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日本爲何要招惹美國?

潮潮吧


日本在二戰中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主動去進攻美國。如果沒有挑起太平洋戰爭,那麼二戰結果還未可知,至少日本不會敗的那麼快,那麼慘。日本招惹美國應該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現實層面的,是當時日本的戰爭需求和戰略誤判。導致日本做出這一無腦行為的,首先是他們完全誤判了美國人的反擊意願。日本人當時其實並沒有信心打敗美國,但他們認為他們不得不這樣做了,因為美國對日本實施了嚴格的石油禁運,讓日本認為沒有資源戰爭難以為繼,所以希望和美國速戰速決,讓美國人坐到談判桌前。當太平洋彼岸的珍珠港傳來捷報時,日本人歡呼雀躍,以為美國人吃了苦頭該坐下來談判了吧,結果太平洋成了美國報復日本的屠宰場。

第二,是民族心理層面的,或者說日本人長久以來對美國的敵對心理。日本人永遠不會忘記1853年美國的佩裡將軍帶領4艘黑色戰艦在東京灣耀武揚威的場景。雖然現在日本人普遍認為是美國人打開了日本的國門,教會他們睜眼看世界,但是這種認識是在戰後被美國人打服了之後才有的。而之前日本人對美國的情感則是比較糾纏的,一方面覺得是他們給自己國家創造了近代化發展的機會,是日本新的老師,但是又覺得美國人永遠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以前日本一直活在中國的陰影下,後來通過甲午戰爭才鹹魚翻身,現在的美國也是一樣,所以一些激進分子認為只要日本打敗美國日本才能走出自卑的影子。

第三,有種族主義因素在起作用。日本人那時候在自卑的同時又極其自負,他們可是以亞洲解放者自居的。他們看來,包括興中會在內的很多國家的革命組織都以日本為大本營,而且都在仿效明治維新的成功案例,所以日本無疑是亞洲國家的領袖。另一方面,歐美國家的白人長期對亞洲進行侵略殖民,一直在壓迫黃種人。而抗擊黃種人的歷史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在了日本人的肩上。雖然之前在日俄戰爭中投機取勝了,但還不夠。所以石原莞爾就拋出了“最終戰爭論”,認為世界上最後的戰爭就是在東方的代表日本和西方的代表美國之間進行,而且結果日本一定會戰勝美國。當然,他並沒有瘋狂到認為現在日本就有扳倒美國的實力。


東瀛遊俠


這也是曾經困擾我的問題,戰爭是綜合國力的體現,二戰時期日本的綜合國力和美國明顯不是一個級別,但是日本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四年後,在已經陷入中國戰場的情況下還是不顧巨大的實力懸殊對美國開戰,究竟是出於什麼考慮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從多個方面考慮。

日本的戰爭策略

長期以來日本在戰略方面都面臨兩個選擇,北進或是南下。

我們都知道諾門坎戰役是日本北進的一次試探,雖然最終以蘇聯的勝利而結束,但是戰爭結果並非很多人認為的那樣,日本被打怕了,打服了,面對日本的進攻蘇聯方面也付出了極大的傷亡代價。

日本之所以放棄北進的念頭更關鍵的原因是即便擊敗蘇聯日本能得到的不過是寒冷的西伯利亞,這對於急需戰爭資源的日本來說無法解渴。1941年蘇日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日本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可以放心的南下。

美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

隨著日本在東南亞的擴張,美日矛盾變得尖銳起來,日本所面臨的能源問題比身處歐洲的德國更嚴重,1941年日本佔領法屬印度支那後美國開始對日本進行全面的經濟制裁,不但凍結了日本在美國的資產,更主要的是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

對於日本來說,隨著英美等國切斷了石油的供給,日本的石油儲備只夠維持一年左右,面對戰爭資源的枯竭,日本只有入侵荷屬東印度群島,自己獲取能源,這就勢必要和美國在東南亞的勢力發生正面衝突,美日之戰已經不可避免。

日本的賭徒心理

對於向美國開戰,日本人心裡並非沒有打算,他們深知和美國的綜合國力差距不是一次偷襲就能夠扯平的,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明確指出,即使偷襲成功也只能給日本帶來一年左右的戰略優勢,因為以美國的國力重建強大的海軍只是時間問題。

偷襲珍珠港一方面能給自己的能源危機帶來緩解,另一方面希望美國在能源方面能夠做出一些讓步,威懾力量遠大於實際意義。

後來也有一些軍事專家通過一些機密文件的解讀,認為偷襲珍珠港是一個巨大的陰謀,美國在為自己的參戰尋找理由。

目前看來美日之間的戰爭起因就是能源的爭奪,偷襲珍珠港成功將美國這個戰爭機器拉下水。


一點點歷史


日本在二戰中主動招惹美國,當然在客觀上有一些被逼到角落裡“被迫應戰的苦衷“,但主要還是主觀上的作死,自不量力主動找死。

在1941年初的日美談判中,如果日本主動讓步的話,日本還是有很大機會避免戰爭的。但就如日本外務省戰後的反思所說的那樣,日本“在沒有任何步準的前提下

美交涉”。日本戰前的對美外交極其強硬,幾乎在所有問題上寸步不讓,特別當美國提出日本退出印度支那和放棄在華“駐軍”這些敏感問題時,日本的態度是勃然大怒,毫無妥協餘地。

當時日本給美國和全球輿論的印象是,談判毫無誠意,甚至是故意破壞談判,一派主動挑釁藉口開戰的樣子。

但問題是,日本的中下階層或許被軍國主義撩撥得熱血沸騰瘋狂盲目,認為日本可以戰勝“英美鬼畜”,但日本得精英階層其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狂熱,清楚知道對美開戰沒有勝算,甚至是凶多吉少的。尤其是在御前會議上已得出結論,認為對美戰爭,“初期能夠取勝,但最終還是缺乏使敵屈服的手段”。山本五十六在戰前就多次預言,美國的工業實力過於強大,日本很難在長期戰爭中擊敗美國,只能通過初期的勝利來逼和美國。

一邊知道打不過美國,一邊又在談判中極其強硬甚至主動挑釁,日本在戰前的表現下載看起來是極其費解的,就像一個軍國主義瘋子拿著武士刀衝向火場一樣義無反顧,非理性的程度甚至可以堪比慈禧太后在庚子年向十一國宣戰。

一個並不充分的解釋是,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已經習慣了“以小搏大”的危險遊戲,先後擊敗了大清朝和俄羅斯帝國,將玩火視作國家運行的常態。日本就像一個賭徒一樣,被酒精(軍國主義)刺激得無比狂熱,在一場被莊家控盤的豪賭中輸光了幾十年積累的身家。


張明揚不說話


這個問題是很多人的疑惑。總的來說,日本對美開戰不是一個拍腦袋的決策,而是一個矛盾積累過程。

實際上,從日俄戰爭之後,日美矛盾就已經開始了,也是在這一刻,讓西方列強認識到日本不再是亞洲小國,而是一個來自亞洲的大國競爭參與者。實際上,在這一時期日美兩國主要是圍繞夏威夷進行爭奪。20年代的華盛頓海軍協定,給日本規定的比例低於英美兩國,這讓日本非常憤怒,認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二戰爆發之前,日本開展在東亞的擴張,也引起了美國和蘇聯的警惕。當然,經歷了一些列內部競爭和外部的壓力,特別是來自蘇聯的壓力,日本放棄了北上的戰略,確定了南下的戰略方針。南下就意味著與美國英國正面對抗。美國也針鋒相對的切斷了日本的石油供應。

實際上,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日本近衛文麿和東條英機政府都試圖說服天皇給出談判和平解決的機會。但是早到了軍方的強烈反對。談判也就變成了最後開戰的遮羞布。

因此,日美開戰是一系列矛盾的積累,更是各國博弈的結果。不是什麼日本單純的想法。


地緣分析君


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過分相信德國一定能戰勝蘇聯,如果德國一定能贏的話,德國佔領大部分蘇聯領土,在佔領中東地區,日本最怕德國佔領印度和東南亞國家,所以日本怕德國勝利後,自己無法實現大東亞共榮計劃,所以在深陷中國戰場情況下,忙目在外圍劃一個圈,認為劃了一圈,就是和德國畫邊境線,德國就不能佔領自己地盤,只要自己能撐過二三年,德國贏了,一定會幫助自己打敗美國,最後才徹底打敗中國,實現大東亞共榮。第二就是美國大量支持中國軍隊武器,日本死亡人數直線上升,由於人口少,不能和中國拼人口消耗,不得不對美國動手,是被逼迫打美國,第三是從侵略中國以來,消耗巨大軍費海軍,無用武之地,但是又不得不養這一支龐大海軍,這樣消耗對日本同樣是耗不起的,所以為了海軍和陸軍都能最大發揮作用,不得不對美國動手。


我上網來看看


二戰期間,美國正在響應呼求聲在歐洲全力投入打擊希特勒。官兵嘴裡雖然有說“牢騷”話不遠萬里關我什麼事啊,打擊德寇卻一點不含糊。

此時亞洲也對他發出呼求聲。要同時開闢兩個戰爭,打擊兩大惡魔(日本法西斯),臥槽,當我老美神啊。他沒有去招惹日本,只是加緊給亞洲戰場特別是中國戰場槍炮坦克軍火和美元,都是無償的。還國家出幾千架飛機卻說是私人志願飛虎隊給中國運輸物資。日本人不傻,發現美國支援,交手的對方美國武器越來越多。就有意見,甚至抗議警告。老美也不吭聲,又直接把日本最致命的戰略物資~石油給掐斷了,不供應了!這可要日本的命~飛機坦克汽車軍艦就開不了了!日本還怎麼侵略?於是痛恨到極點,說美國良心大大的壞了壞了,擺明了是做對啊。美國就是絆腳石,就是作梗的壞蛋,這樣子早晚與美有一戰,不如早幹!反正美國在歐洲戰場,不能全力戰爭。說不定贏了美國,一切都改變了。於是就策劃了珍珠港偷襲戰,向美軍發動進攻。

臥槽。這下美國立即宣戰,就像等待它來惹這麼一下一樣。這可捅了王蜂窩,結果徹底被美軍打敗,還被賞了兩顆原子彈,還國都被美軍佔領了。珍珠港策劃者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臨死的遺言竟然是不該招惹美國!他說那一刻就似乎知道是死局了,也只好硬著頭皮。

現在兩國卻由仇家冤家變成同盟,也真是有了。


光明進


二戰中日本突襲珍珠港從而挑起與美國的全面戰爭,是二戰的最重要事件之一。

日本與美國的矛盾由來已久,早在二戰前,日本侵略中國就與美帝國主義發生了尖銳矛盾,美國對日本進行了嚴厲的經濟制裁,特別是對日本的石油及原材料進口嚴格限制,使日本的侵略擴張政策受到很大打擊;另一方面,日本在1938年與蘇聯在羅門坎戰役中也遭到慘敗,加之北上蘇聯的西北里亞自然環境惡劣,日本只能選擇南下侵略獲取戰爭急需的石油和橡膠資源。而東南亞國家傳統上是美國和英國勢力範圍,雖然日本也知道在綜合國力上日本不如美國,但經過中日甲午海戰、和日俄戰爭,日本海軍以小搏大都取得了最後勝利。因此日本的自負和狂妄最終使其決心與美國放手一搏,通過突襲珍珠珠消滅美太平洋艦隊,奪取制海權,進而侵佔東南亞國家。


黃博士信貸投資顧問


因為日本已經沒外匯進口美國資源了,美國也對日本進行了禁運。對於日本來說老老實實服軟是不可能的,經濟轉型更不可能,只有對外搶一把。

日本的工業發展對外界資源的依存度極高,1936年日本僅僅從英國的殖民地進口了相當於自身總需求量58%的鐵礦石、34%的生鐵、72%的鋁、43%的鉛、66%的鋅、32%的生膠、94%的羊毛以及37%的棉花。也正是1936年以後日本的出口工業遭到了重創,走上了大規模軍事冒險的道路,就像日本用佔領東北緩解1929年到1933年的經濟危機一樣。紡織工業一度是資本主義的代名詞,也是日本大力發展的產業,在1936年以前生絲和紡織品是日本出口量最大的工業品,相當於汽車和半導體產業在今天日本工業中的地位,日本的生絲出口佔據了日本出口額的三分之一。1935年美國杜邦公司合成了尼龍,這種新型化學產品拉制的纖維在結構和性質上接近於天然絲,在外觀和光澤上也可以和天然絲抗衡。生絲產業出口大減,讓日本從貿易順差國變成了逆差國。在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後,英法等殖民帝國加強了對殖民地的搜刮力度,對日本的出口也大加限制。而日本對中國的擴張卻讓自己對石油、生鐵、銅(子彈和炮彈必需)、鋁(飛機專用)、機床(工業母機,大規模生產的必需品)等資源有了極大的需求。“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被打破後,日本不得不進入了戰時經濟體制,妄想用壓縮居民消費、擴大軍工產業生產的方式征服中國,僅在1937年當年日本就把相當於國民收入28.2%的財富投入到了戰爭中去。在1937年日本發生了3000起以上的工人、農民因為生活困苦發動的群體事件,這些事件都被日本的憲兵、警察血腥的鎮壓了。戰爭成了日本當權者解決國內外一系列問題唯一的手段,任何質疑戰爭的人都受到了鎮壓,輕則被當成是“非國民”遭到周邊人的敵視排擠,重則會在監獄中不明不白的死去。

日本的輕工業是當時出口創匯的主力,日本重工業則成了維護戰爭機器運轉的關鍵,日本重工業的發展是日本國家意志的產物,用重工業打造的戰爭機器為日本解決原材料和市場的瓶頸是日本長期以來的戰略。戰爭對明治維新日後的日本來說是一場非常有利的豪賭,不但可以盈利,更可以解決國內的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所有的國內反對勢力都可以在戰爭時期用愛國的口號輕易的解決掉。1926年裕仁天皇即位之初,日本的鋼產量剛剛超過100萬噸,1929年鋼產量也只有130萬噸。到了20世紀40年代日本的鋼鐵產量超過了700萬噸(生鐵200萬噸,鋼500萬噸)。但這還不能滿足日本戰爭機器的需要,為了滿足侵華戰爭的鋼鐵需求從美國進口廢舊鋼鐵甚至成了日本當時最大的進口生意之一。這些鋼鐵並沒有用在改進民生和發展生產上,日本社會當時民間汽車保有量只有20多萬輛,就連對工業生產至關重要的機床日本也只有23萬多臺,在日美斷絕經濟往來以前進口車床也是日本外匯支出的大頭。日本發展重工業最大的用處就是擴軍備戰,日本的海軍和陸軍每年都要用掉200萬噸鋼材,幾乎佔到了鋼產量的百分之四十,僅聯合艦隊的旗艦“大和”號就用掉了日本鋼鐵年產量的百分之一。今天的中國鋼鐵產量是日本當年的足足100倍,但海軍總噸位卻和當年的日本差不多,日本軍國主義的窮兵黷武可見一斑。

簡單來說日本當時的產業結構就是用絲和棉紡工業換區自己所需要的大部分外匯資源,用政府投資支撐起為戰爭服務的重工業和軍火工業。這種產業結構維持下來的唯一理由就是戰爭,只有戰爭勝利日本輕工業才可以得到更多的資源和市場,才能為日本重工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源。這條發展道路在1940年前後走到了終點,日本因為對外出口大減、進口增加已經讓自己的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基本見底。在這個前提下,日本在中國大陸戰火正酣之際就又發動了規模更大的太平洋戰爭,這是一場豪賭自己可以建立起更大的封閉經濟圈的豪賭。


千年論劍


因為石油唄,日本要稱霸世界,美國害怕日本稱霸,掐斷日本石油供應,日本和美國為了爭奪世界霸主地位,開戰是必然的。


中國萬嵗2040


因為美國認為全球海洋都是它的領地,它要保證在全球海域“自由航行”的權力,但是日本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日本認為西太平洋海域是它的勢力範圍,不允許美國染指,所以日本就要與美國進行決戰,爭奪西太平洋的控制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