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探祕|同樣是金屬,為何只有磁鐵?卻沒有磁銅和磁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聽過磁鐵,卻沒有聽過磁銅、磁鋁。玩過磁鐵的可能都知道,磁鐵具有磁性,兩塊磁鐵之間可以相互吸引,且能夠將不具備磁性的鐵磁化,被磁化後的鐵也帶有磁性。磁鐵能夠磁化鐵,卻不能磁化銅和鋁,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只有磁鐵等少數物質具有天然磁性呢?

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與磁相關的知識。

電磁同源:人類對電磁現象的認識歷程

早在幾千年前,人類就發現了天然磁鐵,並對磁鐵的磁性有了一定認識,發現能夠利用磁鐵指示方向,我國古人還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指南儀——司南。幾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就知道尼羅河中有一種會放電的魚。在此之後,人類還發現摩擦會產生靜電,古希臘學者泰勒斯、亞里士多德還對此進行了研究。

磁性探秘|同樣是金屬,為何只有磁鐵?卻沒有磁銅和磁鋁?

人類雖然很早就發現了與電、磁相關的現象,並對它們有了一定的認識,但並不知道它們之間存在聯繫。

時間來到了18世紀,1752年美國物理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通過風箏實驗統一了天電與地電,還順便發明了避雷針,並提出了電荷守恆定律。可惜的是,1753年俄國電學家利赫曼為了重複這個實驗,不幸被雷劈死。

磁性探秘|同樣是金屬,為何只有磁鐵?卻沒有磁銅和磁鋁?

1820年,奧斯特意外發現電流能夠偏轉指南針的方向,這表明電流具有磁效應;1831年,法拉第與亨利發現變化的磁場能夠使導線中產生感應電流,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將電和磁統一了起來。麥克斯韋站在巨人的肩上,對電磁學加以整理,提出了麥克斯韋方程組,並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揭示了光也是電磁波。此後,赫茲通過實驗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

磁性探秘|同樣是金屬,為何只有磁鐵?卻沒有磁銅和磁鋁?

上圖麥克斯韋

磁和電是同源的,電和磁往往是同時存在的。不過電和磁並不完全對稱,電荷存在兩種——正電荷和負電荷,卻並沒有發現磁單極子。

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使人類進入了電力時代,為信息時代的到來鋪平了道路。人類雖然認識到電和磁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但要想深刻理解電磁現象背後的運作機理,傳統的經典力學顯然不夠用了。

磁是如何產生的?

因為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要想對磁性的本質做一個深入的瞭解,就必須要從物質的微觀結構說起。既然進入了微觀世界,那麼就必然要涉及到量子力學。

1897年,湯姆遜在研究陰極射線的時候發現了電子,正式揭開了電磁本質的研究。原子核中的質子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電子就是因此才與原子核結合在一起的。因為它們的數量是對稱的,於是整個原子保持電中性。當原子失去或者得到電子之後,就會轉變為帶電的原子,稱之為離子。

磁性探秘|同樣是金屬,為何只有磁鐵?卻沒有磁銅和磁鋁?

質子和電子都帶有一個單位的基本電荷(元電荷)。粒子只要帶有電荷,周圍就會存在電場。庫侖發現,兩個帶電粒子之間的作用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關係,這就是關於靜電力的庫侖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很相似。

磁鐵周圍存在磁場,那麼電場是如何變為磁場的呢?一切都源於物體內部的微觀粒子運動。

其實,像電子、質子這樣的微觀粒子都存在一種叫做自旋的內稟性質(類似於自轉),自旋是由粒子的內稟角動量引起的。帶電粒子因自旋而產生磁場。此外,電子還在繞著原子核運動,同樣也會產生磁場。類似的,比如地球內部擁有鐵質核心,由於地球在自轉,於是地球便擁有了磁場。

磁性探秘|同樣是金屬,為何只有磁鐵?卻沒有磁銅和磁鋁?

為了描述磁性,我們引入了磁矩的概念,磁矩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帶有磁性的基本單元。電子的磁矩分為自旋磁矩與軌道磁矩。原子核內部的質子和中子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因此原子核也被認為擁有自旋,那麼原子核就存在自旋磁矩。由於原子核的運動速度較慢,因此原子核的磁矩不到電子磁矩的千分之一,可以忽略。那麼決定原子磁矩的便是核外電子。當原子構成物質時,核外電子的運動軌道會受到限制,使其不能構成一個整體,對外便不顯示磁性。可見,最終決定原子磁矩的還是電子的自旋磁矩。

這裡有必要提一下,質子和質子都是由三個帶有分子電荷的夸克構成的,一般而言中子不帶電,不過中子也存在非常微弱的磁矩。實際上,中子和質子可以相互轉換。

既然原子的磁性與電子有關,那麼一個原子是否對外顯示磁性,就由它的原子結構來決定了,具體的有點複雜,就不多說了。研究顯示,只有特定結構的原子才對外顯示磁性。而且當這些磁性原子構成物質時,磁矩並不是按照一定方向規規矩矩排列的,而是犬牙交錯,最終在磁矩的相互疊加下,磁性便抵消掉了。經過層層篩選,自然界中就只有鐵、鈷、鎳等金屬具有天然磁性了。

磁性探秘|同樣是金屬,為何只有磁鐵?卻沒有磁銅和磁鋁?

為什麼磁鐵具有磁性?

眾所周知,自然界中絕大多數物質都是沒有磁性的,並且也很難被磁化,只有少數金屬和金屬化合物可以被磁化。磁鐵具有天然的磁性,可當銅、鋁等金屬通電後又會產生磁性,這是為什麼呢?

這裡介紹一下磁鐵,廣義上的磁鐵分為永磁和軟磁,天然磁鐵就屬於永磁,常溫下磁性並不會消失;而電磁鐵則屬於軟磁,去掉電流後磁性就會慢慢消失。注意,磁鐵並不一定就含有鐵,還可能是其它成分。通常我們所說的磁鐵是指永磁。

磁性探秘|同樣是金屬,為何只有磁鐵?卻沒有磁銅和磁鋁?

如圖所示,一個簡單的電磁鐵。

前面已經說過了,既然是磁鐵,就必然存在磁性原子。其實磁鐵中還可以分成許多微小的帶有磁矩的區域,這被稱之為磁疇。磁鐵中的磁疇沿一個方向分佈,於是整個磁鐵便對外顯示磁性。通常物體內的磁疇分佈是隨意的,磁場互相抵消,只有在外加磁場的作用下方向趨於一致,才會對外顯示磁性,這一過程便是磁化。

磁性探秘|同樣是金屬,為何只有磁鐵?卻沒有磁銅和磁鋁?

銅和鋁為什麼沒有磁性?

那是因為銅屬於抗磁性物質,銅原子的磁矩為0,即使外加強磁場,也很難將其磁化。不過當銅通上電流後,銅內部的自由電子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定向移動,於是便形成了磁場,鋁通電後產生磁場也是這個原因。鋁與銅又略有不同,鋁屬於順磁性物質,在外加磁場下顯示微弱的磁性,不過一般也認為它沒有磁性、不能被磁化。

不管是順磁還是抗磁,它們的磁化率都很低,通常都認為是不可磁化的,因此便沒有磁銅、磁鋁一說。而像鐵鈷鎳這一類的鐵磁性物質,由於其內部具有磁疇,施加一定強度的磁場,便會被永久磁化。不過鐵磁性物質也只有在一定溫度範圍才存在磁性,當你把磁鐵加熱到一定溫度時,原子的熱運動變得劇烈,磁鐵的磁性便會消失。

磁性探秘|同樣是金屬,為何只有磁鐵?卻沒有磁銅和磁鋁?

上圖為不同材質內的磁矩分佈示意圖

結語

綜上所述,從微觀角度來看,所有物質內部都存在磁場,只是受物質的結構影響,大多數物質的內部磁場被抵消,宏觀上對外不顯磁性,或者磁性非常弱。

希望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能夠明白:為什麼鐵等少數物質能夠擁有磁性,而銅、鋁等物質卻沒有磁性。關於磁性的內容很複雜,我這裡只是簡單科普一下,有需要的請看專業書籍。

大家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