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他击碎我们卑微的自尊

屠格涅夫在1855年着手创作,并于1865年发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长篇小说《罗亭》,当时正值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中遭到完败,举国上下对俄国的现实状况都颇为不满,同时也陷入了对俄国未来的深思。

《罗亭》的主人公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俄国青年,他心怀理想,自视高贵,却在人生道路上到处碰壁,对现实生活束手无策。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这种不甘愿放弃面子,但却对周遭的事力不从心,不仅折射出当时俄国面对西欧脆弱的文化自尊,也是现代社会许多人的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

屠格涅夫的这部长篇小说,将所有人虚无缥缈、支离破碎的自尊心与虚荣心击得粉碎,字里行间,人们不得不直面自己赤裸的灵魂。

屠格涅夫,他击碎我们卑微的自尊

罗亭这部作品是当时俄罗斯社会的缩影,尤其是对上层知识精英的一个真实折射。对他悲剧造成的原因是当时令人窒息的俄国政治体制,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知识分子却又是这个国家体制的产物。罗亭对这个令他无奈的社会大环境有着巨大的依赖性,但是却又无法完全融入其中。他一方面渴望被主流社会接受,一方面又排斥着他们,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这类人完全是当年彼得大帝铁腕向西方学习下的附带产物,在俄罗斯完全缺乏根基。所以,正是他所蔑视的上流社会造就了他,却也轻而易举的毁灭他。这不仅是当时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状况的缩影,也是俄罗斯帝国与西方国家关系之间的缩影。因此,罗亭自身所表现出来思想与行为正是这个国家体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通过这个体制造成他自己个人的悲剧。

屠格涅夫,他击碎我们卑微的自尊

罗亭牺牲在了二月革命的街垒战斗中。他依然为自己所信仰的真理付出了生命,却不是为了祖国俄罗斯。这个尾声备受争议,却点名了19世纪40年代人共有的宿命,他们至死是一群孤独的,没有归宿的流浪者。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爱人民,想象着代替现实表现中俄罗斯人民的是一个他们希望的理想的人民,俄罗斯人民的样子是他们的想象中应该成为的那个样子。他们摆脱了从前社会的根基,他们脱离了故乡的土地和理想。按照以赛亚·柏林的话说,即便如此,这依然是当时19世纪40年代人很难做到的死法,因为在屠格涅夫本人看来,在俄罗斯本土,罗亭连如此牺牲的机会都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