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品讀戰國史:秦國統一六國的八字方針“合縱連橫 遠交近攻”

自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開始,一直被東方六國視為蠻夷的秦國開始迅速崛起。二十年後,昔日的蠻夷之國成為了東方六國畏懼的虎狼之國;昔日被東方六國任意宰割的羔羊,變成了兇惡而又威猛的雄獅,虎視眈眈的覬覦著六國。消滅東方六國、統一天下、結束分裂、消弭戰爭成為秦孝公及其後世繼任者的戰略總方向。最終,秦王政依靠先輩(也包 括呂不韋在內)培植起來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在他親政後的短短17 年中,就把東方六國掃滅,完成了統一的大業。

在戰國時期相互攻伐,及秦滅六國的過程中,“合縱連橫 遠交近攻”策略始終貫穿其中,併成為秦國統一六國戰爭中重要的八字方針。

合縱連橫

“連橫”“合縱”都是戰國時期偉大的謀略,用之於世,瞬息改變國家的戰略形勢。連橫合縱是戰國縱橫家門提出來的,“縱橫家”的名稱也由此而來。對於這些謀略家,孟子評論“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

品讀戰國史:秦國統一六國的八字方針“合縱連橫 遠交近攻”

合縱連橫示意圖

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面對日益強大的秦國,東方六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昔日被瓜分的對象,今日卻成為了各國生存的最大敵人。此時,蘇秦聯合“天下之士合縱相聚於趙而欲攻秦”(《戰國策·秦策》三),他遊說六國諸侯,要六國聯合起來西向抗秦。六國接受了蘇秦的“合眾弱以攻一強”的合縱之策,蘇秦拜六國相印,成為六國攻秦國的指導者和策劃者。結果,六國合百萬雄獅,叩關入秦。作為六國征討的對象,秦國任用張儀為相,實施連橫之法,逐步分化瓦解六國聯盟,逐一而破之,合縱之策至此徹底瓦解。即使後來仍有鼓吹合縱,卻再也形不成與秦國對峙的強大實力。

張儀在秦推行的連橫策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散六國之從(縱),使之西面事秦”(《史記·李斯列傳》),真正達到了通過連橫政策的推行而兼併土地的目的。

遠交近攻

《戰國策﹒秦策》:范雎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這是范雎說服秦王的一句名言。遠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敵方聯盟,各個擊破,結交遠離自己的國家而先攻打鄰國的戰略性謀略。

品讀戰國史:秦國統一六國的八字方針“合縱連橫 遠交近攻”

遠交近攻

戰國末期,七雄爭霸。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併六國,獨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準備興兵伐齊。范雎此時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阻秦國攻齊。他說:齊國勢力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部隊要經過韓、魏兩國。軍隊派少了,難以取勝;多派軍隊,打勝了也無法佔有齊國土地。不如先攻打鄰國韓、魏,逐步推進。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結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動與齊國結盟。其後四十餘年,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首先攻下郭、魏,然後又從兩翼進兵,攻破趙、燕,統一北方;攻破楚國,平定南方;最後把齊國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戰十年.終於實現了統一中國的願望。

在風雲際會的戰國時代,合縱連橫、遠交近攻這兩種相互對立抗衡的策略,使秦國在與六國的對碰中無往而不利,直接影響了歷史的進程。秦國最終實現了“六國滅、天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