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越晚越是高管?討厭加班的職場人,臨近春節卻開始裝奮鬥了

隨著2020年春節的臨近,近期各地迎來返鄉高峰期。令職場人沒有想到的是,春節團聚何時返鄉、到家,竟有可能成為某些人衡量職場人工作能力和重要性的隱形標杆之一。是"提前回家過年"還是"忙到最後一刻",成為許多職場人群左右為難的選項。

日前,職業成長平臺脈脈上關於"提前回家=混得不好"、"提前回家=不想假'奮鬥'"的爭論,引發職場人的熱議。在脈脈上關於"春節前應該少請假嗎?"的投票中,近9成的投票者認為"不必裝奮鬥"。

提前回家被誤認為失業 白領年前請假壓力山大

起因是,近期,在脈脈的一個熱門討論裡,有來自北京的白領吐槽稱:有朋友提前請了一週年假回家,進門老媽竟然急了:"是不是公司業務不好,失業了沒事做?"隨後,一張搞笑的圖片也在網友中傳播,"過年相親的姑娘們小心呀,第一批年前失業的人群已經回家過年了。"還有評論繼而笑稱,"找對象一定要找年三十那天才回家的,不是老闆就是高管。"

這樣的擔心不僅來自返鄉之後面對的親友,白領自身對於提前作別職場、回家過年,也心存顧慮。有網友表示,"身邊有朋友也今年也不敢多請假,競爭壓力大,怕被領導批評工作量不飽和。"來自同事的非議也會存在,"在你請假時,難免需要同事補位,這或多或少會引起他人的非議。"一位製造業的HR回覆說。

"從職場中面對的責任與擔當來講,(過年)到家時間越晚,確實說明職位高、工作重要、賺錢多",在脈脈上,有網友如此表示。

春節請假就是工作不飽和?白領同斥假奮鬥

不過,與這一觀點相悖的網友陣營,亦極其龐大。主流觀點是:"如果已經確實沒有什麼工作要做了,還在單位耗著,難道不是在'假奮鬥'?工作難道不應該看成果,而不是隻看時長嗎?"

"有人就是要證明地球離了自己就不轉了。"有網友揶揄稱,"那些飛機剛著落立即打N個電話談幾個億項目的職場人,已經把假裝努力、假裝忙碌,融進了自己的職場行為習慣中,自我享受這種忙碌而渾然不覺。"

此外,春節所代表著家人團聚的意義,也是網友支持"早回家"的理由之一,"工作可以再找,家人一天天變老。""奮鬥不能裝,更不能沒有人情味。"更有網友笑稱,"別人都已經回家,你工作啥?春節在公司放一掛鞭?"

壓力大請假難,催生職場"請假學"

"'提前回家過年'這一往年的慣常行為居然在平臺上引發爭議,既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脈脈數據研究院相關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如何請假已經成了一門"學問",脈脈上的《職場請假指南》小組,吸引1.3萬人關注,關於"提前回家=混得不好"的爭論,正是在此群中產生的。為此,小組中專門設計問答區,"為了證明自己工作量很飽合,春節應該少請假嗎?"截至記者發稿前,88%的投票者認為"不必裝奮鬥";只有12%的網友認為"應該少請假"。

回家越晚越是高管?討厭加班的職場人,臨近春節卻開始裝奮鬥了

脈脈上的"職場請假指南"小組

此事的"情理之中"則在於,大部分職場人已經將"忙碌"、"工時長"變為集體默認的"語境"。在2019年年初,職場人曾集體聲討"996",脈脈平臺亦多次燃起針對996話題的討論。但在歲末一項名為"新年定個狠目標"的線上活動中,只有2%的職場人選擇"堅決不加班"作為新年Flag;在現實和壓力面前,職場人不得不負重前行。

與年初反對"996"相對應的是,在歲末,職場人一面反對"裝奮鬥","真滑水";一面不得不對於"提前回家過年"這樣的行為,焦慮不安、如芒在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