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說“遠交近攻”對秦國統一天下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駕崩,在舉行葬禮時,一共有一百七十七人跟著殉葬,其中包括奄息、仲行和針虎三個賢臣。秦人為此而作《黃鳥》,哀嘆道:“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穆公在位時廣地益國,東服強晉,西霸犬戎,然而他沒有遠慮,寧可讓大臣們來陪葬,也不肯為後世國君留下得力的骨幹。所以在穆公死後,秦國人才凋敝,日漸衰落了下去。康公、桓公與景公,三代國君都慘敗於晉,只得尊其為盟主;厲、躁、懷、靈、惠、出時期,秦國陷入內亂,數次更換君主,東邊的魏國趁其衰弱之際,奪走了河西之地

當二十一歲的秦孝公登基之時,東方有六大強國,淮泗之間還有十餘個小國,而楚、魏與秦國接壤。在吳起奪得河西后,魏楚兩國便修築長城,將秦國阻攔在中原之外,視同夷狄。孝公忍辱負重,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其最初目的就是奪回河西之地,洗刷魏國加在秦國頭上的恥辱。對於復興的秦國來說,魏國就是首要的敵人。

為什麼說“遠交近攻”對秦國統一天下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戰國初期魏國始霸

秦、魏河西之地的爭端

周平王時,秦襄公始列為諸侯,其國僅有岐西之地。文公驅逐犬戎,收復周朝舊地後,將岐東獻給了王室,所以當時秦國的邊界距離黃河還很遠。到了春秋中期,秦穆公趁晉國內亂,成功把疆域擴充到了黃河西岸,開始與中原諸侯接觸。晉惠公曾請求秦穆公派兵將其護送入國,繼承君位,條件是將“河西五城”割讓給秦國。結果惠公順利登基後,認為如果割讓河西之地,會使秦國深入晉國腹地,產生嚴重的威脅,所以又反悔而不予交割。秦穆公大怒,與晉軍戰於韓,俘虜晉惠公,成功獲得了河西五城,這便是河西爭端的開始

後來秦國衰落,而晉國又忙於跟楚國爭霸,河西之地的歸屬始終沒有確定。直到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之後,魏國繼承了晉國的舊地,直接與秦國接壤。彼時魏國的都城在安邑,正位於黃河邊,所以河西關係到國家的存亡。魏文侯在位時,以吳起為將,“擊秦,拔五城”,盡取河西之地。之後又讓吳起來做西河守,領兵駐紮在這個地方,不給秦人收復失地的機會。文侯死後,其子武侯繼位,曾視察河西,不禁感嘆道:“

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

秦孝公繼位後,“將修穆公之業”,渴望恢復疆土,收復河西,於是向天下招納人才,而商鞅至焉。從史料記載來看,孝公用商鞅行變法而富國強兵,其最初目的還不是兼併天下,而是為了攻擊魏國,恢復與中原的聯繫,重霸於諸侯。

為什麼說“遠交近攻”對秦國統一天下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魏用吳起而欺凌秦國

秦國捨棄魏國而與齊國爭霸

就在商鞅變法的同時,魏國逐漸衰落下去,而東方的齊國在威王與宣王兩代雄主的統治下,於馬陵之戰重創了魏國,虜其太子申生而殺大將龐涓。商鞅見時機已到,便對孝公說:

“秦之與魏,譬如人之有腹心疾,非魏並秦,秦即並魏。何者?魏居扼之西,都安邑,與秦界河而獨擅山東之利。利則西利秦,病在東收地,今以君子聖,國賴以盛。而魏往年大破於齊,諸侯畔之,可因此伐魏。魏不支秦,必東徙。東徙,秦據河山之固,東鄉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

於是秦孝公命商君引兵伐魏,襲虜魏公子卬;兩年後又與魏戰於岸門,大敗之。魏惠王被迫割讓河西七千裡地於秦,秦國的疆域重新擴張到黃河西邊,魏國都城安邑就在其下游,往日的表裡山河一去不復返了。魏惠王因此被迫往南遷都於大梁,其地四平,無名山大川之限,國家從此衰落,只得委身事秦。而秦國也不再把魏國當作心腹大患,在山東要道打通之後,便向東與中原諸侯爭雄,特別是把齊國當成了假想敵。

為什麼說“遠交近攻”對秦國統一天下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秦取河西使魏無以立國

孝公與商鞅相繼死後,齊、魏、韓相繼稱王,彼時魏人張儀得到重用,實行“親魏善楚”的外交政策,而魏國也進納河西之地於秦,奉行連橫而不移。使得秦國侵魏的步伐慢了下來,進行“近交而遠攻”,攻擊的對象就是齊國。張儀利用楚懷王的好利昏愚,成功離間了齊楚之間的關係,但對於楚國,除了愚弄其君之外,並沒有得到多少實質性的進展。昭襄王繼位後,政歸太后與穰侯,秦與三晉燕楚戰戰和和,得地又歸還,而利益全歸穰侯等人所有。

十九年時,昭襄王自稱西帝而約齊湣王為東帝,欲與其爭霸。湣王聽從蘇代的建議,沒有自封帝號,而是趁機攻擊宋國。昭襄王知道後大怒,派人去指責齊國說:“吾愛宋與吾愛新城、陽晉同。韓聶與吾友也,而攻吾所愛,何也?”想要與齊國切割,從此互為敵國。蘇代急忙為齊入秦陳利害,說三晉與楚國都不希望秦、齊交好,如果因為宋國的事而弄得兩國反目的話,對彼此都沒有好處。昭襄王則答曰:“吾患齊之難知!”蘇代便繼續說:“晉楚合必議齊秦,齊秦合必圖晉楚,請以此決事。”說明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道理,秦王只得同意不干涉齊國伐宋。結果沒料到齊湣王竟一舉滅亡了宋國,兼併了其土地,獲得了極大的利益。

秦國為此震恐,決定與齊國為敵。因此,與燕、楚、三晉聯合,援助樂毅攻破了齊國全境。之後,秦國更加堅持遠攻近交的策略,忽而與韓魏楚一起伐燕,忽而派客卿去侵齊。勝仗雖多而受益甚小,此皆戰略失誤之緣故也。

為什麼說“遠交近攻”對秦國統一天下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秦舍三晉而遠攻齊國

秦國王室與外戚的矛盾

在孝公與商鞅的規劃裡,秦魏勢不兩立,秦國是一定要兼併魏國的。但是,自從張儀用連橫來遊說秦惠王后,秦國就滿足於魏國“事秦”的姿態了,只要魏國肯割地求和,秦國也就不再兼併其土地,所以統一的步伐實際上是放慢了。既然秦魏交好,那麼秦國的兵馬只能用於侵略齊國之上,因此在秦昭襄王三十六年時,客卿灶引兵攻打喪亂之後的齊國,奪得了綱、壽之地,然後劃歸穰侯所有。

就在這時,有一個魏國人在出使齊國後,被人誣陷為通敵賣國,遭遇刑罰,差點死去。幸虧被鄭安平救出,此人便自稱為張祿。之後,張祿在鄭安平的幫助下,被秦國使者帶離魏國,進入關中,張祿便想破壞秦魏的關係,藉助秦國的力量來為自己報仇。當時昭襄王雖然已經登基了三十六年,但因太后的緣故,穰侯、華陽君等外戚的私家富於王室,而穰侯又掌握著秦國的征伐之權,他計劃越過韓魏去攻擊齊國,以便擴充自己的封地。

張祿看到了秦國內部的矛盾,便向昭襄王上書一本,裡面說:“

善厚家者取之於國,善厚國者取之於諸侯,天下有明主則諸侯不得擅厚者,何也?為其割榮也”,隱晦的批評穰侯等假公濟私,用國家之兵來為自己開拓封地,而昭襄王身為一國之主,卻無力阻止這種行為。秦王讀後,覺得說中了自己的心事,便偷偷的招張祿入宮議事。張祿便提出了“遠交近攻”的外交戰略,重新恢復孝公與商鞅當年制定的路線。

為什麼說“遠交近攻”對秦國統一天下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範睢提出“遠交近攻”的外交戰略

昭襄王讀過張祿的奏疏後,已經知道這個人明白自己的處境與心事,便向他問計。張祿知道疏不間親的道理,所以假意謝絕了三次,然後再向秦王表明自己的忠心,取得秦王的信任。之後才向他分析了當前的政治形勢:

秦國發展至昭襄王的時候,綜合國力已經十分強大,士卒軍隊也驍勇異常。然而這麼強大的一個國家,卻“閉關十五年,不敢窺兵于山東”,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是因為某些大臣懷有私心,某些官員素位屍餐,還某些將領不忠於王室的緣故,而歸根到底就是秦國的戰略出現了錯誤。

接著,張祿力辯“遠攻”之害,認為遙遠的齊國並非是秦國的敵人,不要老是拿齊國來當假想敵。國中之所以有人要鼓吹仇齊,目的不過是為了中飽私囊罷了。對於國家來說,敵對齊國乃是戰略上的大錯誤。齊國與秦國並不接壤,也不存在領土糾紛。然而穰侯卻仍要越過別國去千里伐齊,出兵少則不足以傷齊,出兵多則耗費秦國的人力物力,實乃非計。早在春秋時期,燭之武就對秦穆公說:“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如今,秦國卻仍然要越過三晉去伐齊,“其於計疏矣”。那麼穰侯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原來伐齊只是一個藉口,為的是能夠讓他牢牢掌控秦國的兵權,進而私吞國家的財富,擴大自己的封地。穰侯挑起跟齊國的矛盾,如果戰勝了則利歸於朝,戰敗的話則結怨於百姓,而禍歸於社稷,其心亦陰險矣。

最後,張祿又陳述了“近攻”的必要。對於秦國來說,最大的敵人並不是齊楚,而是三晉。因為三晉與秦國接壤,而且還存在著領土糾紛,它們就像秦國的心腹之病一樣。一旦天下有變或秦國出內亂,那麼最先趁人之危的不是齊楚,而是鄰國韓趙魏。因此“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則亦王之尺也”。不先剪除身邊的心腹之患,反而受其迷惑,以為彼此關係真的友好,然後去攻擊遙不可及的齊國,此必奸人誤國所致也,養虎必為患,難以挽回了。

張祿的“遠交近攻”戰略成功說動了昭襄王,使秦國扭轉自張儀連橫以後所導致的“遠攻近交”局面,從此開始了統一天下的大業。而張祿的原名就是範睢,人稱“應侯”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