闵强带2名侦察兵、1名工兵担任前方搜索,控制返回方向,5班长带领侦察兵3名担任后方警戒,其他人员成一路跟进。侦察分队接近51号北侧时,遭到越军炮火拦阻射击,防炮后组织清点人数时发现,缺少了团炮群配属的709电台班长和1名工兵。

按照不丢一个伤员、不丢一具遗体的作战原则,侦察分队尽管处于不利境地,随时都有出现伤亡乃至被敌人包围的危险,但也不能不顾战友撤退。根据指挥组指示,侦察分队由9名骨干组成搜寻组,返回寻找失散的通信兵和工兵。时间在万分凶险的气氛下一分一秒的过去,万幸的是,一个小时之后,也就是14时30分,失散人员沿原路返回了41号阵地,搜寻组接到情况通报后立即停止寻找,向我方阵地返回。当进至无名高地时,敌炮火向我猛烈射击,搜寻组就地防炮。16时,趁敌炮火减弱,搜寻组继续回撤。至18时,侦察分队全部返回我41号阵地。

解放军侦察兵遭越军伏击,2人失联,导致全队滞留战场,处境危急

此次遭遇战斗说明,越军为了阻止我军进攻和侦察行动,加强了对前沿间隙地带的控制。敌人的这次伏击行动是预有准备的阵地设伏,兵力为2个班左右,并加强有1个60迫击炮班,在52号阵地南侧山脚成月牙形部署,主要以火力和定向地雷控制55号阵地西北侧和东南侧两条山谷,阻止我军对55号阵地实施攻击。越军这次伏击的特点有三个:炮火反应快,无线电干扰能力强,情况不明不组织阵前出击。

侦察分队在敌人预有伏击准备的情况下突然与敌人遭遇,实施反击快、脱离接触快、呼唤炮火快;当敌人对我返回路线实施重点拦阻射击时,果断改变回撤路线,顺利撤回我方阵地,这是何等过硬的军事素质!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