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這麼莊嚴的日子,為什麼還要踏青、放風箏、盪鞦韆?

又是一年清明時,不少朋友已經在回家祭祖掃墓或者祭祖掃墓的路上了,清明的掃墓祭祀習俗由來已久。

相比以往,如今的"清明節"明顯少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風氣,更多的是"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這樣生動的節日活動。

為什麼祭祖掃墓這種莊嚴的習俗會和踏青、放風箏、插柳、吃青團等生動活潑的習俗聯繫在一起呢?是為了讓肅穆的氣氛多一份歡樂嗎?

清明祭祀這麼莊嚴的日子,為什麼還要踏青、放風箏、盪鞦韆?

"寒食節"

"清明"從一開始便只是一個氣節,屬於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而不是節日。

這不得不提到古時的一個重要節日"寒食節"。

關於"寒食節"的起源,觀點不一,有子推說,山戎說,改火說等等,學界也沒有確定的信息來源。

"寒食節"又被稱為禁菸節,冷食節,在這個節日裡,要緊煙火、吃冷食,起源於春秋時期的北方。

開元二十年(732年)四月二十四日,唐玄宗敕曰:

"寒食上墓,禮經無聞,近代相承,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祭者,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用拜掃禮,於塋南門外奠祭撤饌訖,泣辭,食餘於他所,不得作樂。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

政府明確把寒食祭祖掃墓的形式編入五禮。

清明祭祀這麼莊嚴的日子,為什麼還要踏青、放風箏、盪鞦韆?

從"清明"到"清明節"

"清明"節氣為春分後的第15日,傳統的"寒食節"一般在"清明"節氣的前一天或後一天。

約從唐代開始,唐人還引入了郊祭,也就是掃墓祭祀,人們祭祖掃墓都要到郊外去。

由於"清明"節氣這段時間,氣溫變暖,杏花微雨,桃李爭豔,天下皆春;句者必出,萌者盡達。

在哀悼祖先之餘,已經開始享受春暖花開帶來的自然美色了,著名的"春城無處不飛花"就是寒食景象"寒食東風御柳斜"的描寫。

當時的"寒食節"有充足的節假日,加上"清明"節氣期間,氣候宜人,萬物復甦,心情爽朗,特別適合組團郊遊,因此"清明"節氣這一天,慢慢形成了一個踏青遊玩節日。

由於"清明節“的日子與"寒食節"的日子非常接近,《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確記載:

"大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清明祭祀這麼莊嚴的日子,為什麼還要踏青、放風箏、盪鞦韆?

到了南宋時期,發源於北方的"寒食節",由於在南方既缺少文化基礎,又因為南方的自然景緻更加優美,氣候相對北方更加宜人,相對生活水平也更加富足,所以原本莊嚴肅穆的"寒食節",最終就被生動趣味性更強的"清明節"所取代。

同時"清明節"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俗稱三月三,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主要風俗是郊外遊春、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在中國西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仍是一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步形成了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傳承至今。

如果回首清明的發展歷程,我們就會發現, 清明節的習俗形成便是人文文化和大自然的相互交融的一個過程,展現了人類和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畫面。

清明祭祀這麼莊嚴的日子,為什麼還要踏青、放風箏、盪鞦韆?

這樣,清明節就將生的快樂與死的悵惘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了。面對芳辰麗景,人們卻又免不了滿懷的幽恨清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