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中国是如何丢失彼得大帝湾,并彻底失去日本海出海口的?

位于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的彼得大帝湾,是日本海最大的海湾,沿岸拥有着许多优良港口,像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就驻扎在彼得大帝湾里。

虽说这个名字十分的俄罗斯化,但是他还有另外一个中国化的名字,塔阳鄂萨哈湾。因为这片海湾,曾经是属于我们的。

那么,曾经属于中国的塔阳鄂萨哈湾,为什么会变成俄罗斯的彼得大帝湾呢?

1860年,中国是如何丢失彼得大帝湾,并彻底失去日本海出海口的?

清朝的故步自封、闭关锁国,令中国失去两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还让欧美国家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的一流强国。

在西方国家大炮面前,中国被迫打开国门,签订下一份又一份的屈辱条约,割地赔款。在1856年,英国和法国更是再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甚至还攻破北京城,在“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中,烧杀抢掠了三天三夜。

也因此,在1856年到1860年这段时间内,清朝一直忙着对付英国和法国,根本没有其他精力去应对北方的沙皇俄国。因此疯狂热爱土地扩张的沙皇俄国,便撕毁《尼布楚条约》,在1858年强迫清朝签下《瑷珲条约》。

1860年,中国是如何丢失彼得大帝湾,并彻底失去日本海出海口的?

不得不说,沙皇俄国真的是个心机BOY。一方面他想方设法地让英国、法国不断的进攻中国,另一方又以中间人、调停人的身份出现在清朝面前。

沙俄对清朝说,想要让我帮你说话,让英法两国停止战争可以,但前提条件是要割让土地。当然不同意也没关系,我也可以自己出动军队去拿。

就这么的,签完《瑷珲条约》后,1860年,沙俄又强迫清朝签下《中俄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清朝要承认《瑷珲条约》的合法性,中俄的东段边境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全部土地全部割让给沙俄。

1860年,中国是如何丢失彼得大帝湾,并彻底失去日本海出海口的?

一纸条约的签订,令中国失去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还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塔阳鄂萨哈湾也被纳入沙俄的势力范围,后来更是被沙俄改名,变成现在的彼得大帝湾。

俄罗斯历史上,只有伊凡大帝、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这三人,被冠以“大帝”的称号,用彼得大帝的名号来命名这一海湾,足够看得出沙俄对这一海湾的重视。

但是俄罗斯再怎么重视,也无法掩盖这曾经是中国的海湾啊!

1860年,中国是如何丢失彼得大帝湾,并彻底失去日本海出海口的?

试想,中国要是能拥有彼得大帝海湾,那就拥有了日本海的出海口,也就拥有包括海参崴在内的港口。这样中国海军就不用再通过对马海峡才能抵达日本海了,中国对日本、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也会进一步的增加。

另外还可以扩大东北三省的出口量,提高东北三省的GDP,增加东北三省与世界的联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也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但这终究只是想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