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中醫再擔重任



面對“新冠肺炎”——中醫再擔重任

面對“新冠肺炎”——中醫再擔重任


01、現狀


2020年2月18日,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佈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文中明確強調,把中醫列入診療中來,強調中西醫結合,促進醫療救治取得更好效果。


“新冠肺炎”從中醫傳統的角度講,它屬於時令病範疇。也就是說,其發病有季節性,同時有流行性和傳染性的特點。中國古代將這些時令病稱之為傷寒、溫病、時氣、天行、時疫等。


中醫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積累了眾多中華民族與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結晶。面對新冠肺炎,翻起古書,記載著無數中醫戰勝時令病的例子,不勝枚舉,此時的中醫再次點燃大眾的希望,擔起重任。


02、古人戰“疫”


永嘉二年(308年),“大人小兒頻行風癇之病,得發例不能言,或發熱,半身掣縮,或五六日,或七八日死。張思惟合用‘風引湯’,所療皆愈。根據此病發熱、抽搐、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推斷當年可能是流行性腦炎。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五六七月間,江南淮北一帶流行瘟熱病,用“人參敗毒散”治療,凡是服用此藥的人,皆活。

1891年,廣東名醫梁玉瑜途經江蘇清江,見船戶數人同染瘟病,渾身發臭,不省人事,開口吹氣,舌見黑苔。他用家傳驗方“十全苦寒救補湯”救治,病人陸續瀉出極臭之紅黑糞,次日舌黑漸退,連服數劑皆痊癒。

中醫在長期對抗瘟疫中,流傳了很多治療時病的湯劑,除以上提到的方名外,還有防風通聖散、荊防敗毒散、甘露消毒丹、十神湯等。


03、古往今來對症湯劑


疾病的病因是不斷變化的,如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都是不斷變異而來。古代醫家他們無法確定變化不定的病原體,而是立足於人體,將其在疾病中的臨床表現與相對應的藥物結合起來,形成了許多獨特的湯劑。


面對新冠肺炎,中醫依然可以利用其辨證方式對證下藥,給予機體最大的援助和支撐,讓機體得到更多的緩解。中醫不同於現在西醫的診療,西藥主要是應用具體的抗病毒藥物,具有針對性的殺滅病毒,而中醫更多的是調和五臟六腑,降低病毒侵襲人體時對各個器官造成損傷,增強其抵抗力。


常見的對症湯劑

面對“新冠肺炎”——中醫再擔重任


04、古今結合


根據國內31個省市確診的新冠肺炎的臨床調查可見,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熱、咳嗽、腹瀉、嘔吐等。這次新型冠狀病毒侵犯的臟器大多是肺,出現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嚴重者可以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等。根據中醫診斷,結合個體化選擇合適的湯劑進行治療可成為我們治療疾病的一個選擇。


古代醫家根據不同症狀所調製的湯劑

面對“新冠肺炎”——中醫再擔重任


在複雜多變的病情面前,中醫經過幾千年的實踐積累了很多臨床經驗。如果我們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疾病看做是當下的時令病,通過中醫辯證方法,再結合個體化進行治療,形成當下的特有防疫湯劑,相信我們也可早日戰勝此“疫”。



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 劉麗亞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