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足”的第N天: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被“禁足”的第N天: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前几天逛微博,看到有网友吐槽说:

关在家里的这些天,

让我体会到了后宫妃嫔被禁足的滋味。


有的人被憋“疯”了,

在家里搞起客厅阳台N日游,

在鱼缸里钓鱼,给狗子讲微积分,

有的人甚至被憋出“病”来,

像个随时会引爆的火药桶,情绪到达顶点时,

和家人大吵一架,然后双双痛哭。


周国平说:

人生最好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01

独处,是一种人生修行


演员陈道明曾说:

独处是对一个人的审视,

他的生活也恰恰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被“禁足”的第N天: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陈道明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出道以来,更是参演了《末代皇帝》《康熙王朝》等

多部有口皆碑的优秀影视作品,

不论是被国学大师季羡林赞许过的才华,

还是被无数观众追捧的演技,

再加上他谦卑有礼的为人,

都足以让他在人群中成为最耀眼的中心。


换做旁人拥有这样的人生,

大概率会一边沾沾自喜,一边享受大家的注目与追随,

可陈道明却悖道而行,

他将更多的时间拿来独处,也享受着这种生活。


被“禁足”的第N天: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陈道明随手画作


闲暇时,比起在众多饭局见往来逢迎,

他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

或是挥毫泼墨,或是弹琴看书,

时不时钻研古籍,兴致来了就写上几篇杂文。


即使好友冯小刚曾笑话他,

成天宅在家里的功夫,不如参加一场饭局更有用,

他也不为所动,

依然我行我素的享受独处生活。


被“禁足”的第N天: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古语有云:君子慎独,

真正的君子,即使自己一个人独处,

也不会停止对自己内心的叩问。

他经得起独处的考验,

也抵得过名利的诱惑,

在繁杂的世界中享受独处,自得其乐。


02

独处,是一种能力


独处,是一种能力。

一个真正的智者,

会在静处修身养性,更多地思考和觉醒,

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

并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


这两天宅在家里,无聊看电影消磨时间,

偶然看了《风雨哈佛路》,

更是深切感受到了独处带来的能力。


被“禁足”的第N天: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电影讲述了一个出生在美国贫民窟的女孩丽兹,

从小就开始承受着家庭的千疮百孔,

父母酗酒吸毒,母亲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八岁的小丽兹需要出去乞讨维持生活,

十五岁的时候,父亲被人揭发关押在了收容所,

母亲也因为艾滋病不治身亡,

孤身一人的她只好流浪在城市的角落,

生活的苦难似乎无穷无尽。


被“禁足”的第N天: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这样的生活换成任何人都可能会崩溃,

但丽兹却拼了命一样,

争分读秒的投入到学习中,

她不善社交,独自一人,

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地铁上,

手不释卷,专注思考。


就这样,她用两年的时间读完高中四年的课程,

十七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

获得1996年《纽约时报》的一等奖学金,

圆了她进入哈佛大学的梦,

也赢得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和未来。


被“禁足”的第N天: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无论是走向哈佛还是人生的路上,

丽兹始终都是一个人,

她在独处的路上,学会了和自己相处,

自我鼓励,自我安慰,孤身前进,

因为拥有独处的能力,

她才将原本满是荆棘的人生变成了满是诗意。


03

独处,是做回自己


美国哲学家梭罗,曾经远离尘嚣,

只身一人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

两年时间,耕自食、自始至终都独自一人。

也曾有人问他是否孤独,梭罗回答说:


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独处使我身心健康。与人为伴,即使是与最优秀的人相处也会使人厌倦。


我好独处,至今我尚未找到一个伙伴能有独处那样令我感到亲切。在独处时,我做回了自己。


被“禁足”的第N天: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叔本华说: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

在独处中,学会净化内心,寻觅最真的自己。


04

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电影《千与千寻》中有一句话:

“人生就像一班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

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你走完。”

与其经受不住分开,抱怨惨淡一生,

不如坦然接受别离,淡然独处一生。


毕竟,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它允许你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

去满足自己的需求,提升自己的内核,

丰富自己的一生。


被“禁足”的第N天: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一个人,

只有真正学会了独处,

才能更丰盈优雅的走过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