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没有向西开拓疆域竟然是打不了

我们知道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他先后征服了秦国周边的巴、蜀、义渠等非中原文明地区。然后向东又经过几代秦王的努力,在嬴政这一代先后统一了六国。中原一统后向南集五十万优势大军,兵分五路,南征百越。前后共三次征战,终于统一了南方地区。南方战毕,剩下的只有西方和北方,但是秦始皇为何偏偏优先选择了进攻北方匈奴呢?

对此,有人给出答案说是西部地区偏僻荒凉,多是以荒漠为主,该地区不能种植农业,即使打下来也没有用途,对于以农耕业为主的中原王朝来说没有吸引力,所以不值得兴师动众的去征讨。还有甚者说西方没有“长生不老药有”,所以秦始皇对于西征这件事不感冒。


秦始皇没有向西开拓疆域竟然是打不了

秦朝疆域图


事实真的如此么?首先抛开第二个答案的“玩笑话”不谈,单就第一个答案来说就已经错的离谱了。

夺取西域地区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都有很大的利益可图。政治上至少扩充了王朝的疆域,而且还巩固了边防,甚至还能联合进攻匈奴;经济上更是能发挥西域地区的的核心价值,从后来历史可以看到这里是“丝绸之路”核心路段,“葡萄美酒夜光杯”这些都是来自西域地区。军事上这里有上好的草场和马种,“汗血宝马”就产自这个区域,战马在古代的军事价值跟现代的坦克差不多,其意义不言而喻。所以说对于这么大的“宝藏”,秦王朝不感冒是无法理解的。

那么面对这么大的利益而不去图,只有一种解释——进攻西域有个巨大的困难。难道秦军的虎狼之师会怕区区一个大月氏不成?当然不是,虽然大月氏战斗力不容小觑,但是对于秦军来说这也不算什么。其实秦军顾虑的是河西走廊地区,那是一个狭窄通道,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任凭秦军再多也只能一点点地通过,这无异于白白送命。所以秦王朝没有直接首选西域地区,而是选择进攻北部的匈奴。


秦始皇没有向西开拓疆域竟然是打不了

河西走廊地形图


但进攻匈奴这不意味放弃西域地区,只是换个方式进攻西域而已,如此这么说是有其原因的。我们把观察历史的视野拉高一点,会看到正好距离秦王朝统一的100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了匈奴的右贤王,取得了河西走廊地区,这就是著名的“河西之战”。从此中原王朝与西域诸国之间取得了联系,后来还建立西域都护府。霍去病之所以能成功取得河西走廊地区主要得益于他的大迂回策略,该策略从河西走廊北部高原行军,绕过狭窄通道,规避了地形的不利因素。而大迂回策略的实施前提是公元前127年卫青从匈奴人手里收复河套地区,因为如果没有河套地区的控制权,汉军不要说上高原,连黄河都不能顺利过去。所以说夺取“河套平原”是关键。


秦始皇没有向西开拓疆域竟然是打不了

霍去病大迂回策略路线


我们再把视野拉回秦朝。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而蒙恬恰好就在河套地区与匈奴对峙。这么看秦始皇很有可能就是为这个大迂回策略的做第一步。那么问题就卡在了这个点上,对峙期间秦始皇去世,赵高专权,逼死蒙恬,不久秦朝就灭亡了。也就是说秦始皇之所以没有向西拓展最后是败给了时间。我想假如再给秦始皇一段时间,相信夺取河套之地后,蒙恬将军一定会像霍去病一样采取大迂回策略夺取河西走廊地区的,进而获取西域的掌控权。不过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