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奠基者,可惜34岁时因伤寒和肠出血英年早逝

“艺术歌曲”是一个舶来品,它是随着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抒情诗的兴起而繁荣起来的一种声乐体裁,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物,盛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特征是采用比较有名的诗词作为歌词,将诗歌与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在众多音乐题材中显得尤为高雅且极具内涵。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于上个世纪20年代,当时中国一大批专业音乐家登上专业音乐乐坛,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歌曲,黄自乃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我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奠基者,可惜34岁时因伤寒和肠出血英年早逝

黄自1904年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的一门望族,父母都是有文化素养的开明人士。

1916年,黄自考入北京的清华学校,开始接受西方音乐教育,先后曾跟随何林一夫人学习钢琴,跟随王文显夫人学习和声。

1924年,黄自公费留学美国,进入欧柏林大学攻读心理学,并于1926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之后又在欧柏林学院继续攻读音乐理论和作曲,于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并于1929年取得音乐学士学位。

1929年,黄自回到上海,先在沪江大学任教,于1930年被萧友梅聘为上海国立音乐院教授,并兼教务主任。在上音专工作的8年间,黄自担任全部音乐理论和作曲课程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他的学生中有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丁善德、钱仁康等著名音乐家。

1938年5月,黄自因伤寒和肠出血逝世于上海,年仅34岁。


我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奠基者,可惜34岁时因伤寒和肠出血英年早逝

上海国立音乐院的老师们,左一为黄自

黄自从1926年在欧柏林大学学习音乐开始,到1937年完成他的最后一首作品《热血》,前后12年共创作了各种体裁的作品94首。数量虽然不多,但其中涵盖了独唱曲、合唱曲、清唱剧、钢琴曲、室内乐、管弦乐等众多音乐体裁。

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艺术歌曲的创作,这是鉴于当时中国音乐教育的落后和国内时局的限制,归国后的黄自选择了声乐这一更易于民众接受和音乐启蒙的创作体裁。黄自是继萧友梅、赵元任、青主之后在我国艺术歌曲创作中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被称为我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奠基者”。


我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奠基者,可惜34岁时因伤寒和肠出血英年早逝

右二为黄自,最中间为萧友梅

除此之外,黄自作为音乐理论家,他的理论著述计有23篇论文和6部书稿,总数约百万字,显示了黄自扎实的音乐理论修养和学术开拓精神。

在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作实践中,如果说萧友梅、赵元任等人在开始尝试采用欧洲的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结合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的话,黄自则是进一步把中西方音乐语汇与写作手法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黄自一直致力于将西洋唱法与中文发音相结合,在音乐创作中特别注重中国歌曲自古以来强调歌词韵律和旋律、节奏密切结合的风格特征。

赵元任先生曾评价黄自的艺术歌曲说:“他的长处是写什么象什么,总是及得体,总是及好唱,我曾称他为现代中国最可唱的作曲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