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兰传奇》: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喜欢读传记,每次打开一本传记,就好像打开了一个人的一生。

你可以看到那些站在社会顶端闪闪发光的人,其实也和普通人一样,有着同样的少年懵懂、青春莽撞。

他们同样要面对无数的人生选项,在一个个重要的时刻,作出艰难的选择。

今天要讲的《赵小兰传奇》,不仅是一个人的成长故事,也是三代人的人生画卷。

《赵小兰传奇》: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01

2017年1月31日,在获得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提名之后,赵小兰又高票通过了美国国会参议院的投票,成为美国第十八任交通部长。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内阁的华裔,这已经是赵小兰第四次服务美国总统。

一个华人女性,为什么能在美国政坛拥有如此高的地位?

1953年出生于台北的赵小兰,8岁时随母亲带着两个妹妹来到纽约,和只身在美国打拼的父亲团聚。

她从小勤奋好学,22岁获得曼荷莲女子学院经济学士学位后,在父亲航运公司工作。在这期间,就出版了一本关于美国造船专业的专著。

《赵小兰传奇》: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26岁时,她以全A成绩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后,进入美国花旗银行,一上班就被任命为高级会计师。

30岁那年,在花旗银行总裁夫人的建议下,赵小兰参加了“白宫学者”的甄选。从当年五万两千名申请人员中脱颖而出,是十三名被录取人员中唯一的亚裔女性。

白宫学者是1964年由约翰逊总统所创立,选拔社会上的杰出青年与白宫官员一起工作,可以促进政府与民间的沟通交流,选拔条件极为严格。

一年的“白宫学者”工作经历,为赵小兰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在处理国家的各项事务中间,她不仅获得了里根总统的赏识,也隐隐地感受到了自己心中真正的向往和归属。

因此,离开白宫后,她又担任了两年旧金山美国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副总裁,就弃商从政,转而担任美国联邦政府交通部航运署副署长。

自此,正式开启了她的美国政坛之路。

她历经里根、老布什、小布什、特朗普四任总统,先后担任了美国交通部副部长、美国和平队队长、美国联合慈善基金会主席、美国劳工部长、美国交通部长等多项职务,屡破美国政坛的“玻璃天花板”。

《赵小兰传奇》: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

赵小兰“高光”成就的背后,是她非同寻常的家庭。

02

1961年来到美国之后,赵小兰成为了当地小学三年级的一名插班生。

由于文化不同、语言不通又人生地不熟,刚到美国的小兰非常不适应,也受到同学的排斥。

在美国的第一个生日,她和母亲按照当地的习惯,邀请全班同学到家里参加生日PARTY,可是只有两个同学接受了邀请。

赵小兰非常失落,她觉得家人不该来到这里,开始想念台北的老师和同学。

但是父母告诉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西方崇尚自由文明,中西文化各有所长。在两种文化和人生交叉的坐标中你可选择最佳点,你可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选择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聪慧的小兰明白了父母的话,顿时觉得自己是命运的宠儿,有机会获得众家之所长。

她刻苦学习功课,积极融入新的环境,第二学年,就在班长竞选演说中脱颖而出,被同学们拥戴为班长。

实际上,赵家父母在对女儿们的教育上,一直都秉承融合中西文化的精华。

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和母亲朱木兰一共生了六个女儿,其中赵小兰是最大的女儿。

曾经有朋友打趣夫妻俩,不要为了六个女儿“倾家荡产”,母亲笑着说:“不怕,教育是我们给女儿最好的嫁妆。”

《赵小兰传奇》: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他们教女儿们要懂得中国儒家文化的“忠孝节义”。

每当父亲在家里宴请亲朋好友的时候,赵家的女儿都要恭敬的出来招待客人,端茶递水,帮厨上菜,但从不上桌。

有一次,时任美国联邦交通部副部长的赵小兰回家,正好遇上家中高朋满座,她也立刻挽起袖子,开始下厨干活,站在客人身后殷勤照料,让客人如坐针毡,觉得难以消受这种级别的款待。

最后,在客人的强烈请求下,经父母特批,晓兰才在宴席上正式落座。

他们也教女儿们西方文化的独立和自由民主。

刚到美国时,经济拮据,一家五口挤在一室一厅的公寓,但父亲和母亲都非常勤劳又心灵手巧,总是亲自动手把家里的收拾得整整洁洁。

后来家庭经济条件好了,他们也不请帮工,家务事尽量自己动手,并叫孩子们帮着打下手,在潜移默化间既训练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传递了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你难以想象,现在赵家家门口长达30多米的柏油路居然是他们自己动手铺就的。当时的小兰还不明白为什么父母要给她们一项这么艰巨的任务。

直到多年之后,这条小路时常唤醒姐妹们在一起嬉闹成长的记忆,成了家庭引以为豪的“现代艺术品”,她们才明白父母当时的良苦用心。

他们鼓励孩子主动表达。每周日午餐后的点心时间就是家庭会议时间。在这时,每个孩子都要发言,说出自己这一周的想法、收获和计划,相互征求意见。

每年的暑假和圣诞节,小兰会指挥妹妹们统筹规划、分工合作、制定全家出游的计划,选地点、买机票、订宾馆,都由姐妹们排版定夺。每次出行,父母只管听从指挥当跟班,轻松享受就行了。

赵家的家训是“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父母常常教育女儿:家园,应是一个团队,要荣辱与共,同心协力。每个成员都是家的主人,都有责任为其尽心尽力,为家庭争得荣誉,这个家才能成为家园。

03

在赵家,父亲和母亲,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不教之教,以身作则” 的教育理念。

赵锡成本人的奋斗史,更是一个传奇。

“她(赵小兰)目睹了父亲志存高远、睿智果敢,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充满险恶的商海里奋力搏击,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并与父亲分享着一路攀登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赵锡成博士,除了一手创办福茂船运公司外,更是身兼数职,享有多项殊荣。

他是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运学院的荣誉教授、荣誉校董、荣誉院长,是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的客座教授、终身荣誉董事,被美国尼亚加拉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被纽约那亚克大学授予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曾被特聘为中国武汉市政府特别顾问……

《赵小兰传奇》: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1928年,赵锡成出生于上海嘉定区马陆镇彭赵大队,父亲赵以仁先胜是乡上西封小学校长,毕生从事农村教育。祖父是乡间绅士,颇具医道。赵家在当地算是书香门第,深受邻里敬重

赵锡成是家里的长门长孙,集赵家的万千宠爱和众多期望于一生,父亲生怕他因为在家中的特殊地位被娇生惯养,便把他带到小学住宿,亲自调教培养。

虽然校舍简陋清苦,但是天资聪慧的锡成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知道父亲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好。

1946年,19岁的赵锡成考入国立交通大学航海科(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登上了由叔父担任船长的“天平轮”,成为一名实习生,往返于上海与高雄之间。

1949年5月,“天平轮”受命到华南各港疏运“国民政府”物资,结果上海航线封锁,最后只得停靠在台湾。

这一离家,就是二十多年。

《赵小兰传奇》: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1951年,赵锡成在台湾重遇同样流落到台湾的心仪女子朱木兰,两人结为眷侣。

婚后,赵锡成更是拼命工作,一年10个月都在船上,就连大女儿小兰,也是出生一个月后才见到父亲。

虽然做船员薪水丰厚,但赵锡成并不满足,30岁那年,他参加了“甲级船长特种考试”,一举夺魁,成为最年轻的“船长状元”。

由于当时台湾与大陆断了来往,锡成的父母双亲都还在家乡,为了能够落叶归根,他想到了先到美国发展的“曲线救国”路径。

1959年,赵锡成放弃了正处于腾飞阶段的船长身份,只身来到纽约,直到两年后才接来妻女团聚。

到美之初,他在航运公司打杂,在餐厅当服务生,身兼三份工作养家糊口。

后来,他意识到要在美国扎根,真正地融入美国社会,就一定要咬紧牙关重返校园,接受美国的正规教育,于是历尽困难,申请到了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的资格。

1965年,赵锡成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拿到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又创立了福茂航运公司。靠着他的勤勉刻苦和正直诚信的为人,一步一步将一个小公司发展壮大。

《赵小兰传奇》: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赵锡成有着非凡的商业敏锐性。他最值得称道的,是提前预测到了“航运泡沫”,当机立断抛掉自己手里所有的航运股票,转投冷门的外汇交易,为此,避开了十年的航运萧条期,保存了实力。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政治局势有了松动。赵锡成欣喜万分,由纽约转道法国、缅甸、巴基斯坦,费尽周折回到上海嘉定的家乡。

可惜,在解放后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大跃进……这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中,因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弟弟在台湾,父亲饱受羞辱和折磨,于1959年弭患胃癌去世了。

赵锡成悲痛万分,回乡重新料理了父亲的后事,把母亲接回美国细心照料和陪伴。

但这些经历并没有消磨掉赵锡成的爱国赤子之心。

《赵小兰传奇》: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他大力支持中国的造船业,成为向中国订购散装货轮最多的美国航商,被誉为“华人船王”。2004年被联合国列入“国际航运名人堂”。

04

“不断进取”是赵家的传统,父亲是这样,母亲是这样,女儿也是这样。

母亲朱木兰一生支持丈夫的事业、精心料理家庭,培养女儿。在抚养六个女儿成人之后,51岁的她又回到校园攻读了亚洲文学和历史硕士学位。

《赵小兰传奇》: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大妹赵小琴是威廉和玛丽学院的硕士,三妹赵小甫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另外三位妹妹均相继就读于哈佛商学院,开创了一家四女联袂哈佛商学院的先河。小妹赵安吉,现任福茂集团副董事长。

《赵小兰传奇》: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赵锡成对女儿们说:“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公平的,你不仅要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更要不断地与自己的标准竞争,只有你的软弱才能击败你自己。”

“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赵小兰的人生格言

正是有这样的父母和家庭做后盾,赵小兰才可以心无旁骛的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她说:“大不了一事无成就回家呗!”

《赵小兰传奇》: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2005年,赵小兰和父亲赵锡成同时获得”艾利斯岛移民荣誉奖”,这是美国各行业移民成就最高荣誉奖。

2008年,父女俩又同时获得美国移民局颁发的杰出美国人奖。

2009年,赵锡成博士荣获第六十二届“奥尔杰杰出美国人奖”,成为该奖首位华裔获奖人。

《赵小兰传奇》: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赵氏家族从祖父母、外祖父母到父亲、母亲,再到女儿,三代人身上的品德教养和价值观传承。

这样的传承也被他们传递到了社会公益事业。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赵朱夫妇就设立了“木兰教育基金会”、“木兰奖学金”,用来赞助中国的高级海事教育,数千名学生从中受益。

2007年,朱木兰在与淋巴癌抗争多年后去世 。为了缅怀妻子,延续妻子对教育的尊重,赵锡成又相继捐资在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交大建成了“木兰航运仿真纪念中心”、“木兰船建大楼”。

2012年,为哈佛大学提供了4千万美元资金,兴建赵朱木兰中心,同时成立赵锡成朱木兰基金,专门资助获奖的华裔学生。

2013年,赵锡成、赵小兰、赵安吉三人一起参加了中国海口的“博鳌亚洲论坛”,并同台演讲。

直至现在,赵家父女都还积极地在为中美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赵小兰传奇》: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他们家被称为“美国华人第一家庭”,就连老布什总统当年在白宫接见他们全家时,也带着极为赞赏的口气向夫人芭芭拉说:“应该向赵家父母学习怎样管教孩子。”

人们说:“他们让世界看到了,最美好家庭教育的样子。”

赵小兰给年轻人的6条人生经验:

要善待他人,礼貌总是帮助那些“倒霉”的人;

要不断扩展视野,风物长宜放眼量;

要胜不骄败不馁;勤奋敬业,方能功成名就,贡献社会。

要理解社会的多元化,不应与他人竞争,应与自己竞争。

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螺旋式上升,要永不放弃。

生命中最美好的是奋斗的过程,尽享人生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