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早期撫養如何做,孩子和你親?

人是自然界最高級的動物,最難控制的動物,像孫悟空一樣,孫悟空最終被如來佛控制了對吧,那麼這個人也一樣,你想這人如果一旦失控了話怎麼辦?

所以老天造人他有一個辦法,他讓人和人之間發生制約,那麼人跟人發生制約,這個制約怎麼來完成,

他用了一個方法,就是讓最聰明的、最高級的動物人,在出生的時候,和所有生命現象相比,人是最笨的。

我們知道越低級的動物,它生命初期,它就越自立能力特別好,你像那蟑螂生一窩,你根本不用管,第二天滿屋爬了啊!也就是說不用養。

那麼,小動物像狗啊、熊貓啊這都不行, 它生下來必須有母乳,然後但是母乳的方式很簡單,

就是母體往旁邊一趟,對吧,然後那小東西呢,咕呦咕呦咕呦就找奶頭了啊~

那麼人呢?人生下來他連這咕呦的本事都沒有,我們說過這個如果把奶瓶放在他嘴邊上蹭蹭,你看這人他什麼樣?

他只能張開嘴,他卻不能把這奶叼到嘴裡去,為什麼?因為他脖子沒有力量。

那麼老天在人的這個生命初期,我講他所有的生命需求,吃喝拉撒睡,翻身溫暖打嗝,她沒有一樣是能夠自己完成的,

於是老天就給他一個本事叫哭喊。哭吧,哭完以後爸媽就過來了,一般是媽媽過來,這個老天第二個智慧在哪兒?

這個第二個智慧所有人的撫養,必須是在懷中,而不是躺在這涼著肚皮就可以撫養了。那在懷中為什麼?

因為撫養人只要抱著孩子在撫養他的時候,無論是母親的乳汁還是別人的奶瓶,撫養人都會把鼻子和嘴對著孩子的臉,

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閉著眼睛就開始吃,但是呢我們知道,人的氣味從哪發出來?我們最重的氣味就是我們的孔。

其中,我們的鼻孔和嘴,所以人都是有口味的對吧,那麼這個人口味呢,有的人小一點,有的人大一點,但是不管怎麼樣,這麼進的距離,這孩子一定是一邊吃一邊聞,

所以,這個是老天的一個設計,設計的作用是在哪兒大家知道,孩子第一個主動的行為,不是他能坐起來,不是他能爬,也不是他能叫人,而是什麼?

他閉著眼睛就知道,抱著我的這個人他是不是我要的,我們把這個現象叫做“認人”。這個現象多長時間呢?

4個月到半歲,那麼也就是說,誰抱他在懷裡天天喂他,誰就是他最後出現,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情感對象,叫“依戀”。

那麼這個依戀關係非常重要,我講了,這個辛苦的過程,是你積累教育他的心理資本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