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結束接管安邦,大家保險還能買嗎?


銀保監會結束接管安邦,大家保險還能買嗎?


貓姐講過,買保險時看一家保險公司靠不靠譜,就上他家官網去查兩個數據: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

Ps:低於100%說明不合格。

但一般不會出什麼大問題,原因是有一個非常嚴格的銀保監會爸爸幫我們監督著,誰要是不合格,第一時間揪出來,實行嚴格監管。

2018年,因存在違反《保險法》規定的經營行為,安邦集團償付能力有可能受波及。銀保監會立刻接管,把安邦之前發行的1.5萬億元中短存續期理財保險全部兌付,沒有發生一起逾期和違約事件,及時保障了保險消費者們的權益!

截止到2020年2月22日,銀保監會結束接管,將安邦的保險業務讓大家保險集團承接。


銀保監會結束接管安邦,大家保險還能買嗎?


從安邦這事兒可以看出,國家對保險業的監管以及對消費者權益保護還是比較全面。我們買保險時,保險公司可以不成為根本性決策因素。

那買保險看啥?

貓姐之前也給大家講過不少,但如果你之前沒看過,強烈建議你認真往下看補補課,能讓你避掉90%的坑!

1、考慮第一要素:面臨的風險

買保險,保障的是一旦發生了風險,我們能有錢賠付醫藥費,或者可以幫我們承擔家庭責任(贍養父母、還清債務......)

但每個人面臨的風險不一樣,也正是因為這樣,每個人的需求才不一樣。

舉個例子,小明現在30歲,有了老婆孩子,每個月也要還車貸房貸。

這種情況小明的家庭責任是比較重的,必須得保障好自己的疾病風險和身故風險,否則一旦他得了重疾或者出了意外去世,所有的貸款和日常開銷都輪到老婆孩子承擔。

因此,要給小明做好全面的保險配置,“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壽險”這組合必不可少!

老王是小明鄰居,今年56歲快退休了,身體也有些小毛病,總擔心自己生病會拖累孩子,特別想買點住院看病能報銷的保險。可見,老王更關注疾病風險,如果想要做好保障,推薦“

醫療險+意外險

2、預算不同,取捨也不一樣

小明雖收入也不少,但養家餬口的壓力大啊,還得考慮給老婆孩子也做保障,預算緊湊了些。

同樣30歲同等收入水平的小美,還單身,也沒有買房,除了車貸和基本開支,生活過得輕鬆許多,預算也多些。

所以假如都是滿足重疾險的需求,貓姐會建議小明配置單次賠付的超級瑪麗2020MAX,50萬保障至70歲。


銀保監會結束接管安邦,大家保險還能買嗎?

(點擊可放大圖片)


而建議小美配置多次賠付的弘康倍倍加重疾險,50萬保障到終身。


銀保監會結束接管安邦,大家保險還能買嗎?

(點擊可放大圖片)


3、健康條件不同,可選擇的產品不同

之前有個小夥伴留言問貓姐:


貓姐,我同事在你這兒買了達爾文2號,為什麼我諮詢藍貓老師他說我不能買?給我推了健康保。我們倆年齡也差不多,達爾文2號可以贈送50%保額,為啥我不能買那款?

看到留言後貓姐立刻問了藍貓老師,原來這位小哥哥有高血壓,收縮壓都已經超到150mmHg,如果買達爾文2號,會直接被拒保,而健康保則可以直接承保。

藍貓老師也是操碎了心,不但要考慮什麼產品最適合你,性價比高,還要考慮什麼產品更容易核保,不會留下記錄。

最後,貓姐想說,

咱們買保險,考慮保險公司“大小”那肯定是必然的,畢竟連買雙鞋都是牌子貨令心裡更舒服。

但大家有沒想過,我們以為的“大小”其實沒有一個絕對。在監管這麼嚴格的前提下,能成為保險公司,本身實力就已經不簡單!也沒那麼容易垮,真出現這種事兒,會有無數大佬搶著接盤,你的保單也大概率不會沒人管。

所以啊,買保險最根本要從自身的風險需求、預算、健康情況來考慮,才能選擇到更適合自己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