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認為利義勇的關係是什麼?

用戶7206120973133


首先我沒有完整的看過《論語》,因為我不太喜歡他,對孔子的瞭解也只是知道;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身材高大,會射箭,周遊列國,兩小兒辯日,弟子三千,有72個好學生,儒家思想,仁義禮智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及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打到孔老二。提到利義勇個人認為:不能一提就君子,小人什麼的。每個人出生成長的客觀環境不一樣,他對利義勇的主觀理解也不一樣,不能用孔子的所謂標準來要求每個人。環境的變化也能使君子和小人的身份發生變化,也能使人對利義勇的理解發生變化。謝謝!


曼陀羅華忽然間


一、義包括道義和義務兩個內容

孔子師徒認為義首先包涵道義的意思,他說:“行義以達其道”《論語》,他的徒弟子夏則說:“信近於義”,意思都是指人要講道理、守信用,這便是道義、義。孔子認為義其次應包涵義務的意思,他的高徒子路曾說:“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孔子沒有反對,這顯然把義指為君、臣、民三者之間役使和效勞的關係,即義務。孔子認為義是人行動的最高規範,他說:“君子義以為上”,又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意思是君子處世,無可無不可,要以義為規範準繩。孔子要求人們“見利思義”,“見得思義”。孔子希望明智的君子們要“務民之義”,意思是領導人民走向義。孔子認為以身作則是“務民之義”的好方法,他說:“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孔子認為義是維持君臣民關係的法寶,他說:“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子路秉承孔子的教誨,也曾說:“不仕無義”,意思是說,不為帝王當官做事是不義的。孔子對義的論述,成了千古名言,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些豪言壯語激勵著歷代忠義之士,或高風亮節,安貧樂道;或慷慨為國,視死如歸。

二、利民惠民我不貪利

孔子認為利雖然人人需求,但如果放縱地追求利就招致怨恨,他說:“放於利而行,多怨”。由此,他自己很少談論利:“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孔子主張不貪圖小利,他說:“無見小利:……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孔子認為義是誡止人們不貪利的法寶,他希望人們“見利思義”。然而利畢竟是人們生活的基礎,孔子主張要利民、惠民,他說:“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意思是說用民人有利的事物去便利人民。孔子辦教育就是這樣的實踐:民人希望讀書獲利,情願交學費學習;孔子收費辦學,對民對己都有利。這便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孔子認為利是調動人的一種工具,“小人喻於利”,可以使小人聽話受治,明智的人會因為行仁獲利而保持仁德,他說:“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意思是仁人會安於仁德,智者會以仁德獲利而守於仁德,所謂“吃小虧賺大便宜”正是“智者利仁”的奧妙。孔子對利的剋制態度影響了後人,所以後人在取利的時候或文過飾非、強詞奪理,或羞羞答答、欲取又推,或明讓暗取,巧取豪奪;當然也有大量捨己利人的好事千古流芳。這都與孔子的影響不無聯繫。

三、孔子對勇的理解

孔子主要從義的角度去看待勇,把勇分為有義之勇和無義之勇;孟子主要從事否對天下有利的角度去看待勇,把勇分為能夠安天下的大勇和好勇鬥狠的小勇。所謂大勇就是要能在國家安全、百姓利益受到侵害之時挺身而出,使百姓得到安生;而不能逞個人的義氣,鬥勇使狠。

四、孔子將義利巧妙調和

在孔子的義利觀中,義和利是對立的概念,褒義貶利;但孔子又將二者巧妙地調和起來,相輔相成。孔子主張“見利思義”,“義然後取”,實質是說只要道義允許,便可以合法順理、正大光明地取利。孔子一生的實踐也證實了這個問題。孔子教學要收“束脩“作為學費,孔子要收各王公大夫的饋送。但孔子有一個嚴格的原則,“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就是不義之財、無道之官,孔子看得象浮雲一樣輕。孔子正是堅持了這個原則,所以辭官遊學十四年,終生困窮。孔子所希望的是“義而富且貴”,是小康,是大同。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義和利是辯證統一的。





以色列文化你知多少


大家好,我是金斗山下,為了這個問題,我看了一個下午的《論語》註解。論語裡邊的”利義勇“三字基本上都有兩個以上的註解意思,有些是做形容詞來用的,有些是用做名詞來用的,依照問題中的指向,我們把名詞使用時的利義勇三字作為重點解釋。希望我下面的分析能夠得到你的認可。



“利”字在論語中的基本含義。

利字在《論語》中一共出現11次。有七次是用來表示好處,利益和吉利等意思。根據原文整句意思“利”應該是指財富。子曰: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孔子又說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通過這兩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基本意思就是說,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而喪失更宏大的事業。另一個定性指向是君子重義小人重利。這種論述和我們現在的認知是完全符合的。

“義”字在論語裡的基本含義。

“義”在《論語》中整句話出現時表示一種行為準則,這種準則具有正當性以及合理性,它也是一種道德標準。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子曰: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做官施與民眾恩惠,用民效力要看是否有義)。孔子又說了,不義而富卻貴,於我於浮雲。通過這幾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把“義”是作為道德標準來衡量一個人的優劣的,道德高尚的人得到了肯定,道德喪失的人在這裡被深深的鄙視。



“勇”字在論語裡的基本含義。

“勇”字在《論語》中一共出現16次,它在論語原句中具有雙重意思表達,一種是積極意義上的論述,它與儒家思想推崇的仁、義、禮相關,一種是消極意義上的使用,和“義”呈相對相反的意思表達,比如善勇好鬥。子曰: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孔子又說: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中關於“勇”的定性很明確了,近義之勇為智勇兼備,有悖於義者為亂的根源。

由此可以看出問題中“利、義、勇”的關係是“義”為中心思想,”利“”和“勇”為從屬關係,患得患失關鍵在於心中存有一個義字,見利忘義和見義忘利也只是一念之間,智勇兼備和善勇好鬥也只是“仁義禮”的擁有和缺失罷了。所謂“義””字當先,所有用不義之財換來的大福大貴,在孔子眼中都像過眼的煙雲一樣。


斤斗山下


孔子對利、義、勇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我認為是這樣處理的。在對利和義的認識方面: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篇16)也就是說,君子明白通曉的是義,而小人明白通曉的是利。當面對利時,孔子說:“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篇12)。意思就是要成為一個完美成熟的人,就應該在見到利益能夠想起是否合於道義,遇到危險能夠付出生命,長期艱難困苦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初心。見到利的時候,一定要思考,這個利是否合乎道義,如果不合乎道義,就應該放棄。那麼,如何去維護這種道義。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篇24)孔子說:“不是自家的祖先,卻去祭祀他,這是諂媚。義之所在,卻不挺身而出,這是怯懦。”所以說,勇是為義做支撐的。儒家有三達徳:智、仁、勇。既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而勇是以禮為前提的。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論語》泰伯篇2)孔子說:“恭敬卻不知禮,就未免勞倦。謹慎卻不知禮,就畏懼。膽大卻不知禮,就會違法作亂。直率卻不知禮,就會過於急躁。君子厚待百姓,民眾就會奔向仁德。君子不忘舊情,百姓就不會冷淡無情。”所以說,勇是合乎於禮的。

孔子關於利義勇之關係,對於當下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面對利益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對利的思考,這種利益是否合乎法律,是否乎道義,也就是說是否有損國家或他人的利益。如何才能支撐起自己心中的一份道義,需要有內心強大的勇氣,而這種勇氣必須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不能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





許躍


孔子很少談利,常常把利與義放在一起來談,因為利指的是私利,往往是從自身角度去考慮利害得失,如果天天計較於個人利害得失,哪還有心思去修德?

義者,宜也,就是合適、恰當,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做正確的事,正確的做事。孔子所說的義,是指道義,是做人做事應該遵循的原則,是區分君子和小人的標準。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看重的是義,小人看重的是利。

利是人之慾,容易引起爭端,重利必然害義。孔子強調,面對利的時候,要想到義,看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適宜,是否符合義的要求。

勇,勇敢,有擔當。真正的勇要看為什麼而勇,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這是不勇敢的表現,說明為義而勇才是真的勇。需要自己挺身而出的時候不膽怯,不迴避,可能戰勝不了,但是不怕犧牲,為正義而戰,這才是勇敢。如果不是由義而勇,就有可能為亂為盜。


丁小的時空


按照古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念,利與義應該互補雙贏的。只有贏得了人脈,也自然而然贏得了利益。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都是食人間煙火的凡人,追逐利益是我們的本能。但是,不能見利忘義,把人類最寶貴的善良本性丟失了。

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人,自古有之。有些人為了利益不惜出賣人格,出賣良心。一切以獲得最大利益為準則。甚至,有的人做出買賣兒童,殺兄嗜親等喪盡天良的不齒之事。

這種發不義之財的人,獲取的財富再多,也只是一個沒有一點道德和良知的行屍走肉。

奉勸世人:一定要擺正利與義的位置。切莫要重利輕義。

仁義常常在,福祿滾滾來。

一切按照良心行事,一生自然順利平安。


品茗賞雨


講孔子不要忘記孔子生活的年代。

要孔子不為統治階級服務,為工人階級服務能行嗎?那時工人階級還沒有誕生哪。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當時統治階級和貴族們能夠做到,依此對待平民和奴隸,是天大的好事。孔子思想在當時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

要很好的理解孔子的思想,還可以借鑑其他學派的一些觀點。相比較,可以更好的得到要領。老子認為,道失而後有德,德失而後有仁,仁失而後有義,義失而後有禮。認為這是道德淪喪的一個過程。

孔子的很多思想,現在還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以根據時代的要求作出新的解釋,但不要歪曲孔子的原意。

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仁者愛人,和民重君輕共同組成了人本主義的精神內核,是人本主義的鼻祖。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真正的仁者,一切以仁要求自己,不追求名和利,用現代的話說就叫大公無私。

孔子知道多數人做不到就退而求其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智者利仁)。小人無利不起早,不然沒辦法生活。君子還要用利來誘惑小人遵守仁,以利來獎勵小人。

孔子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小人還是做不到。那就退而講義。義者宜也,意思就是恰到好處,就是中庸,別太過分了。孔子的義是忠君。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要違反法律的,是取利的最低底線。無利不起早,起早貪黑獲利可以,去偷去搶就違法了。

孔子的勇分為對與錯。忠君之事為勇,是對,反之為錯,就是盜賊。市場經濟條件下,富貴險中求。有風險精神才能發財,所以才有那麼多的違法亂紀之事,這就違背了孔子勇的精神。

孔子的利義勇是一個思想體系。是孔子思想仁義禮智信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能夠割裂來看。

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是中庸的,是講究修身的。給各種人都指明瞭方向。窮則獨善其身,富則達濟天下就是很好的說明。孔子思想能夠在中國延續2000多年是有一定道理的,只要正確理解,至今對我們還有一定的借鑑意義。但不要過分的吹捧,孔子思想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現代資訊發達,腦洞大開,愚民已經行不通了。


老梁139490047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認為一個完美的人格一定要具備“仁智禮義信”高尚品質,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此,在利義勇的關係上,孔子有著十分鮮明的態度,義居首、勇次之、利再次之。

即主張義然後取之,只有符合義的才能獲取;倡導義勇――忠誠之勇,反對利勇――爭利之勇。


老壇新說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因此,孔子對於利與勇的闡述也都是基於“仁”這一思想背景之下的。

先看下面這句話:″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意思是說,利益當前,要先想想是不是合乎道義,臨危難之機,要有為國之道義捨命的氣慨,既使長期處於窘境也不忘平生之志。這裡首先就講到″義”,見到好處,首先要看看自己該不該得,應當得多少?

"德者必有言…仁者必有勇",″見義而不敢為,無勇也″。 這兩句是說,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善言,有仁德的人也一定是有勇氣的;當見到道義不能申張而不敢挺身而出,那就是懦弱!

古人的思想再怎麼光輝偉大,如果不能很好地繼承併為當今的我們所用,那也是毫無意義的。


打雜的老魯


義而能勇,勇而能有利,利他利己。在孔子認為一個完善的人格。要具備仁義禮智信五種品質。在人世間你這五種品質修身養性,使人最終迴歸到道上,從而達到儒家所說的天人合一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