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斯的學生

泰勒斯的學生

 

泰勒斯的學生

 

在這一時期,另一位為後世稱頌的古希臘學者要算是泰勒斯的學生,提

出數學是宇宙萬物之本源的畢達哥拉斯。

畢達哥拉斯生於公元前 582 年,他父親叫姆內撒克斯,是一位很有錢的

希臘人。他想讓兒子受到很好的教育,便請了當時著名的兩位老師來教兒子。

畢達哥拉斯是一位天才少年,在很短時間裡,他的數學和哲學程度就超

過了他的老師。當他還不到 20 歲時,就離開家鄉到文化發達的地方去尋求知

識了。

畢達哥拉斯是個純粹的少年,身體修長,面孔充滿熱情,他懷著理想和

好奇來到了求知的第一站——巴比倫。

在巴比倫的幾年時間裡,他學到了許多知識,但他並不滿足,結束了在

巴比倫的學習後,他又來到另一文明古國——印度。

幾百年的印度文化深深地吸引著畢達哥拉斯,他一頭鑽進科學的海洋

裡,吮吸著科學之蜜。這是他能夠在以後成為著名科學家,所必須的前題。

在印度,他還學習了印度的佛教。佛教對他後來的生活產生了相當大的

影響,使他的思想追求某種神秘性,帶上了某種喜歡不切合實際的夢想的色

彩。

結束了印度之行,畢達哥拉斯回到西方,住在埃及,他又被埃及那精深

的幾何學深深吸引住了,他便向祭司們學習了幾何學。

畢達哥拉斯定理,也即勾股弦定理,就是在這裡發現的。這裡,也有一

段美妙而動人的故事。

卻說畢達哥拉斯在向祭司學習幾何的過程中,與祭司的表妹長久相處,

漸漸雙方有了感情,而且相愛甚篤。

畢達哥拉斯是個極富天才旦人長得又帥的小夥子,而祭司的表妹則是一

枝鮮美花朵似的姑娘。她傾羨他的美貌,又仰慕他的才華。於是,雙方陷入

情網之中。

那天傍晚,溫和的太陽顏色只是淡淡的,田野懶洋洋地彷彿快睡著了。

各處村子上的小鐘在靜寂的原野上悠悠地響著,一縷縷煙在阡陌縱橫的田間

緩緩上升。

畢達哥拉斯帶著女友漫步在田野上,一片輕盈的暮靄在遠處飄浮。白的

霧鋪在潮溼的地下,等著黑夜降臨。

畢達哥拉斯拉著女友的手慢慢地走著,他極目望去,遠處金字塔在暮靄

中閃著粉紅色的光芒,他驀地想起白天的問題。

華達哥拉斯的問題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兩邊的長,怎樣算出第三

邊的長度。下午,他和女友在屋內已經討論了半天,也沒有討論出頭緒。

女友也是極有知識之人,她的出現無疑給畢達哥拉斯帶來活力。華達哥

拉斯邊走邊想著:如果畫上十個直角三角形,再量第三邊長度,先把它們之

間的關係弄明白,然後再用理論求證,豈不是一條捷徑?

畢達哥拉斯想到這,拉著女友轉回頭,朝住處跑去。女友到他的住處後,

才弄明白他的想法,便按照他的吩咐,畫出了一個又一個三角形。

當畫到一邊長為 3,另一邊長為 4 時,奇蹟出現了,畢達哥拉斯量出斜

邊竟是 5。3、4、5,畢達哥拉斯默唸著。

要弄清三邊之間的關係,首先弄清楚 3、4、5 之間的關係,畢達哥拉斯


在屋中來回踱步,一邊走,一邊想。

已是午夜 2 點了,女友端來熱騰騰的夜宵,畢達哥拉斯剛要拿起餐具,

忽然,他頭腦一亮:32+42=52。

是呀,這是多麼奇妙的等式,難道是巧合嗎?畢達哥拉斯連忙離開飯桌,

用心地在紙上畫了起來,經過上百次驗算,直角三角形的兩邊的平方和等於

斜邊平方。

畢達哥拉斯高興若狂,抱起女友親吻起來。

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如何證明這個定理成立,畢達哥拉斯在女友的協助

下,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終於使這個理論得到證明。

從此,這個定理被西方命名為華達哥拉斯定理。

順便提一下,華達哥拉斯在離開埃及之時,他和女友已共同生活了 10

年之久,由於女友不願意離開埃及,畢達哥拉斯只得獨身歸國。

畢達哥拉斯在數學上除了證明勾股定理外,還提出了區別奇數、偶數和

質數的方法。他和他的學生還發現了無理數,並用數學研究音樂樂律。

在研究中,他指出,弦長的比數愈簡單,則其音愈和諧。但是,他把數

的概念絕對化、神秘化,並斷言:凡物皆數。

他把數的物質的東西分割開來,把數的關係當做事物的原型,構成宇宙

的秩序,結果走向唯心主義。

但不容諱言,畢達哥拉斯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數學、

天文等方面所做出的貢獻,將永遠銘刻在後人的心裡。他的某些理論,為推

動科學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