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对人身体有什么危害?

Luck依


1970年,Dane等科学家在电镜下发现乙肝病毒(HBV)完整颗粒,命名为Dane颗粒,是由包膜和核心组成,其核心是病毒复制的主体。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肝是一种主要以损害肝脏为主的传染病,呈世界性的流行分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导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乙肝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我国的感染人数非常多,现有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例。

乙型肝炎的感染同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感染的年龄、病毒的基因型、病毒变异、病毒的复制水平,宿主的免疫状态和其他一些外源因素,比如同时感染其他损害肝脏的病毒(如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肝的感染过程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阴性者均是易感人群。

婴幼儿是获得乙肝病毒感染的最危险时期,新生儿通常不具有来自母体的乙肝表面抗体(HbsAb),所以普遍易感。感染HBV的年龄是判断慢性化的最好指标,感染的年龄越小,慢性化的可能性越高。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后出现乙肝表面抗体者具有免疫力。

慢性乙肝感染的自然病程一般可翻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免疫耐受期 其特点是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可持续存在数十年;

第二阶段为免疫清除期 患者免疫耐受消失,进入免疫活跃期,表现为HBV DNA滴度下降,ALT升高和肝组织学有坏死炎症等,这一阶段可持续数月到数年:

第三阶段为非活动或低复制期 这一阶段表现为肝细胞炎症缓解;

第四阶段为再活跃期 非活动性抗原携带状态可以持续终生,但也有部分患者可随后出现次发的免疫抑制等,导致HBV DNA复制。

乙肝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乙肝的潜伏期大约是一到六个月,平均为三个月,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

一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主要症状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染;

二慢性肝炎 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尿黄,严重时会出现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反复升高;

三重型肝炎 表现为一系列肝衰竭症,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有明显出血现象,黄疸进行性加深,可出现肝肾综合征等;

四淤胆型肝炎 是以肝内淤胆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肝功能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

五肝炎肝硬化 有慢性肝炎活动的表现,乏力及消化道症状明显,ALT升高,黄疸,白蛋白下降,伴有时食管静脉曲张,腹水,肝缩小,质地变硬,门静脉高压表现;

除了五种类型的肝病,乙肝可能会导致其他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难以控制的感染并发症。

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均以足够的休息、合理饮食,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度劳累,损害肝脏药物。

急性肝炎 以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可选用干扰素或长效干扰素,加用利巴韦林治疗;

慢性肝炎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包括合理的休息和营养心理平衡,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等治疗;

肝衰竭 依据病情发展的不同时期予以支持、对症抗病毒等综合治疗为基础,早期进行免疫控制,到了中后期以预防并发症及免疫调节为主,辅以人工肝支持,系统疗法,争取适当时期进行肝移植治疗。

预后

急性乙肝60%~90%可完全康复;轻度慢性乙肝患者一般预后良好,慢性重度患者预后较差;肝衰竭病死率最高可达80%以上,存活者可能会多次反复。

乙肝的预防

首先应该控制传染源,急性患者应隔离治疗到病毒消失为止,慢性患者和携带者可根据病毒复制指标评估传染性大小;

第二要切断传播途径。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患者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提倡使用一次一次性注射用具,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实行一对一消毒措施。加强血制品管理,每一个献血员和每一个单元血液都要经过最敏感方法检测。并采取主动和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

第三要保护易感人群。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阴性者均是易感人群接触乙肝。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肝流行的最关键措施。易感者均可接种,新生儿应该进行普遍接种。采用0、1、6个月的接种程序。高危人群可适量加大剂量。乙肝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及暴露于乙肝的易感者,应及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的传播途径

含有HBV体液或血液进入没有乙肝抗体者体内就会造成感染,具体传播途径有以下三种:

1.母婴传播 包括宫内感染、宫内感染主要经台盘获得,约占乙肝病毒阳性母亲的5%。在我国母婴传播显得特别重要,人群中乙肝表面抗体原阳性的乙肝携带者中30%以上是由其传播积累而成。

2.血液体液传播 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很高,微量的污染血进入人体就可能造成感染。比如输血及血制品注射,手术,针刺等也可以传播。目前,经血液注射传播仍占重要地位,随着一次性注射用品的普及,医源性传播有下降趋势。

3.性传播 现已证实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含有乙肝病毒。密切的生活、性接触等也是获得乙肝感染的可能途径。

乙肝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要照顾好自己,应保证高营养,多喝牛奶多吃水果蔬菜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尽量避免饮酒。注意休息,不要熬夜,避免过度劳累,适量做运动。

然后需要注意对身边家人朋友的保护,多数乙肝患者还是有传染性的,要避免把乙肝病毒传染给他人。

正常的接触是不会感染乙肝病毒的,我们要正确认识乙肝,关爱乙肝患者。

文章有点长,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点个赞、转发一下,谢谢!


波波医生说健康


乙肝病毒是乙型肝炎的致病原因,但并不是所有乙肝病毒携带者都会发生肝炎。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终生不犯病,也不需要治疗。

其实,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是真的“不需要”治疗。而是,现在真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没有有办法根除人体内的乙肝病毒。所以,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在乙肝病毒开始导致肝炎发作的时候,再出手,给病人使用抗病毒药,但目前为止的抗乙肝病毒药物还不能短期停药,需要病人常年吃药。

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发生乙肝,什么样的人可能终生不发病呢?现在也有研究给出一些预测因素,但只是一些原则,比如:男性比女性发病几率高,乙肝病毒量(hbvDNA)高的人更容易发病,大三阳比小三阳危险,等等。

虽然有很多预测的指标,但最终哪个人会发病,那个人会得肝硬化肝癌,还是没有办法精准定位的。所以,还是需要长期监测,一旦发现有乙肝发作的苗头,就应该开始治疗了。

前面说了很多宽心的话,总体意思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人人都会出现肝炎的,但也不是人人都没事儿,所以需要定期监测。

最后说说肝炎经常发作的主要危害,也算是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吧。

乙肝经常发作,转氨酶反复升高的最大危害是,容易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一旦出现肝硬化,病人可能在5-10年内因为肝硬化的并发症而死。最常见的肝硬化并发症有三种: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昏迷。如果得不到有效救治,这些并发症都能导致病人短期内死亡。

如果发生肝癌,存活时间就要根据肝癌的大小和数量来确定了。如果发现比较早,肝癌只有一个,而且直径小于3厘米,这种小肝癌可以通过手术根治,将来再复发的风险很低。反之,肝癌直径大于3厘米,或者数量在两个以上,就很难手术根治了。这样的话,即使有各种办法积极治疗,五年生存率也不足50%。因此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定期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么,监测项目和频次应该如何呢?

先说说,需要检查的项目:乙肝病毒定量(hbvDNA)、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肝胆脾超声。

频次要根据年龄和发病风险来定,年龄超过30岁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有高风险的人,需要每半年复查一次。否则,就可以每年复查一次。


肝病医生闫杰


如患有感染乙肝携带者,其表面抗原或病毒中有一部分能发展成为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目前没有有效药物能杀灭乙肝病毒,如肝功能正常,一般不须治疗,但要注意,作为患者不能急于求阳性转为阴性,只要做到目常生活劳逸结合,定时复检,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尽可能消除乙肝病毒和保持不复发。最好忌烟忌酒和吃刺激性的食物,保持睡眠充足,调整良好心态,病毒会离我们远去。我们一般可以接纳和相处共事的乙肝患者,不要有歧视心态的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