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司馬懿說“諸葛亮如果兵出武功,則魏軍危矣,若亮兵出五丈原,則魏無憂”?

明天之雲


為什麼司馬懿說“諸葛亮如果兵出武功,則魏軍危矣,若亮兵出五丈原,則魏無憂”?

在三國時期,我們經常聽到的是諸葛亮的謀略與決斷,也有曹操的圍追堵截。然而在這樣一場曹魏和蜀國之爭當中,有這樣一個遺憾是我們至今都無法釋懷的,那就是諸葛亮雖然謀略過人,但是終其一生也未能完成自己北伐的這樣一個願望。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最後一次北伐的過程當中,他的老對手司馬懿卻說出了一番讓他心痛不已的話,那麼為什麼他會說出如果諸葛亮出兵武功地區則魏國非常危險,如果他出兵五丈原則魏國沒有任何憂患的這樣的猜測呢?

當時諸葛亮為了能夠進行最後的北伐,帶領了10萬大軍向北出發,而兩軍在同樣的時間抵達了渭河附近。在經過一番激烈的掙扎以後,司馬懿決定在渭水南方安營紮寨,雖然這種背水而戰的局面對於自己來說非常危險,但是俗話說得好,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司馬懿也正是憑藉著這樣的膽量,才在這個地方佔據了先鋒和主導地位。

當時司馬懿先行決定了地域以後,諸葛亮就只能被迫的選擇剩下的兩條路,而這兩條路就是司馬懿進行猜測的主要線路。一條是從武功出發直取長安,另一條是向西進軍五丈原,從而與魏軍展開決鬥。

司馬懿的判斷就是基於這兩條路而發出的一個預測。如果當時選擇的是出武功地區,那麼對於諸葛亮來說就是一場硬戰,他必須要先繞到魏軍的大後方,切斷其與長安城的聯繫,斬斷他的糧草,讓他沒有辦法堅持下去。一個軍隊的糧草對於行軍打仗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斷了糧草,那麼這個軍隊就無法生存下去,所以如果當時他選擇的是攻打武功地區,那麼這場北伐戰爭也許最後的結局就是勝利了。

相反如果選擇的是五丈原地區,對於司馬懿來說卻是一個極為有利的條件。雖然武當地區地勢險要,進退自如,可是蜀軍卻在這裡會留下一個最為致命的弊端,因此當他們進入以後,就容易被司馬懿一鍋端,為了能夠防止這個現象,求穩的諸葛亮肯定不會這樣選擇。

司馬懿之所以能夠說出這樣的話,當然是有著他對於自己對手的瞭解。首先諸葛亮不可能選擇武功地區進行進攻,因為諸葛亮的性格本身就是一個凡事都要盡在掌握之中才能夠主動出擊的人,所以這是性格使然。其次是他對於自己的部隊有著一定的判斷,雖然兵出武功較為有利,但是還是太過於兇險。蜀軍從南到北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舟車勞頓,本來就已經進入疲乏期,而自己的後方補給如果跟不上的話,就會導致軍隊行軍速度的減慢以及養軍用軍的方面出現巨大的問題。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諸葛亮之所以選擇五丈原地區,還因為他自己本身在來之前也做了充足的準備。然而司馬懿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信心,還是因為魏國本身的國力強盛,無論多長時間的消耗戰他都能夠陪得起。蜀國本身就屬於客場作戰,對於自身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兩方對峙之下必有一方會重傷,而司馬懿更擅長的戰鬥類型就是防禦戰,所以在與諸葛亮兩個人打消耗戰的時候,他一定是佔據一定優勢的。

諸葛亮雖然一生謀略都非常的過人,但是這種機關算盡和聰明絕頂的謀略,在有一些戰爭當中並不完全適用。對於戰爭來說有時候就像是一常博弈,當你開始選擇的時候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唯有根據現實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才是自己戰勝敵人的不二法寶。諸葛亮在權衡之下做出的決定,往往和別人根據一些現實情況而做出的分析有一定的時間差距。所以古人常說的一句話的確沒有錯,兵者詭道也。大概諸葛亮的性格也是他最終北伐沒有勝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貓眼觀史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動員十萬大軍,這也是蜀國曆次北伐兵力最雄厚的一次。當時魏軍主帥司馬懿對諸葛亮的戰略方向有一個分析:“諸葛亮如果兵出武功,則魏軍危矣,若亮兵出五丈原,則魏無憂矣。”為什麼司馬懿會這樣說呢?

第一,諸葛亮為這次北伐做了精心的準備

諸葛亮前幾次北伐,都以失敗而告終,最主要的原因,是後勤補給跟不上。只要魏軍堅守不出,蜀軍糧食吃光了,就勢必要退師。為此,諸葛亮吸取了前幾次失敗的經驗教訓,用了三年時間精心準備第五次北伐。

在這三年時間裡,蜀國集中力量發展農業,訓練軍隊,為北伐積累了大批戰略物資。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等運輸工具,把糧食、輜重運抵並貯存於斜谷道口,建立物資儲備倉庫,為新一輪北伐奠定堅實的後勤基礎。

公元234年,即蜀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發動最後一次北伐。與前幾次北伐相比,除了後勤供應無憂外,這次北伐還有兩個特殊之處:其一,動用的兵力最多,達到十萬人,幾乎是蜀國能動員的全部兵力;其二,邀請盟友助陣,孫權的東吳兵團同時在東線發動伐蜀。蜀、吳兩國同時進攻魏國,這就是司馬懿極其擔心的原因,稍有閃失,關西不復是魏國的領土。

第二,為什麼司馬懿擔心諸葛亮兵出武功?

蜀軍從斜谷道進軍,而後直插向郿縣,在渭水以南安營紮寨。這時,司馬懿也率領魏軍渡過渭水,背靠渭水安營紮寨。

對於諸葛亮下一步行動,司馬懿做了如下分析:如果蜀師攻擊武功,依山向東挺進,魏國將十分危險;如果諸葛亮向五丈原挺進,就沒什麼好擔心了。

為什麼司馬懿擔心諸葛亮攻擊武功呢?進攻武功,就是東進,而進攻五丈原,就是西進,在戰略方向上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諸葛亮東進,那麼目標勢必就是長安。長安不僅時西漢舊都,也是魏國在關西最重要的戰略要地,在政治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除了首都之外,長安就是魏國最重要的城市,一旦淪陷,對魏國的士氣打擊之大,是無以倫比的。另外,打下長安,就扼住了關東與關西的咽喉,截斷魏國中央政府對關西諸郡的發號施令。要知道魏國在關西的統治基礎是很薄弱的,一旦諸葛亮佔據長安,關西諸軍閥很可能就倒向蜀國,這是魏國無法承受的後果。因此,司馬懿極其擔心諸葛亮師出武功,攻略長安,席捲關中。

第三,為什麼諸葛亮要出下策,兵進五丈原呢?

諸葛亮如果東進,就是進攻魏國的腹心;如果西進,就是進攻魏國的偏遠之地。為什麼諸葛亮不直取腹心,而要取地略價值明顯低得多的涼州、雍州呢?這就與諸葛亮的過分謹慎有關係了。

事實上,從第一次北伐始,以魏延為代表的軍方激進派,就力陳兵出險招,出子午谷直接進攻長安。但是魏延的意見一而再地被諸葛亮否決。因為諸葛亮不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戰略,以穩為主,步步為營。

我們不能說諸葛亮的戰略一無是處,地處西疆的涼州幅員廣闊,是魏國最晚征服的一塊土地。自從東漢末年始,涼州就是最早與中央政府對著幹的地區,軍閥林立,難以統治。曹操征服涼州後,涼州依然叛亂不斷,一旦蜀師北伐,舉兵叛降者甚多,比如著名的姜維,就是一例。因此,諸葛亮認為向西攻略涼州、雍州的勝算比較大,而攻略長安,勝算比較小。

然而,在司馬懿看來,魏國首都及長安都在東面,而諸葛亮去帶兵往西面去了,這就意味著魏國的主體部分不會受到蜀軍的進攻,而西去的蜀軍更無法與東線的吳軍有會師的機會。從最壞的結果說,便魏國失去涼州,也不會危及根本。


君山話史


司馬懿的這段話,可不是出於燒香拜佛的焦慮之情,而是發自料敵於先的滿滿信心!

有充足的信息證明:司馬懿已斷定諸葛亮不敢出武功,並依此判斷做了充分的準備。

當然,儘管司馬懿看出了諸葛亮不敢出武功,他依然對諸葛亮的實際用意判斷不足,若非郭淮的提醒,他險些陷入被動。


司馬懿已判定:諸葛亮此次北伐,是求野戰!

第四次北伐結束時,魏軍就諸葛亮下次北伐的路線、時間進行過討論。

杜襲、薛悌認為:諸葛亮將於次年麥熟時再出隴右,應趕緊利用冬閒,運糧備戰。


司馬懿認為:諸葛亮一次攻陳倉、兩次出祁山,都效果不佳。他們攻堅戰能力有限,而且蜀軍糧草不濟,難以持久,不利攻堅。

因此,司馬懿判定:諸葛亮下次北伐,必出隴東,以求野戰。同時,由於連番北伐都受糧草困擾,下次北伐,必備三熟之糧,才敢出兵。

於是,司馬懿在關中恢復生產,積極備戰。

看來,司馬懿已經判定:下次北伐,諸葛亮必求野戰!

司馬懿判定:諸葛亮出武功的概率極低

既然諸葛亮此次北伐,要求野戰,那麼,諸葛亮的下步動作,就需預判。

出武功,自然可以靠近、威脅長安。

但是,蜀軍既然吸取攻陳倉、祁山不下的教訓,又怎麼會在司馬懿主力跟在屁股後面的情況下,去真的打長安呢?

而如果是要求野戰,以諸葛亮之明,怎麼會把決戰地點選擇在不利的關中平原呢?

假如諸葛亮真如此冒險,當年,他就不會拒絕魏延的子午谷方案了。

因此,司馬懿基本判定,諸葛亮更可能向五丈原方向運動。

從司馬懿的戰前準備來看,他不斷遷徙人民到關中地區,興修水利,其企圖,就是準備與諸葛亮打持久戰的。他的戰前部署,就是以此判斷為基礎進行的。

我們要注意的是:此戰中,司馬懿不是一個看客,而是諸葛亮的對手!

假如司馬懿真的認為諸葛亮出武功自己就應付不了,甚至還會威脅長安,那他怎麼可能悠哉遊哉地在這裡發表評論,而不緊急做準備呢?

只能說:司馬懿判斷諸葛亮不大可能出武功,他將根據這個判斷做準備。但是,即便諸葛亮出武功,司馬懿也有信心應對這種威脅。

郭淮判斷出諸葛亮的真實意圖

但是,司馬懿依然沒有完全判斷出諸葛亮的真實意圖。

諸葛亮此次前來,要求決戰。那麼,諸葛亮想要選擇在何處決戰呢?他會如何防止司馬懿繼續“堅守不出耗糧草”呢?

郭淮敏銳地捕捉到了危機:如果諸葛亮佔領北原,連接北山,就可能切斷關、隴通道。

關中與隴右之間,極為依賴渭水運輸,一旦諸葛亮橫斷渭水,關隴水路通道被斷,隴右的局勢將十分危險。

如此,司馬懿將陷入被動,沒有資本“堅壁不出”,只有被動決戰,以求打通關隴通道。

因此,郭淮建議:提前屯兵北原,阻止諸葛亮的企圖。

起初,司馬懿及諸將不信,在郭淮的詳細分析下,司馬懿才採納郭淮建議,以郭淮率重兵移囤北原。

果然,郭淮連夜佔據北原,營壘還未修築好,蜀軍就趕來了!

郭淮粉碎諸葛亮聲東擊西,守住了北原。

無奈的對峙

由於郭淮的提前部署,諸葛亮無法逼司馬懿決戰,被迫在五丈原屯兵,長期對峙。

由於無法迫司馬懿決戰,面對司馬懿的烏龜大法,諸葛亮只得轉入對峙。

客觀地說,這最後一次北伐,諸葛亮吸取了之前的教訓,在五丈原屯兵,糧草基本有了保障,可以與司馬懿長期對峙。

同時,諸葛亮使用各種手段挑釁司馬懿。其目的,不是讓頭腦清醒的司馬懿就範,而是希望激怒魏軍諸將,使他們施加壓力,出來作戰!(第四次北伐時,司馬懿就耐不住諸將的求戰情緒,被迫出戰)

但司馬懿巧妙地與魏明帝唱雙簧,壓制了魏軍諸將的請戰情緒,從容應對!

因為已經失了先手,司馬懿可以堅守不出,諸葛亮除了挑釁司馬懿之外,也別無他法。


最終,諸葛亮在五丈原的瑟瑟秋風中死去,無法實現其抱負!

司馬懿耗退諸葛亮,靠的就是一個耗字。

可是,假若司馬懿、郭淮不能提前判明諸葛亮的企圖,又怎麼可能“想不出戰就不出戰”呢?

司馬懿所謂“如果諸葛亮出武功,我們就要擔心了”的說法,透露的,是他對諸葛亮行動的預判信心,而非燒香拜佛的焦慮之情!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公元234年2月,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出斜谷,踏上了他最後的北伐之路。四月,諸葛亮的大軍抵達渭河南岸,為達到與司馬懿決戰的目的,他一反從祁山進兵的老套路,入斜谷出隴東,並事先在半路上設置了驛站專門轉送糧草,充分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當時,在諸葛亮抵達渭河南岸的同時,司馬懿的大軍也來到了渭河北岸,雙方隔河相對,在行軍時間上打成了一個平手。

魏軍在抵達渭河北岸後,司馬懿便召集手下將領討論作戰計劃,不少將領都建議在北岸拒敵,他們認為北岸有渭河這條天險可以阻擋蜀軍的進攻,勝算更大。如果到南岸拒敵,魏軍就不得不背水紮營,這無疑於自陷死地,一旦敵人攻破營壘,大軍將退無可退,根本沒有生還的可能。

雖說當年韓信也曾背水為營,並大破趙軍,但試問這裡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死地而戰的風險太大,即便是像韓信那樣不出世的名將,也是預先佈置了兩千輕騎繞到趙營背後拔旗易幟,否則當日戰鬥的勝負真的很難說,所以魏軍很多將領都認為應該在北岸紮營拒敵。



但是,司馬懿卻不同意,他經過反覆考慮,認為渭河南岸是百姓居住的地方,如果讓諸葛亮順利佔領渭河南岸,那麼蜀軍就可以在這裡屯田,反客為主。於是,司馬懿果斷帶領大軍渡過渭河,並勇敢地背水紮營。

這樣一來,魏軍不僅封住了諸葛亮通往關中的道路,還使他不敢放心大膽地進行屯田,看似防守,其實暗藏殺機。在這種背景下,諸葛亮可供選擇的進軍路線就只剩下兩條:

一是從武功出發,沿山勢往東進軍直取長安;另一條是向西進軍五丈原,以此處為基地設法與魏軍展開大規模決戰,有效摧毀其主力,然後再由這裡北渡渭水,根據形勢或步步推進,進取長安,或轉身向西圖隴右。

當時,司馬懿對諸葛亮做出這樣的判斷:“諸葛亮如果有膽子,就出武功向東進攻直取長安,不過那傢伙太謹慎了,我覺得他這次一定會上五丈原的。”

司馬懿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武功與五丈原東西斜對,若諸葛亮選擇進軍武功,那司馬懿就必須放棄拒敵於渭水的計劃,率領大軍返回關中防守,這樣戰爭的主動權就由諸葛亮所掌控。更重要的是,如果諸葛亮能打下武功,就可以扎住腳跟,切斷司馬懿大軍與長安的聯繫,逼著司馬懿與蜀軍決戰,如此魏軍將面臨兇險萬分的境地。

但問題是,進軍武功有個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他的主要行軍路線是渭河與秦嶺之間的一條河谷,這條穀道非常狹長,諸葛亮如果從這裡行軍,士兵就不得不排列成一字長蛇的陣勢,正好將自己的側翼暴露給了魏軍,這種情況就如同當年劉備的連營七百里,非常危險。自古側敵行軍就是兵家大忌,諸葛亮他敢冒這個險嗎?



司馬懿覺得諸葛亮不會冒這個險,但他顯然也不敢賭。因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個世上只有傻子才會相信真有算無遺策之說,司馬懿不敢賭,所以他寧願犯兵家之大忌也要跑到渭河南岸來背水紮營,目的就是為了扼制蜀軍進兵武功的企圖。

因為,現在司馬懿和諸葛亮都在渭河南岸駐紮,諸葛亮除非抱有必死的決心,堅決不要後方;否則,他就不敢越過司馬懿的大軍,去進攻司馬懿背後的武功;而即使諸葛亮有必死決心,也只能沿著秦嶺與渭河之間的河谷行軍,這樣他的側翼就會完全暴露給司馬懿,魏軍便可以最快的速度展開襲擊。

對於諸葛亮來說,東進武功應該能夠調動魏軍回救,逼得司馬懿與自己展開決戰,但是行軍風險太大;即便自己能順利通過秦嶺與渭河之間的河谷,但誰又能保證一定能順利奪下武功,這一切都在未知之中。諸葛亮沒有把握,而他需要的恰恰是有把握的勝利。可是,世界上從來都沒有百分之百有把握的事情。

從某種意義上講,戰爭就是一場賭博,但諸葛亮卻不敢豪賭。所以,諸葛亮開始把目光瞄上渭河南岸的五丈原。

五丈原地勢險要,進退自如,蜀軍進兵此地可進入地勢較高的山地,從而把隴西魏軍和司馬懿切為兩段,如此再尋找戰機與司馬懿展開決戰,以摧毀其主力,這也不失為一條路。

況且,五丈原正好處在斜谷北口,斜谷是蜀軍糧食運輸的命脈,萬不可有失;同時蜀軍一旦被魏軍打敗,也可以及時地通過斜谷南撤,避免被司馬懿一鍋端。

諸葛亮這次是做好了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的,他寧肯求穩,絕不求急,而此地正符合他一貫以防禦保全為主的需要。最終,諸葛亮選擇帶兵進軍五丈原。


我是趙帥鍋


首先要說明一點,司馬懿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說道:“懿曰:“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東,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無事也。”但這句話不是正史中的原話。

據《晉書》記載:“(司馬懿)因謂諸將曰:‘亮(諸葛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亮果上原。”這才是正史中的原話。

也就是說,在正史中,司馬懿說:“諸葛亮要是一個勇敢者,就應該出武功,並沿著山(秦嶺)向東走;如果諸葛亮向西去五丈原,那我們的部隊就無事了。”果然如司馬懿所料,諸葛亮去了五丈原,最後在那裡去世了。

那麼正史的原話與《三國演義》中有何不同?

第一,《三國演義》隱去了正史中諸葛亮是否勇敢的因素(若勇者)。

第二,《三國演義》在司馬懿提到諸葛亮如果出武功後,增加了句“我等皆危矣”。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為什麼要這麼改寫呢?

《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延(魏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膽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這段記載講了蜀將魏延提出蜀軍通過子午谷直搗長安的意見,結果沒有被諸葛亮採納。魏延常說諸葛亮“怯,問題是諸葛亮怕的是什麼?因為什麼怕?

公元208年,曹操進攻荊州時,在當陽長坂以五千精銳騎兵擊潰劉備部眾的故事。劉備只帶著數十個騎逃離的戰場,諸葛亮就是這次戰爭的親身經歷者,也是這逃出來的數十騎之一。

當陽長坂之戰,給劫後餘生的諸葛亮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呢?

曹軍的騎兵太精銳了。

騎兵作戰有哪些特點呢?

騎兵在廣闊平原上作戰優勢比較明顯,但在江河湖泊縱橫的水域和山地地區作戰,其優勢就會受到限制。

這對諸葛亮北伐曹魏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據《三國志·明帝紀》和《魏書》,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出隴西,佔據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此時魏明帝曹睿講了一段話:“亮阻山為固,今者自來,既合兵書致人之術;且亮貪三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馬步騎五萬拒亮。”

由此可見,諸葛亮否定魏延直搗長安的意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長安位於關中平原,在平原上作戰,曹魏騎兵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一旦蜀軍戰敗,曹魏騎兵速度快,諸葛亮想全軍而退都很難。

相比之下,在山區、半山區、近山區作戰,騎兵的優勢受限,即使是蜀軍戰敗,也可以很快退入山區,方便全軍而退。

所以,羅貫中如此改寫的目的是想掩蓋諸葛亮缺乏“出武功”勇氣,擔心在關中平原與曹魏騎兵交戰;而是通過司馬懿說“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東,我等皆危矣”,來製造如果在關中平原決戰,諸葛亮能打敗曹魏騎兵的“虛擬現象”,以此來掩蓋諸葛亮怕曹魏騎兵的“怯意”。


孫正宇


如果諸葛亮兵出武功,雖然自己有後勤被斷的風險,但是可以直接威脅長安。這就表示司馬懿必須與諸葛亮進行決戰。而司馬懿剛剛在上方谷被諸葛亮燒了個七七八八,此時雙方決戰結果不用我說,大家都很清楚,司馬懿只有兩個結果,第一種是慘敗,司馬懿作為老將,肯定是先斷蜀兵後勤然後在和蜀軍決戰,如果斷糧計劃失敗,那麼肯定會被諸葛亮在殺個片甲不留,然後諸葛亮就可以藉此繼續逼近長安,長安以西就不在姓魏,大魏的半邊江山就此失去,諸葛亮匡復中原指日可待。

第二種情況就是司馬懿慘勝,斷糧成功後,司馬懿被率兵和蜀軍打決戰,但是就士氣和戰鬥力而言,剛剛被大火燒過的魏兵肯定弱於蜀兵但是魏兵拼死一戰還是勉強擊退了蜀兵,那麼司馬懿可以高枕無憂了嗎?當然不是,這種被迫的拼殺肯定會導致魏軍的生力軍大將減少,蜀軍損失可能也不小,但是肯定要比魏軍小很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即使魏軍勉強擊退蜀軍諸葛亮也可以馬上從西邊借到大量的羌兵補充兵源,而司馬懿只能等著魏皇帝慢慢給他調兵,形式在一段時間裡也會非常被動。

但是諸葛亮為什麼沒這麼做?

原因也很簡單,諸葛亮太謹慎了,兵出武功雖然收益大,但是風險也很高,尤其是後勤容易被掐斷。所以諸葛亮就沒有選擇出兵武功。可以說諸葛丞相一生就是毀在後勤這兩個字上了。


寫遊戲同人的小阿


司馬懿和諸葛亮交戰,多次吃虧,要不是蜀軍缺糧,諸葛亮要擴大戰果還是很有期待的。特別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馬懿先是堅守不出,諸葛亮糧盡退兵,司馬懿追擊還是被魏延,高祥等人殺得大敗,最後還折了張郃。所以,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馬懿打死也不想和蜀軍決戰的。因為:第一,司馬懿沒有必勝的信心,又少了張郃。第二,曹睿正親自對付來犯的孫權十萬大軍,給司馬懿的資源有限。第三,司馬懿知道諸葛亮事必躬親,恐怕命不久矣。



所以,司馬懿擔心諸葛亮大軍從斜谷出渭水之北的武功,再奪取北扶風,安定等郡,斷絕關中,關西和長安的聯繫。而且,斜谷一路是僅次子午谷最接近長安的谷口,可以從渭水之南直接威脅長安。因此,一旦諸葛亮直接橫跨渭水,進駐北地,東北西面三方可攻。司馬懿只能追著諸葛亮屁股後拼命了,又怎麼能拒守呢?非旦司馬懿不想決戰,曹睿也不想和諸葛亮決戰,因為司馬懿打輸了,關中或關西被割斷,對曹魏不利。司馬懿如果打贏了,軍中勢力更加坐大,曹睿更倚重司馬懿了。更何況,曹睿正親自對付孫權呢,所以只給司馬懿增兵二萬,又令辛毗持節,不讓司馬懿出戰。



幸好諸葛亮沒有出渭北的武功,而是渭南的五丈原。但是,沒有出五丈原是諸葛亮的戰略失誤嗎?當然不是,根據《諸葛亮集》他曾派虎步監孟琰紮營渭北,並沒有完全放棄武功。之所以不以武功為出兵方向,主要是缺糧缺怕了,而且進入渭北轉戰,後勤供應難度更大,斜谷谷口被斷,還有覆滅威脅。因此,諸葛亮明裡出兵五丈原,暗中卻攻打西北的北原,目的有兩個。第一,佔據北原,奪取隴西,斷絕關西之地。第二,可以連接北山,建立渭南前線基地和產糧之地。司馬懿作為統帥,沒有想到這一層,但是雍州刺史郭淮想到了,於是成功在北原抵擋住了諸葛亮的進攻《三國志.郭淮傳》。



諸葛亮這邊,雖然攻打北原,陽遂不下,在五丈原又和司馬懿陷入僵持,但是仍然可以背依山嶺在此地周旋發展,而且蜀軍有山地戰優勢。所以,諸葛亮在五丈原附近分兵屯田,以作長駐之基,只是天不假年,諸葛亮不久積勞成疾去世了。諸葛亮一去世,這個計劃就放棄了,蜀漢撤軍,司馬懿追擊,被姜維虛張聲勢嚇跑了,所以有百姓有“死諸葛走生仲達”一說《三國志》注引《魏晉春秋》。


大飛熊騎士


1,五丈原在武功以西,守著岐山的門戶,諸葛亮進兵到此,其實是想和魏軍打消耗戰,因為在五丈原,蜀軍進可攻、退可守!而司馬懿也能率魏軍主力逼近岐山下寨,與諸葛亮可長期對峙。

2,武功是長安城西面的門戶,從武功向東可進取雍州、長安,魏軍幾乎無險可守,諸葛亮若出兵武功,雖說冒險,但是足以讓司馬懿首尾不能相顧!

3,武功向北可攻取北地、上郡和安定諸城,魏國北方諸郡絕難把守。而諸葛亮沒有攻取這些魏軍守衛薄弱的地帶,而一心想攻長安,佔許都,證明諸葛亮急於取勝,司馬懿也就不用擔心諸葛亮會弄險了,更不用分兵魏國北境把守,直接在岐山和諸葛亮對峙,可以說是以逸待勞!從戰略上,司馬懿已然勝了一半!

以上就是筆者的解答,希望對您有幫助!再見!

歡迎關注“趣讀net”,一起探討網絡文學!

趣讀net



公元234年,這是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馬懿奉命抵禦蜀軍。司馬懿說:“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司馬懿的意思就是說諸葛亮進軍,若走五丈原這一路,將必敗】

諸葛亮是何等人物?好歹也是一國之相、三軍統帥,縱使蜀漢人才匱乏,但其手下也絕對有著完整的參謀團隊!況且諸葛亮是舉全國之兵,仗該怎麼打、部隊行軍路線該怎麼設計,諸葛亮及其團隊肯定是思之再三【不可能會有大的失誤】



而司馬懿此言很明顯,司馬懿看破了諸葛亮的意圖,他算準了諸葛亮必走五丈原這條路【從軍事角度來看,諸葛亮的意圖不難看破】司馬懿故意把這些事可成功失敗結合起來,故意找一些很容易預測的事來說給大家聽,最後大家見你說的很準,會怎樣?信心大增、士氣高漲。

最後,諸葛亮果然兵出五丈原。魏國三軍振奮、士兵們歡呼雀躍:“大都督真乃神人也,算的真準,魏國必勝!”

鼓舞士氣、增強信心。


其實在此前司馬懿還對曹睿說過:“天象對我們有利,奎星犯太白,利於中原。”

還有一段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墜吾畫中。”【意思就是諸葛亮志向遠大,卻不會抓住機會(這可以參考漢中之戰,劉備讓諸葛亮發兵增援前線,諸葛亮卻猶豫不敢發兵。還是在楊洪的極力勸說下才發兵前線,最後劉備贏得漢中之戰)。想的多,決策少(諸葛亮太穩,不敢弄險)。而且不掌握變化,不知道授權(諸葛亮攬大權於一身,凡事親力親為)。縱使他有十萬大軍,也不足為懼】



如遇大事,不要急,沉著冷靜應對。先把團隊的信心、士氣提起來。很明顯,這就是司馬懿的意圖,不僅在此戰。在司馬懿的戎馬生涯中,這類操作數不勝數。


左將軍


這句話是出自《三國演義》裡,語出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是說司馬懿在上方谷之敗後,渭南的營寨被諸葛亮乘勝佔了。司馬懿被迫據守不出。這個時候郭淮報告說諸葛亮要擇地紮營。這個時候,司馬懿說了這句話:

懿曰:“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東,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無事也。”令人探之,回報果屯五丈原。司馬懿以手加額曰:“大魏皇帝之洪福也!”

而在歷史上的記載裡,卻從來沒有這句話。類似的話在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在《晉書》中寫道:

(司馬懿)因謂諸將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

這兩句話意思差不多,不過意境不太相同,前者是《三國演義》中司馬懿經過上方谷大敗後,狼狽不堪,心懷忐忑時說的話。而後者是司馬懿與諸葛亮對峙時說的話。所以前者才會說出曹魏軍隊危險的話。

一、我們先從真實的歷史出發,看一看歷史上司馬懿說這句話的真實意圖。

我們看一下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時的部署,就知道諸葛亮和司馬懿這一次的交鋒是如何的激烈。當時諸葛亮的所有人馬才只有十二三萬,這一次就出動了十萬。而這一次諸葛亮為了保證後勤,專門儲存了三年的糧草,出斜谷,以木牛流馬,借水路運輸。

我們可以看出來,諸葛亮這一次是動員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來和曹魏決戰。這是因為諸葛亮的身體多病,知道自己已經時日不多了。在這次北伐中,諸葛亮拋棄了他素來被稱作的謹慎,打出了他最高的水平。

諸葛亮先是進軍渭南,然後渡河搶北原,在搶不到北原的情況下又聲西擊東,強襲陽遂。這一切,把司馬懿打得手忙腳亂。在好容易穩定住形勢後,司馬懿才說了那句諸葛亮是否是勇者的話。

其實,諸葛亮是不是勇者,司馬懿心裡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在這次和諸葛亮的交手中,感到了諸葛亮的變化。諸葛亮已經不是他預想的諸葛亮了。諸葛亮這一次,是非要逼他決一死戰不可了。諸葛亮放棄他過去的謹慎的方針,公開進行冒險,爭奪北原、陽遂。在和司馬懿對峙,派人送巾幗給司馬懿逼他出戰。又針對司馬懿想和蜀軍拼消耗,採取屯田的辦法。

試想一下,蜀軍就駐紮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公認開荒種田,這還不是勇者所為嗎?所以司馬懿說的諸葛亮駐紮在五丈原,而不出武功依山而東就不是勇者,這句話只能去騙騙那些無知的人罷了。

如果兩個人調個個,司馬懿率領蜀軍,他也不會出武功依山向東的。我們可以看看地形,如果諸葛亮出武功,把自己的一翼以山地作為依託,全軍向東進軍,挺進關中。那麼,諸葛亮將處於什麼境地?

司馬懿的主力在渭南虎視眈眈,當諸葛亮向東進發的時候,就變成了側敵側山的形勢。他的一翼雖然有山地掩護,可是這一面沒有敵人,反而成了自己與後方聯絡的障礙。而另一翼處於司馬懿主力的威脅之下。再加上諸葛亮率領的蜀軍沒有強大的騎兵,在平原怎麼和司馬懿的魏軍交戰?

這樣一來,諸葛亮率領的蜀軍成為司馬懿軍隊面前的一字長蛇陣,還是側對著自己的。司馬懿可以隨時、隨地的打擊蜀軍,把它切成幾段吃掉。試問一下,把諸葛亮換成司馬懿,他會這麼做嗎?這不是勇敢,而是愚蠢,諸葛亮當然不會這樣做。

至於說司馬懿說諸葛亮會去駐紮在五丈原,我們就又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既然司馬懿預料到諸葛亮會駐紮在五丈原,那麼他為什麼不先去搶佔五丈原呢?這是因為,司馬懿心裡清楚,他是沒有能力佔領五丈原的。

這是因為諸葛亮的主力是優秀的山地步兵,如果司馬懿去爭奪處於山地地形的五丈原,會正中諸葛亮的下懷。這樣一來,司馬懿就必須在不利的情況下和諸葛亮決戰。就如諸葛亮不肯出武功一樣,司馬懿也不會去和諸葛亮爭奪五丈原,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諸葛亮在五丈原安營紮寨。

因此,司馬懿在事先就料到了諸葛亮不可能出武功沿山向東,而且肯定要駐紮在五丈原。因為司馬懿無法阻止諸葛亮的行動,所以他才故意在部下面前把這些說出來,一是顯示自己的神機妙算,二是顯示諸葛亮不是勇者,三是給自己的部下加油打氣,振作士氣。

二、《三國演義》中司馬懿說這句話的意圖。

而在《三國演義》中,情況又是不同。在這個時候,司馬懿在上方谷剛吃了敗仗,自己險些被諸葛亮用計燒死。而他在渭南的營寨,被諸葛亮全都佔領了。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解除了他側翼的威脅,向東進軍的時機成熟了。

如果在這個時候,諸葛亮出動蜀軍的主力,他就可以突入關中地區,直接進出曹魏的腹心地區。司馬懿在大敗之餘,已經無力對諸葛亮進行有力的反擊。這樣,他只能後撤,去保衛自己的根本地區。

這樣一來,諸葛亮就把戰區推進到了關中,成功的做到了隔絕隴道的戰略。接下來,諸葛亮將一部分兵力轉用於隴西,收編少數民族武裝,組織自己的騎兵部隊。這樣一來,戰爭的形勢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諸葛亮的這一次北伐未始不會成功。這就是司馬懿說的,如果諸葛亮出武功依山而東,我們危矣的原因。

可惜,《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小說,雖然作者可以杜撰一些情節,但是也不能偏離歷史真實太遠。因此,最終諸葛亮還是上了五丈原,使得司馬懿逃脫了滅頂之災。

結語:

當年的司馬懿說出對諸葛亮出兵的看法,所謂出武功還是上五丈原,都是司馬懿的一廂情願。他既不能阻止諸葛亮不出武功,也不能阻止諸葛亮上五丈原。他故意這麼說,無非是已經料到諸葛亮不會出武功,而是必上五丈原。

因此,司馬懿在部下面前故意這樣說,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神機妙算,為了自己的部下撐腰打氣而已。最後,司馬懿還是不敢和諸葛亮交兵,只是依靠一個耗字,把諸葛亮耗死了事。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