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皇帝盛宠和珅背后 弘历太精明将臣子从活着利用到死


清朝乾隆皇帝盛宠和珅背后 弘历太精明将臣子从活着利用到死

和珅剧照

1799年2月7日,清朝乾隆皇帝去世,就在他的丧葬期间,乾隆最忠心的奴才、大清的大管家和珅被嘉庆帝以雷霆手段拿下;2月17日,嘉庆帝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状;2月22日,顾及朝廷体面及和珅与皇室的姻亲关系,和珅被赐在家中自尽。和珅是一个极端聪明的人,在乾隆皇帝有禅位的想法时,就一直在想办法修复和新君嘉庆的关系,可惜从和珅依靠忠心和才能获得乾隆宠信那天开始,他就已经注定悲剧收场。

清朝乾隆皇帝盛宠和珅背后 弘历太精明将臣子从活着利用到死

和珅剧照

和珅的崛起之路很有励志色彩。和珅虽然出身于满族八大姓之一的钮祜禄氏,但他这一脉并不显贵,只有个世袭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属于八旗中下层;好不容易和珅的父亲常保当到了福建副都统,但在和珅九岁时就去世了,家里没了顶梁柱,和珅家自然也败落了,要不是有忠心的仆人保护,和珅兄弟很可能流落街头。

有句话叫“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很有道理的。和珅没门路、没背景,只能靠自己,从小聪敏好学,考上内务府为旗人开设的咸安宫官学后,更加勤奋,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熟读四书五经。而和珅的学霸表现让他深得老师吴省钦、吴省兰喜爱,也让他获得了大学士英廉的的赏识。英廉是乾隆的亲信重臣,长期执掌户部和内务府,他非常看好当时仅是个穷学生的和珅,于1768年将唯一的孙女冯霁雯嫁给了18岁的和珅,给和珅踏上仕途提供了机会。

清朝乾隆皇帝盛宠和珅背后 弘历太精明将臣子从活着利用到死

和珅剧照

与冯霁雯的婚姻让和珅摆脱了一穷二白的窘境,但在古代封建社会,真正能让人飞黄腾达的是皇帝的赏识。和珅心气很高,最开始希望通过科举当官,这在八旗子弟中是很罕见的选择,可惜1769年时名落孙山;1772年,和珅听从老婆家人的劝说去选了侍从,授三等侍卫,被选为补粘杆处侍卫,开始为皇帝办差。乾隆皇帝自诩文采风流,常常考教身边人的学问,和珅抓住机会展示才学,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儒学典籍等等,和珅总能说到乾隆心坎里,1773年23岁的和珅做了乾隆的仪仗队侍从。当然只是陪乾隆谈诗词歌赋,和珅也成不了权倾朝野的和中堂。

清朝乾隆皇帝盛宠和珅背后 弘历太精明将臣子从活着利用到死

乾隆剧照

有康熙、雍正两代人打下的基础,乾隆是典型的盛世帝王,生活上好享受、摆排场,开一代奢侈之风,大修园林、六下江南挥霍钱财无数;事业上乾隆自诩“十全武功”,打仗是最费钱的,光大小金川之战就耗银七千余万两,还有修《四库全书》等等,乾隆要在文治武功上超越父祖,这些都需要大笔钱粮支撑,因此乾隆非常需要善于理财的官员,这是和珅受到重用的最重要原因。和珅理财能力出众,他从乾隆皇帝手中获得的第一个正式工作就是担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在他的管理下布的数量大增,这使得和珅成为乾隆眼中的可用之人。

有能力可以让人受到重用,但让和珅在乾隆皇帝心中荣宠不衰的是他的忠诚,做官做事都先考虑乾隆的需要,在乾隆面前不遮掩自己的贪财等缺点,“侍君如父”说的就是和珅。比如贪官都喜欢在皇帝面前遮掩自己有钱,但和珅从来不隐瞒,送给乾隆的无数奇珍异宝、坐落在什刹海的豪华“和第”(著名的恭亲王府)等等,乾隆这么精明的皇帝能不知道和珅的钱是哪来的么?再比如1781年和珅奉命镇压苏四十三起义,军中将领看不起和珅,将帅不和打了败仗,和珅没辩解什么,直接上书向乾隆请罪,承认不会领兵打仗,因为武官的靠山是清朝名将阿桂,和珅要是上书辩解会让乾隆皇帝左右为难,而且乾隆最不喜欢臣子辩解、隐瞒。

清朝乾隆皇帝盛宠和珅背后 弘历太精明将臣子从活着利用到死

乾隆与和珅剧照

和珅能弄来钱维持朝廷运转、供乾隆奢侈挥霍,能办成很多别人办不成的事、帮皇帝背黑锅,能陪老年乾隆消遣谈心,公事、私事上的各种需求让乾隆离不开和珅,也让和珅在十来年间从小侍从成长为“宠任冠朝列”的和中堂。乾隆、和珅这对年龄相差近四十岁的君臣关系的亲密是清朝罕见的,但最终将和珅推上死路的也是乾隆。

乾隆有意将和珅打造成了一个“孤臣”。首先和珅升官太快、根基不稳,1780年成为户部尚书、御前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的时候才31岁,跟他同级别的官员基本都是和珅父辈、祖辈的人。这些老臣官场沉浮几十年才成为朝廷重臣,对于和珅年纪轻轻就官居要职自然看不惯,与和珅天然就有隔阂,部分官员干脆敌视、恶意对待和珅。

清朝乾隆皇帝盛宠和珅背后 弘历太精明将臣子从活着利用到死

乾隆与和珅剧照

其次和珅树敌太多,1778年和珅以领班军机大臣阿桂的儿子阿迪斯和义子黄枚为突破口,先后检举两人贪赃枉法还拿出了实证,乾隆下诏严加查办,阿桂受牵连声望受损、降二级留任,和珅趁机陷害了近半数武官;1780年,和珅又开始对文官下手,利用主持编修《四库全书》的机会大兴“文字狱”,栽赃陷害、穿凿附会等手段齐出,曾经弹劾过和珅的文官纷纷受害,文人士子受牵连的极多。看似是和珅威势无双,铲除政敌,但背后体现的都是乾隆帝的意志,和珅不过是把“杀人的刀”。

最后和珅与众位皇子关系都不好。最是无情帝王家,就说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为了皇位,父子、兄弟各有算计,死了多少人。而乾隆偏偏是个长寿皇帝,在位六十年,禅位给嘉庆之后还掌权三年多,一直牢牢把持着最高权力直到1799年去世,他是怎么维护皇族关系的?说白了给皇子们找个共同的敌人,让众位皇子与和珅斗,乾隆高高在上操纵各方,好人自己做,坏人和珅当。特别是禅位后的三年,乾隆霸着权力不放,这就更需要和珅去当坏人了,当时乾隆的命令都由和珅传达,人称和珅为“二皇帝”,活得窝囊的嘉庆能不恨和珅么。

清朝乾隆皇帝盛宠和珅背后 弘历太精明将臣子从活着利用到死

老年乾隆剧照

和珅看似党羽众多,但他的权势都来自于乾隆皇帝的信任和支持,说白了是依赖皇权的,一旦没了皇权支撑,第一个抛弃和珅的就是对他溜须拍马的贪官们,再加上和珅得罪的那些文武官员,这也是乾隆刚死,嘉庆就轻松拿下和珅的原因。而且对于清王朝的稳定来说,和珅也有必死的理由,和珅是乾隆留给儿子嘉庆的一份“礼物”。

清王朝的统治在乾隆时期达到极盛,但到了乾隆晚期就盛极转衰,官员贪污腐败、 吏治败坏;八旗腐化堕落、军备废弛;土地兼并严重、民众生活困苦;朝廷开支巨大、财源枯竭、寅支卯粮等等,再加上天灾,各地起义不断,就在嘉庆登基的1796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白莲教大起义。乾隆为君多年自然压得住天下,但嘉庆这位新君可就未必了,这时和珅就有用了。

第一,嘉庆杀和珅能够树立君主威仪。和珅权倾朝野,身兼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二十多年来依靠乾隆宠信威压各方,嘉庆帝轻松的解决和珅,杀猴骇鸡,自然让百官畏惧、臣服;第二,嘉庆杀和珅能够树立贤名。和珅是个人所共知的大贪官,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巧取豪夺,早就惹得满身骂名了。皇帝杀贪官,自然是为民做主的好皇帝,收买人心,为未来施政铺平道路;第三,嘉庆杀和珅能够立马拿到大笔财富。光有威望、贤名,没有钱一样做不成事,朝廷运转、镇压起义、抚恤灾民等等都要钱,而和珅是个敛财高手,对于他的财富各种文献中的记载都不同,二亿三千万两、八亿两、十一亿两,各种说法都有,抄和珅家获得的惊天财富足以支撑嘉庆帝一展宏图的。

清朝乾隆皇帝盛宠和珅背后 弘历太精明将臣子从活着利用到死

查抄和珅家剧照

乾隆皇帝真是精明过人,将和珅从活着利用到死,算计的太明白,可惜嘉庆帝并没有父祖的雄心壮志和气魄,只是一个平庸的守成之君。和珅只是贪官的代表,嘉庆帝除掉和珅后并没有进行制度上的革新,对于国家遇到的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级官吏贪污腐化并没有因为和珅的死而改变。清朝中叶以后,上至阁老大员,下至胥吏差役,清官和贪官的区别就是“廉者有所择而受之,不廉者百方罗致,结拜师生、兄弟以要之”,真正分文不取的如凤毛麟角,在这种风气下清朝国势日衰,矛盾激化引发种种社会危机,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戳破了清王朝的虚弱本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