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真正算得上“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人物有哪些?

用戶57821970939


既然大家說的都是中國的,那我說一說外國的好啦。

縱觀諸國曆史,似乎沒有哪個國家到了快要亡國之時,然後橫空出世一位超級英雄“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畢竟要遴選這樣一位人物條件實在太苛刻了,

我首先想到的,是法國的貞德。



貞德於法國,就好像岳飛於我們一樣的存在,都是民族英雄,也都身先士卒,令人欽佩,而結局也是都很慘,一個俘虜後被敵人燒死,一個被效忠的對象“莫須有”而死。只是二者對於歷史的進程的影響卻截然相反。

彼時,英法兩國之間王位繼承戰爭已經打了80多個年頭了,從1337年打到1415年,英國在這場戰爭中幾乎快要取得了勝利。阿金庫爾之戰中,英王亨利五世以步兵組成的長弓兵為主力軍隊,擊潰了以貴族領主騎士組成的法國精銳軍隊,此戰所展現的依靠活力範圍殺傷對手密集陣型這種戰術給後世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法軍36000人對英軍5900人,卻被以少勝多,英軍以戰損50-250人微小損失,取得了殲滅法軍12000-18000人的巨大戰果,而且,5000名法國貴族在此戰中戰死。

阿金庫爾一戰後,讓英國對法國取得了巨大優勢,完全佔有了諾曼底地區,而後亨利五世於1420年強迫法國簽下了《特魯瓦條約》,條約中承認了由英格蘭的亨利五世和他的繼承人來繼承法國王室,這等於剝奪了王儲查理的繼承權。



時間到了1429年,幾乎整個法國北部,以及西南一部分,都在外國控制之下,巴黎都被英格蘭佔領了。此刻英軍展開了對奧爾良的攻勢,只要拿下奧爾良這個戰略要地,英軍變能徹底長驅直入法國腹地,然後將所有反抗者清除,完成英格蘭對法蘭西的完全統治。

而讓英軍想不到的是,一個來自農村17歲的少女,不是貴族,也不是騎士之後,突然橫空出世漂亮的接了奧爾良之圍,之後帶領法軍多次擊敗英格蘭軍隊,並促使擁有繼承權的查理七世於同年7月16日登上王位。

但僅僅一年以後,這位法國女英雄便在一場小規模遭遇戰中被俘虜了,結局是在英國受到了審判,並被執行了火刑。



貞德的就像流星劃過天際一般,突然橫空出世,但卻又迅速暗淡下去。但我覺得塔依然是當的起“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這樣的人物的。

她沒有出現之前,法國已經到了最灰暗的時候,但對於當時的法國人民來說,這場持續百年的戰爭,只是王室貴族之間的繼承權之爭,跟普通大眾似乎沒有什麼瓜葛。但是貞德的出現則為這場戰爭帶來與眾不同的意義,如Jean de Metz所描述的:“我們(法國)的許多國王都來自英格蘭血親;但我們就要成為英格蘭人嗎?”

貞德將毫無意義的枯燥乏味的王位爭奪戰變成了一場熱情激昂的保家衛國勝聖戰,正因為戰爭的意義出現了這樣的變化,在她死後的22年裡,法國才能最終將英格蘭人趕回了島上去。7


緣説


在歷史進程中,人的因素是最應該重視的。非常時期,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甚至可以逆天改命,再造邦家。在明有于謙,在清有曾國藩。

這裡主要說對社稷有功的兩位超級牛人。

于謙

1449年,對大明而言不是一個好的年份。皇帝親征被俘。在大明的歷代君主中,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宣宗朱瞻基都有豐富的親征經驗,犁庭掃穴。敗的這麼慘,還是頭一次。國家最強大的野戰兵團被擊潰殲滅。

在如此危機情況下,在事務上,于謙接任兵部尚書、提督京營,調度軍隊,任命將官、制定戰略、籌劃糧草。在政務上,清理王振餘黨;推戴新君,確立新的中心;反駁南遷,使國家不至偏安。

在敵臨城之時,背城作戰,擊敗瓦剌軍。避免了靖康之禍,國祚延續。

在1450年,又主持與瓦剌議和,藉以休養生息,專力解決南方叛亂。

從始至終,就一個公字。守、戰、和、立都是為了公。在明朝三百年裡,很少見如此純粹的政治家。故可稱明代第一完人。

曾國藩

才華橫溢,出身名門。在38歲,即授禮部右侍郎。如果按照正常遷轉,內閣大學士也是時間問題。桃李滿天下是題中之義。

恰逢太平之亂,組織團練,在朝廷與太平夾縫生存七年,保衛三湘。

在1860年,皇帝死了,北京丟了,江南江北大營破了。大清的形勢壞到了極點。“受命於危難之際”,出任兩江總督,四年時間剿滅太平,做到了清王朝十年做不到的事。

還天下一個太平,還大清一個江山。

功成名就之際,主動解散湘軍,使國家避免再亂。故可稱大清第一完人。

(平定太平天國)


一枚明粉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撤離根據地,開始漫漫征途。不知道去哪、不知道怎麼走、不知道有沒有明天。就這麼出發了,八萬大軍帶著理想和信仰,去尋找美好的明天。

經過一路的慘敗,八萬大軍只剩下三萬,終於在1935年1月到達貴州。

這個時候的革命,是個什麼情況?

全國的蘇區,百分之九十都失敗了;全國的白區,百分之百都失敗了。唯一的火種,就是這區區幾萬人。況且,久經考驗的革命領導都在這支隊伍裡。

如果在貴州被一網打盡,那後果都不用想象了。



就在這時,大家在貴州遵義開了個會。總結了過去的經驗和教訓,批判了軍事上的錯誤,選舉了新的領導人。

這才是“奉命於危難之間”。

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雄才大略,帶領這支殘兵敗將走出了失敗的陰影,到達了最合適的終點站——陝北。

在這塊黃土地上,他重新整合了隊伍。從此,這支隊伍告別了失敗,從勝利走向勝利。打敗了日寇、反動派,平分了土地,改造了國家,重新塑造了國家和民族的性格。

這才是真正的“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溫乎


這個必須得是于謙於少保!

明正統十四年秋天,土木堡之變,二十多萬京營精銳損失殆盡,是明朝立國以來最大的敗仗,連皇帝都被俘虜了。消息傳回北京,上下震動,群臣惶惶,甚至有大臣在朝會時以天象有變為由提議南遷。關鍵時刻,于謙站了出來,他厲聲斥責了南遷的論調,說:"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得到了監國郕王的認可,於是定下了固守京師的基調。



雖然統一了思想,但當時的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京營精銳俱在土木堡戰沒,留守的都是一群老弱病殘。“時京師勁甲精騎皆陷沒,所餘疲卒不及十萬,人心震恐,上下無固志。”,于謙時任兵部侍郎,但由於兵部尚書也在土木堡殉國,他代管兵部事務。關鍵時刻,體現出了他過人的能力,于謙建議調兩京河北的備操軍、山東及江蘇沿海的備倭軍、以及各地在京的運糧軍,再加上從餘下京營裡遴選出來的精銳,編為十個團營,共計二十二萬人,抵禦瓦剌即將到來的進攻。



于謙這一番操作,使京城人心安定,充分體現出了他優秀的業務能力,上至監國下到朝臣,無不以他為主心骨,“上下皆倚重謙”。

也先挾持明英宗破紫荊關入寇北京,兵鋒赫赫,連當時號稱最能打的武將石亨都認為應該堅壁清野,龜縮防禦。于謙卻說:“奈何示弱,使敵益輕我。",這就體現出了于謙不同於武將的政治能力,龜縮固然最穩,然則這樣既會讓瓦剌輕視,又會讓京城百姓惶恐,口號喊上千百遍,不如臨陣堂堂正正的對敵。於是于謙下令讓二十二萬團營列陣北京九門外,關閉城門,做出背水一戰的姿態,又親自臨陣督戰,下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這樣一來“將士知必死,皆用命”。



北京保衛戰以明朝的大勝而告終,也先見佔不到便宜,想把明英宗放回來,當時的景泰皇帝卻不大願意了,英宗回來後置他於何地?這個時候,于謙親自站出來勸說,促成景泰帝同意英宗南歸。



于謙為人忠正,盡職盡責,“嘗留宿直廬,不還私第”,且為官清廉,家無餘財,“及籍沒,家無餘資,獨正室鐍鑰甚固。啟視,則上賜蟒衣、劍器也。”。


何事男兒不讀書


想了了一下,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當思明朝不會說相聲的于謙。 這個于謙是誰?先溫習一下他寫的詩吧: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

原來上學時讀這首《石灰吟》詩根本不得要領,如果不瞭解于謙的身世是不可能明白中國歷史的複雜性,不可能明白中國人是怎麼從危急和苦難中走到今天。  這麼說吧,沒有于謙,恐怕明朝早就滅亡,元朝可能重新復辟,華夏可能再次進入混戰局面…… 

  明英宗瞎胡搞當皇帝時,也就在公元1449年,蒙古瓦刺部鐵騎再次衝關,與明軍發生了土木堡戰爭,明朝戰敗結果是五十萬明軍血灑疆場,連隨軍打仗的皇帝明英宗也被蒙古人抓了。五十萬大軍外加極品裝備啊,當年的朱元璋和朱棣打下的軍隊家底,一朝輸得精光,獲勝的瓦刺部收拾有史以來見到的最多戰利品都瘋狂了。

  土木堡的勝利,讓瓦刺部首領也先感覺大元一統天下的局面又要復歸,蒙古瓦刺颶風襲來,紙片上天,瓦片上天,還有人要上天。戰敗的消息傳來,北京城很多人建議往南面跑,還有一些大臣說了:咱們的皇帝都被抓了還打什麼打啊,趕緊投降得了。

  

歷史轉折時刻,是投降做個元朝復辟的順民,還是做個有骨氣的天朝人?很多人心中有了答案。這時于謙他站出來了!!!!  每當想到此刻,我總有些神往當年這個不說相聲的于謙是怎麼說服那麼多搖擺者和漢奸的。  反正於謙狠批了這些想要投降或者逃跑的軟骨頭,開始通知全國各地兵馬勤王保衛京城。既然明英宗已經成為人質,還要逼明朝投降,不投降就殺人。明朝難道要走南宋的老路?  反對派說了:咱們不獻城投降,英宗皇帝的命可能就沒了。  于謙這時反問:國家民族重要,還是英宗的個人生命重要?  反對派又說了:局勢危急,不如南遷吧。  于謙憤怒地說:京城是國家要地,如果我們撤退了,那麼國家大勢盡去。難道大家忘記南宋的慘痛教訓了嗎?”  這時有明白人站了出來,吏部尚書王直為于謙點贊說:“今日雖百王直何能為!”  啥意思?王直說國家生死存亡關鍵時刻慶幸有于謙能挺身而出,不然的話就是一百個王直也沒什麼大用。

  于謙分析大臣中主戰的有,主和的也不少,被抓走英宗不在很可能影響軍心民心,於是他向皇太后建議立英宗弟弟朱祁鈺為皇帝,尊被捕的英宗為“太上皇”,群龍無首時刻,新皇即位,人心安定下來。于謙開始向全國各地發信徵調勤王大軍,並將土木堡事變中的禍亂分子抓捕公審以解民恨。蒙古大軍的最後通牒就這麼被于謙撕破了。  遠水暫時不能解近渴,于謙仔細一盤算原來北京守軍還不到十萬,最可狠的是土木堡一戰明軍精銳全失,餘下的這些大部分是老弱殘兵,麻煩了!  怎麼辦?于謙號召全北京城裡的爺們,保家衛國的時候到了,於是北京城裡的青壯年好漢們自己帶著武器就衝上來了,看來只要有合格的統帥中國人還是很有骨氣很有戰鬥力的!

  兵員就這樣補充增加到了二十多萬人。 靠著這僅有的20多萬戰士,開始頑強慘烈的守衛京城戰爭。于謙身著盔甲親自上陣往返於京城防守要隘。不斷為士氣鼓勁,城內的百姓熱烈響應。他自己督兵於德勝門外,又派高禮、毛福壽出擊章儀門,擊敗蒙軍先鋒官,得勝消息傳來,軍民歡呼。 當敵軍進攻德勝門時,明軍的大炮轟鳴打得敵軍措手不急。大將石亨、範廣在於謙授意下突然從民房中衝殺出來,將蒙軍主帥也先的弟弟孛羅和平章卯那孩擊殺。

  在德勝門失利後,也先又去攻打西直門,又慘遭反擊。不甘心的也先再次迂迴攻打章儀門,不料守軍防衛森嚴,附近的老百姓不斷從城頭投下大石打得進攻敵軍兒狼狽不堪!就不管敵軍有多殘酷,于謙不分晝夜指揮守衛,打退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也先望著城上的于謙守軍,不禁發出無奈的嘆息,而明朝各地增援的大軍也即將到達京城……  在於謙運籌帷幄下,也先因為連續的失敗夜晚倉促退軍,于謙命令炮火打擊,又擊殺敵軍數萬人,擒殺也先大將十多人。  至此,圍困北京城七天七夜的蒙軍,最後大敗扔下英宗,退走……

故事到此似乎圓滿結束了,可細心的朋友要問當時也先的瓦刺部隊一共有多少人?據考證2萬多人,最多不過17萬人,那麼這不是紙老虎嗎?請看看那五十萬的英宗帶隊的覆滅明軍吧,你輕敵的時候2萬敵人讓你混亂,他們就是真老虎毫不猶豫撲殺你。只有于謙這樣勇敢站出來人,才能戳破老虎的脊樑,而大多數人聽到大廈將傾的失敗消息時可能被嚇破了膽……


坐照入神


大家都說了古代的,那我來說說現代的就非蔣中正莫屬。大家以前總是說蔣介石不抵抗,消極抗日,那麼我們從現在來看,基本可以看出,他並非不想抗日,而是忍辱負重。

當時的中國,經過自清朝滅亡後就沒有消停過的軍閥混戰,國共內戰。國民黨內部軍閥林立,沒有真正的權威,而南京國民政府北伐成功在1927年,勉強建立了大家承認的中央政府。僅僅四年後,發生918,東北軍放棄東北,而此時中央軍能強到哪裡去?如果此時就與日軍開戰,結果絕不可能像想象的那樣碾壓日軍。

當然看看蔣在1927到1937還是盡力發展民族工業,組建德械師,慢慢整合各路軍閥…也就是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其實也沒有什麼錯誤,畢竟要自己內部團結,軍事實力強了,才有資格收復國土嘛。

但中日的現實差距也絕不是短短十年可以彌補的,77事變的時候,中日兩國國力差距有多大,大家可以去百度。好在蔣及其政府做出了以空間換時間,全民抗戰的正確策略,整合了內部各種勢力,一致對外,通過極其慘重的犧牲,粉碎了日軍滅亡中國的計劃,最終終於贏得了勝利。

總而言之,能夠在中國最混亂,最虛弱的時期,把一團散沙凝聚成堅不可摧的堡壘,戰勝強於自己數倍的對手,功績是不可磨滅的。這其中更有那些為國捐軀的無數英烈,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我們的國家。


熊148590486


全世界首推毛主席。首先在大革命失敗後,領導了秋收起義,起義失敗後把部隊拉上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塊實際意義的革命根據地,直接或間接的領導了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因中央錯誤的邊緣化毛主席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迫不得已開始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徵。湘江戰役後,中央紅軍從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到3萬來人,按當時中央的路線走紅軍就會陷入重圍而導致全軍覆沒,這時毛主席不計個人得失,舌戰群雄最終意見獲得支持,紅軍也擺脫了覆滅的危險。後來在毛主席的領導下紅軍一步步走出困境轉危為安,再後來就走了浩浩蕩蕩的百萬雄獅過長江,建立新中國,抗美援朝,也就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中國!


種花郎君


偉大領袖毛主席絕對算得上一位。20來歲,毛主席就胸懷大志,在橘子洲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抱著樂觀堅定的信念,投入到革命之中。領導秋收起義,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中華蘇維埃政府,領導5次反圍剿的勝利,帶領隊伍長征,四渡赤水,強渡金沙江,爬雪山過草地,創建延安根據地。之後運籌帷幄,指揮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路走來,艱難險阻重重,危機四伏,甚至可以說經常在鬼門關前走,但最終贏得了革命的勝利。這得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將一支弱小的,初期才萬餘人的隊伍帶領的殺出重圍,直至消滅老蔣的百萬精銳之師啊!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多麼自信!斯人已逝,然而歷史終將永遠銘記他們(那些可愛的人)


花間悟道


鄧小平也算得上一位“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偉大人物。文革之後,鄧小平復出,當時的中國在經歷文革的十年浩劫,不僅經濟大廈搖搖欲墜,人們的思想信仰大廈也搖搖欲墜。是鄧小平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巨大勇氣領導中國經歷了一場思想和國家政治經濟的全面革命,力挽狂瀾,撥亂反正,使中國人的思想、政治和經濟大廈逐漸回覆穩固,並領導了當今世界上一場最為波瀾壯闊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大變革,讓中國社會從此經歷翻天覆地的偉大變化,讓中國從站起來向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中不斷闊步前進,一躍而為世界第二大國。


萬里江山入夢來


有人一生一次力挽狂瀾,便可名垂青史,但周恩來一生多少次力挽狂瀾?

1913年,他考入天津南開學校,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鏗鏘誓言。

1921年,他在法國加入巴黎共產主義小組,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建人之一。

1927年,他指揮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1931年,他冷靜指揮,親自處置顧順章叛變事件,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一網打盡的巨大陰謀,挽救了處於生死關頭的黨中央。

1935年,他在遵義會議帶頭擁護,確立了第一代領導核心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1936年,他成功化解西安事變,和張學良、楊虎城一起迫使蔣介石同意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避免國家分裂混亂,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

1953年,他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範國際關係的重要準則。


1954年,他出席日內瓦會議,代表中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參加討論重大國際問題,促成印度支那實現和平。

1955年,他出席萬隆會議,有力推動了亞非國家的聯合自強,開啟了南南合作與不結盟運動的序幕,推動了國際秩序的深刻演變。

1962年,他親自領導“兩彈一星”研製工作,推動國防科技事業取得重大成就。

1972年,他先後同美國和日本政府首腦會談,簽發中美聯合公報和中日兩國政府聯合聲明,正式開啟中日、中美關係正常化之路。


在周恩來生命中的最後10年,他忍辱負重,嘔心瀝血,帶病堅持,苦撐危局,“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在黨、國家和軍隊面臨鬥爭、分裂、混亂的每一個時刻,始終處於漩渦中心的周恩來每每選擇犧牲自我,相忍為公,顧全大局,無私奉獻,最終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周恩來的偉大不僅在於他“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海嘯於後而心志坦然”的氣質,屢屢改天換命,力挽狂瀾,更在於他願意充當黨、國家和軍隊這樣一臺龐大機器的潤滑油,在保證機器正常健康運轉的同時,卻徹底粉碎了自己,“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未必是唯我獨尊的霸王氣勢,而是徹底犧牲的無私精神。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