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都教師:無悔的園丁人生——一名鄉村教師的心靈獨白


綢都教師:無悔的園丁人生——一名鄉村教師的心靈獨白

作者簡介:程鴻飛 男 1984年中師畢業,1989年考入南充教育學院數學教育專業學習,愛好文學,在初中、中師學習期間就有文字刊載報刊雜誌,現就任於鄉鎮小學教育,擔任學校教育信息通訊員,為學校連續榮獲南充市、蓬安縣教育信息宣傳先進單位,個人多次榮獲教育宣傳先進個人。

綢都教師:無悔的園丁人生——一名鄉村教師的心靈獨白

作者

1984年我中師畢業,回到了母校--陳家廟小學,它是一所鄉村小學,這次,我站在了母校的講臺上,面對幾十個孩子,從此,開始了我的園丁人生。

學校是一座古廟改建而成的,青瓦木屋,年代久遠,木質褪色,風化剝落,出現一道道溝壑,如年過八旬老人額上的皺紋,增添了幾份悲壯與蒼涼,飛簷斗拱的窗花,雕樑盤纏的巨龍,顯得古樸端莊,一切是那麼熟悉,那麼溫馨。在這裡,有我最初對人世間所有美好的想象和期許,是我人格形成的酵母。在這裡,孕育了我所有的夢想與"野心"。時至今日,母校的每一個場景,深烙於心,揮之不去。母校我回來了。

綢都教師:無悔的園丁人生——一名鄉村教師的心靈獨白

"我們學校又來新老師了",剛到學校,幾個活蹦亂跳的孩子就把消息傳開了,鄉親們從幾里外的山路趕來,七嘴八舌,眼神裡充滿了希望與期待,據鄉親們說,由於條件艱苦,遠離城市,來學校的老師最多一年時間,就因故走了,孩子們的老師換了一茬又一茬,對孩子的學習影響很大。希望程老師多呆幾年,把我們的孩子送畢業鄉親們懇切的目光,親切的話語,觸動了我的心扉,從小就立志於家鄉鄉村教育的我,對大家說:"這裡是我的母校,我的家,我回來了就不會走了,請大家放心"。簡短的話語讓鄉親們倍感欣慰。面對兩個年級60多位孩子,我一天扮演著多種角色,走進教室是老師,走出教室是校長,走進廚房是炊事員兼後勤部長。在學校還真算得上一個全科教師。語文、數學、音、體、美。一人全包。不過兩個年級在一個教室教學教學,對我來說的確是一種全新的考驗,但我從未想過放棄,並告誡自己,下定決心去克服困難,努力探索"複式教學"的最佳模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完美。

綢都教師:無悔的園丁人生——一名鄉村教師的心靈獨白

白天有孩子們的笑語,朗朗的書聲,在孤燈獨廟的夜晚,自斟自飲,悠悠咀嚼往事。鄉村的夏天炎熱,冬天寒冷。夜晚,寒風透過板壁的縫隙吹進臥室,發出嗚嗚聲響,時而鬼哭,時而狼嚎,一個人特別的害怕,我只好早早的縮進被窩,捂著頭,無賴被子太薄,冷得睡不著,心裡便算計著如何從每月30多元的生活費中節約3--4元,攢積起來,來年添一床棉被。生活的艱辛,獨守古廟的寂寞,並沒有動搖我堅守職業的信心,我堅信,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經濟會越來越發達,教育會越辦越好。

綢都教師:無悔的園丁人生——一名鄉村教師的心靈獨白

幾年過去了,已近而立之年的我,仍孤獨徘徊在窄窄的愛情小路上,父母著急了,便託人給我介紹起對象來了。一聽說是個教書的 ,許多姑娘便搖搖頭,前後十多起,都無果而終,後來,本鎮糧站頂替父親班的一位張姓姑娘,同意見見面,見面的那天,父親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一塊山城牌手錶,給我戴上,再套上花格襯衣,袖子挽得高高的,手錶儘量顯露在外,腰上再扎一根軍用皮帶。父親說:"這年頭,教師看門親事不容易,自己不要讓別人瞧不起",佛要金裝,人要衣裝,果然,一番精心打扮後,人有了氣質,標準的五官,一米七幾的個頭,是姑娘擇偶的標準,我心中充滿信心,見面那天,小張姑娘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目光也不時定格在我那塊山城牌手錶上,最後小張說:"這件事我回家還要和父母商量一下,過幾天就回話",可是,一年過去了,仍未等到她的回話,父親向媒婆打聽說:"姑娘啥都滿意,就是對教師這個職業不滿意",後來,她和鄉供銷社一位職工結了婚。是啊!那些年,"臭老九","讀書無用論"在人們的心中烙下了印跡,教師的社會地位低,待遇差,很多人瞧不起,正常啊,想起剛踏上三尺講臺時的豪言壯語,只有在這時,才真正體味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我無怨無悔,因為選擇了教師就選擇清貧,選擇了教師就選擇平凡,選擇了教師就選擇無窮無盡的付出。作為教師,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人各有志,何必強求。經歷,是一種財富 , 失敗,則積累財富。面對工作,我的信心更足了,也不斷為自己充電。不久 ,我考取了南充教育學院 。職業技能得到了提升,這年,也下定決心 ,不再讓父母擔心我的個人問題,女朋友從小患過腦膜炎,脖子有點偏斜,無業,但不影響生活。在相處的幾個月裡,她一連為我織了好幾件毛衣。每次看著這些毛衣,我就想起寒夜裡凍得發抖的日子,對她的感激之情便油然而生,不久我們就結婚了。

綢都教師:無悔的園丁人生——一名鄉村教師的心靈獨白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村裡的許多農民朋友在城鎮買了房,舉家遷入城鎮,村裡的學生越來越少,1996年,陳家廟小學就合併到鎮完小,那年,我也從村上調入鎮完小,負責一年級新生的招生報名工作,一天,我正忙著給學生報名註冊,一聲清脆的叫聲打斷了我的思維,"程老師,報個名!",一位中年婦女,帶著孩子,嬌羞的面容間流露出真情,你?你就是小張吧?是啊!不認識了?就這樣,我成了小張孩子的班主任老師。她把我叫到一個僻靜的地方,告訴我,她這一輩子最遺憾的是沒有和教師結緣,如果不是那個"死黴婆"一句話,我們早就在一起了,現在,要我重新選擇,我還是想和你在一起,我要離婚。我會給你時間的,程老師你好好考慮一下吧"。"這、這可使不得,使不得",我說:"就把那一次相遇,當成美好的回憶吧,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家庭生活,畢竟,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也許,這就是緣分吧"。原來,國企改制,職工下崗,小張和他丈夫拿著單位一次性補貼經商,由於沒有經商經驗和太多技能,4萬多元全都賠了進去。現在,靠給別人打零工補貼生活。常在商場、菜市遇見小張,每次都向我苦訴她一生的"不幸"。一次,我老遠就看見了她,也許,她也看見了我,為了擺脫她的糾纏,正準備擦肩而過的剎那,她叫住了我,"咦---,程老師---程哥---,你尾巴翹得高喲!","還不是當年跟你學的"我開玩笑說道,她莞爾一笑,我給你說的事,考慮得怎麼樣了呢?"我嚴肅的對她說:"小張啊,我們都是有家室的人了,做人要有底線,不能失去做人的準則,要對家庭負責,對孩子負責。"並耐心的開導她,列舉了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實例。經過幾次規勸,也許,她現在已經接受了我的話,此後見面,再也沒有向我苦訴她的"不幸"了。看見她一家人和和美美,喜笑顏開,我心中充滿了自豪感。

綢都教師:無悔的園丁人生——一名鄉村教師的心靈獨白

轉眼又一個十年過去了,2008年夏天,小張兩口子高高興興的來到我家,她兒子高考考了603分,要我參考參考報哪一所師範院校合適,我說:"這麼高的分數,為什麼要專報師範院校呢"?她說:"教師工資高,職業穩當啊,我們兩口子都支持他當教師"。一句非常現實的話,深深的感動了我。是啊!這些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民經濟增長,國家富裕了,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教師不但福利待遇高,而且地位也提高了,全社會尊師重教蔚然成風,"讀書無用論"、"臭老九"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義務教育法》頒佈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教育均衡發展等各項政策措施相繼出臺,近幾年全面完成了鄉鎮中小學危房改造,修建了現代化多媒體教室,標準的教工宿舍,網絡校校通,班班通已經實現,現代化的橡膠運動場,完備的音體美教學設備,標準的科學實驗室。為教育教學增添了活力。昔日的青瓦木屋教室,已成為原野風景、粉筆、木架黑板、石桌、石凳、投影儀、幻燈片、錄音機、磁帶、複試教學等已成為歷史。

綢都教師:無悔的園丁人生——一名鄉村教師的心靈獨白

40年,彈指一揮間,我的母校,在轟轟烈烈的改革浪潮中,發展變化著,教師的地位,被改革的浪潮推到了最高處,我的母校在靜好的歲月裡,還是那樣淡然、安詳、從容的迎接過往學子,一茬又一茬,看花開花落,望雲捲雲舒,慈祥溫和而又神情堅毅,總有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縈繞校園,充盈在每個人的心間。

綢都教師:無悔的園丁人生——一名鄉村教師的心靈獨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