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问:2019—nCoV的时间曲线如何?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从2019—nCoV的时间曲线可见:从2019年年底到目前,最初我国发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主要集中于武汉。当时怀疑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1月上旬,明确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为新型冠状病毒。随后该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随着时间延长,发现有人传人现象,之后,发现人传人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传染性很强。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宣布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最初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从感染防控路径来讲:1月2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从1月24日总计1287例,到目前接近8万例,病例增长迅速,波及面越来越广。起初为武汉以及武汉周围城市,随之湖北周围省份,波及全国各地,目前国外相继出现病例。

问: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何处?它与哪些野生动物可能有关?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的β属,有包膜,圆形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纳米。世界卫生组织将它命名为2019—nCoV。从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2003年的非典冠状病毒,起源于广东;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起源于沙特地区;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自武汉发现。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除了这三个冠状病毒,之前还有四种冠状病毒对人可致病,但它们主要可引起感冒,约占感冒病毒的10%-15%,且病情较轻,传染性不强。但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和新型冠状病毒致病力较强,传染性较强,故影响较大。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上图为我国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电镜下的图片。它可侵蚀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致病。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上图显示α、β、γ、δ四个属的冠状病毒,基因结构差别较大,即使在同一属里,比如β属,不同种的冠状病毒基因差别比较大。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与上图所示的冠状病毒比,基因差别较大。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上图指冠状病毒的不同属,红色为β属,还有α、γ、δ。γ家族是最小的属。从右图可见,骆驼是与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相关联的,骆驼上方为果子狸,果子狸是与非典冠状病毒相关联的。之前发现非典来自于果子狸,中东呼吸综合征来自于骆驼。最新研究发现,无论是非典还是中东呼吸综合征,最早的来源都是蝙蝠。

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实际上也来自于蝙蝠,现在认为它来自于菊头蝠。关于它的证据收集还没有确定,但研究显示,可能与穿山甲或者蛇这一类野生动物有关。

问:新型冠状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新型冠状病毒的抗力研究现在较少,从它相类似的病毒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抗性看,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敏感,对热敏感。56度、30分钟可将其灭活,采用的消毒剂如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也可灭活新型冠状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乙醚和氯仿也可灭活病毒。它的抗力并不强。

从流行病学讲,它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是新冠肺炎。除此之外,无症状的感染者也成为重要传染源,比如潜伏期的病人、隐性感染者。他们尽管没有临床症状,但是他们的飞沫里照样含有病毒,照样可传染其他人。

问: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关于气溶胶传播的问题如何解释?

新冠肺炎主要传播途径有两种:第一种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第二种是密切接触传播。无论新冠肺炎病人还是处于潜伏期的患者,或者是隐性感染者,他们的呼吸道飞沫都含有病毒,都可传染其他人。

产生呼吸道飞沫的情况主要是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都易产生飞沫。飞沫直径大于5微米。飞沫传播距离有限,一般不超过1米。关于密切接触的解释,飞沫可污染物体表面,病人的排泄物,如粪、尿,都能污染环境,污染物体表面。如果手接触环境、物体表面,手也会被污染。被污染的手再接触鼻腔、口腔或颜面部,可能造成密切接触的传播。这两种是主要传播途径。

关于气溶胶传播,第六版诊疗方案有解释:在相对封闭的房间中,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气溶胶下,可能经气溶胶传播。但目前关于气溶胶传播的病例非常少,仍需新证据。尽管最近有人可能在空气中偶尔检测到病毒的核酸,但意义有待研究。整体讲,气溶胶传播可能性较小。在易感人群方面,除非得过新冠肺炎,否则都是易感人群。如果暴露,抵抗力较低,就可能发病。

问:为何说家庭聚集性是这次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特点之一?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这是一个家庭聚集性传播的案例,从中可看出传播途径。家庭聚集性传播是此次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特点之一。

一家之中有两个以上,甚至四五个成员发病,再次印证飞沫传播的重要性,但也不排除有密切接触的因素存在。

问:2019—nCoV的诊断与临床分型是怎样的?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新冠肺炎(或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是2019—nCoV。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诊断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资料有四点。具备这四个流行病学史的人(四点中的任意一点,加上临床表现任何两点),均可诊断为疑似病例。或者无流行病学史,但具备临床表现的三点,也可诊断为疑似病例。如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符合确诊依据两项中的任何一项,该病例就可定为确诊病例。所以,

新冠肺炎临床病例可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两种新冠肺炎根据其病情的轻重,可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四种类型。

问:对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是如何规定的?

若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治疗之后可组织会诊,采样、粪检,看能否确认诊断。但必须先隔离治疗,不能让疑似患者回家,也不能让其回社区。强调: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重点医院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不能有其他病人聚集,无论是确诊病例还是其他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房进行治疗,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问:病例的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是什么?

解除隔离后出院标准有四条:1.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2.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3.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4.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

。四条同时具备时,即可出院或者解除隔离。如按第五版前的诊疗方案,患者可以回家,也可以上班、上学,但据第六版诊疗方案要求,即使达到解除隔离后的出院标准,也不一定能回家。比如:武汉现在对这部分病人尽管已出院或解除隔离,但还需进一步关心关怀。回到辖区或者居住地,进一步隔离两周时间。第一让其自己恢复抵抗力,第二能够避免其两周之内万一还有传染性,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因为目前已发现有病人出院后,可能粪便内存在病毒,可作为传染源继续发挥作用,如出院后做到这些注意事项,就会明显减少影响。

问:如何解读医疗机构内新冠防控技术指南?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该指南为今年1月22日由国家卫健委颁布。指南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要求。对医疗机构提出十点基本要求:

(一)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各医疗机构都要制定针对新冠肺炎的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如有病例区县,应急预案就定为工作流程,要考虑怎么应对传染病。

(二)开展全员培训。包括高风险科室医务人员,也包括非高风险科室医务人员。除医务人员之外,还包括管理人员、后勤支持人员,以及物业保洁人员等等,要进行全员培训。这些人员都要清楚工作预案或工作流程,知应该怎样预防控制这种传染病。

(三)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在制定该方案时,已发现有一部分医务人员出现感染,且与诊疗操作有关、与医院有关,所以特别强调医疗机构应当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储备防护用品。特别强调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面强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当时大家对于传播途径不是十分了解,所以给出一个要求:全面防控。强调要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手卫生是感染防控的关键措施。为什么强调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强调手卫生是感染防控的关键环节?因为它是一个呼吸道的传染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作为呼吸道传染病,新冠病毒必须进入呼吸道才能造成感染。要进入呼吸道必须通过口和鼻呼吸,包括飞沫,也包括气溶胶。口罩是拦在口鼻前面的一道屏障,一道防火墙。强调它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所以手卫生也特别重要。还特别强调了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都要做好手卫生。这两个措施是防控的关键措施。

(四)关注医务人员健康。关注医务人员健康,要避免医务人员过度劳累。1.应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避免医务人员过度劳累。劳逸结合,要休息好,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在新冠疫情期间,除了应对疫情比较辛苦,其它事情尽量少做或者不做,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2.提供营养膳食,增强医务人员免疫力。为医务人员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增强医务人员的免疫力。强调吃饱,尽量吃好。在新冠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很辛苦,劳动强度大,所以一定要保证免疫,此时千万不能减肥瘦身。3.针对岗位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开展主动健康监测,包括体温和呼吸系统症状等。注意预防感冒,预防其它的感染,增强体质,出现发烧咳嗽,有可能出现新冠肺炎的感染,要特别警惕,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医务人员能够健康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4.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五)加强感染监测。

做好医务人员感染的监测,包括体温监测,同时也要做好病人感染的监测。

(六)做好清洁消毒管理。1.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进行空气消毒,也可配备循环风空气消毒设备。2.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诊疗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等)、医疗器械、患者用物等的清洁消毒,严格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处理,严格终末消毒。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2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消毒剂使用指南》的要求,要求在五种情况下做好消毒工作,包括医院的隔离病区、医院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门把手、电梯按钮,也包括医院的环境表面的清洁消毒,排泄物处置,手卫生,这些方面都需要加强。同时也要注意在文件里提到的七个不宜。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最近发布的89号文件,要求依法依规开展消毒工作,要求采取科学消毒措施,精准施策、科学消毒,真正做到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在什么情况下要加强消毒?如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手卫生等等。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文件提出,要防止过度消毒,现在有的医院、单位、公共场所都存在过度消毒现象,会危害健康。

(七)加强患者就诊管理

(八)加强患者教育

(九)加强感染暴发管理

(十)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在医疗废物管理中,隔离病区医疗废物会明显增加,我们每天脱下口罩、手套、鞋套、帽子都成为医疗废物,脱下的隔离衣、防护服同样也是医疗废物,所以要把它放置好,不要造成医疗废物遗撒情况。

问:对医院四大重点部门的管理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在重点部门管理方面主要讲了四个部门。第一个部门是发热门诊。在发热门诊主要是强调标准预防,强调手卫生,强调及时发现病例。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在急诊主要强调两点:第一点是预检分诊。要尽量将发热患者引导到发热门诊就诊;第二点是在急诊强调标准预防。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普通病房最重要的是标准预防。标准预防中值得我们注意的,第一是医务人员一定要按照前面所讲到的,正确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第二是要及时发现病人。因为如果标准预防做得不好,医务人员很有可能成为密切接触者或者是感染者。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隔离病区收治疑似或确定新冠病区的管理,建设布局和工作流程特别重要。第一要看有无三区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三区之间有无实质性的屏障,有无门;有无两通道,有无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的通道;气流组织是否由清洁区流向污染区。同时要注意防护用品的配备,假如有负压病房,负压病房应该符合有关的规定。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在隔离病区里强调两点:第一,疑似病例必须单人单间隔离;第二,确诊的患者可以多人一间,疑似病例必须单间隔离。以人为镜,互相监督、互相挑毛病、互相指导,共同提高。

问:如何防止医护人员感染,做好医护人员防护?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新冠病毒已有不少医务人员感染,全国统计结果超过3000人,确诊人数超过2000人,这些感染都发生在早期。而早期感染有多种原因,比如对疾病的认识不够、没能早期识别感染、医务人员防护知识掌握不够、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工作忙碌辛苦等等。前期感染的医务人员中,有的是社区感染,比如来自家庭聚集性,有的来自于社区其它环境,其中也有一些是院内感染。所以,要特别重视医务人员感染的防控,保证战斗力。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如果医护人员有畏寒、发热情况,一定要及时休息,不要到病房去,不要上班,不要把感染传给病人或同事,比如说感冒、甲流、腺病毒感染,或者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等。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手卫生方面要强调的是:在此次传染病发生期间,手卫生的指征有所增加。特别强调在公共场所、医疗场所,如果要用自己的手接触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要做手卫生。此处还有一条:便后要做手卫生。其实便前也要做手卫生,这是需要加强的。

如何理解「戴手套不等于洗手」?意思就是摘手套之后必须洗手。手卫生的基本环节是:要么用流动水洗手,要么用速干消毒剂擦手。需要强调的是:当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时,一定要保证40秒时间,不能几秒钟就洗完,这样洗不彻底,一定保证40秒。当用速干消毒剂擦手时,一般能够坚持15到20秒钟,但此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取手消液太少。还没有做完六步洗手,手消已经干了,这时再擦就毫无效果。所以,要保证取的手消液有足够量。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上述内容进一步说明,这是一个高风险的操作,所以需要特别谨慎。但是,并不指高风险操作,医护人员就一定会感染。只要防护好,照样可以使病毒传播成为低风险甚至没有风险。因而,还是要强调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此外,注意预防锐器伤。

问: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区穿戴防护用品程序应注意哪些?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关于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区穿戴防护用品的程序,需要关注的是,从医务人员通道到进入污染区,中间还需要做一次手卫生。之后把防护用品穿戴完、绑好,就可进入隔离病区。

问:医务人员离开隔离病区穿戴防护用品程序应注意哪些?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离开污染区的整个过程大约做四次手卫生即可。目前也存在一个问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次数太多,应该合并一些,减少一些,但合并、减少的同时,应该把每次手卫生做好、做到位。

问:针对所有患者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应注意哪些?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新冠肺炎出台的该指南,强调针对所有患者采取标准版的措施。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咳嗽、呼吸、卫生措施、手卫生、个体防护设备的使用,还包括环境清洁与消毒。

问:针对接触和飞沫的防护应注意哪些?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针对新冠肺炎采取接触飞沫防控的措施,与我国的要求基本一致。但差别有两点:第一,没有说使用防护服的问题;第二,针对接触和飞沫传播,他们没有讲到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他们强调的是医用口罩。医用口罩就是一般外科口罩。

问:针对产生气溶胶的操作的空气传播预防措施应注意哪些?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针对产生气溶胶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通风良好的房间;第二,需要使用医用防护口罩,使用防颗粒物的呼吸器,包括N95口罩,FFP2标准或者是同等标准的口罩。强调使用一种类型的口罩即可,这是对使用口罩的定义。

问:美国CDC针对新冠肺炎指南中对穿脱防护用品程序讲了什么?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美国CDC针对新冠肺炎的指南,同样主要在使用口罩方面,强调要使用医用防护口罩。实际上我国的防范措施比较全面,既有防护服,又有防护口罩。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有些细节同样是需要关注的。此处特别强调行为隔离,在这方面,各位都很有经验,只能待在自己房间里,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不要跟着医生、护士后面跑。新冠肺炎的病人在出院时,要告诉他们如何戴口罩,告诉他们手卫生的规则。

问:除了以上提到的部分,还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以下这些事项需要引起注意:

1.行为隔离与防护用品的配备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注意细节;

2.不同区域穿戴和脱摘不同的防护用品,穿着污染衣服不能乱走,各区门的管理非常重要;

3.防护用品穿脱流程要上墙,要配置穿衣镜;

4.手卫生特别重要,速干手消毒剂揉搓至干,出病区和吃饭前记得洗手;

5.戴口罩很重要,防护口罩一定记得密合性试验,不同区域穿戴不同的口罩,防污染;

6.开窗通风非常重要。

问:对患者的管理应注意哪些方面?

加强患者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规范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隔离区。

(二)患者进入病区前更换患者服,个人物品及换下的衣服集中消毒处理后,存放于指定地点由医疗机构统一保管。

(三)指导患者正确选择、佩戴口罩,正确实施咳嗽礼仪和手卫生。

(四)加强对患者探视或陪护人员的管理。

(五)对被隔离的患者,原则上其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减少患者的移动和转换病房,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止患者对其他患者和环境造成污染。

(六)疑似或确诊患者出院、转院时,应当更换干净衣服后方可离开,对其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七)对尸体应及时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为:用3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患者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个人物品经消毒后方可随患者或家属带回家。

问:如何正确选择与使用防护用品?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关于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与使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的指引,我们依据的这个文件主要目标有两个。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第一要防止医务人员防护不足。大家可以考虑,在我们和新冠肺炎作斗争的过程中,防护不足方面有什么表现?一方面,比如说没有足够的负压病房,这是一个我们直到现在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在以后大家可能要考虑备负压病房;另外一方面,操作可能有不足,正确使用方面有不足。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同时也要考虑有没有防护过度的情况。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方面在某些情况下才需要加隔离衣。比如做一个操作可能把防护服污染,又不太愿意去更换防护服,或者是不方便,可以在外面加一个隔离衣。如果污染了,就把隔离衣拉掉即可。

其实对于医务人员来讲,为了保证安全,怎么防护都不为过,前提就是防护有效安全。假如有图中出现的这些情况,第一,它不能保证效果,甚至会降低防护效果;第二,可能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

问:如何正确选择与使用防护用品?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这是常用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使用原则。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强调口罩的佩戴。我们在和新冠肺炎斗争的过程中,使用的口罩主要是两种,第一种医用外科口罩,第二种医用防护口罩。不管是医用外科口罩还是医用防护口罩,正确佩戴特别重要,假如佩戴不正确,外科口罩不能发挥外科口罩的作用,防护口罩也不能发挥防护口罩的作用,就会造成感染。所以我们要想,怎样把外科口罩戴好,怎样把防护口罩戴好。

这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的方法,医用外科口罩能阻止0.3微米的颗粒,所以它能够防止飞沫传播,假如戴得不好,它就不能够预防飞沫传播。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有效防护时间4小时,稍微延长一点也没关系,只要不是延长太多。如果被污染,须及时更换。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这是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方法,这五个步骤我们大家都会戴。但是关注到这五个还不够,这只能说我们把口罩戴上了,口罩是不是戴好了?现在还不知道。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所以,第六步是必不可少的。

第六步就是我们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都应该按照上图所示进行密合性检查。假如我们把口罩戴上去了,但是没有戴好,尽管这个口罩它能够阻止0.3微米颗粒进去,但又在别的地方有漏气,3微米、10微米,甚至30微米的颗粒都会进去,那就完全不能发挥作用,等于没有戴防护口罩,所以密合性检查特别重要。


这是N95口罩与医用防护口罩的区别: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乳胶手套最忌讳的是什么?就是戴了手套之后到处跑,跑到不该去的地方,摸到不该摸的地方,这就会造成污染的扩散。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速干手消毒剂怎么用都可以,但最怕是什么?一次给的量太少,不能够做完手卫生,它就干了。可以多设置一些速干手消毒剂以方便使用。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护目镜是保护我们眼睛的,保护眼结膜,它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关键的问题是,第一,我们要保证消毒符合要求;第二,要禁止戴的护目镜离开这些需要戴护目镜的地方,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比如说在重症监护病房在隔离病区,采集标本的时候,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时候必须戴,而且一定要戴好。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关于防护面屏和防护面罩,要强调的是最后两句:护目镜和防护面屏防护面罩不需要同时使用,只要使用其中一样就可以了,同时我们戴着护目镜戴着防护面屏也不能离开诊疗区域。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隔离衣大家都很熟悉,如果有洗手,一般来讲就不需要在里面穿隔离衣,隔离衣的使用也要去考究。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防护服大家都比较熟悉,它的防护效能它的防护面积都要优于隔离衣,它也有防护服穿脱方法,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穿着医用防护服离开隔离病区。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这是穿和脱医用防护服的方法,大家可以慢慢熟悉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鞋套也是在规定区域使用,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需要穿鞋套,或者是从房中间进入负压病房的时候需要穿鞋套。反过来,如果从负压病房进入房中间要脱鞋套,从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也应该把鞋套脱掉。最忌讳的就是穿着鞋套到处跑。这是关于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我想我们各位专家应该都有亲身体会。我特别强调口罩的选择和佩戴,在这方面出现问题,就可能造成感染。

问:工作中需要特别留意哪些常见问题?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一般接触疑似或确诊患者时,防目镜、防护面屏也不是必须的。但是,如果存在有可能喷溅这样的一些操作,或者采咽拭子的时候必须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戴好。

我们在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时候,在里面先戴一个外科口罩再戴医用防护口罩,这个不允许。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它会降低防护口罩的效果,它影响我们戴防护口罩的密合性,本来是要阻挡0.3微米的颗粒,如果密合性做得不好,3微米、10微米的都可以进去,就等于没有戴口罩。离开污染区的时候,防护口罩还能用一段时间,这时往往都是医生查完房,在潜在污染区还需要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时候。可以先戴一个外科口罩在外面,等离开污染区的时候就把外科口罩拿掉,再继续使用里面的防护口罩,只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双层口罩。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都不需要。

新冠肺炎的诊治过程中,我们要做好感染的防控,包括保护病人,也要保护我们医务人员,都需要我们考虑。要预防病人医院感染,也要预防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新冠肺炎。所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关注病房的布局流程,三区划分,两通道,这些都是必要的。只要我们能够做好,我们既能够保护病人,也能够保护我们医务人员,也能够保证我们平平安安。

问:有哪些可供大家参考的延伸阅读资料?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有一些文章大家可以看一看,比如: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若干问题;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的常见困惑;新冠肺炎医疗队驻地感染防控原则。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口罩、防护服;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问十答。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以上这些延伸阅读的资料,有时间大家都可以看一看。


答疑与讨论

王一民:感谢吴教授精彩的介绍。我们想问两个小问题,这也是网友非常关心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您这次提到了我们防护经常有不当的情况,防护不当是这次的感控防护当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个不当我理解两方面,一方面是防护不到位,这一点是大家现在努力都要在改变的,因为前期物资短缺,后来物资逐渐跟上了,可能防护就到位了。但是另外一点就是防护过度的问题,怎么去构建一个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心理防线?因为我理解他们的防护过度是因为心里不放心这一点,在这个方面您有什么更好的经验给我们的一些医院去建议吗?

吴安华:谢谢王教授,其实大家的担心我是可以理解的,大家总想做到万无一失,万万无一失,所以有时候防护就会有点过,其实我的意思就是讲,我们应该怎样来克服心理上的一个困难?就是要从它的传播原理来讲,比如我刚才讲到到呼吸道传染病,它是主要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还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那么新冠病毒它必须进入呼吸道才能感染我们,所以我们的防护应该是都要围绕怎么样防止病毒进入呼吸道来开展。而它要进入呼吸道,必须经过口和鼻吸进去,口罩恰好是盖住我们的口和鼻,就在我们的呼吸道前方它是一个防火墙,它是一道屏障。所以我反复强调,大家要理解口罩的重要。如果知道口罩的重要性之后,就会首先能够把口罩利用好、戴好,就能够阻止病毒经过呼吸道,经过口和鼻进入呼吸道。其它的不是说不重要,其它的也重要,但是相比口罩来讲,我们要突出口罩的位置。如果有这样的基础,你在防护的时候,哪个地方假如露一小块皮肤,也不会特别计较,也不会强调要穿几层衣服、戴几层手套,要不要喷药,在离开污染区的时候要不要去洗眼镜,要不要去洗鼻子等等,自然从原理上面就会打消顾虑,你的防护就会觉得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不需要再加一层衣服,也不需要再加一副手套,也不需要戴了护目镜后再加一个面屏等等,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最关键需要理解它的原理。

王一民:谢谢吴教授,我还想问一问题,其实是在以前感控的过程当中我们特别关心的,但这一次好像提到的相对比较少,就是我们院内感染的问题。我有一个场景想要问您,我们医生在污染区穿着我们的防护服,甚至我们外面还穿着一层隔离衣去查房去接触病人,而这个病人过程当中,我们医生是戴着手套去接触每一个病人,从1号床一直可能到10号床的问题,这个问题原来我们一直存在的院内感染播散,因为接触的问题把A病人的耐药细菌传递给B病人传递给C病人的问题,在这一次有过出现吗?有过这样因为我们医护工作者是把自己防护得很好了,而忽略了对于病人的一个保护呢?有过这样的问题吗?

吴安华:现在没有发现,它虽然包括两个方面,我的理解第一个就是一个病人的新冠肺炎传给另外一个病人,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小的;第二个可能性,一个病人把新冠肺炎的病人,他的感染传给其他病人,这个可能性我觉得应该来讲也是比较小,目前来讲确实还是有,因为我也了解了在重症监护病房里面,包括多种耐药菌感染的问题,这个时候其实关键的一点就是手卫生。我们看望一个病人,再去看另外一个病人的时候,一定要做手卫生,如果不是通过手,比如说通过我们的隔离衣或者通过防护服带过去的可能性,与手比较起来我觉得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这个时候手是特别重要的,当然也还包括其它的医疗器械污染之后,它也可以在一个病人使用,没有很好的消毒,也可以传给另外一个病人。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里,尽管它的要求好像比较低,但是它有一个要求是比较高的,它要求看每一个病人都要换手套换隔离衣,它就强调这一点。这个问题可能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你刚才讲到的是不是通过我们把一个新冠肺炎的病毒传到另外一个病人,如果不做手卫生也是可以的,因为如果不做手卫生你接触了病人之后,你的手套上面污染了,那么你再去接触另外一个病人的时候,可能把他的手就污染了,他的手再接触他的口腔也可能传染。但是这个缺乏进一步的证据与观察,所以院内感染的防控其实还是很重要的,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预防的。

王一民:谢谢吴教授,我再问最后一个问题,这也是刚才网络稍微有点问题的时候我问的各位网友,因为我们今天有很多感控的老师一起去参加我们的讨论,所以我抛给他们一个问题。在没有疫情的时候其实我们的感控的老师,感控的办公室的管理老师,去到临床一线的时候反而不太受我们的临床一线的重视,有这样的一个问题的存在,但是这次疫情的出现反而我们的感控老师像香饽饽一样,大家都特别特别地关心他,都想问问我这个做的到位不到位,那个问题做的好不好,这样的一个情况。这其实是反映了我们医院对于感控的,虽然很重视,但是有些科室并不是那么的在意这件事情,通过这次疫情我也想通过您也告诉我们的感控老师,也给他们鼓鼓劲,让他们怎么能未来做得更好?通过疫情我们有什么反思?通过疫情有什么教训?通过疫情有什么未来能够提高的地方?

吴安华: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其实感控在平时的时候其实也应该受到重视的。但是有时候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感控制度落实情况都是需要平时日积月累,这个时候我们大家特别关心感控,为什么呢?因为要涉及到我们自己的安危,可能有关系,其实感控它是既保护我们医务人员,也保护患者,两方面的安全,所以我们平时都应该关注。确实我们感控的人员以后要更多的和临床达成一致,我们要发现,感控方面做得好的我们要宣传要鼓励,同时我们要积极发现我们临床在感控方面做得不好的,我们也要把它指出来,帮助他们一起改正。其实感控它光靠感控人员一个方面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广大的临床医务人员,包括后勤支持人员来参与,才能把它做好。感控只是在中间起到一个监测关联监督的作用,从感控本身来讲感控人员应该是主导,但是对于每一个病人的感控来讲,其实我们临床医生应该推导,大家把每一个步骤都做好,对我们病人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内容,对我们医务人员也是很好的。如果我的病人感控做得好,我的病人医院感染就少,我的病人出院就快,花钱也少,而且还能减少医疗纠纷,所以应该有好处的,我们以后感控人员借这次机会应该进一步加强和临床的联系,大家来一起想办法来把感控做好。


专家介绍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15

吴安华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医师,中国感染控制杂志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分会副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院协会抗菌药物工作委员会常委;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消毒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抗菌药物组委员,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主任。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国消毒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等刊物编委。


感谢江西青峰药业对本季直播的大力支持!

感谢赛诺菲巴斯德对本次直播的大力支持!




本文完


本文由《呼吸界》编辑 冬雪凝 整理、大奔 今日头条排版,感谢吴安华教授的审阅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