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作者|宁镜诚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徽商

清光绪十一年十一月,也就是公元1885年12月的一天,那天的杭州城上空飘着小雨,淅淅沥沥,凄凄切切,好像在埋怨些什么。

城郊的一座院落内,一户人家刚搬来不久,院子里的杂草还没有拔,但家眷们好像已然顾不了太多,此时他们都忧心忡忡地围站在一位老人的面前,屋内烛光摇曳,每个人脸上都铺了一层阴影。

老人今年虽然才61岁,但此时的他却早已瘦骨嶙峋,眼神黯淡无光,毫无生机可言。

他挣扎着抬起头看了自己家人一眼,旋即又无力地低下头,重重地叹了口气。

终于,老人连坐着的力气也没有了,他侧躺在床上,对着早已跪成一片的家眷们扔下一句:“白老虎(白银子)可怕!”便撒手人寰。

这位老人就是徽商的代表人物,生于徽州绩溪,人称“红顶商人”的胡雪岩。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胡雪岩

三年前,为了打破外商对丝茧贸易的垄断,以胡雪岩为首的华商和洋商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生丝商战,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因为意大利生丝丰收的原因再加上中法战争的影响,华商惨败。

只此一役,胡雪岩囤积的2万包生丝尽数贱卖,胡氏亏损近1000万两,家资去半,钱庄资金链顿时陷入紧张的局面,而这场失利,也成为了日后压死“徽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与此同时,向来与胡雪岩的靠山一一左宗棠不合的李鸿章见状,立即指派官商盛宣怀出马,一边拖延本应支付给胡雪岩的官银,另一边则大规模散布消息、挑拨储户到胡雪岩的钱庄进行挤兑。

短短三个月,在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势力强势打压下,胡雪岩呕心沥血花费三十多年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瞬间崩塌。

随之从此一蹶不振的,还有纵横明清300多年的徽商。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01

徽商起源一一徽州人寄命于商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是徽州籍商人的总称。他们和晋商、潮商(潮汕商帮)、甬商(宁波商帮)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商帮。

要谈徽商,就要从徽州的起源说起。

追根溯源,徽州其实是一座移民城市,从两汉之际就不断有躲避战乱的北方移民迁居于此,他们和本地原住民山越人一起,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徽州人。

因为北方士族多是举族南迁,所以相应地他们也给徽州带来了独具中原特色的士族文化,中原的宗族制度也随着时间一点点沉淀在徽州的土壤中。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宗祠

这也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徽商文化中“用亲不用乡”的原因:

本来就是为了躲避战乱来此,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宗族内部的团结显得更为重要,否则自己家族的竞争力就会差上许多。

他们不像晋商,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不怕受人排挤。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徽商因为早期移民的身份,他们的危机感更强烈,所以对于宗族的认同感显得更迫切些。

那么徽州为什么会成为北方士族躲避战乱的绝佳之地呢?

答案就是徽州这个地儿,地理位置极其特殊,它三面临山,南部则是江海险滩,地理位置偏僻,自古以来就鲜有战乱波及。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但也因为地势的原因,徽州的农业发展一直滞后,种地吃不上饭,当地人只能从事商业活动。

《徽州府志》就记载道:“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

所以古时候在徽州长大的人,他们的自立能力都很强,因为家乡没有什么耕地,孩子稍大一些,就纷纷走出家门,远离家乡去往外地谋生。

从这个角度看,徽州人确实把自己一生的命运都寄托在经商上,他们为了活下去,别无选择。

明清两朝流传的一首名为《前世不修》的歌谣因此唱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徽州多山少田

也正是因为徽州多山少田的地势,为当地宗族群体的延续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另一方面,生存环境的狭小导致竞争加剧,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宗族的团结显得尤为重要。

也可以这么说,他们经商是为了活着,而他们活着是为了自己的家族。

02

徽商之魂一一徽州人重视教育

因为地理条件的劣势,徽州人的谋生条件是很差的,但作为中原士族移民的后代,重视教育的徽州人普遍会将子女送往私塾就学,然后到十三四岁时再让孩子外出闯荡。

在这片面积仅有1.25万平方公里平方公里的狭小府地上,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十家之村,不废诵读”

徽州人重视教育到什么程度?看一组数据你就明白了:

据统计,从宋代到清末,徽州考中进士的共有2086人,并出产了28位状元,占据中国历史状元总数的二十四分之一,以单一城市而言,徽州的状元人数,仅次于苏州府。

我们熟知的宋明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还有日后承袭二程“洛学”的朱熹,三人的祖籍地也在徽州,由此可见徽州人重视教育的理念是根深蒂固的。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朱熹

直到今天,安徽省包括毛坦厂中学在内的众多中学对于教育的重视,都能看到曾经徽州人注重教育、重视读书的影子。

为什么说徽商之魂在于教育?

除了因为重视教育,徽商家族内有不少子弟入朝做官,为徽商提供相应的庇护外,不少徽商在发家致富后,也将子女读书致仕作为保障家族累代经营的不二法宝。

所以明代文学家汪道昆就将徽商的这一特点概括为“贾而好儒”

意思是生意做得好,但也重视读书。儒商这一称谓用来形容徽商,再贴切不过。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汪道昆

汪道昆本人亦是“贾而好儒”的代表,他的家族世代经营盐业,堪称巨富。

到了汪道昆这一代,家族刻意经营让他们读书致仕,汪道昆不负众望,于明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47年考中进士,那一年他22岁。

后来他从义乌知县做起,一路官至明朝兵部左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与戚继光等人一起成为明朝末年的抗倭名将。

重视教育除了让徽商拓宽眼界,更能第一时间把握朝廷的“风向”外,他们凭借“儒道经商”,并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的经商行为,更和当时的文化背景相得益彰。

徽商的兴起和强盛,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古徽州重视教育的理念,随着徽商的实力壮大,他们又回来反哺古徽州的教育。

教育给了徽商灵魂,也赋予了徽商使命。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教育基础有了,朱熹理学有了,寄命于商的观念也形成了,那么徽州人在等什么?

他们在等一个机会,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终于,公元1492年,他们等来了这个机会。

03

徽商发家一一明代盐法变革

明朝初年,朝廷为了鼓励内地的商贾贩运粮食去边关,颁布了开中制。

简单来说就是商人帮朝廷运粮,朝廷发放给这些商贾盐引,也就是食盐运销许可证。要知道在那个时代,食盐可是必需品,有了盐引意味着你离发家致富就不远了。

晋商因为距离边关较近,所以由此崛起。不少徽商也参与其中,但奈何地理位置不占优势,所以早期在盐业方面,徽商相较晋商是处于劣势的。

转眼间到了弘治五年,也就是公元1492年,因为开中制下,旧引重用,假引冒领,官盐滞销,私盐盛行的现象日益猖獗,当时在位的明孝宗采纳户部尚书叶淇的建议,改开中盐法为折色纳银法。

正是这一项改革,晋商在盐业的统治力由此为徽商所取代。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顾名思义,折色纳银法意思是商人不用再到北部边疆用粮食换盐票,在内地就可以用银两换取盐票。

我们都知道,到了明清两代,扬州因为东临黄海、西接运河的地理优势,成为了当时两淮地区的盐业中心,而到了清朝乾隆时期,两淮地区每年的赋税更是占到了全国商业税收的50%,其中主要是盐税,可谓“关系国库,最为紧要”。

在两淮地区最活跃的商人,正是徽商。

再次笔者还要补充一句,徽州虽然地处偏僻,但却有一条新安江贯穿其中,直通浙江。我们上文提到的胡雪岩,就生于徽州的绩溪,13岁时他跟随家人顺新安江而下,移居杭州。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新安江贯穿徽州


徽商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强大的朝廷背景,终于在盐业领域,将晋商这个老前辈拍在了沙滩上。

当时比较出名的休宁人汪福光,他在江淮之间从事贩盐行业,拥有船只千艘。彼时的湖广是淮盐畅销口岸,所销之盐能占淮盐的一半以上。

徽商最终凭借其雄厚财力,将该地行盐的权利控制在自己手里,使之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的财源,徽商由此起家。

当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的道理,精明的徽州人不会不懂,他们除了垄断盐业外,日后还涉足了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我们熟知的张小泉剪刀、王致和腐乳等。

这些我们都暂且不提,下面就挑其中影响最大的三个行业来说:

1.当铺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明清时期因为商品经济的繁荣,借贷行业借此繁荣起来。

其中典当生意因为风险小、获利稳,再加上明清时期当铺的税额极低的特点,因此备受徽商青睐。到了明朝中期,在南京有500多家当铺,大部分为徽商所有,他们由此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典当集团。

《明神宗实录》中记载的河南巡抚沈季文曾经说:“今徽商开当,遍于江北。赀数千金,课无十两。见在河南,计汪充等二百一十三家。”

就算经营当铺,徽商的宗族意识仍是十分强烈,他们联合族人乡党集中于一地同治典业,以较低的典利排挤其他商帮而占领市场。

明人周晖在《金陵琐事录》中称:“当时南京的当铺总有五百家,福建铺本小,取利三分四分。徽州铺本大,取利一分二分三分,均之有益贫民。”

从中可以看出,闽商在与徽商的典业之争中,处于劣势。至此,社会上开始流传“无典不徽”的谚语,就连徽州方言,也成了当铺的通用行话。

2.茶叶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这一点和晋商相似,但晋商的势力范围多在内蒙以及俄国等地,而徽商则主要经营东北、鲁、豫、江、浙、沪等地。

徽商经营茶叶,史料上最早起于明代,但实际上徽州的茶叶买卖从唐朝开始就有了。

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歌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首诗说明,原属祁门的浮梁,远在1200多年前就已然成为茶叶的集散地。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整个清乾隆时期,我国的出口贸易顺差大概是85万两白银,其中最大的出口就是徽州的祁门红茶。

1915年,“祁红”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膺金奖,这是属于徽商的荣耀。

3.木材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木材贸易是徽商经营的一个传统项目,徽人做木材生意,始于宋代。

徽州人罗愿在《新安志》中记载:“民以茶、漆、纸、木行江西,仰其米给;休宁……山出美材,岁联为桴,下浙江,往者多取富”。

上文我们提到过,贯穿徽州的有一条新安江,所以走水路运输木材十分便捷。

徽州之木,又以松杉为多。

曾任徽州司户参军的南宋诗人范成大,在他的一本文集中也记载说:“休宁山中宜杉,土人稀作田,多以种杉为业。杉又易生之物,故取之难穷,出山时价极低,抵郡城已抽解不赀。”

所以,历史上徽人因经营木业而出人头地者不计其数,他们往往利用替宫廷采办木材的机缘,因致大富。

比如明崇祯七年,工部修造皇陵,祁门木商廖廷训受命采购木材,诏赠“御商”。

04

徽商之败一一成也盐业,败也盐业

徽商是因盐起家,最后也是因盐致败。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两江总督陶澍为了革除淮盐积弊,开始打破徽商垄断两淮地区盐业的垄断局面,他下令民众只要有银子,都可以向官府购买盐票进行贩卖,史称票盐法。

票盐法的实施,打破了徽商盐业的垄断特权,盐商由此逐渐衰落,又因为盐商在徽商商帮中的实力最为雄厚,徽州盐商的轰然倒塌,也预示了徽商衰落的未来。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太平天国运动

屋漏偏逢连阴雨,19年后,也就是公元1851年,一个叫洪秀全的男人在广西金田起事,他率领太平军对抗清廷,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

徽州虽地处皖南山区,却成了太平军外接浙赣、内连安庆与芜湖的战略要道,无可幸免地被卷入了这场长达十余年的战乱。

1852年11月,捻军在安徽亳州歃血为盟,众人推张洛行为盟主,起义抗清,号称“十八铺聚义”。

1854年,太平军攻占徽州祁门,随后与清军在徽州展开了一场长达12年的拉锯战,无论是太平军还是清军,都在徽州民间实施了残酷的劫掠:

清军方面:“曾国藩驻师祁门,纵兵大掠,而全部窖藏一空”

太平军方面则:“掳掠尽家有,不复遗余粒,逢人便搜囊,勒索金银亟”

根据徽学研究家赵华富教授考证,徽州宗族在此次战乱中遭受的冲击无疑是致命的,

“太平天国革命后,徽州人口锐减,经济萧条,处处焦土,遍地瓦砾,棠樾鲍氏宗族从此一蹶不振。”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1855年,黄河决口(开封以东),皖北、苏北大批灾民流离失所,纷纷加入捻军,自此淮河南北,遍地皆捻。

两场战乱持续时间长达二十余年,徽州又处于战乱中心地带,徽商苦心经营300年的基业几乎毁于一旦。

而徽州人依仗的茶叶贸易因为英国人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的大规模引种茶叶的原因,出口日渐衰落;

沙俄则在1860年清政府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趁火打劫,逼迫清廷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除了割地外,俄国人还取得了直接进入中国境内贩茶的特权。

徽商和晋商在茶叶贸易上的优势从此一去不复返。

而徽商,这个因盐业起家的商帮,再也没有再现往日的辉煌。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05

徽商沉浮启示录

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对徽商的坚韧和勤勉又多了几分认识,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徽商对于后代接受教育的接受程度,放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大面上说,学习强国,教育兴邦,此话不假。

纵观世界,那些发达的国家早已将义务教育普及到高中,越是先进的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高。而根据我国《2019新中产家庭消费与理财报告》显示:

房子和教育,早已成为2019年新中产家庭的“两座大山”。

徽商接受教育,将儒家文化融入到经商理念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到如今,很多百年企业也把企业文化作为重中之重,进行推广。

对个人而言,鲁迅曾经说过:“教育是立人之事业。”

教育除了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外,它更让我们学会认识世界,并给了接受教育者自身,无限的可能。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去年12月10号,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左鹏飞,因为拿到华为201万年薪曾一度刷屏,他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教育仍是大多数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甚至可以称之为捷径。

最后,我想用龙应台送给自己孩子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

你可以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而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

1492年,徽商作为后起之秀,是如何将晋商拍在沙滩上的?

一一END一一

Reference:

1.古徽州重视教育初探,作者吴玉英

2.徽商四大行业,典当行第二,作者笔砚耕

3.太平军在徽州活动状况及其对徽州宗族的冲击,作者余道年

4.清末战火中的徽商沉浮,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5.从江南的视野解读徽州,作者唐力行

6.中国第一商帮“徽商”是如何陨落的?作者最爱君

7.徽商VS晋商:中国商业两大流派你更倾向谁?作者王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