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偏爱的至尊之宝——鹿角椅


1631年,在皇太极率领的后金军与明军对战的大凌河之战中,一只大鹿从东面奔来,闯进中军大帐,皇太极立刻命人捕获这只天赐之鹿,随后皇太极用这个硕大的鹿角做了一把椅子,这就是清朝皇帝至宝鹿角椅的由来。


清朝皇帝偏爱的至尊之宝——鹿角椅


清朝在入关之初,是一个主要由狩猎为生的民族,皇太极在骑射方面极为精通,而且满族对意外捕获的飞禽走兽都视为一种吉兆。


清朝皇帝偏爱的至尊之宝——鹿角椅


清朝凭借着这股士气,一举进入关内统一中国,开创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满清王朝,所以这个鹿角椅一直受到清朝皇帝的特殊喜爱。

清朝皇帝偏爱的至尊之宝——鹿角椅


乾隆还特地为鹿角椅吟诗一首:“制椅犹看双角全,乌号命中想当年。神威讵止群藩詟、圣构应谋万载绵。不敢坐兮恒敬仰,既知朴矣愿捐妍。盛京惟远兴州近,家法钦承一例然”。

清朝皇帝偏爱的至尊之宝——鹿角椅


鹿角椅的靠背和支柱都由硕大霸气的鹿角构成,尖锐的鹿角环绕在椅子周围,犹如锋利的武器保护着坐在椅子上面的主人。


清朝皇帝偏爱的至尊之宝——鹿角椅


椅座下的椅腿使用两只鹿的回支角,交叉对称向里恰巧形成托角枨,向外翻的角根部又形成外翻马蹄,如此精巧的鹿角形状,是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打磨才完成的,可以称作是巧夺天工之物。

清朝皇帝偏爱的至尊之宝——鹿角椅

作为一款清朝皇帝特有的喜爱之物,鹿角椅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损失殆尽,只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几把,为了不让这个历史文物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张敬轲肩负起了这项使命。

清朝皇帝偏爱的至尊之宝——鹿角椅


张敬轲老师从小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对中国非物质文化艺术品非常的感兴趣,当同年龄段的孩子还在嬉戏打闹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阅读有关历史艺术品文化相关的书籍,通过对清朝历史的深入了解,把鹿角椅的制作融入进深深的年代感。

清朝皇帝偏爱的至尊之宝——鹿角椅


在张敬轲老师最初制作鹿角椅的时候,遇到了许多工艺上的难题,怎么让椅子整体看起来凌厉霸气还要起到让乘坐者感到舒适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椅子的靠背扶手仅仅由鹿角构成,后来张老师通过不断的研究改造,不仅让外观看起来霸气十足,还起到了按摩穴位的功效。

清朝皇帝偏爱的至尊之宝——鹿角椅


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反复潜心制作,2017年张敬轲鹿角椅制作技艺正式列入中国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拥有数百年历史的鹿角椅传承了下来,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添写上了浓重的一笔,开启了新的篇章。


清朝皇帝偏爱的至尊之宝——鹿角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