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正月十二桃山鄉盪鞦韆


桃山鄉位於砲臺鎮區東北部,處桑浦山北麓與其延伸丘陵之間的平原地帶,東與登崗鎮宅下村接壤,南瀕中離溪,西北與新市、塘邊社區相鄰。主村北部有一小山丘,形似桃果,東邊土色緋紅,西邊藍灰,酷如熟桃,因而得村名。


相傳明代之前,桃山社區聚居潘、李、尤、魏諸姓居民,元末始有謝姓遷入。因元季之變,戰亂頻仍,玉窖翔龍一謝氏產業被佔,由庶母石氏婆背嫡子謝宗文(字尚質,號梅叟)逃難桃山都,避禍於潘姓家中。明代初,謝家赴京奏鳴冤情,討回被侵產業。及後謝宗文自創家業,是為桃山謝氏始祖。謝姓日昌,原諸姓村民相繼離徙,桃山鄉成為一個單純謝氏一姓的大型村落。


潮汕民俗:正月十二桃山鄉盪鞦韆


桃山謝氏家廟中有文寫道:我族始自光州遷上虞入閩,十傳至壺山公,南宋度宗時領鐵牌為總管鎮於潮州,值元之變,隨家居於古榕尖山,晚年遷庵埠東郊,建郡馬府第住宅,為潮汕謝姓入潮之始祖。我祖自宗文公由翔龍遷徙桃山開基。吾桃山以居住和習俗分為十八圍:市頭,新明,新豐,竹圍,上埔,市下,西面圍,宮頭,紅門樓,烏門樓,見龍,龍畔,港墘,塗庫,館,新潘,舊潘,驛後。


潮汕民俗:正月十二桃山鄉盪鞦韆


據介紹,桃山見龍的盪鞦韆始於清代乾隆年間,當時村落正月遊神活動以吸引多圍觀者為傲,有人別出心裁的就在神廠附近搭起鞦韆棚,高12米、寬4米,棚頂高懸“雲車”、“風馬”燈籠,還有“風馬如雷響、雲車似閃電”對聯,四周又張燈結綵!盪鞦韆者在那一次進行了精彩的表演,贏得了很多圍觀者的稱奇,恰逢這一年五穀豐登,百業俱興,其後盪鞦韆就變成了這裡的習俗。


潮汕民俗:正月十二桃山鄉盪鞦韆


據說,每年的鞦韆,經費由去年新婚及添丁的人家捐出,村民義務搭建。盪鞦韆在鞦韆棚於正月初一搭建起來後就開始,一直到正月結束,男女老幼都可以參加。


潮汕民俗:正月十二桃山鄉盪鞦韆


唯一特別的是,元宵節這一天,男性不能上鞦韆,而要把鞦韆留給女性玩耍,一整天。


潮汕民俗:正月十二桃山鄉盪鞦韆


在潮汕,盪鞦韆也是潮人非常喜愛的一種民俗文化活動。潮人群眾性盪鞦韆多在正月,特別是元宵節前後舉行。正月對於潮人來說,是一個既忙碌又興奮,熱鬧又快樂的月份。這個月份潮人的節日特別多,既有春節,元宵節,又有各鄉各里時間不一的慶豐收,祈新年安康、六畜興旺、世事順心的“老爺生”。因此,正月潮人節日連綿不斷,隨處可看到一派熱鬧非凡、喜氣洋洋的場景。而盪鞦韆既作為一種體育活動,能健身壯體,又作為一種文娛活動,能增添節日氣氛,故深受潮人的喜愛。


潮汕民俗:正月十二桃山鄉盪鞦韆


從《荊楚歲時記》所載可知在南北朝時盪鞦韆之俗由北方傳入南方,但何時傳入潮汕則較難查考。相傳,宋末陸秀夫謫居澄海闢望港口時,見鄉人在盪鞦韆,十分高興,稱讚而謂眾說:“此舉可強力也!”並吩咐其子弟與當地鄉人共蕩。若此說屬實的話,那麼,潮汕早在宋代前便有盪鞦韆的活動。見於文獻記載,較早的有明萬曆《普寧縣誌》:“正月……男子小兒或婦人,競打鞦韆,至十五夜止。”


潮汕民俗:正月十二桃山鄉盪鞦韆


從出土的明嘉靖《荔鏡記》劇本中也有打鞦韆的記載,由此可知,至遲在明代潮汕便有盪鞦韆之俗。此後歷代方誌都對潮俗盪鞦韆活動有所記載,如清順治《潮州府志》載:“(上元)兒童以鞦韆為戲,鬥輋歌焉,善者為勝”;雍正《澄海縣誌》雲:“(正月)十一日起,各神廟、街張燈,士女嬉遊,放花爆、打鞦韆,歌唱達旦”;乾隆《揭陽縣誌》謂:“(上元)鄉村架鞦韆為戲,鬥輋歌,善者勝”;光緒《海陽縣誌》曰:“(上元)鞦韆之戲,魚龍曼衍之觀無不具”。


潮汕民俗:正月十二桃山鄉盪鞦韆


桃山社區是古老文明的村莊,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不少歷代文物至今保存完好。村東面,有井泉名曰“龜泉”,相傳為元末時桃山謝氏庶母石氏所挖掘,泉水清甘,為砲臺鎮名泉之一,惜今已枯竭。


潮汕民俗:正月十二桃山鄉盪鞦韆


明正德十二年秋月,丙子科進士謝天經於主村東北建一座牌亭,刻“躍禹門”牌匾,壯麗堂皇;清康熙年間,謝學聖得中“解元”,建“駟馬拖車”解元府一座,後稱“解元門樓”,至今仍保留完整;清乾隆十九年,鄉賢謝天官享年101歲,欽賜“百歲坊”一座,建於謝氏宗祠西側,坊上刻“昇平人瑞”褒語,頂豎“聖旨”條碑。據說前清文武官員過坊,均須下馬歇轎以示禮敬。以上各文物多數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成為桃山古老文化的象徵。


潮汕民俗:正月十二桃山鄉盪鞦韆


桃山社區現保存較完好的廟宇、祠堂有“天后宮”(三和宮頭)、“法公宮”(桃山北麓)、“三山國王廟”(新明)以及“謝氏家廟”、“吳公祠”、“東社祠堂”等。較有名的公廳有“解元府”、“百歲廳”、“紅門樓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