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独处,是一种沉淀

独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

  《礼记》有云,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什么叫“君子慎独”?真正的君子,哪怕一人独处,也不会停止对自己内心的叩问。

  很多人为了所谓的面子和人设,在人前硬撑,在人后却原形毕露。他们没有意识到,人这一生里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恰恰是独处之时。

  决定你人生格局的,不是旁人眼中的高低贵贱,而是深夜无人时内心的波澜起伏。

  独处时无人干涉、督促,选择放纵还是坚守本心,全靠内驱力。

  一个人在独处时,才能将平日摄取的外界信息加以沉淀,不至于在繁复的世界里迷失本心。经得起独处的考验,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独处,是一种沉淀


独处是留给自己的温柔

  人生漫漫,每个人都在奋力前行。在残酷的成人世界里,独处是留给自己最后的温柔。

  记得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很多人到家之前,总喜欢在车里再待上一会儿。

  一个网友这样回答:

  关上车门,你可以是肖邦,可以是钱学森,可以是张大千,可以是葛优,可以是三毛,可以是张爱玲。你有你的世界,这个世界全凭你的意愿。

  打开车门上楼,你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你需要考虑房贷、工资、柴米油盐的花销。

  从公司到家之间,唯独下车前的这段时间是属于自己的。

  在这里,你可以暂时逃开外界的喧嚣,卸下生活的伪装,哪怕只是听一首歌、刷个段子,也能给疲惫的身心带来莫大的慰藉。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是紧紧抓住一切,把握分分秒秒,但很多时候,抓得越紧,流逝得越快。

  不妨放松一些吧,真正爱自己的方式,是给这一身的疲惫一点独处的空间。

独处,是一种沉淀


聪明的人,懂得让独处更有意义

  鲍尔莱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毫无意义。”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和自己相处,这个过程无关他人,只与自己有关。

  独处就是不断审视自身、完善自我的过程。那么,怎样让独处时间变得更有意义呢?大家不妨从三件小事做起。

  其一,学习一项技能,主动充电。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每个人随时都有可能被一条信息、一个电话、一条推送打断注意力,而独处恰恰能让你告别外界的干扰,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学习一项技能,是为独处时光赋能升级的最佳方式。有人曾说,决定一个人未来三十年发展的,不是他上班的8小时,而是下班之后的私人时间。

  无数伟大的创新正是独处时不断精进学习的成果,掌握了独处时间,就掌握了成功的秘诀。

  其二,培养一项爱好,无关功利。

  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身在闹市,心有东篱南山。

  独处是对人生的滋养,这不仅仅体现在,要利用这段时间去超越他人,而是意味着,拥有一段只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做一件向往已久却始终未能如愿的事。

  无论是静静地练字,还是尽情地舞蹈,无论是沉默着长跑,还是下厨钻研美食,这些爱好虽然看起来“无用”,但却蕴含着最简单的快乐与满足。

独处,是一种沉淀

  其三,打扫个人房间,复盘人生。

  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丰盈往往并不同行,当我们被满目的繁华迷了眼时,定期清扫居所,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断舍离”。在一段完全由自己掌握的独处时间内,一边清扫浮尘,一边为人生复盘。

  打扫房间,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好好思考这个阶段自己的得与失,从而整理心情与思绪,继续前行。

  有人说,人生注定是孤独的旅程,但林语堂却说:“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成年人的独处,是纷繁热闹过后的平静,是喧嚣名利过后的真心,是人生自有诗意的笃定。

  愿你享受独处,拥抱这难得的独处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