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蔡襄,修桥奇事!

蔡襄宋朝仙游(今福建省莆田县西)人,字君谟,为人忠实耿直,擅长诗文、书法,通明史事,有办政才干。累官知谏院,直史馆,又曾历任开封府、福州、泉州、杭州知官。

宋朝蔡襄,修桥奇事!


当时洛阳江靠近海边,洛阳江名“江”,实际上是个大海湾。在没有石桥的年代,人们靠渡船过江,时遇风浪,死者众多。宋真宗大中年间,有一船只,也遇到风浪,当船将要翻覆时,忽然听到空中传来声音说:“不要伤害蔡学士!不要伤害蔡学士!”风浪竟然顿时平息,事后询问船中旅客,只有一位蔡姓太太,正怀有身孕,大家认为这胎儿一定是个贵子,妇人便对天发誓说:“如果我腹中儿子,将来能当学士,必定造一座长桥,帮助便利往来行人,以免后人受此惊险恐怖。

后来妇人所生儿子就是蔡襄,仁宗天圣年间,果然高中状元,当他任泉州知官时,其母催促他建造洛阳长桥,以偿誓愿。距离泉州二十里地处万安渡,行人往来非常惊险,蔡襄想到水深不可测度,海水浪潮又时常涌来,怎能兴动工程,于是写一封书信,投入海中呈给海神,由于至诚所感,竟得一封回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醋”字,“醋”析字成“廿一日酉”时,蔡襄恍然悟到说:“莫非海神命我廿一日酉时兴工?”于是一切准备妥善,果然到八月二十一日,海潮退去,桥得以建成。蔡襄亲自撰文并书写了《万安桥记》,这就是有名的三绝碑之一,被时人誉之为“当与桥争胜”的杰作。现存洛阳桥南的蔡襄祠内。蔡襄督导兴工,立起石梁,种下粗磨石在柱下,增加梁柱安稳坚固,于是长三百六十丈的长桥,果然顺利完成,这座桥因而名叫万安桥,又名洛阳桥,迄今仍然存在,便利行人。蔡襄又种植松树七百里,广为庇荫道路行人,州民莫不感恩颂德,于是建立石碑,留传后世,永远纪念蔡襄的大恩大德。后来朝廷召蔡襄为翰林学士,去世后赐谥号忠惠。

宋朝蔡襄,修桥奇事!


试观蔡母,自己遭到惊险危难,便能推想到他人,因而发大善愿,建筑长桥,造福世人。此事若非有福德之人,何能如此?有福德之母,必有福德之子,蔡襄禀承慈母之誓愿,一心要建造一座万民受益之长桥,工程虽然艰巨,然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感格吉神帮助,善愿果然成就。

宋朝蔡襄,修桥奇事!

洛阳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福建自洛阳桥兴建成功,泉漳两地相继修成“十大名桥”,为桥梁技术开辟了新纪元,致有‘闽中桥梁甲天下’之誉”。

宋朝蔡襄,修桥奇事!

洛阳桥首创“筏形基础”、“种蛎固基”和“浮运架梁”等先进的建桥技术。现桥长731米,宽4.5米,桥墩45座。桥上有4尊宋刻石将军、6座宋代石塔及众多的石碑、摩崖石刻,尤其是保存至今的28方历代修桥碑记,数量之多被中国桥梁专家誉为中国古桥中所仅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