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養出“媽寶男”,父母應少給孩子做決定,特別4個關鍵成長期

小明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他安排了一間獨立的臥室。但小明還小,他也很怕黑,父母也很瞭解他,所以睡覺前媽媽總是陪著小明在臥室裡講睡前故事。

久而久之,小明養成了睡前聽故事的習慣。但小明長大後,還是纏著媽媽聽故事。直到小明13歲,她仍然每天讓媽媽講睡前故事。

一家人原本以為孩子小的時候會害怕,所以可以多陪陪他們,給他們講睡前故事。但孩子長大後,家長們漸漸不這麼認為了。

不想養出“媽寶男”,父母應少給孩子做決定,特別4個關鍵成長期

他們認為在這個時候給孩子講故事會助長他們的壞習慣,所以在13歲的時候,不顧孩子的反對,毅然結束了給孩子講故事,但孩子怎麼能承受得了。

孩子每天纏著父母哭。這時,父母意識到停掉睡前故事對孩子的後果有多嚴重。所以有時候我們需要退出孩子的一些關鍵期。

那是哪些關鍵期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一:你應該在孩子5歲的時候離開孩子的臥室。

使孩子養成好習慣。我們可以理解孩子很小,但是當他們五歲的時候,他們應該養成獨睡的習慣。

孩子五歲時就有了自我意識。他們應該相信自己,克服困難。

不想養出“媽寶男”,父母應少給孩子做決定,特別4個關鍵成長期

害怕黑暗,父母可以理解,他們可以陪孩子一段時間,但當孩子習慣了,父母應該馬上離開,因為我們應該讓孩子成為勇敢的自己。你可以帶你的孩子去科技博物館這樣的地方,幫助他們理解為什麼他們關了燈,就會變黑。你睡覺時為什麼關燈?這樣,孩子們就容易理解和接受獨睡。

第二:當孩子8歲的時候,父母應該從孩子的私人空間中退出

當孩子上小學的時候,他/她會有一些自己的小秘密和玩具,孩子會獨處在他/她的房間裡。在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孩子,每個人都需要被尊重,孩子也不例外。我們不能把孩子的每一件事都搞清楚。

不想養出“媽寶男”,父母應少給孩子做決定,特別4個關鍵成長期

孩子們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他們會感到受到尊重,而且他們在家裡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們也會養成尊重他人的好習慣。

第三:當孩子15歲的時候,父母應該停止為孩子打掃房間

當孩子15歲的時候,他可以獨自做家務,不用父母操心。有些父母可能仍然擔心他們的孩子從來沒有獨自做過家務。但我們需要明白,孩子們也在慢慢長大。我們誰不是從孩子時代過來的人?我們也應該自己做家務,所以孩子將來應該自己做家務。如果我們不在家的時候,我們的孩子把事情弄得一團糟怎麼辦?

不想養出“媽寶男”,父母應少給孩子做決定,特別4個關鍵成長期

所以我們得讓孩子一個人做家務,我們不必干涉。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會自己做家務,每個孩子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孩子。

第四:當孩子18歲時,我們需要退出孩子的個人選擇

當孩子18歲時,他可能會面臨高考填報志願。此時,父母不得不放棄孩子的個人選擇。因為不管孩子做什麼選擇,都是他自己的事。如果我們介入,孩子將來會覺得自己的學校不好,也可能會怨恨家長,並可能與家長產生隔閡。

不想養出“媽寶男”,父母應少給孩子做決定,特別4個關鍵成長期

所以我們要退出孩子的個人選擇,這不僅是尊重孩子,更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他可以有自己的選擇,父母可以尊重他的選擇,父母不干涉孩子的選擇,孩子會有成人意識、自我意識,會獨立完成一些成人的事情。

我們不能總是陪著孩子。我們還需要讓孩子單獨處理一些事情。我們相信,當我們放手的時候,孩子會做得比以前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