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問:2019—nCoV的時間曲線如何?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從2019—nCoV的時間曲線可見:從2019年年底到目前,最初我國發現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主要集中於武漢。當時懷疑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1月上旬,明確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的病原為新型冠狀病毒。隨後該病毒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nCoV。隨著時間延長,發現有人傳人現象,之後,發現人傳人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傳染性很強。1月2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被宣佈為乙類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管理。

最初稱之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從感染防控路徑來講:1月22日,國家衛健委發佈了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南。從1月24日總計1287例,到目前接近8萬例,病例增長迅速,波及面越來越廣。起初為武漢以及武漢周圍城市,隨之湖北周圍省份,波及全國各地,目前國外相繼出現病例。

問: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何處?它與哪些野生動物可能有關?

新型冠狀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的β屬,有包膜,圓形橢圓形、常為多形性、直徑60-140納米。世界衛生組織將它命名為2019—nCoV。從本世紀以來,先後出現2003年的非典冠狀病毒,起源於廣東;2012年的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起源於沙特地區;2019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自武漢發現。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除了這三個冠狀病毒,之前還有四種冠狀病毒對人可致病,但它們主要可引起感冒,約佔感冒病毒的10%-15%,且病情較輕,傳染性不強。但非典、中東呼吸綜合徵和新型冠狀病毒致病力較強,傳染性較強,故影響較大。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上圖為我國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電鏡下的圖片。它可侵蝕到呼吸道上皮細胞,引起致病。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上圖顯示α、β、γ、δ四個屬的冠狀病毒,基因結構差別較大,即使在同一屬裡,比如β屬,不同種的冠狀病毒基因差別比較大。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與上圖所示的冠狀病毒比,基因差別較大。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上圖指冠狀病毒的不同屬,紅色為β屬,還有α、γ、δ。γ家族是最小的屬。從右圖可見,駱駝是與中東呼吸綜合徵病毒相關聯的,駱駝上方為果子狸,果子狸是與非典冠狀病毒相關聯的。之前發現非典來自於果子狸,中東呼吸綜合徵來自於駱駝。最新研究發現,無論是非典還是中東呼吸綜合徵,最早的來源都是蝙蝠。

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實際上也來自於蝙蝠,現在認為它來自於菊頭蝠。關於它的證據收集還沒有確定,但研究顯示,可能與穿山甲或者蛇這一類野生動物有關。

問:新型冠狀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新型冠狀病毒的抗力研究現在較少,從它相類似的病毒非典和中東呼吸綜合徵的抗性看,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敏感,對熱敏感。56度、30分鐘可將其滅活,採用的消毒劑如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也可滅活新型冠狀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乙醚和氯仿也可滅活病毒。它的抗力並不強。

從流行病學講,它的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最主要的表現是新冠肺炎。除此之外,無症狀的感染者也成為重要傳染源,比如潛伏期的病人、隱性感染者。他們儘管沒有臨床症狀,但是他們的飛沫裡照樣含有病毒,照樣可傳染其他人。

問: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是什麼?關於氣溶膠傳播的問題如何解釋?

新冠肺炎主要傳播途徑有兩種:第一種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第二種是密切接觸傳播。無論新冠肺炎病人還是處於潛伏期的患者,或者是隱性感染者,他們的呼吸道飛沫都含有病毒,都可傳染其他人。

產生呼吸道飛沫的情況主要是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都易產生飛沫。飛沫直徑大於5微米。飛沫傳播距離有限,一般不超過1米。關於密切接觸的解釋,飛沫可汙染物體表面,病人的排洩物,如糞、尿,都能汙染環境,汙染物體表面。如果手接觸環境、物體表面,手也會被汙染。被汙染的手再接觸鼻腔、口腔或顏面部,可能造成密切接觸的傳播。這兩種是主要傳播途徑。

關於氣溶膠傳播,第六版診療方案有解釋:在相對封閉的房間中,如果長時間暴露在高濃度的氣溶膠下,可能經氣溶膠傳播。但目前關於氣溶膠傳播的病例非常少,仍需新證據。儘管最近有人可能在空氣中偶爾檢測到病毒的核酸,但意義有待研究。整體講,氣溶膠傳播可能性較小。在易感人群方面,除非得過新冠肺炎,否則都是易感人群。如果暴露,抵抗力較低,就可能發病。

問:為何說家庭聚集性是這次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特點之一?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這是一個家庭聚集性傳播的案例,從中可看出傳播途徑。家庭聚集性傳播是此次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特點之一。

一家之中有兩個以上,甚至四五個成員發病,再次印證飛沫傳播的重要性,但也不排除有密切接觸的因素存在。

問:2019—nCoV的診斷與臨床分型是怎樣的?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新冠肺炎(或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原是2019—nCoV。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診斷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學資料有四點。具備這四個流行病學史的人(四點中的任意一點,加上臨床表現任何兩點),均可診斷為疑似病例。或者無流行病學史,但具備臨床表現的三點,也可診斷為疑似病例。如對疑似病例進行採樣,符合確診依據兩項中的任何一項,該病例就可定為確診病例。所以,

新冠肺炎臨床病例可分為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兩種新冠肺炎根據其病情的輕重,可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四種類型。

問:對病例的發現與報告是如何規定的?

若發現疑似病例,應立即進行隔離治療。隔離治療之後可組織會診,採樣、糞檢,看能否確認診斷。但必須先隔離治療,不能讓疑似患者回家,也不能讓其回社區。強調:疑似及確診病例應在具備有效隔離條件和防護條件的重點醫院隔離治療。疑似病例應單人單間隔離治療,不能有其他病人聚集,無論是確診病例還是其他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房進行治療,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問:病例的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是什麼?

解除隔離後出院標準有四條:1.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2.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3.肺部影像學顯示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4.連續兩次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至少間隔1天)

。四條同時具備時,即可出院或者解除隔離。如按第五版前的診療方案,患者可以回家,也可以上班、上學,但據第六版診療方案要求,即使達到解除隔離後的出院標準,也不一定能回家。比如:武漢現在對這部分病人儘管已出院或解除隔離,但還需進一步關心關懷。回到轄區或者居住地,進一步隔離兩週時間。第一讓其自己恢復抵抗力,第二能夠避免其兩週之內萬一還有傳染性,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因為目前已發現有病人出院後,可能糞便內存在病毒,可作為傳染源繼續發揮作用,如出院後做到這些注意事項,就會明顯減少影響。

問:如何解讀醫療機構內新冠防控技術指南?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該指南為今年1月22日由國家衛健委頒佈。指南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要求。對醫療機構提出十點基本要求:

(一)制定應急預案和工作流程。各醫療機構都要制定針對新冠肺炎的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如有病例區縣,應急預案就定為工作流程,要考慮怎麼應對傳染病。

(二)開展全員培訓。包括高風險科室醫務人員,也包括非高風險科室醫務人員。除醫務人員之外,還包括管理人員、後勤支持人員,以及物業保潔人員等等,要進行全員培訓。這些人員都要清楚工作預案或工作流程,知應該怎樣預防控制這種傳染病。

(三)做好醫務人員防護。在制定該方案時,已發現有一部分醫務人員出現感染,且與診療操作有關、與醫院有關,所以特別強調醫療機構應當規範消毒隔離和防護工作,儲備防護用品。特別強調在嚴格落實標準預防的基礎上面強化接觸傳播,飛沫傳播和空氣傳播的感染防控。當時大家對於傳播途徑不是十分了解,所以給出一個要求:全面防控。強調要正確選擇和佩戴口罩,手衛生是感染防控的關鍵措施。為什麼強調正確選擇和佩戴口罩,強調手衛生是感染防控的關鍵環節?因為它是一個呼吸道的傳染病,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作為呼吸道傳染病,新冠病毒必須進入呼吸道才能造成感染。要進入呼吸道必須通過口和鼻呼吸,包括飛沫,也包括氣溶膠。口罩是攔在口鼻前面的一道屏障,一道防火牆。強調它可以通過密切接觸傳播,所以手衛生也特別重要。還特別強調了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都要做好手衛生。這兩個措施是防控的關鍵措施。

(四)關注醫務人員健康。關注醫務人員健康,要避免醫務人員過度勞累。1.應合理調配人力資源和班次安排,避免醫務人員過度勞累。勞逸結合,要休息好,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在新冠疫情期間,除了應對疫情比較辛苦,其它事情儘量少做或者不做,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和睡眠時間。2.提供營養膳食,增強醫務人員免疫力。為醫務人員提供合理的營養膳食,增強醫務人員的免疫力。強調吃飽,儘量吃好。在新冠疫情期間,醫務人員很辛苦,勞動強度大,所以一定要保證免疫,此時千萬不能減肥瘦身。3.針對崗位特點和風險評估結果,開展主動健康監測,包括體溫和呼吸系統症狀等。注意預防感冒,預防其它的感染,增強體質,出現發燒咳嗽,有可能出現新冠肺炎的感染,要特別警惕,採取多種措施,保證醫務人員能夠健康地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4.採取多種措施,保障醫務人員健康地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

(五)加強感染監測。

做好醫務人員感染的監測,包括體溫監測,同時也要做好病人感染的監測。

(六)做好清潔消毒管理。1.按照《醫院空氣淨化管理規範》,加強診療環境的通風,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進行空氣消毒,也可配備循環風空氣消毒設備。2.嚴格執行《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範》,做好診療環境(空氣、物體表面、地面等)、醫療器械、患者用物等的清潔消毒,嚴格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洩物、嘔吐物的處理,嚴格終末消毒。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2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消毒劑使用指南》的要求,要求在五種情況下做好消毒工作,包括醫院的隔離病區、醫院的高頻接觸物體表面、門把手、電梯按鈕,也包括醫院的環境表面的清潔消毒,排洩物處置,手衛生,這些方面都需要加強。同時也要注意在文件裡提到的七個不宜。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最近發佈的89號文件,要求依法依規開展消毒工作,要求採取科學消毒措施,精準施策、科學消毒,真正做到切斷傳播途徑,控制傳染病流行。在什麼情況下要加強消毒?如高頻接觸物體表面、手衛生等等。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文件提出,要防止過度消毒,現在有的醫院、單位、公共場所都存在過度消毒現象,會危害健康。

(七)加強患者就診管理

(八)加強患者教育

(九)加強感染暴發管理

(十)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在醫療廢物管理中,隔離病區醫療廢物會明顯增加,我們每天脫下口罩、手套、鞋套、帽子都成為醫療廢物,脫下的隔離衣、防護服同樣也是醫療廢物,所以要把它放置好,不要造成醫療廢物遺撒情況。

問:對醫院四大重點部門的管理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在重點部門管理方面主要講了四個部門。第一個部門是發熱門診。在發熱門診主要是強調標準預防,強調手衛生,強調及時發現病例。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在急診主要強調兩點:第一點是預檢分診。要儘量將發熱患者引導到發熱門診就診;第二點是在急診強調標準預防。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普通病房最重要的是標準預防。標準預防中值得我們注意的,第一是醫務人員一定要按照前面所講到的,正確佩戴口罩和做好手衛生;第二是要及時發現病人。因為如果標準預防做得不好,醫務人員很有可能成為密切接觸者或者是感染者。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隔離病區收治疑似或確定新冠病區的管理,建設佈局和工作流程特別重要。第一要看有無三區劃分:清潔區、潛在汙染區和汙染區。三區之間有無實質性的屏障,有無門;有無兩通道,有無醫務人員通道和病人的通道;氣流組織是否由清潔區流向汙染區。同時要注意防護用品的配備,假如有負壓病房,負壓病房應該符合有關的規定。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在隔離病區裡強調兩點:第一,疑似病例必須單人單間隔離;第二,確診的患者可以多人一間,疑似病例必須單間隔離。以人為鏡,互相監督、互相挑毛病、互相指導,共同提高。

問:如何防止醫護人員感染,做好醫護人員防護?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新冠病毒已有不少醫務人員感染,全國統計結果超過3000人,確診人數超過2000人,這些感染都發生在早期。而早期感染有多種原因,比如對疾病的認識不夠、沒能早期識別感染、醫務人員防護知識掌握不夠、防護用品使用不當、工作忙碌辛苦等等。前期感染的醫務人員中,有的是社區感染,比如來自家庭聚集性,有的來自於社區其它環境,其中也有一些是院內感染。所以,要特別重視醫務人員感染的防控,保證戰鬥力。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如果醫護人員有畏寒、發熱情況,一定要及時休息,不要到病房去,不要上班,不要把感染傳給病人或同事,比如說感冒、甲流、腺病毒感染,或者是多重耐藥菌感染等等。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手衛生方面要強調的是:在此次傳染病發生期間,手衛生的指徵有所增加。特別強調在公共場所、醫療場所,如果要用自己的手接觸身體的任何部位,都要做手衛生。此處還有一條:便後要做手衛生。其實便前也要做手衛生,這是需要加強的。

如何理解「戴手套不等於洗手」?意思就是摘手套之後必須洗手。手衛生的基本環節是:要麼用流動水洗手,要麼用速幹消毒劑擦手。需要強調的是:當用流動水和洗手液洗手時,一定要保證40秒時間,不能幾秒鐘就洗完,這樣洗不徹底,一定保證40秒。當用速幹消毒劑擦手時,一般能夠堅持15到20秒鐘,但此時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取手消液太少。還沒有做完六步洗手,手消已經幹了,這時再擦就毫無效果。所以,要保證取的手消液有足夠量。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上述內容進一步說明,這是一個高風險的操作,所以需要特別謹慎。但是,並不指高風險操作,醫護人員就一定會感染。只要防護好,照樣可以使病毒傳播成為低風險甚至沒有風險。因而,還是要強調醫用防護口罩的佩戴,此外,注意預防銳器傷。

問:醫務人員進入隔離病區穿戴防護用品程序應注意哪些?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關於醫務人員進入隔離病區穿戴防護用品的程序,需要關注的是,從醫務人員通道到進入汙染區,中間還需要做一次手衛生。之後把防護用品穿戴完、綁好,就可進入隔離病區。

問:醫務人員離開隔離病區穿戴防護用品程序應注意哪些?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離開汙染區的整個過程大約做四次手衛生即可。目前也存在一個問題,醫護人員的手衛生次數太多,應該合併一些,減少一些,但合併、減少的同時,應該把每次手衛生做好、做到位。

問:針對所有患者採取標準預防措施應注意哪些?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世界衛生組織針對新冠肺炎出臺的該指南,強調針對所有患者採取標準版的措施。標準預防措施包括咳嗽、呼吸、衛生措施、手衛生、個體防護設備的使用,還包括環境清潔與消毒。

問:針對接觸和飛沫的防護應注意哪些?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針對新冠肺炎採取接觸飛沫防控的措施,與我國的要求基本一致。但差別有兩點:第一,沒有說使用防護服的問題;第二,針對接觸和飛沫傳播,他們沒有講到醫用防護口罩的使用。他們強調的是醫用口罩。醫用口罩就是一般外科口罩。

問:針對產生氣溶膠的操作的空氣傳播預防措施應注意哪些?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針對產生氣溶膠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通風良好的房間;第二,需要使用醫用防護口罩,使用防顆粒物的呼吸器,包括N95口罩,FFP2標準或者是同等標準的口罩。強調使用一種類型的口罩即可,這是對使用口罩的定義。

問:美國CDC針對新冠肺炎指南中對穿脫防護用品程序講了什麼?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美國CDC針對新冠肺炎的指南,同樣主要在使用口罩方面,強調要使用醫用防護口罩。實際上我國的防範措施比較全面,既有防護服,又有防護口罩。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有些細節同樣是需要關注的。此處特別強調行為隔離,在這方面,各位都很有經驗,只能待在自己房間裡,儘量減少與其他人員交流,不要跟著醫生、護士後面跑。新冠肺炎的病人在出院時,要告訴他們如何戴口罩,告訴他們手衛生的規則。

問:除了以上提到的部分,還有哪些注意事項需要注意?

以下這些事項需要引起注意:

1.行為隔離與防護用品的配備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注意細節;

2.不同區域穿戴和脫摘不同的防護用品,穿著汙染衣服不能亂走,各區門的管理非常重要;

3.防護用品穿脫流程要上牆,要配置穿衣鏡;

4.手衛生特別重要,速幹手消毒劑揉搓至幹,出病區和吃飯前記得洗手;

5.戴口罩很重要,防護口罩一定記得密合性試驗,不同區域穿戴不同的口罩,防汙染;

6.開窗通風非常重要。

問:對患者的管理應注意哪些方面?

加強患者的管理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疑似或確診患者及時進行隔離,並按照指定規範路線由專人引導進入隔離區。

(二)患者進入病區前更換患者服,個人物品及換下的衣服集中消毒處理後,存放於指定地點由醫療機構統一保管。

(三)指導患者正確選擇、佩戴口罩,正確實施咳嗽禮儀和手衛生。

(四)加強對患者探視或陪護人員的管理。

(五)對被隔離的患者,原則上其活動限制在隔離病房內,減少患者的移動和轉換病房,若確需離開隔離病房或隔離區域時,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防止患者對其他患者和環境造成汙染。

(六)疑似或確診患者出院、轉院時,應當更換乾淨衣服後方可離開,對其環境進行終末消毒。

(七)對屍體應及時進行處理。

處理方法為:用3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0.5%過氧乙酸棉球或紗布填塞患者口、鼻、耳、肛門等所有開放通道;用雙層布單包裹屍體,裝入雙層屍體袋中,由專用車輛直接送至指定地點火化。患者住院期間使用的個人物品經消毒後方可隨患者或家屬帶回家。

問:如何正確選擇與使用防護用品?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關於防護用品的正確選擇與使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中常見醫用防護用品使用範圍的指引,我們依據的這個文件主要目標有兩個。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第一要防止醫務人員防護不足。大家可以考慮,在我們和新冠肺炎作鬥爭的過程中,防護不足方面有什麼表現?一方面,比如說沒有足夠的負壓病房,這是一個我們直到現在都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在以後大家可能要考慮備負壓病房;另外一方面,操作可能有不足,正確使用方面有不足。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同時也要考慮有沒有防護過度的情況。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方面在某些情況下才需要加隔離衣。比如做一個操作可能把防護服汙染,又不太願意去更換防護服,或者是不方便,可以在外面加一個隔離衣。如果汙染了,就把隔離衣拉掉即可。

其實對於醫務人員來講,為了保證安全,怎麼防護都不為過,前提就是防護有效安全。假如有圖中出現的這些情況,第一,它不能保證效果,甚至會降低防護效果;第二,可能帶來一些不安全因素。

問:如何正確選擇與使用防護用品?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這是常用防護用品的選擇與使用原則。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強調口罩的佩戴。我們在和新冠肺炎鬥爭的過程中,使用的口罩主要是兩種,第一種醫用外科口罩,第二種醫用防護口罩。不管是醫用外科口罩還是醫用防護口罩,正確佩戴特別重要,假如佩戴不正確,外科口罩不能發揮外科口罩的作用,防護口罩也不能發揮防護口罩的作用,就會造成感染。所以我們要想,怎樣把外科口罩戴好,怎樣把防護口罩戴好。

這是佩戴醫用外科口罩的方法,醫用外科口罩能阻止0.3微米的顆粒,所以它能夠防止飛沫傳播,假如戴得不好,它就不能夠預防飛沫傳播。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有效防護時間4小時,稍微延長一點也沒關係,只要不是延長太多。如果被汙染,須及時更換。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這是佩戴醫用防護口罩的方法,這五個步驟我們大家都會戴。但是關注到這五個還不夠,這隻能說我們把口罩戴上了,口罩是不是戴好了?現在還不知道。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所以,第六步是必不可少的。

第六步就是我們每次佩戴醫用防護口罩,都應該按照上圖所示進行密合性檢查。假如我們把口罩戴上去了,但是沒有戴好,儘管這個口罩它能夠阻止0.3微米顆粒進去,但又在別的地方有漏氣,3微米、10微米,甚至30微米的顆粒都會進去,那就完全不能發揮作用,等於沒有戴防護口罩,所以密合性檢查特別重要。


這是N95口罩與醫用防護口罩的區別: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乳膠手套最忌諱的是什麼?就是戴了手套之後到處跑,跑到不該去的地方,摸到不該摸的地方,這就會造成汙染的擴散。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速幹手消毒劑怎麼用都可以,但最怕是什麼?一次給的量太少,不能夠做完手衛生,它就幹了。可以多設置一些速幹手消毒劑以方便使用。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護目鏡是保護我們眼睛的,保護眼結膜,它是可以重複使用的,關鍵的問題是,第一,我們要保證消毒符合要求;第二,要禁止戴的護目鏡離開這些需要戴護目鏡的地方,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比如說在重症監護病房在隔離病區,採集標本的時候,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的時候必須戴,而且一定要戴好。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關於防護面屏和防護面罩,要強調的是最後兩句:護目鏡和防護面屏防護面罩不需要同時使用,只要使用其中一樣就可以了,同時我們戴著護目鏡戴著防護面屏也不能離開診療區域。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隔離衣大家都很熟悉,如果有洗手,一般來講就不需要在裡面穿隔離衣,隔離衣的使用也要去考究。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防護服大家都比較熟悉,它的防護效能它的防護面積都要優於隔離衣,它也有防護服穿脫方法,同時我們也要注意不要穿著醫用防護服離開隔離病區。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這是穿和脫醫用防護服的方法,大家可以慢慢熟悉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鞋套也是在規定區域使用,從潛在汙染區進入汙染區需要穿鞋套,或者是從房中間進入負壓病房的時候需要穿鞋套。反過來,如果從負壓病房進入房中間要脫鞋套,從汙染區進入潛在汙染區也應該把鞋套脫掉。最忌諱的就是穿著鞋套到處跑。這是關於防護用品的選擇和使用。我想我們各位專家應該都有親身體會。我特別強調口罩的選擇和佩戴,在這方面出現問題,就可能造成感染。

問:工作中需要特別留意哪些常見問題?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一般接觸疑似或確診患者時,防目鏡、防護面屏也不是必須的。但是,如果存在有可能噴濺這樣的一些操作,或者採咽拭子的時候必須戴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戴好。

我們在戴醫用防護口罩的時候,在裡面先戴一個外科口罩再戴醫用防護口罩,這個不允許。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候它會降低防護口罩的效果,它影響我們戴防護口罩的密合性,本來是要阻擋0.3微米的顆粒,如果密合性做得不好,3微米、10微米的都可以進去,就等於沒有戴口罩。離開汙染區的時候,防護口罩還能用一段時間,這時往往都是醫生查完房,在潛在汙染區還需要戴醫用防護口罩的時候。可以先戴一個外科口罩在外面,等離開汙染區的時候就把外科口罩拿掉,再繼續使用裡面的防護口罩,只是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雙層口罩。如果不是這種情況,都不需要。

新冠肺炎的診治過程中,我們要做好感染的防控,包括保護病人,也要保護我們醫務人員,都需要我們考慮。要預防病人醫院感染,也要預防醫務人員醫院感染新冠肺炎。所以,正確使用防護用品,關注病房的佈局流程,三區劃分,兩通道,這些都是必要的。只要我們能夠做好,我們既能夠保護病人,也能夠保護我們醫務人員,也能夠保證我們平平安安。

問:有哪些可供大家參考的延伸閱讀資料?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有一些文章大家可以看一看,比如:醫療機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若干問題;新冠肺炎醫院感染防控的常見困惑;新冠肺炎醫療隊駐地感染防控原則。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口罩、防護服;世界衛生組織關於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十問十答。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以上這些延伸閱讀的資料,有時間大家都可以看一看。


答疑與討論

王一民:感謝吳教授精彩的介紹。我們想問兩個小問題,這也是網友非常關心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您這次提到了我們防護經常有不當的情況,防護不當是這次的感控防護當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這個不當我理解兩方面,一方面是防護不到位,這一點是大家現在努力都要在改變的,因為前期物資短缺,後來物資逐漸跟上了,可能防護就到位了。但是另外一點就是防護過度的問題,怎麼去構建一個我們醫務工作者的心理防線?因為我理解他們的防護過度是因為心裡不放心這一點,在這個方面您有什麼更好的經驗給我們的一些醫院去建議嗎?

吳安華:謝謝王教授,其實大家的擔心我是可以理解的,大家總想做到萬無一失,萬萬無一失,所以有時候防護就會有點過,其實我的意思就是講,我們應該怎樣來克服心理上的一個困難?就是要從它的傳播原理來講,比如我剛才講到到呼吸道傳染病,它是主要經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的,還可以通過密切接觸傳播,那麼新冠病毒它必須進入呼吸道才能感染我們,所以我們的防護應該是都要圍繞怎麼樣防止病毒進入呼吸道來開展。而它要進入呼吸道,必須經過口和鼻吸進去,口罩恰好是蓋住我們的口和鼻,就在我們的呼吸道前方它是一個防火牆,它是一道屏障。所以我反覆強調,大家要理解口罩的重要。如果知道口罩的重要性之後,就會首先能夠把口罩利用好、戴好,就能夠阻止病毒經過呼吸道,經過口和鼻進入呼吸道。其它的不是說不重要,其它的也重要,但是相比口罩來講,我們要突出口罩的位置。如果有這樣的基礎,你在防護的時候,哪個地方假如露一小塊皮膚,也不會特別計較,也不會強調要穿幾層衣服、戴幾層手套,要不要噴藥,在離開汙染區的時候要不要去洗眼鏡,要不要去洗鼻子等等,自然從原理上面就會打消顧慮,你的防護就會覺得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不需要再加一層衣服,也不需要再加一副手套,也不需要戴了護目鏡後再加一個面屏等等,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最關鍵需要理解它的原理。

王一民:謝謝吳教授,我還想問一問題,其實是在以前感控的過程當中我們特別關心的,但這一次好像提到的相對比較少,就是我們院內感染的問題。我有一個場景想要問您,我們醫生在汙染區穿著我們的防護服,甚至我們外面還穿著一層隔離衣去查房去接觸病人,而這個病人過程當中,我們醫生是戴著手套去接觸每一個病人,從1號床一直可能到10號床的問題,這個問題原來我們一直存在的院內感染播散,因為接觸的問題把A病人的耐藥細菌傳遞給B病人傳遞給C病人的問題,在這一次有過出現嗎?有過這樣因為我們醫護工作者是把自己防護得很好了,而忽略了對於病人的一個保護呢?有過這樣的問題嗎?

吳安華:現在沒有發現,它雖然包括兩個方面,我的理解第一個就是一個病人的新冠肺炎傳給另外一個病人,這個可能性是非常小的;第二個可能性,一個病人把新冠肺炎的病人,他的感染傳給其他病人,這個可能性我覺得應該來講也是比較小,目前來講確實還是有,因為我也瞭解了在重症監護病房裡面,包括多種耐藥菌感染的問題,這個時候其實關鍵的一點就是手衛生。我們看望一個病人,再去看另外一個病人的時候,一定要做手衛生,如果不是通過手,比如說通過我們的隔離衣或者通過防護服帶過去的可能性,與手比較起來我覺得是微乎其微的。所以這個時候手是特別重要的,當然也還包括其它的醫療器械汙染之後,它也可以在一個病人使用,沒有很好的消毒,也可以傳給另外一個病人。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裡,儘管它的要求好像比較低,但是它有一個要求是比較高的,它要求看每一個病人都要換手套換隔離衣,它就強調這一點。這個問題可能也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你剛才講到的是不是通過我們把一個新冠肺炎的病毒傳到另外一個病人,如果不做手衛生也是可以的,因為如果不做手衛生你接觸了病人之後,你的手套上面汙染了,那麼你再去接觸另外一個病人的時候,可能把他的手就汙染了,他的手再接觸他的口腔也可能傳染。但是這個缺乏進一步的證據與觀察,所以院內感染的防控其實還是很重要的,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預防的。

王一民:謝謝吳教授,我再問最後一個問題,這也是剛才網絡稍微有點問題的時候我問的各位網友,因為我們今天有很多感控的老師一起去參加我們的討論,所以我拋給他們一個問題。在沒有疫情的時候其實我們的感控的老師,感控的辦公室的管理老師,去到臨床一線的時候反而不太受我們的臨床一線的重視,有這樣的一個問題的存在,但是這次疫情的出現反而我們的感控老師像香餑餑一樣,大家都特別特別地關心他,都想問問我這個做的到位不到位,那個問題做的好不好,這樣的一個情況。這其實是反映了我們醫院對於感控的,雖然很重視,但是有些科室並不是那麼的在意這件事情,通過這次疫情我也想通過您也告訴我們的感控老師,也給他們鼓鼓勁,讓他們怎麼能未來做得更好?通過疫情我們有什麼反思?通過疫情有什麼教訓?通過疫情有什麼未來能夠提高的地方?

吳安華: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其實感控在平時的時候其實也應該受到重視的。但是有時候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感控制度落實情況都是需要平時日積月累,這個時候我們大家特別關心感控,為什麼呢?因為要涉及到我們自己的安危,可能有關係,其實感控它是既保護我們醫務人員,也保護患者,兩方面的安全,所以我們平時都應該關注。確實我們感控的人員以後要更多的和臨床達成一致,我們要發現,感控方面做得好的我們要宣傳要鼓勵,同時我們要積極發現我們臨床在感控方面做得不好的,我們也要把它指出來,幫助他們一起改正。其實感控它光靠感控人員一個方面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廣大的臨床醫務人員,包括後勤支持人員來參與,才能把它做好。感控只是在中間起到一個監測關聯監督的作用,從感控本身來講感控人員應該是主導,但是對於每一個病人的感控來講,其實我們臨床醫生應該推導,大家把每一個步驟都做好,對我們病人來講也是一個很好的內容,對我們醫務人員也是很好的。如果我的病人感控做得好,我的病人醫院感染就少,我的病人出院就快,花錢也少,而且還能減少醫療糾紛,所以應該有好處的,我們以後感控人員借這次機會應該進一步加強和臨床的聯繫,大家來一起想辦法來把感控做好。


專家介紹

吳安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阻擊新冠15

吳安華

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管理培訓基地)感染控制中心主任醫師,中國感染控制雜誌主編。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院協會醫院感染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醫學會感染管理質量控制分會副會長,中華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學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細菌感染與耐藥防治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院協會抗菌藥物工作委員會常委;國家衛生標準委員會醫院感染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消毒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抗菌藥物組委員,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醫院感染管理質控中心主任。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中國感染與化療雜誌、中國消毒學雜誌、中國內鏡雜誌等刊物編委。


感謝江西青峰藥業對本季直播的大力支持!

感謝賽諾菲巴斯德對本次直播的大力支持!




本文完


本文由《呼吸界》編輯 冬雪凝 整理、大奔 今日頭條排版,感謝吳安華教授的審閱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