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一死,便要求停止北伐,魏延不肯,诸葛亮便杀魏延,这是啥心态?

刘黄叔


刘备曾将守汉中的重任独交给魏延,而不是张飞等人,魏延也完美地完成了使命,从中可以看出魏延的是有独当一面的帅才的。孔明将死,他最不希望魏延率队北伐的,其一,北伐如不成功,蜀国必危;其二,一旦北伐成功,或取得比他好的战果,他自己的曾经的威名必将受损。所以,孔明对魏延这件事上是有私心的,蜀国能战之将已不多,他还遗计除魏延,人心之恶,显也!


XXD3721


题主这个问题存在严重错误,诸葛亮确实预料到了魏延不肯退兵的可能,但是并没有想杀魏延。但是诸葛亮死后,魏延自己作死,起兵作乱,最后才兵败被杀。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兵进五丈原和司马懿对峙。到秋天,诸葛亮因为病重,自知时日不多,于是开始安排撤军事宜。诸葛亮命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率军撤退,魏延负责断后。考虑到魏延心高气傲,自己死后未必会服从命令,诸葛亮还特意交代万一魏延拒绝服从命令,那么不用管他,各军自己撤退就是。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违抗军令是很严重的问题,不过从诸葛亮这个安排来看,他对魏延格外宽容,给魏延留了一条后路,希望他能知难而退。

不过出乎诸葛亮意料之外的是,魏延不仅拒绝撤军,还认为杨仪没资格指挥大军撤退,想夺取兵权。他要求来传令的费祎和他一起联名给各将下书,命他们留下听自己指挥。费祎自然不可能跟着他乱来,于是借口要去说服杨仪主动让出兵权脱身而去。

得到费祎的回报以后,杨仪于是决定按照诸葛亮的第二个方案行事,不管魏延自己撤军。如果此时魏延收手,那么也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但是魏延在得知蜀军主力撤退以后勃然大怒,起兵追杀杨仪,还一路“烧绝阁道”。

杨仪立即上表弹劾魏延谋反,而魏延也上书刘禅,说杨仪作乱。刘禅接到两人表章以后召见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询问两人意见。因为魏延平时就脾气暴躁,与人不和,加上杨仪这边还有费祎等人作证,董允、蒋琬都认为杨仪没有问题。刘禅于是下令蒋琬率宿卫诸营北上,以防万一。

不过在蒋琬赶到前,杨仪和魏延就已经打了起来。由于魏延抗命行事,手下军士人心散乱,因此未战而败。魏延只能带着儿子和亲随逃亡,结果被马岱追上杀死。

从这里看,魏延完全是自己作死才招来大祸。把魏延之死责任归咎到诸葛亮身上,无非是想抹黑诸葛亮而已。


不沉的经远


因为诸葛亮担忧魏延谋反,再者即使魏延不反,孤军奋战难以取胜,劳民伤财也是孔明不愿意看到的。

魏延生平

魏延最早是刘表的部下,刘表死后,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争家产。刘备也想从中分杯羹,以调停的身份出现。此时,刘备和平民躲避曹操要进荆州,蔡瑁派人在城上放箭,魏延看不下去,跑上城门砍掉绳索放下吊桥,想救刘备进城,可是刘备并没有进去,带百姓走了。魏延一人难敌四手。刘表手下文聘杀了过来,魏延就跑了,寻刘备不见,就投奔长沙太守韩玄去了。关羽战长沙,魏延杀韩玄然后和黄忠一起投奔了刘备。

魏延是慕名而投刘备的,诸葛亮见他勇猛,开始只是想给魏延一个下马威。目的无非是告诉他,蜀国,诸葛丞相说了算。加之,这时孔明看魏延和关羽长的有几分相像,并且都用一把大刀,触景生情,心想魏延你没有根基,以后别给我学关羽那一套。乖乖听我的话。于是,才有了对魏延的一顿杀威棒。

从以后的情况来看,刘备对魏延确实有知遇之恩,这从刘备舍弃张飞,而任用魏延为汉中太守可窥一斑。要知道汉中是蜀汉面向曹魏的门户要冲,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这说明在刘备的心中魏延比张飞靠谱许多。魏延顺杆爬,总想成为继关羽死后,成为刘备的股肱之臣。孔明看出了苗头,不吃醋才怪呢!

要说孔明嫉妒魏延不大可能。孔明不怕关羽难道怕他。让孔明杀魏延的不是嫉妒造成的。明着为刘禅着想,暗里是为自己。明着是政治谋杀,实则为了一己之私。孔明知道自己死后,以刘禅软弱无能的性格,恐怕驾驭不了魏延。这只是表面文章。实则是魏延提出的奇谋――兵出子午谷惹的祸。

子午谷奇谋

这计谋就是魏延带少量人马突袭魏国首都长安。说实话这计谋确实有点冒险,但打仗哪能四平八稳呢,三十六计不是讲过“兵行险道,兵贵神速”,这例子应该不少吧。汉朝的霍去病不是率少量人马,突袭匈奴老窝吗?霍去病能名扬天下,靠的是突袭和挺进。他的功劳比他的舅舅卫青大许多。

孔明老谋深算,老狐狸能不知道这些历史?孔明六伐中原,都无尺寸之功,如果让魏延突袭成功,老脸往哪搁?据后人分析,兵出子午谷的成功率为百分之八十。如此看来,值得一搏。可为什么孔明不许呢?

除了怕魏延夺得首功,还有就是灭魏后,怕司马懿把老底揭了出来。有人说孔明一生不喜弄险。所以,不同意魏延的奇谋。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这是没有威胁他的生命,假如威胁到他生命,他一定会冒险。比如,空城计,当司马懿把他包饺子时,他不是一样铤而走险吗?在孔明死之前,魏延必须死的事提到了议事日程。这有点像宋江临死前,毒死李逵一样。孔明怕魏延一但冒险取胜,世人皆明白魏国不难灭掉,糗事一一暴露,势必遭国人耻笑。这就是为什么,孔明死后都不放过魏延的原因。

计斩魏延

孔明料到自己死后魏延必反,而“无大将”的蜀国已经没有人是魏延的对手,于是对马岱授予密计。孔明死后,魏延果然造反,并且拉马岱入伙。马岱假意迎合,骗取了魏延的信任后,等到了一个机会将魏延斩落。


一蓑烟雨任平生xy


诸葛亮到底和魏延有什么过节一定不放过他,在自己死前就安排好了杀魏延的这一幕呢?其实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魏延“功高盖主”诸葛亮感觉已经无法控制他了。在诸葛亮死后自己的亲传弟子姜维是无法驾驭的,如果不能驾驭只有杀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计划可以让姜维继续的实施下去。

魏延的强大让诸葛亮感觉到凭借姜维的能力还不足以驾驭魏延,而魏延作战冒进贪功的性格,所以诸葛亮为了给姜维建立一个良好的领兵环境只能讲魏延杀掉。但是杀掉魏延又没有适当的理由,只有在死前托付马岱引诱魏延造反,魏延造反是被马岱唆使的因为魏延不是真的造反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当家作主了。诸葛亮就利用了他这一点借马岱的手杀掉了他,武功高强的魏延怎么也想不到武功这么高会自己信任的人阴他一把,这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天竺阳光


壹零壹肆来回答。

前言

诸葛亮说魏延必反,安排马岱杀死魏延,是《三国演义》所述。但《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历史呀!如果以为《三国演义》所述就是历史,则不但冤枉了魏延,也冤枉了诸葛亮。

为何这样说呢?

各位看官请往下看。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北伐军中。病重时,他召来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交代自己死后的撤军部署,命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不管他,部队自行出发。诸葛亮去世后,杨仪等人秘不发丧,派费祎去打探魏延的想法。魏延果然不听指挥,勃然大怒说:“丞相虽然去世了,我魏延却还活着,还可以继续和魏军作战嘛,为什么要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耽误天下的大事呢?再说了,我魏延是什么人,要听他杨仪的指挥,为他断后!”

于是魏延自说自话的进行部署,还要费祎联名发布命令。费祎当然不会签字,就哄骗魏延说:“我还是回去做工作吧!杨仪是个书生,没打过什么仗,肯定不会违抗将军的命令。”

魏延一想也是,就让费祎回大本营。费祎一出门,驰马绝尘而去。魏延随即后悔,追赶费祎,没有追上。再派人去打听,杨仪等人已经准备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撇下魏延自己撤退。怒不可遏的魏延便抢在杨仪之前率领部队先行回国,而且过河拆桥,一路上把所有的栈道都烧个一干二净。这就不但是和杨仪他们公开翻脸,而且是不给对方退路了。与此同时,魏延还上表朝廷,宣称杨仪谋反。杨仪被魏延抢了先,又被断了后,走投无路,逼到墙角,便也状告魏延谋反。结果“一日之中,羽檄交至”

刘禅真假难辨,就询问董允、蒋琬等人。几乎所有的人都说杨仪不会谋反,竟没有一个人同情魏延。

这下子魏延在劫难逃了。一方面,朝廷令蒋琬率宿卫营“赴难北行”,迎战于前;另一方面,杨仪令工兵伐木修路“昼夜兼行”,追尾于后。魏延先到,驻军南谷口,阻击杨仪,杨仪则令王平居前抵抗。王平一见魏延,就冲上前去大声说:

“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敢这样!”

魏延的部下听了,知道无理的一方在魏延,就不肯替他卖命,一哄而散。魏延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儿子和少数亲信逃往汉中,最后被马岱所杀。马岱按照杨仪的命令,将魏延的首级带了回来。杨仪得此头颅,竟然忽地一下站起来,一脚踏了上去,一边狠狠地踩,一边狠狠地骂:“狗奴才,看你还能不能干坏事!”

从这个记载不难看出,所谓“魏延谋反”,可以说是查无实据。而且说魏延谋反也不合逻辑。以魏延当时的实力,自立山头当皇帝,是不可能的,再说魏延也不会有此非分之想。他要谋反,只可能是叛汉降魏。若魏延真的要谋反,最便当的办法,就是利用“断后”之便,就近降了曹魏,然后充当司马懿的马前卒,掉过头来打杨仪。魏延如果叛变投敌反戈一击,情况可想而知。至少,踩在脚下的头颅,就多半是杨仪的,不会是魏延的。但魏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抢先南行。而且,他被王平打败以后,也没有北上,而是朝更南边的汉中跑。这说明魏延并不想降魏。不想降魏,又怎么会谋反?

总结

魏延并无谋反之心,虽为马岱所杀,却并非诸葛亮的安排。


壹零壹肆


孔明一死,便要求停止北伐,当然是为了蜀国,同时也是有一点点私心。而杀魏延也是为了保证刘氏一族在蜀国的政权不受侵犯,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首先诸葛亮六次北伐皆以失败而告终,而纵观蜀国没有人能在才智和谋略上能够超过诸葛亮,他都不能成功,何况旁人。同时此时的蜀国也因为连年征战而导致国力空虚,已经无力再战了,运筹帷幄能征惯战之人已经寥寥无几,只有爱徒姜维可委以重任,守住蜀国的疆土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出兵北伐也是万万做不到的。孔明早已心知肚明目前的形式,而自己多次北伐,其一也是对先帝刘备的托孤之志,其二也是对自己的不甘心,自打出世以来,随刘备征战多年,最后还只是天下三分,感觉自己的才能还能发挥更大,所以多次北伐也是对于自己的不甘心。所以在临终之前孔明很清楚,自己死后没有人能完成这个大业了,蜀国稳定发展,长治久安已经是百姓之福,刘氏之福了。

而杀魏延也确实是万不得已而为之,诸葛亮知道魏延可能会成为自己死后的不稳定因素,但是蜀国太缺少像魏延这样的武将了,赵云已经过世,后起之秀关兴和张苞也小小年纪的都病死了,蜀国大将也就魏延的武力值最高了,所以他也不忍心啊!如果不是后来魏延逼宫,执意北伐,最后也不至于死在马岱的刀下。

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国家的兴衰靠一人之力真是杯水车薪,纵有诸葛之才,也难免抱憾而终。




冷风洛雨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先要去要探论诸葛亮一死便要停止北伐的考量。弄清此刻蜀军的处境,便也不难理解诸葛亮计战魏延的心态了。

一是无人主持北伐。

诸葛亮是主持北伐的关键人物,诸葛丞相自先帝托孤,鞠躬尽瘁,励精图治,在蜀国人民心中是一代贤相。而诸葛亮素来用兵谨慎,爱惜将士性命,北伐中即使受阻每次也能全身而退,诸葛丞相在将士的心中已是北伐的一面旗帜。从后来蜀国上下得知丞相殒命五丈原的悲痛便可以窥见。而诸葛亮在军中作用如何呢?军中大小事物他都要操劳。此刻,丞相病逝,可谓群龙无首。

二是战局不利。

本来此次北伐是蜀国联合东吴共同夹击魏国。但是东吴兵被魏明帝所率领的大军打败了,而诸葛亮所率领的蜀国兵被司马懿所构筑的营垒所阻,司马懿坚守不出,两军僵持。即使蜀国将士在驻地屯耕解决了给养问题,但是魏国的坚守不战方针使得战局相持状态难以打破。战机已过,大军长期远离本土也存在一定不利影响。此刻无法进攻便只能停止北伐。

三是防止军中生乱。

大军是否能够安全撤回,不仅关乎到蜀国将士的性命还关乎到蜀国的安危。如果军中生乱,蜀国动荡,诸葛丞相何以面见先主,所以定要严厉军纪,有序撤退,内部防止生变,外部粉碎魏国追兵。所以外部诸葛亮采用的是设伏兵伏击追兵。内部将是采取一切最严厉的措施防止叛乱的发生。一直军队唯有令行禁止,方能凝聚成战斗力。而此刻,魏延身居要职违抗军令,魏延主战,且战术冒险,一旦进攻失利,会产生很多连锁反应,而魏延一旦谋反,手握重兵,蜀国又有几人能够抵挡,即使抵挡成功蜀国岂能不伤元气?这是关乎蜀国的存亡时刻,诸葛亮在世时,将士齐心,魏延不敢造次,而诸葛亮一旦不在,军中极易出现因将领间产生的摩擦和不和。魏延,不顾当时局势,鲁莽行事,在防止军心生乱的敏感时期,其被诛杀便是诸葛亮出于对蜀国安危着想的心态了。

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先要去要探论诸葛亮一死便要停止北伐的考量。弄清此刻蜀军的处境,便也不难理解诸葛亮计战魏延的心态了。

一是无人主持北伐。

诸葛亮是主持北伐的关键人物,诸葛丞相自先帝托孤,鞠躬尽瘁,励精图治,在蜀国人民心中是一代贤相。而诸葛亮素来用兵谨慎,爱惜将士性命,北伐中即使受阻每次也能全身而退,诸葛丞相在将士的心中已是北伐的一面旗帜。从后来蜀国上下得知丞相殒命五丈原的悲痛便可以窥见。而诸葛亮在军中作用如何呢?军中大小事物他都要操劳。此刻,丞相病逝,可谓群龙无首。

二是战局不利。

本来此次北伐是蜀国联合东吴共同夹击魏国。但是东吴兵被魏明帝所率领的大军打败了,而诸葛亮所率领的蜀国兵被司马懿所构筑的营垒所阻,司马懿坚守不出,两军僵持。即使蜀国将士在驻地屯耕解决了给养问题,但是魏国的坚守不战方针使得战局相持状态难以打破。战机已过,大军长期远离本土也存在一定不利影响。此刻无法进攻便只能停止北伐。

三是防止军中生乱。

大军是否能够安全撤回,不仅关乎到蜀国将士的性命还关乎到蜀国的安危。如果军中生乱,蜀国动荡,诸葛丞相何以面见先主,所以定要严厉军纪,有序撤退,内部防止生变,外部粉碎魏国追兵。所以外部诸葛亮采用的是设伏兵伏击追兵。内部将是采取一切最严厉的措施防止叛乱的发生。一直军队唯有令行禁止,方能凝聚成战斗力。而此刻,魏延身居要职违抗军令,魏延主战,且战术冒险,一旦进攻失利,会产生很多连锁反应,而魏延一旦谋反,手握重兵,蜀国又有几人能够抵挡,即使抵挡成功蜀国岂能不伤元气?这是关乎蜀国的存亡时刻,诸葛亮在世时,将士齐心,魏延不敢造次,而诸葛亮一旦不在,军中极易出现因将领间产生的摩擦和不和。魏延,不顾当时局势,鲁莽行事,在防止军心生乱的敏感时期,其被诛杀便是诸葛亮出于对蜀国安危着想的心态了。

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涂鸦小精灵


诸葛亮杀魏延,这是演义里的说法,事实上并非如此。

建兴十二年(234年)秋天,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连年的征战和殚精竭虑终于还是掏空了这 位老人的身体,他倒在了五丈原,在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后,他把亲信杨仪、姜维、费祎、王平喊到身边,严辞叮嘱他们在自己死后,定要密不发丧,几十万大军立刻有序退回蜀中,魏延和姜维负责断后,说完便撒手西去了,一代忠臣就此陨落。

很奇怪的是,作为此次的军中上将、被安排为大军断后的魏延却不在这临终托付之列,因为诸葛亮的临终遗言有一项是断不能让他知晓的,那就是如果魏延不遵命或有异动,长史杨仪持丞相兵符领大军退去。诸葛亮到死还是信不过魏延,但是不知是有意还是忘记了,他并没有交代,如果魏延不遵号令,光靠姜维、王平和几个文官怎么来应付在军中威望甚重的魏延。

他料的很准,但是他却没猜到最终的结果,因为一个人,事情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这个人就是丞相府长史——杨仪。

杨仪,襄阳人,是诸葛亮在隆中时的好友故旧,早年在关羽手下做事,刘备称汉中王之后,被任命为尚书,却和顶头上司尚书令刘巴不和,被贬为弘农太守,辗转几年后被诸葛亮重用,任命为参军,同时担任丞相府的新闻发言人(代行相府事宜),这个职权将会为其接下来的争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时的杨仪遵照诸葛亮生前的命令,秘不发丧,在退军之前,他的老对手魏延让他忧心忡忡,他与魏延的不合在军中众人皆知,为了试探魏延的心意,他派出了同为诸葛亮临终托付大臣的费祎,费祎答应了,他来到魏延军中,传达了诸葛亮的临终遗命。因为之前费祎曾数次调解他和杨仪的矛盾,魏延此刻对这个老好人并没有什么戒心,在他面前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丞相诸葛亮灵柩让下属护送回蜀即可,无需劳师动众,大军将在自己的带领下继续北伐,完成丞相未竟的事业,同时希望费祎能跟自己站在一边,联名手书,向三军通告。

费祎没怎么多想同意了,答应他回去以后一定劝解杨仪,而且保证完成使命。

以前总在两人中间充当和事佬的费祎,回去之后就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他坚定不移的站在了杨仪这边,不仅把魏延的想法向杨仪和盘托出,还把魏延想拉拢他的事情也尽数告知。

费祎走后,魏延放心不下,越想越不对,担心费祎会向杨仪透漏自己的真实意图,自己与杨仪的矛盾早就水火不容,他肯定会对自己不利,他推断杨仪一定会有所行动,所以决定先发制人,率军抢先杨仪一步,往汉中撤退,并将通往汉中的栈道,全部烧毁,想要断绝杨仪大军的归路,同时立刻遣快马往成都送了密信,称杨仪谋反。

魏延的釜底抽薪不可谓不绝,但是他低估了杨仪。杨仪在得知魏延的意图后也即刻往汉中撤退,而且面对被魏延损毁的栈道,就地伐木,竟在短时间内修补了一条可通行的简易栈道,同时也派了快马往成都送达消息,传递丞相死讯,并称魏延谋反。

两方消息到达成都,满朝皆惊,后主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同属文官系统的董蒋二人都坚定不移的站在了杨仪这边。

杨仪和魏延的两部兵马相会于南谷口,魏延早一步到达,占据险要,阻拦杨仪归路,杨仪命令上将王平上前抵御魏延。王平骂魏延的先头部队:“丞相尸骨未寒,你们怎么敢如此!”魏延大军知道错在魏延,不听魏延的命令,都散了。最后魏延与其子数人逃亡,逃到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斩了他,马岱将魏延头颅献于杨仪,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还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然后诛灭了魏延的三族。

这是正史的记载,但是我却觉得疑点颇多,魏延在建兴八年(公元230年)即被封为征西大将军,进封为南郑侯,在军中威望甚高,大军不可能因为王平的三言两语就人心尽散,即使杨仪手持诸葛亮的兵符,最后的结局也必是两军一场血战。

唯一的解释,那就是成都的旨意到了,在蒋琬等人的助攻下,刘禅相信了魏延是真的要谋反,刘禅的旨意加上诸葛亮的威望,最终让魏延众叛亲离,最后被杨仪残忍的杀害,而且还惨无人道的灭了三族。

“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这是元代的郝经对于杨仪的评价,历史没有对错,只有立场,魏延的死虽然是咎由自取,但毕竟是叛“人”叛“国”,其三族被杀,实在令人痛惜。


二三话历史


魏延的死是蜀汉内部军权争夺的结果,其中的真相,史料记载大相径庭,是不是诸葛亮暗中授意,也不得而知,但肯定的是,魏延是死在政治敌手杨仪和马岱的手上。

我们最熟知的经过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桥段,诸葛亮逝前料定魏延必反,因此遗计于杨仪马岱,阵前魏延大呼三声“谁敢杀我”,遂被马岱所杀,这也是最不靠谱的经过;按照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三国志》都说的是魏延并非要投靠魏国,而是要除掉政治敌手杨仪,而率军攻打杨仪,兵败被杀,《注三国志》中更补充道,魏延被杨仪陷害,谗言魏延率军投敌,被诬陷的魏延只得逃跑,最终被杀。元代史学家郝经也同样认为魏延被冤杀。

所以魏延的死,和诸葛亮关系应该不大,诸葛亮作为蜀汉的擎天柱石,何必要自损一臂弄死魏延呢?魏延如果真有反骨,早都反了,何必要等到年老力衰,投靠此时政局不稳的曹魏?而且魏延几十年来,一直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先跟随刘备,又跟随诸葛亮一生征战?所以怎么说都说不通的。

所以按照正史《三国志》的观点,就是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争权,兵败被杀。至于疑点一,诸葛亮死后,兵权是交予杨仪还是魏延的,今天不得而知,疑点二,魏延北上是兵败逃跑还是投魏,也不得而知。但应该不是诸葛设计杀魏延的。


曹老师xixi


导语:

个人认为这是诸葛亮蓄意安排的。但是这安排并不是针对魏延一人,而是同时针对杨仪和魏延两个人。

诸葛亮的用意

诸葛亮在病逝前的一系列安排,并没有明确的针对魏延一人。诸葛亮深知自己死后,魏延、杨仪二人必然反目,而如果诸葛亮做出妥当的安排将大军撤入蜀汉境内,那么一旦杨仪和魏延二人在内部爆发战争,曹魏大军在趁乱而入,那么这将是蜀汉的一场灾难。

而如果魏延和杨仪其中一人在前方战场就已经夺得兵权,那么北伐大军自然会平稳地撤离至蜀汉境内。这样蜀汉军力内耗最小,而且也是最安全的办法。

大军退至蜀汉境内再爆发夺权之战则蜀汉危矣

如果诸葛亮妥当的安排,魏延和杨仪二人相安无事的将北伐军退至蜀汉境内后,曹魏大军再兵临城下。而这时杨仪主张死守,而魏延有主张率兵出战,二人意见不合在城内爆发内战,这样不仅空耗蜀汉的国力,还很有可能会被曹魏破城而入,甚至变成为曹魏覆灭蜀汉的导火索。

内战一旦侵蚀到蜀汉境内,那么将会发生无穷的变数。这时魏延,杨仪二人分别上书刘禅,刘禅再命蒋琬率军前往前线,很有可能会变成三路兵马混战。那时蜀汉必将大乱,此时再有身怀二心的人趁机挑唆,内战将无限的扩大那么蜀汉必将灭亡。

总结:诸葛亮离世前的安排是当时对蜀汉最有利的决定。魏延、杨仪在前线就决定了军队的指挥权,蜀汉内部必然不会发生内战,反之则祸及蜀汉政权。


感谢大家阅读,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