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交近攻:為何同樣的計謀在秦朝與宋朝的結果會天差地別

公元266年,范雎來到咸陽城,為秦昭王提出了那個名傳千古的計謀——遠交近攻,幫助秦國奪得了大批的土地,成功的為秦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遠交近攻:為何同樣的計謀在秦朝與宋朝的結果會天差地別


本身上來講遠交近攻是一個很優秀的計謀,又有范雎這樣著名的戰略家實施,按理說後人應該對這條計謀的實施很是瞭解,可是就是在中國的歷史上,偏偏有這麼一個王朝,在實施這條計謀的時候,不但沒有得到好處,還把自己連續坑進去兩次,最終導致自己的亡國,這個王朝就是宋朝,為何同一個計謀的結果會天差地別呢?

戰略目標

在范雎為秦國提出這個遠交近攻的理論時,是希望秦國用來開疆拓土的,“今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資治通鑑周紀五》范雎的這些話也是明白的表現出這個計謀是為了爭奪土地而出的,秦朝也是按照這個計謀走的,與齊楚相交而攻韓魏。


遠交近攻:為何同樣的計謀在秦朝與宋朝的結果會天差地別


但是到了宋朝呢?北宋末年與南宋末年,宋朝分別與金國和蒙古聯合,當時的情況是宋朝與別人聯合,應該是分別派兵進入敵國境內作戰,這和二戰時期蘇聯派軍隊進入波蘭境內的戰略意圖應該是一樣的,爭奪土地,拓展戰略空間,但是很奇葩的是,宋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軍隊依然是打不過人家,所以宋朝在滅遼和滅金的過程中,除了吸引敵軍的兵力之外,好處居然一點沒得,既然好處沒有,那又打不過,無奈之下只能轉入防禦了,這就導致了宋朝的初期的戰略目標完全被迫的改變了,我們都知道馬太效應,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在別人成長的時候,宋朝在止步不前,那麼結果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了。

盟友轉換

在范雎提到的遠交近攻的計謀中,盟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王若欲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楚強則附趙,趙強則附楚,楚趙皆附,齊必懼矣,齊附則韓魏因可虜也”《資治通鑑周紀五》可以明顯的知道,在遠交近攻中盟友的選擇至關重要,必須聯合弱的國家去打擊強的國家才可以,這個盟友要不斷的轉換,秦朝嚴格按照了這一謀略執行,最終統一六國。

遠交近攻:為何同樣的計謀在秦朝與宋朝的結果會天差地別


而在宋朝時期,兩宋每次在和別的國家結盟時,都是一門心思走到底,不給自己留一絲的退路,在北宋末期,遼國在式微之時多次派使希望宋國不要幫助金國,但由於宋徽宗一心收回燕雲十六州,建立不世功勳,斷然拒絕了遼國的建議,與金國達成海上之盟,最終使遼國覆滅,也把金國這座大山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南宋時期雖有北宋的前車之鑑,但是搞笑的是南宋君臣毅然選擇了和祖宗一樣的道路,導致最後留下的一點火苗也被撲滅。

其實導致宋朝兩次被滅的原因都是統治階級出現了問題,他們只一心解決眼前的問題,卻忘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不知道靈活變通,遠交近攻的核心是聯合弱的壓制強的,最差也要使他們之間保持平衡,在這個核心的前提之下,盟友要時刻的轉變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可是宋國完全沒有這個擔心,也終於導致了“靖康之恥”和“崖山之戰”。

秦國能成功的利用遠交近攻之計,是清楚明白的瞭解自己,而宋朝對於遠交近攻之策卻是未能參透,只知聯合,卻不知道這個聯合的對象是在不斷地變化當中的,那麼失敗自然是理所當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