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我感到幸運的是我們仍然可以閱讀很多書,感到不幸的是其實有很多書我們都無緣得見。以下推薦給您我在2019年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能看就抓緊時間看吧。


1. 《生死場》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五年前剛看完電影《黃金時代》的那段時間一直在找蕭紅的作品,讀過《呼蘭河傳》越發喜歡,可惜始終未見其成名作《生死場》。開始還問過幾次書店,後來無奈放棄了。前幾天忽然就見這本紅皮書立在架上,思念多年的老友終得相見。


《生死場》寫的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東北農村的故事,“人和動物一起忙著生,忙著死”,螻蟻草芥,週而復始。蕭紅的一貫筆法就是將一切殘酷悲涼不動聲色輕聲道來,沒有激昂控訴卻令人唏噓感嘆,那股力量似是隱忍不發卻又力透紙背。書中人物眾多,卻無一“高大”形象,甚至沒有像魯迅那樣寫個象徵性的花環什麼的。蕭紅筆下只有矇昧、彷徨和不甘,她一心要寫人性,絕不讓所謂愛國或革命內容喧賓奪主,這種超越階級的文字反倒更給人一種真實質樸的感覺,或許流傳更久。


本書其實是一部蕭紅小說集,共收錄12箇中短篇,其中《棄兒》幾乎就是自傳,寫她身懷六甲被丈夫拋棄,生下孩子後一眼沒看便送給他人。聯想到後來她再次懷孕,卻毅然離婚,懷著蕭軍的孩子嫁給端木,一個女子一生不斷與命運抗爭,不轟轟烈烈卻悲憫決絕,實在是文如其人啊。


2. 《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裡》


作者:餘華(中國);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餘華的小說以前看過幾部,《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等,每一部都像一把鐵錘砸到心底,在當代中國文壇能寫下如此震撼心靈之作的人實在不多,餘華是我最為欣賞的一位。因此當看到餘華的雜文集《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裡》,便迫不及待地借來捧讀。


這本雜文集的確夠“雜”,內容包括他對自己創作歷程的回顧、對當下社會事件的點評、對文學創作方法的隨感,甚至自己出國旅行的經歷及某個時段的日記。也許是年齡增長的緣故,也許是對大環境有所顧忌,透過文字能感覺到他的議論有意在收,詼諧中流露些許無奈。談到九十年代他的作品轉型,不再那麼血腥暴力,他講了自己89年的一個夢:他在公審大會上被當場槍決,驚醒後一切都變了。他所說的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裡,是指每個人夢想的差距,第二大經濟體的光環下是人均收入徘徊在九十多名未變的不平衡,貧富差距將中國變成一個撕裂的社會。關於北京奧運會,他坦誠地說出自己看到的另一面。對於舉國歡慶的60週年國慶,他回答記者說對他的意義就是比59週年多了一年。


餘華回憶八七年《收穫》第五期的一篇文章我特別有感觸,他說當時其他文學雜誌拒絕他和蘇童等一批作家的作品,認為他們沒有聽黨的話,政治上不正確,只有《收穫》收留了他們。《收穫》也沒聽黨的話,但他們的主編是巴金,《收穫》因此成了統戰對象,審查者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在書店舉辦的一次座談上曾問某雜誌的編輯,為何南方週末可以出的一些文字你們不敢?他說每個雜誌背景不同,他們能做的就是即使不能完全講出真話也不去說假話。我想如果說餘華的文風有什麼變化的話,那也是從講真話變成了不說假話,良心始終未變。


3. 《陛下》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陛下》是托馬斯·曼最暢銷的小說之一,但未得到德國書評家的好評,為此這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直到80歲仍耿耿於懷。我看完這本書對書評家表示理解,在哲學家輩出的德國,這樣一部結局圓滿的現代童話故事,似乎與我們今天的網絡小說並無二致。


小說虛構了一個沒落的歐洲公國,大公去世後長子繼位,可他偏偏對執政毫無興趣,認為給個叫不上名字的人頒發勳章、給沒接觸過的協會發封賀電實在毫無意義,於是把這些天職全權委託給弟弟海因裡希了,並且准許他使用陛下這一稱謂。弟弟與哥哥正好相反,醉心於出席各種典禮活動,而且總能講出一大堆永不犯錯的套話。直到他遇見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美國億萬富翁的女兒伊瑪,她因父親到當地療養而暫居公國。海因裡希在與這位喜歡代數的女孩接觸中萌生愛意,當他熱情表白時卻平生第一次遭到嘲諷:“您挺立不動問人家問題,卻不是出於興趣...您高談闊論說出某個意見,可您說的就算是另一種也沒問題,因為事實上您就沒有意見”海因裡希終於認識到自己的空洞無用,下決心學習實務,並最終贏得了女孩的芳心。女孩的父親也出手解決了公國的財政危機。


說實話這樣的情節設計相對於托馬斯·曼這種大牌作家確實顯得過於粗淺了,如果寫成悲劇也許更好些,因為世界上的陛下有幾個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空洞,又有幾個能做出改變的呢?


4.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前者是理性與虔誠的化身,一生在象牙塔中攀爬,通過修道實現夙願,將自己獻給了神;後者是感性與放浪的情種,一心到伊甸園裡偷食,藉助藝術得到昇華,將自己變成了神。


黑塞的《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是一部極具“欺騙性”、需要反覆品讀的經典小說。當博學多才的修道院老師納爾齊斯遇到初入修道院的美少年歌爾德蒙便一見傾心,我以為這是一部同性禁戀文學;當歌爾德蒙流浪鄉間尋花問柳,與騎士的兩個女兒同臥一床,我以為一個3P狗血故事即將展開;直到歌爾德蒙重回修道院,與納爾齊斯展開一場關於實現自我的哲學思辨,我才發現黑塞描寫的是一個人的兩面:理性與感性、虔誠篤信與精神自由。每個人都在這兩面中搖擺掙扎,真正能想明白的人寥寥無幾,很多人可能連想都沒有想過。


人們虔信上帝,遵從他的一切旨意,不曾質疑他的暴戾與獨裁。試想亞當夏娃如果不偷食禁果,就不會被趕到人間,然而天堂的日子如果連吃個蘋果的自由都沒有,那還有什麼意思?那還是我們理想的天國嗎?


5. 《包法利夫人》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有人說“男不做於連,女不做愛瑪”,我以前讀過《紅與黑》,這回該《包法利夫人》了。


農家女愛瑪嫁給了為她爸治病的赤腳醫生包法利,小日子平淡卻還安穩,轉變發生在夫妻倆參加侯爵府的一次宴會。有些平民是見不得奢華的,見過一次便無限悵惘,從此落下一塊心病。起初愛瑪終日幻想能再次參加那樣的舞會,後來輕易就愛上了莊園主和城裡來的小帥哥,並因此債臺高築,逐漸走上不歸路。


話說愛瑪也算是淫而不蕩,除自己老公外,對每個情人都很投入,而且一點也不圖財,非但沒從情人身上撈走一分錢還倒貼不少。走投無路四處借錢時仍能斷然拒絕公證員錢色交換的要求,表現出自己的原則,放到今天已可謂是難能可貴了呢。


愛瑪有什麼錯呢?她只是無法忍受平庸卻又找不到擺脫的方法,我們每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普通人不都有過這樣的苦惱嗎?我想平庸之人最致命的不是平庸本身而是幻想借助別人來擺脫自己的平庸。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愛瑪。


最後不得不稱讚福樓拜的文筆,太精妙太細膩了,很多看似普通的環境描寫回過頭再看都會發現其實暗藏許多隱喻,絕對是大師中的大師。


6. 《藝術論》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基佐是法國史學奠基人,做過首相,著述等身,對藝術也頗有見地。我剛看完他寫的《藝術論》,對其中一段話感觸頗深:“一旦藝術創作是為了迎合某位達官顯貴或者個別人的自戀,而不是為了普通民眾的愉悅和讚頌時,就會退化成一種純粹的生意,匠人的競爭會取代天才的角逐,人們的目的將不再是為了在角逐中更勝一籌,而會變成相互排擠。”


我在近幾年撰寫遊記蒐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不少名畫在創作之初並未得到客戶認可,但畫家不屈就不媚俗,堅持自己的審美和藝術追求,最終贏得了大眾的讚譽。比如格雷柯創作的《基督被剝去聖衣》被委託人也就是托萊多天主教會提出諸多質疑,格雷柯拒絕修改,最終只拿到三分之一的酬勞,但這幅畫被藝術史學家稱為“具有非凡創意的大師之作”。倫勃朗的《夜巡》,因為出了相同資金的民兵隊員沒能在畫中看到相同大小的畫像而拒絕付款,最終對簿公堂令畫家名譽掃地,然而它卻成為倫勃朗最偉大的作品。梵高的畫在他生前無人問津,他也沒想過要去迎合主顧,如今這位潦倒自殺的窮畫家卻成為荷蘭繪畫的標誌性人物。


我覺得基佐的話不僅適用於繪畫和雕塑,也適用於文學和電影等各種藝術。如果跳不開“迎合”二字就不會有長久生命力,如果甩不掉“生意”的念想就只能淪為匠人。這可能也是我們這個時代出不來藝術大師的緣故吧。


7. 《藝術哲學》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傅聰僑居倫敦時,傅雷為提高兒子藝術修養手抄了自己尚未付梓之譯作中的一部分寄去,並盛讚該書為“一部有關藝術、歷史及人類文化的鉅著”,這本書就是丹納的《藝術哲學》。我在去尼德蘭之前讀過一遍,此番再讀仍覺收穫頗豐,相信以後還會借來反覆品讀。


這本書實際上是丹納的教學講義,因此讀起來特別生動,加上傅雷翻譯得精巧,很多用詞都令人拍案。丹納將紛繁複雜的歐洲藝術從種族、環境、時代三大角度進行梳理,通過與其它學科的對比,指出藝術批評的哲學標準:特徵的重要與否、特徵的有益與否、效果的集中與否,並以實例加以論證。讀過這本書,就知道古希臘為什麼有那麼多健美的裸體雕塑令後人難以超越、意大利文藝復興為什麼出了那麼多大師而且作品充滿張力、尼德蘭為什麼很少繪製裸體而到處都是室內安靜的小品畫。當然,關於藝術的話題遠不止這些。


讀這本書時最好衝一杯有厚度的耶加雪啡或泡一壺上等的黃山毛峰,那才配得上這樣的名著。對,當然不能是輕浮的奶蓋茶。


8. 《圖說西方建築簡史》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因為近幾年常去歐洲旅遊,做攻略時零零碎碎瞭解了一些西方建築方面的知識:希臘三柱式、羅馬五柱式、羅曼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新古典主義,以及各種古典樣式的復興風格等,但一直沒有系統梳理。《圖說西方建築簡史》用最簡單明瞭的方式幫我完成了這項工作。


這本書好就好在它不僅對各種建築風格進行簡單的圖文介紹,還幫讀者分析了它們產生的內在原因。比如談到希臘神廟與基督教堂的不同,神廟建築的重點在外部,高大立柱圍合的空間實際非常小,因為內部只要擺上神像,並不需要供人禮拜的空間,祭祀的民眾都站在神廟外面;而教堂的內部空間則非常大,信徒都聚在裡面聽神父佈道。談到哥特式的誕生,它在12世紀率先出現在阿爾卑斯山北麓,那裡的霧氣很重,建築的立體感不明顯,大面積的森林充滿神秘感,哥特式林立的尖塔極大地增強了立體感,走進教堂猶如步入一片原始森林,陽光透過色彩濃豔的花窗玻璃照進來給人一種宗教的超驗感,彷彿與世隔絕。而巴洛克的出現則是針對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為了增強儀式感,用充滿動感的雕塑和繪畫將整個建築裝飾成一座大舞臺。


在學習過各種建築形式的基本特點後,我愈發覺得搞清它們產生的根源以及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繫,更有助於我們加深對建築這種藝術形式的理解,甚至比簡單地背下幾個名詞術語更有意義。


9. 《名畫中的符號》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日本人似乎很擅於對西方藝術進行歸納總結,《名畫中的符號》已是我今年讀過的第二本這類作品了。內容淺顯,但語言平實,是本不錯的入門讀物。


書中結合大量西方名畫介紹了繪畫中常見的符號和象徵物,有助於提高我們對歐洲繪畫含義的辨識。據說以前歐洲人學畫都要先學符號學方面的知識,畫中的人物,相貌上可能因模特不同而千差萬別,但只要看TA手中或身邊的物品便可猜個八九不離十,比如白百合常出現在聖母身邊或者代表純潔,而紅玫瑰則常與維納斯相伴或者象徵愛情。有時畫家還通過物品暗指人物此時的境遇或未來的命運,比如橄欖枝代表和平,葡萄象徵耶穌受難。


其實中國畫中也有類似的手法,我記得小時候老爸給我講過齊白石繪畫中的諧音取意,比如白菜諧音百財,葫蘆寓意福祿,荔枝代表吉利,絲瓜則有追思和掛念之意。想到這裡,今天當是該吃些絲瓜才對。


10. 《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蔣勳的《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給我的感覺更像一本西方美術品索引,短短三百頁竟然介紹了二百多件作品,其簡略程度可想而知。即便像達·芬奇這樣大師中的大師,人物+作品的文字介紹也不足千字,版面上還不如配圖所佔篇幅多。喜歡看圖的可以選擇此書,想看略有深度的文字解讀者可能要失望了。


我以前讀過蔣勳的《破解莫奈之美》,其深度解讀的能力毋庸置疑。可能這次他想包含的內容實在太多,而在難於取捨之時他又偏偏選擇了平均分配筆墨,其結果就是所及之處全都淺嘗輒止,最終變成一本流水賬。相比之下,貢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就要好很多,說起來包含的內容更廣,但要點總能講實說透,每每給人豁然開朗的感覺。


無論如何還是要感謝蔣勳先生,他在本書中有句話給我印象深刻,講出了美術史上各流派興衰的規律:“任何一個流派,一旦信奉自己的主張是唯一的教條,也正是這個流派衰敗的開始。”


11. 《善終旅店》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善終旅店》是一本比利時作家的短篇小說集,包含19位作家的20篇作品,其中不乏梅特林克這樣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大師之作。譯者是民國時期的詩人戴望舒,我中學時讀過他的《雨巷》,至今還記得他筆下“撐著油紙傘”的姑娘。


不知是比利時小說的特點還是戴望舒選文的緣故,這些小說都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稱作散文可能更合適些,卻讓我彷彿看到一幅幅尼德蘭古典繪畫,帶有詩意的靜謐與蒼涼。比如梅特林克的《嬰兒殺戮》講的不是聖經中的那個,而是西班牙侵略者的暴行,這種巧妙的聯繫與老彼得·勃魯蓋爾的名畫《伯利恆戶口調查》如出一轍。再比如海倫思的《小笛》描寫一位吹笛姑娘的心路歷程,讓人想起弗美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德穆爾特在《倫勃朗的功課》中對倫勃朗出場形象的細緻描寫簡直就是一幅倫勃朗的自畫像。


都說藝術是相通的,讀過這本書我更加相信這一點,至少尼德蘭的文學與繪畫是相通的。


12. 《長長的回家路》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老師讓我們寫一個故事,講一講等我們長大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寫了什麼?”


“我寫,我想我還是先專心致志地做個小孩吧。”


“這是個好答案。”


“是吧?我寧可變老,也不想變成一個成年人。所有的成年人都充滿怒火,只有孩子和老人才會哈哈大笑。”


這是瑞典作家巴克曼《長長的回家路》中爺孫二人的一段對話。爺爺老了,漸漸失憶,每次醒來都要努力回想我是誰,我在哪,我要怎麼回家。回家的路因此而越來越長。他最害怕的就是忘了自己的孫子是誰。


“不用怕,因為如果你忘了我,那你就有機會重新認識我。你會很喜歡的,因為我是個很棒的人,很值得去認識。”


這是一本雖然不長卻非常暖心的散文,值得慢慢閱讀,細細品味。書中有句話讓我感觸頗深:“那些活得匆匆忙忙的人會錯過很多東西。”我想時間大概是這世上最奢侈的東西,只有懂得揮霍的人才是最富有的。從這個角度看,老人和孩子常常是最幸福的。


13.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才看了一本就迷上了這位瑞典作家,馬上又借來他的成名作《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同樣地充滿溫情,同樣地飽含哲理。


歐維是個固執的老頭,每天堅持在小區巡邏,儘管沒有任何頭銜;歐維是個講原則的老頭,小區內禁止行車,市政府的車來了他也敢攔;歐維是個愛管閒事的老頭,看到自行車沒放規定位置非給鎖起來不可;歐維還是個倔犟的老頭,學校不肯為他當老師的殘疾老婆修建輪椅坡道,他愣是自己給裝了全部坡道。他就是那種一根筋的人,很多人覺得他情商低討厭他。歐維也討厭這些人,因此在他的妻子也是他唯一在世的親人去世後,他決定去死。然而一系列事情幾次打亂了他的自殺計劃,直到他不再想自殺的時候,卻發現死神悄悄來臨。


歐維是個怪怪的人物,我們喜歡他又討厭他,大概是因為我們喜歡用原則約束別人,卻討厭被同樣的原則所約束。我們渴望有人站出來主持正義,自己卻不願為此冒任何風險。這部小說戳中了我們的痛點:我們痛斥特權卻想自己擁有,我們都是鍵盤俠。同時這部小說也戳中了我的淚點:當一個人自以為對這世界生無所戀時,他實際還有很多放不下;但當他又重燃希望時,卻被這世界無情拋棄。


14. 《熊鎮》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熊鎮》是我讀巴克曼的第三本。一個偏遠無名的小鎮,唯一被人記起還是多年前奪得全國冰球亞軍的那一刻。時過境遷,當年亞軍成員的孩子們都已經十幾歲了,他們當中有個人正帶領本鎮青少年冰球隊殺進決賽。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一起突發事件讓所有人站到了十字路口:是對小鎮命運的抉擇,是對朋友陣營的選邊,更是對自己靈魂的拷問。


這是一場良知對利益的挑戰。都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那麼是不是就要利益至上了呢?個人利益、家族利益、團隊利益,甚至國家利益?如果是為個人利益好像還有點不好意思,一旦披上集體榮譽的外衣,就變得堂而皇之了。個人或集體利益該不該成為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每個人自會用行動來回答,空談無用。我覺得它倒是有可能成為檢驗朋友的終極標準:也許只有經歷過“永遠利益”之爭的人,才能看清誰是你永遠的朋友。


書中反覆說過一句話:“你在15歲時有過的朋友,往後將再也找不到了。”我深有同感,不過我的是在16歲。


15. 《集中營的舞者》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集中營的舞者》講述了一位名叫羅茜的猶太舞蹈老師在二戰期間的荷蘭被前夫和情人先後出賣,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頑強生存的真實故事,和她戰後遭遇不公卻毫不退讓的種種經歷。


不得不說,能從集中營活著出來的都不是一般人。羅茜憑藉自身的姿色和語言天賦,努力在德國人面前表現價值,主動做文員、醫學實驗品,甚至情人,只要能讓她活下來。看到微信讀書中有評論說不喜歡這種勾引男人的女子,我覺得此時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批評那些隨時會被送進毒氣室的人其實是很殘忍和冷漠的。


令我吃驚的是書中提到,荷蘭是所有納粹佔領國中猶太人遇害比例最高的,甚至超過德國本土。很多荷蘭人靠出賣猶太人和侵佔猶太人留下的財產發了財。荷蘭政府在戰後的行為也匪夷所思,他們確認過羅茜的身份後竟要求她支付其父所欠的稅金以及她剛逃出時從大使館得到的一件冬衣錢,而當她申請德國對猶太人賠償金時,荷蘭官僚制定的程序卻複雜漫長,與討回戰爭中失去的私人財產同樣艱難。國家關注的是自己的偉大復興,而非為猶太人討回公道。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是它的真實和故事所觸及的人性。一個人在險惡環境下得以生存的基礎是求生的慾望和樂觀的精神。政府有時並不那麼美好和公正,它也可能被自私齷齪的人所控制,因此永遠不要被所謂的“國家利益”所欺騙而失去自己對正義的判斷以及尋求和實現它的努力。


往年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