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技術工人現狀,曾經讓人羨慕的“藍領”,失去了以往的光彩

講述還得從建國初期說起,建國初期,企業工人,特別是一線工人,一線技術工人,福利高,地位高,那時工人是工廠的主人翁,工人願意為工廠奉獻,願意為國家奉獻(當然並不是說現在的工廠工人就不願意為工廠奉獻,這是兩碼事,慢慢看下面分析)。

工廠技術工人現狀,曾經讓人羨慕的“藍領”,失去了以往的光彩

現代工人(技術工人)的現狀。

收入少,永遠都是拿著最低工資,各種福利低得可憐,技術工人相比普通工人多了一項技能津貼,工人地位低,在工廠裡基本沒人瞧得起,走路都要靠邊走。我以前就在工廠做技術工人,主要是設備故障維修,我當時任該工段設備技術員,設備出現故障,技術員是永遠都衝在最前面的,儘快排除故障,恢復生產是我們技術工人的工作態度,由於設備檢修避免不了把衣服弄髒,走出車間的那一分鐘總是有很多雙眼睛在看自己,走在路上都得靠邊走,免得行政部門指指點點,心煩。

現在的技術工人大多是70-80年代的老一輩,文化程度不算高,不會寫只會埋頭苦幹,除了技術方面的交流很少跟領導溝通,幹出成績都是管理者的功勞,分獎勵管理者還分大頭。最主要是70-80年代老一輩技術工人太可愛,沒有任何攀比和勾心鬥角,心裡只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心裡只想給工廠掙效益,自己拿多拿少都沒有異議。

工廠技術工人現狀,曾經讓人羨慕的“藍領”,失去了以往的光彩

我們來看看現在的技術工人(我們暫時把技術高低拋開),又有多少能夠安安心心的一直在工廠當技術工人,拿著低收入,不受人待見,還很難找到女朋友。我曾經有個年輕同事,是剛到廠不久的小夥子,幹了不久就辭職了,我私下問他辭職原因,他說整天跟機械跟技術打交道,收入低,工作髒累苦,沒有優越感,外面根本找不到女朋友。大家不要笑,這是真實的現狀。試問這樣下去還有多少年輕人能夠繼續安心搞技術,投身技術。

技術工人因為有技術,所以很難提拔。這句話是不是看起很矛盾,其實大家好好想想就明白了。工廠為了留住技術特別好的工人,一般情況下不會提拔該工人,因為如果把該工人提拔升遷後,該崗位就缺少了一個技術人才,領導還得考慮培養另一個技術工人出來。技術工人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技術需要長時間積累,工廠等不及,沒有耐心去培養一個新人,那就只有讓原有技術工人繼續在崗位上奉獻,提拔很難。工廠招人,恨不得你當天來就上崗,這就是企業工廠招聘為何會出現有經驗者報名優先這一條了。

工廠技術工人現狀,曾經讓人羨慕的“藍領”,失去了以往的光彩

現在工廠還有技術工人嗎?

建國初期到70-80年代,工廠技術工人那是多面手,曾經的萬金油,意思就是要成為技術工人就得掌握該廠基本上所有的技術工作,以前的技術工人都有真才實學,一崗多能。然而現在工廠實行流水線作業,技術工人只是單一負責自己的生產線,只知道自己生產線,其它根本就沒必要去知道學習,很多都是機械化代替了人工,工人想學習其它生產線,不大可能,並且以沒有動力去學習。

工廠技術工人現狀,曾經讓人羨慕的“藍領”,失去了以往的光彩

曾經讓人羨慕的“藍領”,都去哪兒了?

70年代

如果誰家孩子能夠去工廠上班,就算是普普通通的工人,那都是一件光鮮亮麗的事情,如果要是能考上技工學校,那麼你畢業後工作那是有保證的,工廠會定時向學校要人,以就是以前我們聽說的學校包分配。要是你在工廠當鉗工(維修工),電焊工,車工,這些帶技術的工種,穿著藍色工作服,那是特別牛叉的職業,都認為前途無量,

因為以前的工廠重的是技術,不是人脈和關係網

現在的“藍領”,沒有人會去主動當“藍領”,主要還是待遇不好,一線技術工人,我們所說的“藍領”收入低,地位低,沒有發言權,加班熬夜多,產品出現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工人的問題,第一個扣錢的以是工人,很多領導推卸責任想到的就是一線工人,發福利,發項目獎金時想到的就是自己,巴不得所有獎金都是他一個人簽字。領導失去了該有的擔當是最可怕的開始

工廠技術工人現狀,曾經讓人羨慕的“藍領”,失去了以往的光彩

很多學專業技術的人才都喜歡出國幹活,因為國外技術工人工資待遇開得高啊,只有待遇才能留住人才。有個民營企業家曾經這樣說過,某國白領工資是我國的三陪,藍領工資是我國的八倍。單從數字上就可以分析出“藍領”工資待遇高於“白領”待遇。這點我覺得我國企業工廠應該跟某國好好學習。

工人和農民現在成了草根,農民還好,還有土地可以養家餬口,只要自己勤快就不會餓肚子,如果運氣好碰上房開商拆遷,還可以得一小筆現金。工人就有些老火了,上有老下有小,車貸,房貸,小孩讀書,日常生活開支,全靠工資來支付,財米油鹽樣樣都得工資來支付,加之收入低,支付多。工人即將變成廣大勞動人民最底層,這樣下去社會將會慢慢逝去“藍領”。上述都是自己的心裡話,來自一名底層工人的真心話,希望引起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