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二法,滋陰還是扶陽

  • 前文說到腎陰腎陽的區別,概括起來就如同夫妻,二者分不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
    以補腎不是如同加汽油,腎陰虛直接滋陰;陽虛就補陽。那麼具體有哪些方法呢?
補腎二法,滋陰還是扶陽

到底該怎麼補腎呢


  • 第一,以滋陰為主,陰中求陽與陽中求陰。因為腎陰與腎陽是一種互根互藏的關係,所以對於腎陽虛的患者,在一系列補腎陽的藥物中,加入少量滋陰的藥,這叫做陰中求陽。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二者互根互藏,陰陽如同夫妻,陽虛了必然波及腎陰,如果不通過腎陰,直接給腎陽補充,這會導致腎陰“眼紅”,所以用滋陰的藥先過了老婆這一關,然後腎陽才能得到補給。反之,當腎陰虛的時候,在一系列的滋陰藥物中加入少量補腎陽的藥,這叫做陽中求陰。
補腎二法,滋陰還是扶陽

此法雖是陰陽互求,但是因滋陰為主,“得聽老婆的話”


  • 這種補腎的辦法是明代著名的醫學家張景嶽提出來的,“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而根據這種理論張景嶽分別創作出右歸丸與左歸丸。右歸丸用於滋補腎陽,填精止遺。其中補陽的藥物有附子、肉桂、鹿角膠;滋陰的藥有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菟絲子、枸杞子、當歸、杜仲。左歸丸用於真陰腎水不足,腎精虧虛。滋陰的藥物為熟地黃,菟絲子,牛膝,龜板膠,山藥,山茱萸,枸杞子;補陽的就只有鹿角膠一味。看了這兩個方子,總體的感覺就是很補,對於腎陰腎陽很虛的患者,有個弊端就是怕吸收不了,不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此外如此滋膩的藥物脾胃虛弱的患者,也是不合適。
補腎二法,滋陰還是扶陽

滋補為主,有呆脾的弊端



  • 第二,以陽為主,“陽不足者,扶陽抑陰,陰不足者,扶陽生陰”,這種方法就是我常說的扶陽法的理論基礎。這種方法通俗的理解就是有點“大男子”主義,就是陽不足了,扶陽就可以;陰不足了,還是通過扶陽,讓陽生出陰來,陰也就不虛了。那麼這是怎麼實現的呢?上一種方式是通過腎陰陽之間的轉化;而這種方式牽涉的臟腑就多些了。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心脾腎三髒。這三髒就代表人體上中下三焦,脾胃在中間就像是樞紐。而心屬於火,在上;腎屬於水,在下。那麼扶陽的前提就是要把脾胃打通,這個主要是桂枝法,加點茯苓,藿香,豆蔻等藥物。
補腎二法,滋陰還是扶陽

此法以扶陽為主,如同男耕女織,分工不同


  • 接著用四逆法,扶助腎陽,腎陽旺盛了,腎水就往上升;心火有腎水的滋養就能夠往下降了,最後心火又回到腎水中,從而起到整個腎都旺盛的作用。這是一個迂迴的法子,與上一個比較,這個是增量思維。心腎相交,大的陰陽化生,心腎會越來越滋潤。這樣補腎,不管是腎陰腎陽,都比較全面,是藉助外界的力量來化生整體。雖然相對慢,但是效果實在且穩固,同時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身體的整體素質都有提高,因為人體大的陰陽循環給打通了。
補腎二法,滋陰還是扶陽

陰陽互生的同時還能整體改善體


  • 所以,中醫的方法很多,路有多條,選擇最合適的才最重要,比如脾胃還好,要求見效快,就直接從腎入手;如果身體整體不理想,脾胃差,多髒出現功能失調,最好就用扶陽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