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俏麗:信宜年例(信宜東鎮話)



信宜年例


方言與民俗(音頻)| 黃俏麗:信宜年例(信宜東鎮話)

在廣東粵西地區,每年的春節過後,有一個熱鬧而隆重的節日,名叫做年例,尤其是在信宜,年例更為普遍。其反映了信宜別具一格的人文風情和風土習俗,是一項盛大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有些地方流傳著“冬至大過年”這樣的一句話,但是對於信宜人來說,那就可能是“年例大過年”,每一條村、每一個地區都有一個固定的農曆日期作為年例日,雖然日期不一致,但主要集中農曆正月到二月這段時間。


方言與民俗(音頻)| 黃俏麗:信宜年例(信宜東鎮話)


在自家年例的這一天,家家都會做年例,祭祀神明,邀請親朋好友。吃年例、看“鬼戲”(又叫木偶戲)、看花燈、看飄色是信宜人年例的必備項目,這也成為信宜人氣氛最濃烈的習俗節日之一。


記得小時候,每年在外公家過年例時,吃過年例宴請之後,都會跟著哥哥姐姐拿著燈籠跟隨著遊神隊伍遊蕩,這又叫遊花街;年例前後,每家每戶都會湊錢邀請劇團來演出,演出時間短則兩三天,長則一個多星期,陪外公去看“鬼仔戲”也是每年年例最開心的事情。


方言與民俗(音頻)| 黃俏麗:信宜年例(信宜東鎮話)

方言與民俗(音頻)| 黃俏麗:信宜年例(信宜東鎮話)


在年味愈來愈淡的今天,許多有特色的傳統也逐漸淡化了。但做年例、探年例、吃年例仍然是信宜人民不變的節目,值得驕傲的是,信宜鎮隆飄色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堪稱中國民俗一絕,每年正月十七日鎮隆六雙村還保留著鬧花燈的傳統民俗活動。


是啊,年例是我們的一種情感寄託。除了祭祀意義外,也寄予著我們對未來的的美好期盼,也是我們聯絡家人朋友情感的一種方式。


方言與民俗(音頻)| 黃俏麗:信宜年例(信宜東鎮話)

方言與民俗(音頻)| 黃俏麗:信宜年例(信宜東鎮話)


原本的年例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今年響應國家號召,不舉辦活動,不宴親朋戚友。自記事以來,還是第一次,但每一個歲月靜好的日子,都有一群人為你負重前行,沒有什麼比平安健康更為重要,明年信宜年例,約定你。


方言與民俗(音頻)| 黃俏麗:信宜年例(信宜東鎮話)

方言與民俗(音頻)| 黃俏麗:信宜年例(信宜東鎮話)

方言與民俗(音頻)| 黃俏麗:信宜年例(信宜東鎮話)

END


音頻提供 | 黃俏麗

方言點 | 廣東省茂名信宜

圖片 | 黃俏麗提供


方言與民俗(音頻)| 黃俏麗:信宜年例(信宜東鎮話)

本期審讀丨黃麗霞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