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書法因多處錯別字,被學者懷疑是贗品,最終拍賣了4.36億

黃庭堅書法因多處錯別字,被學者懷疑是贗品,最終拍賣了4.36億

文玩小築

黃庭堅,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蘇軾齊名,世稱“蘇黃”,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名滿天下。他的作品很難得,也是無價之寶!他的一幅作品因錯別字多,一度被懷疑是贗品!最終卻拍賣了4.36億!

那是2010年的北京保利拍賣會上,一件書法作品引起了收藏界的重視。這就是黃庭堅的作品,且看他是怎樣的一幅書法作品呢?

這幅書法作品來自於宋朝,名為《砥柱銘》。《砥柱銘》就是創作於貞觀盛世之下,魏徵在本文中首先讚頌李世民本人,後以大禹治水為喻。儒家一向推崇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魏徵將李世民比作這位傳說中的治水英雄,無疑是為唐太宗的即位披上一層合法的外衣。唐太宗自然是十分受用,命人將它刻在石柱之上。

《砥柱銘》本是魏徵為了歌頌唐太宗功績所做的應時之作,卻被後世封為桎梏,爭相學習。北宋年間的書法家黃庭堅用行楷書寫了這篇文章,還成了他最長的行楷書法作品。黃庭堅本就是宋朝的四位書法大家之一,存世作品本就不多,因此這幅《砥柱銘》才備受推崇,還拍出了了4.36億元的高價,成為當時價格最高的書法。


明朝時期,沈周等人就曾繪製出《富春山居圖》的多個臨仿本,相傳《富春山居圖·子明卷》也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砥柱銘》在拍出天價之前,曾是日本有鄰館收藏,但也不能確定其真實性。

二是因為《砥柱銘》中多處錯別字。

這幅作品中錯別字很多,例如“祝”字被寫成了衣補旁,這個錯誤還出現了兩次,這是黃庭堅其他傳世作品中從未出現過的問題。

雖然黃庭堅的這幅《砥柱銘》還存在諸多爭議,但經過拍賣場的專家考證,這應該是一幅真跡。其實,拍賣場上出售的收藏品本就是半真半假,即使是專業的鑑定家,也未必能分辨得清。

希望大家喜歡我的文章,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