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商朝,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三人行之老馬


提起商朝,第一印象,愛經商,商朝是一個商業很流行的朝代。另外,愛喝酒,酒池肉林不是亂講的,而且不只是商紂王愛喝,整個商貴族都愛喝。另外,就是愛打仗,以及愛搬家。

正好,我在寫一個專欄《中學大歷史》,一個專門幫助中學生學好歷史的專欄,這裡面就講到了商朝的這些特點:


下面的內容摘自我的專欄《中學大歷史》

成湯建立的商朝有什麼特色呢?

商朝有三大特色。

1.愛搬家

商朝是一個很喜歡搬家的朝代。漢代有個叫張衡的人寫了一個《西京賦》,裡面就說:殷人屢遷,前八後五。

殷人就是商人,商朝後面搬到殷這個地方,所以也稱為殷商。

這句話就講,殷人前面搬了八次,後面搬了五次。這是以成湯為分界線。在成湯打敗夏桀,建立商王朝前,他們就已經搬了八次,建立商王朝之後,又搬了五次。

商人為什麼喜歡搬家呢?

這個說法就很多了。有人認為是避水災。原來居住的地方有水災,必須搬到乾旱的地方去,但這個說法並不太靠譜。因為水是文明的搖籃啊。文明都是依水而生的,兩河文明,尼羅河文明,印度河文明,長江黃河文明都是大河文明。而且商朝搬家還是圍著河在轉。搬來搬去,還是黃河兩岸。

另一種說法是為了種田,因為田地種久了田力會下降,需要搬到新的地方。這個說法也不靠譜。因為我們古代人早就知道施肥,二來,他們常常有兩塊土地,輪流耕種,以避免田力用盡的情況。

第三種說法是為了發動戰爭。商部落是方伯,他們具有討伐別的部落的權力,為了更好的發動戰爭,就把家搬到人家的家門口,出門就可以揍人。

這有一個例子,成湯為了打敗夏桀,就把都城遷到了亳(今天的河南偃師附近),在這裡招兵買馬,積累滅夏的力量。

但前八後五的搬家,都是為了戰爭,也太不可能。

那有沒有別的可能呢?

有的,就是政治鬥爭。

在這裡我們要先介紹商朝的一個特點。前面我們說堯舜禹是禪讓制,選取賢德之人,把他介紹給上天,讓他當首領。到了夏禹之後,夏禹改變了遊戲規格。他的兒子夏啟接過了位子,開啟了家天下。以後都是父傳子,不搞選賢的禪讓了。

家天下有一個缺點,就是接班人不可控,有可能是笨蛋當皇帝,也有可能是吃奶的娃娃當皇帝。商朝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就想了一個辦法:兄終弟及。

就是皇位不一定是傳給兒子,也有可能是傳給兄弟。商朝很多時候王位都是傳給兄弟的。這個還是家天下,但不是父傳子,還是兄長傳給弟弟。

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傳位的時候,接班人一般是成年的,而且有一定能力。

比如我們講一個故事,宋朝的開國皇帝叫趙匡胤。他想把皇位傳給兒子。而他的母親杜太后去世的時候,把他叫過來,問他:“你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啊?”

趙匡胤當然撿好聽的說:“都是祖上和您積了德啊。”

杜太后卻說了大實話:“我不這樣認為,還不是當初周世宗柴榮讓幼子繼位,才使你有奪取天下的機會。如果柴榮擁立年長的宗親為帝,這天下怎麼會落到你的手上?”

在宋朝之前,中國有個朝代叫後周,後周有個皇帝叫柴榮。一開始,趙匡胤是柴榮的部下,禁軍將領。柴榮去世的很早,他去世的時候,兒子還只有七歲。七歲怎麼控制天下呢?

趙匡胤趁這個機會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皇袍加身,建立了宋朝,當起了皇帝。

趙匡胤聽了以後,就改變了傳位於子的決定,把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

可見,兄終弟及可以解決避免幼子接任的問題。在現代社會,也有兄終弟及的例子。亞洲的沙特王族,採用的就是兄終弟及。他們的第一任國王叫伊本·沙特,是1902年打下的江山,已經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但是他們採用兄終弟及的方式,現在還只傳到了二代。

那麼,兄終弟及是不是就沒有缺點呢?也是有的,就是容易引起爭端。因為一個兄長往往不只有一個弟弟。這樣一來,王位的競爭者就多了,競爭者一多,就會發生爭端。像沙特就經常發生爭奪王位的事情。

商朝也碰到了這樣的問題。

《史記·殷本紀》裡記載: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

中丁帝當商王之後,採用了兄終弟及的接班模式,這些兄弟們為了王位相互爭鬥,造成了連續九代的混亂。你們家裡自己亂起來了,外面的諸侯當然不來朝見商王了。

而這個時期,恰好跟商朝遷都的時間吻合。可見,商王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採取了遷都的方式。

遷都為什麼能夠鞏固自己的地位呢?因為遷都等於重新洗牌。

遷都後,那些反對自己的貴族擁有的土地就成了閒置土地。

打個比方,原本貴族們都住在二環以內。他們掌握了很大的權力,導致商王自己都沒有資源了。不過,商王知道他自己就是最大的資源,這個資源叫中心論。

商王就把國都搬到五環外,那五環外就成了新的二環、新的中心。以前的二環就變成了郊區了。

通過這種轉變,商王能夠打擊不服從自己的貴族,增加自己手上的資源。

所以,商王朝一直搬家,最終,有一位叫盤庚的商王,他把國都盤到了殷這個地方。商王朝這才定居下來,數百年不動搖了。

那殷是什麼搬家的呢?

我們看史書,就會發現搬家也不容易啊。因為中國人有戀土情結,好好的家園不要了,跑到別的地方去,那是不情願的。看《流浪地球》,就算太陽要爆炸了,我們也捨不得離開地球,要帶著地球一起跑。此外,貴族也會反對。盤庚遷都,這其實等於要搞“強拆”啊。

這時候,盤庚展現了高超的政治能力,我們看看,他用了什麼辦法。

他首先把反對的人分成四大塊,不同的反對者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

對於那些擁有表決權,“共政”的貴族,他主要採取說服誘惑的方法,表示自己要遷都,是為了繼承先王的基業,是為了安定四方,你們不用擔心,遷都後,我依然會任用舊人的。去吧,我們的新家會更好。我們一定能夠在那裡快樂安定的生活下去。

這些共政的人不想遷,最大的顧慮不過是擔心一動,自己屁股下面的位子不保罷了。盤庚這一說,就把他們的心思盤活了。

而對於一些反對者,他則採取了警告的方式,表示之所以社會上有百姓會反對,就是因為你們在散佈謠言。你們趕緊停止你們的錯誤行為,不然到懲罰你們的時候,你們後悔都來不及。

而對那些舉棋不定的百姓,盤庚則採取安撫的的方式,告訴百姓你們應該體諒我啊,千萬不要聽信壞人的謠。現在我的朝中有一些壞人,他們貪圖財寶,禍亂天下,我遷都是為了懲罰他們,然後使你們能夠安定下來。

而對於頑固派,盤庚就是赤裸裸的威脅跟恐嚇了: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於茲新邑。

我要消滅你們,讓你們斷子絕孫,免得你們的後代在我的新邑滋生!

可見,盤庚的政治手腕、宣傳手法非常高明。經過他這麼一盤,大家終於肯跟著他遷都了。

搬到盤庚之後。這個愛搬家的朝代終於消停,從此以後保留了長久的穩定。但不搬家,總要乾點別的吧。

下面我們就介紹商朝的第二個特點:愛打仗。

商朝是一個極其好戰的朝代。我們從商朝留下的甲骨文中,經常發現商朝發動戰爭的記錄。商朝原本就是靠著當方伯,擁有徵伐權而強大,最終亡夏建商的。所以他們對武力征服似乎有一種天然的信仰跟迷戀。

在商朝的歷史上,戰爭幾乎從來都沒有消停過。尤其是盤庚遷都殷商,商朝進入穩定期,到了盤庚的侄子武丁當商王的時候,商朝進入最強盛的時期,武丁統治商朝五十多年,這其五十多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打仗。

在出土的甲骨文裡,可以見到很多武丁出征的卜辭。

以前的人,在做一件大事前,往往要把事件記在甲骨上,然後燃燒甲骨,通過甲骨上的裂痕判斷這件事有沒有上天護佑,能不能成功。

在甲骨上,我們常常看到武丁一會要去打鄙方,一會要去打土方,一會要去打羌方,一會還要打虎方……這裡的方都是商周圍的一些國家。跟商交戰的對手不下十餘個。

武丁還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還有一位超級厲害的老婆:婦好。婦好不愛紅裝愛武裝,經常率領軍隊出征。她經常跟武丁分工合作,有時候一人坐鎮國都,一人出去打仗。有時候,倆人分頭行動,進行兩場不同的戰爭。有時候還一起合作,婦好負責伏兵,武丁負責誘敵。

現在我們在河南安陽市發現了婦好墓,讓我們能夠近距離一窺這位傳奇女將領的一生。

比如我們在墓中發現了兩個大銅鉞,一個上面是龍紋,一個是虎紋。專家認為,這就是婦好使用的武器。同時,這也是軍權跟王權的象徵,說明婦好地位之高。

這兩對軍事夫妻一生征戰,屢戰屢勝,打敗了商朝周圍許多的敵人,其中有商朝為了擴張領土,主動出擊的。有的是敵人進犯,防守反擊的。根據史料推測,商朝的軍隊總數最多時達到十萬,這在那時候可是一個驚的數字。如果不是經常進行戰爭的話,不可能有這麼多的常備軍。

這說明,我們商朝才是中國民族歷史上的戰鬥朝,而且是無敵朝代,是真正的東方不敗。要不是交通實在不方便,搞不好我們商朝大軍能夠一直打到尼羅河去。

通過商朝的戰爭,華夏文明的版圖一點點擴大,從這種意義來說,商朝是打天下的,而接下來的周朝,算是坐天下的。

接下來,我們再講商朝的第三個特點:人殉人祭。

同學們先看一個青銅器。

這個青銅器叫商虎食人卣,是商朝晚期的青銅器。畫面比較恐怖,一隻老虎抱著一隻人頭,準備將這個人頭吞下去。

虎是商朝的圖騰之一。從這個青銅器,我們就可以看出商朝人有用人進行祭祀的習慣。

有沒有更直接的證據呢?

再看一個青銅器:

這種容器叫甗(yǎn),是一種飲具,下面有鍋,用來煮水,水蒸汽上去之後就可以將食物煮熟。比如我們在婦好墓曾經發現了三聯甗。

但上面那張圖裡最驚人的部分,可能有的同學已經發現了。就是甗裡有一個人頭。像這樣裝有頭骨的甗,後面還有發現。

這說明商人煮人頭吃?

這個還沒有確切的證據,因為是埋在地下的。最大的可能還是用來祭祀。

而在甲骨文中,我們也發現了大量用人祭祀的記錄。

有人專門數過,從盤庚遷都到商朝滅亡,一共人祭了一萬三千零五十二人,此外,還有一千多條卜辭上沒寫人數,就算一條一人,總計也有一萬四千人。而這還僅僅是統治了在中國境內官方收藏的甲骨,不包括流失到海外的,私人收藏的以及沒有發現的。

可見,商朝的人祭是十分尋常的事情。要打仗了,殺兩個人祭天,要修房子,殺兩個人祭天,要懷念祖先了,殺兩個人祭天……

難怪,現在後臺系統有問題了,就有項目經理高喊殺兩個程序員祭天。方案效果不理想,就高喊殺兩個小編祭天。這肯定是商朝遺民。

此外,商朝還喜歡用人來陪葬。

我們看商朝的墓葬裡經常發現擺放整齊的人頭,這些人都是用來陪葬的。

這當然是比較野蠻。到了商後期,這種活人祭祀的情況倒越來越少。因為大家發現,把人祭祀不太經濟,不如讓人去幹活比較划算。

當然,這種事情完全一下滅絕也不現實,事實上,人祭在中國的歷史上長期存在。比如給大家介紹下面這個青銅器。

這件叫殺人祭柱場面貯貝器,出土於雲南。

我們可以看到,銅器極為複雜。在中央的部分,有一個柱子一樣的東西,柱子上面纏繞著巨蛇,而在柱子的頂端則有一隻老虎,柱子的下面還纏著一條鱷魚,可以想像,這三種動物在當年應該是雲南地區最恐怖、最能給人類造成心理陰影的動物。而在旁邊還有一個矮一點的柱子,有一個人似乎在抱著柱子。

其實,他不是擁抱柱子,他擁抱的是死亡。他是被綁在了柱子上。

幹什麼呢?殺他進行祭祀活動,想必他要麼是一個罪犯,要麼就是一個奴隸,而在他的身邊,還有一些被綁著跪下的人,可見,這種祭祀往往不只殺一個人。

而在另一邊,我們看到了這裡的大佬。

數個人抬著一個婦女,這個婦女要麼是奴隸主,要麼就是女巫師。她是這個場景裡地位最高的,此外,還有很多拿著罐子,以及整齊坐在地上的人。

這個東西完整展示了古滇國的一次活人祭祀活動。古滇國已經處於戰國時期。戰國時的中原地區,對活人祭已經是批判的態度。

我們繼續聊商朝。

除了用人祭祀或者陪葬之外,商朝的刑罰是比較殘酷的。比如有一種刖刑,把人的腿砍去,這種刑罰延續的時間就更長了。

我們看下面這件青銅器。

這件叫西周刖人守囿銅挽車,屬於商朝之後西周的青銅器,非常精美,上面的柄蓋是一隻猴子。四周還有小鳥,可以根據風向轉動。

我們重點看車門這一塊。

守門的是一個人,這個人的一條腿被砍去了一半。顯然,這是一位受過刖刑的人。而受了殘酷的刖型後,也不能不幹活,還要去守門。

像這樣的青銅器還有不少。比如下面這個刖人守門鬲。

被拿來殯葬的、祭祀的以及被砍腿後還要守門的,在商朝都處於奴隸的地位。所以我們說,商朝是一個奴隸社會。

接下來,我們聊一點讓我們感到震驚的事情。

我們說商朝喜歡人祭人殉。那這些被用來祭祀的是什麼人呢?

一般來講,是奴隸。除了奴隸之外,最主要的來源就是戰俘。當然奴隸的主要來源也是戰俘。

商朝是一個很喜歡打仗的王朝,在不斷的征伐中,他們俘虜了大量的人。據記載,最多的一次俘虜了上萬人。

這些俘虜有的成為了奴隸,有的則用來進行祭祀。很可能商朝沒有更多的工作來安排這些俘虜,也沒有更多的糧食來供給俘虜。把俘虜殺死祭祀是當時認為最好的選擇。到了後面,生產力發展了,田地增多了,可以用奴隸去種田。這時候,奴隸顯示出經濟性,人祭人殉的事情才變少了。

接下來,考古學家對這些人祭的骨頭進行研究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

戰俘的來源十分複雜,不僅僅有像我們黃皮膚黑頭髮的中原人。還有一些類似現在大洋洲黑人的骨頭。此外,還有白皮膚的高加索人。高加索人是歐洲人的祖先。另外,還有類似愛斯基摩人的骨頭以及跟現在印度、阿富汗人類似者的骨頭。

這個發現就太驚人了。我們一直認為,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我們的世代居住的地方,是我們黃皮膚人的家園。

難道在商朝的時候,這片土地不僅僅生活著黃皮膚的我們,還有黑皮膚的大洋洲人以及白皮膚的高加索人。

當然,更大的可能是,這些人曾經進入黃河流域,碰到了悍衛領土的商朝。商朝出征,擊敗了這些遷入的部落,然後將這些俘虜押解到商都。

還記得我們前面講的印度河文明嗎?在商朝建立的同期,雅利安人進入尼羅河流域,戰勝了原生的印度河古文明,用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

雅利安人就是高加索人的一種。那有沒有可能,這些雅利安人也曾經進入到黃河流域呢?

只是這一次,他們碰上的是尚武的商人。

在商朝的歷史上,碰到過不同的挑戰。甚至可能是亡文明級的挑戰。商人戰勝了這些遷入者。他們才能在這片土地站穩腳跟,不然就跟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一樣,成為黃河長江流域的過客。只能用頭骨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了。

從這個角度上,商朝軍隊戰勝了各種各樣的對手。《詩經》裡有一首《商頌·玄鳥》,裡面有一句: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有一種解讀,就是商王武丁的後代,是戰無不勝的。所以我們才稱他為戰鬥著的王朝,不敗的王朝,是真正的東方不敗。

但是,同學們可能對商朝的印象不佳,大家如果看過一部《封神榜》的小說,可能就對商朝更反感了。這裡面的商紂王簡直就是一個大魔王。再稍瞭解一下商朝的歷史,發現商朝有人祭人殉,可能就更反感了。

其實,看歷史要處在當時的環境下去看。商朝的確有很多野蠻的習俗,但那是特定歷史環境下的產物。文明總是一步步進化而來的。

而商朝在各種史書或者傳說中,也有意無意的處在了被批判的位置。畢竟商朝最後被周部落推翻了。而周朝是此後中國文化的最重要的根源。是我們儒家文化的淵頭。長期以來,儒家文化在中國處在統治地位,對於曾經戰勝的對手,持有批判態度也就不出奇了。所以,我們才有成王敗寇的說法。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明天我們講一下商王朝的簡要歷史,我們會發現,歷史的規律又在無形中發揮作用。

歡迎大家到今日頭條關注我的號《腦洞歷史觀》,打開專欄《歷史大歷史》,尤其歡迎小學生初中生訂閱,讓我們輕輕鬆鬆把歷史這門課學好學通。


腦洞歷史觀



提起商朝(前1600年_1046年),給人第一影響就是特別久遠,而且總感覺沒有和歷史掛鉤一樣,就與周朝時發生了斷層,它亦是神話亦是歷史,根本就搞不清楚。這源於商朝早中期斷代歷史的嚴重缺失,只有後來武王伐紂中的紂王記載卻有跡可循,在殷墟中發現的商鼎和甲骨文確切對紂王(前1075_前1046年)有所記載,主要還是圍繞武王伐紂主題來記述,紂王其實不叫紂王,而叫帝辛。



妲己也同樣被名列記載,認為她是禍國殃民的罪人,迷惑紂王犯下了種種罪行,尤其是比干挖七竅玲瓏心,造鹿臺,酒池肉林和炮烙之刑,為了渲染她的罪行,封神榜特意將她演繹成有目的摧毀成湯江山的罪人,還一度把她描寫成狐狸精變得。可真正歷史妲己是人,河南還有她的墓,除了她還有王皇后的墓。


所以這也正是我們對商朝的第一印象,認為這個王朝是庸朝酷刑嚴厲的王朝。在今天安陽殷墟中我們就可以清楚瞭解到這一段歷史,陪葬的奴隸和畜生多得數不清,主人卻是高高在上,商朝歷史可靠也正是通過這種渠道認識,要不青銅銘文,要不甲骨文。

雖然這樣,但只是商朝一個時期,其實在安陽一處建都的只是末期而已,正是大名鼎鼎的紂王帝辛,他在位時,國家政治中心才移到朝歌,在之前商朝還有五六百年國運,之間自從盤庚以來不停的遷都,都是因為水患。帝辛在位雖然昏庸,可是卻很能征善戰,經常征討淮水和渭水地區諸部,當時他還很明智的囚禁了以後傾覆商朝的西伯侯姬昌,如果不放他回去,也許就不會出現牧野之戰,帝辛自焚。



可畢竟國家經歷六百年早已國政破敗,弊端顯露,加上帝辛殘暴不仁,任用費仲奸臣不滅才怪,他和之前夏朝夏桀並稱桀紂二暴,除了帝辛是繼承帝乙江山這段歷史清晰以外,和周朝成功接軌,周朝自不用說,因為它存在八百年,從前1046開始經歷西周到最後東周經歷了春秋和戰國,直到秦始皇嬴政繼位伊始,東周仍還存在,時間到前256年。秦漢也明顯繼承了東周的影子,周禮和諸侯分封,百家爭鳴就是個例子,只是後來過多活人祭祀的廢棄而已。


而商朝呢,諸侯分封制,奴隸制,青銅文化被周延續,但歷史文獻記載仍殘缺不全,之前的先秦書藉經過秦焚書坑儒毀壞不全,所以只有靠發掘的殷商文物為佐證研究這段歷史。商朝建立者商湯,經歷鳴條之戰後,取代了夏朝的天下,後來經歷少康中興,武丁中興等,有人提出異議,認為商朝早中期遷都是從非洲東端向亞洲東端遷徙,甚至更魯莽把它比作古埃及一個政權,我想把歷史說成傳說真的有些過意不去,商朝好歹還是和世界文明接軌的王朝,文字記載有據有條。



還有商朝給我留下了一件財富那就是俗稱的商人,就像國外稱呼唐朝有唐人街一樣。除了這些商朝給人還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太過於歷史遙遠,歷史遙遠就離與古代基本風俗自然有詫異,而且較原始,還留有辮髮,讓人想到遊牧民族,所以商朝就比較難懂。


龍文說史


提起商朝,我們的印象是什麼?殘暴、神秘、放蕩、有趣……

我們大多數人是從《封神榜》裡瞭解的商,紂王自恃才智,好酒淫樂。武王伐紂,紂王自焚而死;周代商,周順應“天命”,那商自然是“殘暴”了。


商朝,又稱殷、殷商,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中國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朝代;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600年左右。

殷商文明,詭異而絢爛。

青銅鑄就,甲骨繪成。

正如羅馬最寶貴的遺產是基督教和羅馬法,殷商最偉大的發明是青銅器和甲骨文。尤其是甲骨文,它就是現代漢字的直系祖先。也許,我們現在已經無法知道它們的準確讀音,但能夠知道它們的意思,因為甲骨文不是拼音文字。

正因為不是拼音文字,當時那些說著不同方言的部落或部落國家,才有可能迅速地接受殷商文明,中華文明也才能延續三千多年不中斷。

商人重鬼神,一些重大的活動都需要問下“神靈”,於是出現了,占卜和祭祀。占卜用龜甲獸骨,這就有了“甲骨文”。祭祀用青銅禮器,這就有了“鐘鼎文”。後來還有刻在石頭上的,則叫“石鼓文”。

漢字,確實是一種神奇的符號,它有著實用價值,又蘊含著藝術的品位和審美的意味。

而青銅器又有著另外的用途。

兵器和禮器


兵器是殺人的,禮器則是嚇人的。所以他們的青銅禮器上,滿是妖魔精怪、牛鬼蛇神、魑魅魍魎,比如有頭無身的食人怪獸“饕餮”,一頭兩身的怪蛇“肥遺”,一隻腳的“夔”和兩隻角的“虯”,全都面目猙獰形象恐怖,不是“殺人不眨眼睛”,就是“吃人不吐骨頭”。

這是一種“獰厲的美”。

殷商青銅禮器給人的感覺很怪,有著殺氣騰騰又嬉皮笑臉。有粗野,有蠻橫,有霸氣,有威嚴,也有頑皮和搞笑,甚至“某種真實的稚氣”。

天命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是商族讚美詩《玄鳥》的第一句,講述了一個古老的神話:商的女性始祖簡狄在吃了一隻玄鳥蛋後,就懷孕生了他們的男性始祖契。

這當然是“天意”,也意味著“神權”。

殷商的統治跟埃及一樣,也是“神權政治”。商的王宮裡,有著很多“神職人員”。他們相當於埃及的祭司,叫“巫”。另一類高級知識分子,則叫“史”,也叫“士”。史,是管人事的;巫,是通鬼神的。

周是重史官的,商則重巫官。巫官的任務,是揣摩神意,預測兇吉。方法有兩個:龜與筮,也叫“佔龜”與“祝筮”。筮,就是用筮草占卜;龜,則是先在獸骨或龜甲上鑽眼,再放進火裡燒,然後根據裂紋來解釋神意。這些解釋都要刻在獸骨或龜甲上,所以叫“甲骨文”。

這是一個富有想象力、創造力、探索精神、開拓精神甚至叛逆精神的民族。


遨遊者


提起商朝,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想到《封神榜》,妲己,姜子牙,哪吒,等等。這電視劇太洗腦了。考試時注意哦,別按電視劇來,野史害人呢。

其實歷史上的商朝,絕非如此,商代共存在約600年,國家五盛五衰,六次遷都,農業經濟發展不錯。甲骨文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文字,商代有輝煌的青銅器藝術。商朝人多穿齊膝短衣,扎著褲腳。材料有麻.葛.綢子等。貴族男子常戴帽子,婦女多梳頂心髻,大姑娘梳辮子,小孩梳兩個小丫角兒。男女貴族多佩玉。



奴隸社會,青銅業發達,釀酒業發達(可從出土的青銅器品種看出),人殉、人祭嚴重,奴隸沒有半點自由,因為洪水而換了七個都,武丁之前王位實行的是兄終弟即,從武丁開始才實行嫡長子即位,另外中國千百年用來紀年的天干地支也就是商朝國王的名字。


商朝的歷代商王都恪盡職守,他們吸取夏朝滅亡的教訓並時刻警醒自我,商朝的政治清明,社會生產力的到了極大發展,奴隸主貴族制度發展到巔峰時代。 商朝的歷代商王為了躲避自然災害曾經多次遷都,商王盤庚為了解決政治危機在公元前1320年決定再次遷都,這一次商朝的都城被遷到了殷地,在這之後商王朝的統治更加穩固。


商朝,其實是一個偉大的國家。


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商朝存在於約公元前1600年至約公元前1046年,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由於記載較少,我們生活中接觸的也較少,給人的印象也不如唐宋元明清那樣深刻。提到商朝,大家起碼會有兩個印象,一個是奴隸制,一個是甲骨文。

先來說甲骨文,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晚清古文字學家王懿榮第一個發現了甲骨文的價值,在此之前發現的甲骨多被人颳去文字,當成藥材“龍骨”售賣。同時也是王懿榮將甲骨文斷代為商代,殷墟遺址也隨著甲骨文的發現被逐漸重視起來(迄今為止在殷墟發現的有字甲骨大約15萬片)。

至此,人們對商代的瞭解才逐漸增多,在甲骨文被發現之前,即使是古人對商代的瞭解也並不多。《尚書·多士》記載:“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冊、典之中記載的就是商朝的歷史,應該是寫在竹簡或木簡上的,可惜這些史書沒能流傳下來。甚至兩千多年前的孔子都未必見過這些史書,孔子曾發過商代“文獻不足”的慨嘆(論語·八佾)。

商朝的甲骨文作為目前考證最早的漢字,其意義不言而喻,在商朝末期還出現了另一種文字——金文。金文就是鑄造在青銅器上的銘文,由於青銅器保存較為方便,對金文的研究歷史要比較古文長很久,早在秦漢的時候,就有商代的青銅器出土,青銅器上的金文也在這是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接下來聊聊奴隸制,關於商朝的社會性質,由於史料記載過少,一直沒有一個確定的結論。上世紀50年代中期,郭沫若撰寫的著名論文《奴隸制時代》把關於商朝社會性質的討論推向了高潮。商朝存在有奴隸是人皆可知的事實,但商朝究竟是不是奴隸制社會在當時頗有爭議,當時主要有這樣四種看法:原始社會末期說,原始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說,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說,再有就是郭沫若所支持的商代是奴隸社會。

商朝的奴隸普遍被用來“人殉”、“人牲”。人殉就是在古代有身份的人死後給他們陪葬,為了讓這些王公貴族死後仍能享受生前的奢華生活,找活人陪葬就成了一種風氣,奴隸自然成了這種風氣的犧牲品。人牲就是用活人當祭品來祭祀,目的和前面差不多,不同的是人殉的奴隸是為了服侍陰間的主人,這種奴隸死後可以保留全屍,而人牲的奴隸普遍會遭受大卸八塊的“待遇”。而傳統的奴隸是用來幹活的,直白點說就是充當牛馬,用來扛磚石,種地出力氣的,這也是商朝的奴隸和傳統奴隸的區別之一。

奴隸和甲骨文可以說是商朝留在現代的一種印象之一,每當人們提到商朝就會想到這兩種東西。除此之外商朝還為現代留下了一批價值不菲的商朝文物,在很多博物館、展覽或者拍賣會上都能見到商代文物的身影,它們的出現無不吸引著觀眾的眼球。


鄧海春


(括號裡面為一些小吐槽,文字優雅,望見諒。)

對於大多數知道這個朝代的人而言:最多的大概是商紂王,妲己和封神榜吧(其實這些有點神神鬼鬼的東西,才是大家最感興趣的吧哈哈。)

對於學生黨和學者:商湯、甲骨文、殷墟、司母戊鼎、青銅鑄造、盤庚遷殷(畢竟是全部要背的東西,我讀書時歷史題已經到了全書皆可出題的地步了啊哭)

對於稍微有點了解的:部落起源、巫鬼文化、武丁大帝、婦好、奴隸制(這些是重度研究者才會發現的東西,其實歷史上的一些不為人知的東西,才更令人感興趣吧)






攜朋觀史


大家對中國歷史關注度和傳播度比較高的是從春秋戰國開始。至於中國早期的歷史堯舜夏商時期作為中華文化的形成期,多見於神話傳說。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封神演義這部電視劇裡的商朝背景。

要說對商朝的第一印象或許是商紂王的殘暴不仁,無道昏君。發明了很多慘無人道的酷刑,最有名的就是炮烙。底層百姓觸犯了法律,動輒就要斷胳膊斷腿,割鼻子挖眼睛。

商朝屬於奴隸制度的頂峰時期,奴隸主是這個王朝的統治階層。而生活在最底層的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除了苛刻的賦稅,還要被迫服沉重的徭役。生命完全得不到保障。

對於整個社會來說,老百姓生活水深火熱,對於商朝並沒有好感。


暢談古今中外


民以殷盛。殷商時代是人類崛起的重要時期,從遍佈各地出土的青銅器文物上就能來反映,“故國東來渭水流”的東夷人族已經壯大繁榮起來的文明程度。


蓋天宣夜說


商紂王的酒池肉林。

雖然只是傳說。


白露為霜65799235


絕對是封神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