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U型爬坡,走出“谷底”

聯商財評:因為2018年的低谷表現,2019年對於京東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從調整組織架構到大舉進攻下沉市場,過去一年間,京東可謂動作不斷。

3月2日,京東發佈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交出了2019年奮力“翻山”後的成績單。

這份成績單是優是劣?先來看看京東Q4及全年財報中的一些核心財務數據:

全年淨收入57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9%;

全年淨服務收入為662億元人民幣(約95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44.1%

歸母淨利潤達到122億元人民幣,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母淨利潤1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1%;

全年營業成本4924.67億,同比增加24.34%;

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增長至3.62億;

京東擁有超過22萬名員工,一年新增超過4萬個就業崗位;

運營約700多個倉庫,倉儲面積約為1690萬平方米。

核心業績數據整體向好

流量觸頂,營收增速放緩甚至下滑是近幾年傳統電商平臺們共同面臨的一大難題,京東也不例外。尤其在2018年,京東還曾遭遇創始人負面輿論的壓力,更是雪上加霜。

縱觀其近三年的營收增速,自2017年Q2開始,京東的營收增速開始經歷多個季度的連續下降,2018年下半年增速下滑趨勢愈發明顯。直至2019年Q1下滑觸底時,相較於2017年Q2的43.6%,增速已腰斬至20.9%。

不過好消息是,在“跌跌”不休中,京東的營收增速在2019年Q2觸底反彈,開始“回暖”。京東從增速變化的U型趨勢前半部分,來到了上揚的後半截。

京東U型爬坡,走出“谷底”| 聯商財評

儘管整體營收增速下滑的壓力仍然很大,但能夠在2018年低谷期後迅速進入“恢復階段“,無疑從側面證明了京東在2019年的諸多調整與業務佈局已經初見成效。

除了營收增速的回暖,2019年最為突出的一項財務數據表現莫過於盈利能力。財報顯示,京東自2019Q1開始,已連續4個季度實現盈利。2019年Q4,京東實現歸母淨利潤36.34億元,同比大增175.63%。

而從全年來看,2019年也是近5年中,京東盈利能力表現最好一年。此前4年,京東年度歸母淨利潤均為虧損狀態。在“翻山”求變的第一年,京東在財務上實現扭虧為盈。

京東U型爬坡,走出“谷底”| 聯商財評

京東從“商品”向“商品+服務”轉變,是其實現盈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從財報中可以看到,京東的服務性收入佔比不斷提升,增速已經超過自營商品銷售。

服務性收入主要包括平臺及廣告收入、物流和其他服務收入反映到平臺實際運營中,是京東正在擴大商家入駐,增加第三方入駐所代表的平臺模式的比例。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東的第三方平臺的簽約商家數量已超過27萬。在這一過程中,京東搭建多年的供應鏈、物流能力也開始逐漸變現。

隨著京東逐漸擴大平臺業務的邊界,也為其帶來了更多的訂單量。而訂單規模的擴大,邊際成本降低,京東的履約費用率也開始逐漸下滑。

京東U型爬坡,走出“谷底”| 聯商財評

對於在物流上持續投入多年的京東而言,履約費用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運營成本,所以,京東物流效率高低和訂單規模的大小,將影響公司盈利空間的大小。隨著訂單規模的持續增大,履約費用率會持續降低,將會釋放更大的利潤空間。

從以上幾項數據來看來看,在經歷了2018年的“至暗時刻”後,京東在2019年核心業績數據向好,進入了恢復期。

活躍用戶上漲背後的下沉策略

對於電商平臺而言,營收數據一端連接著客單價,另一端連著的是活躍用戶數。2018年Q3時期,京東的活躍用戶數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下跌,用戶流失達760萬。這也讓活躍用戶數成為京東近幾次財報中,頗受關注的一大數據。

從活躍用戶來看,2019年京東的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增長至3.62億。從單季度來看,京東2019年Q4環比截至第三季度末的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增長2760萬,環比增長8.3%。增速相較於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的1.7%、3.5%和4.1%,呈現出了明顯的加速增長態勢。

京東U型爬坡,走出“谷底”| 聯商財評

這些新增的活躍用戶從哪兒來?財報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的新增用戶中,超過七成來自3-6線城市。

京東活躍用戶的恢復增長與其去年對下沉市場重點佈局有直接關係。包括上線了全域社交平臺京喜;推出了以微信群為媒介搭建私域流量生態的社群型社交電商“京東超新星計劃”;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幫服務店、京東便利店等針對下沉市場的實體店的全面落地……

而2019年Q4活躍購買用戶數增速遠高於前三季度,則於社交電商平臺“京喜”的上線,以及京喜接入微信一級入口有直接關係。

2019年9月,京東集團推出的新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正式上線。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曾表示,京喜是京東集團重新打造的專門針對低線市場消費者的渠道。10月31日,京東又宣佈京喜正式接入微信一級入口,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該微信一級入口是直接鏈接至京東主站。

主站為新業態“讓路“,可見京東對下沉市場的重視程度。對於京東而言,這一”犧牲“無疑是有回報的,在此次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中,徐雷曾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京喜的日均單量已經突破100萬單。”我們觀察到京喜業務帶來的客戶中,更多的是來自於低線城市,他們更喜歡社交這種屬性,衝動性購買比較多,轉化率也比較高。“

不過,從整個行業來看,京東獲取流量的能力仍有待加強。以誕生於五環外的拼多多為例,近三年其單季增量用戶最低為2500萬。

活躍用戶數的增長能力,對於電商平臺而言類似於“造血功能“。對於目前正奮力爬出低谷的京東而言,活躍用戶的增長恢復已然是用戶信心重新迴歸、平臺向好的有利信號。

備受爭議的賬期長短

在京東以往的財報中,相比於其他核心財務數據,“應付賬款週轉天數“本是頗不起眼的一項。但由於前不久神舟電腦與京東有關貨款支付的爭執,讓有關京東賬期備受爭議。

實際上,京東賬期到底如何?《聯商網》整理了近5年來的京東“應付賬款週轉天數“進行統計。

京東U型爬坡,走出“谷底”| 聯商財評

從趨勢圖可以看出,自2017年後,京東應付賬款週轉天數有了較大的增長,最高時超過60天。不過可以發現,在進入2019年的恢復期,整體情況向好後,京東賬期也隨之發生小幅度縮短。

賬期長短爭議背後對應的實則是企業現金流之爭。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現金也是京東完善物流體系、搭建投資版圖、增加技術服務投入的關鍵。從股市角度考慮,作為上市企業,充沛的現金流也是實力的重要象徵,能對資本市場產生正向暗示。

從京東最新財報來看,京東2019年應付賬款904.28億元,同比增長13.06%;應收賬款61.91億元,同比下降44.2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47.81億元,同比增長18.68%。

聯商網執行總編木魚表示,在自營的零售企業中,賬期45-60天是行業平均水平,線下的超市很多甚至超過60天,從數據看京東的賬期也在40-60天這個範圍之內,屬於行業普遍做法。因此,賬期成為拖垮很多中小供應商的重要因素。當然,無論是線上渠道還是線下渠道,對於佔市場強勢地位的品牌,在入駐的合同條款談判中,也往往會獲得更加短的賬期,甚至是0賬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