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沒人敢翻拍康熙王朝?

銀牌下路


有的答主認為,《康熙王朝》太經典,所以沒人敢翻拍。

但是,《康熙王朝》有老《紅樓夢》經典嗎?老《西遊記》經典嗎?有老《三國演義》經典嗎?有老《水滸傳》經典嗎?這四部劇都有人翻拍,怎麼能說《康熙王朝》因為太經典沒人敢翻拍呢?

《康熙王朝》確實是國產電視劇中的精品,但是要說它有多經典,恐怕還排不上號。別的不說,它能比得過同題材的《雍正王朝》嗎?還有《大明王朝》、《走向共和》,哪一部都比《康熙王朝》強。

有的答主還說主角陳道明和斯琴高娃演得太好,以至於沒有人敢翻拍。

我承認,這兩位都是老戲骨,演技很好,但也不是頂級的。就拿演康熙來說,陳道明演的康熙,能超過焦晃的康熙嗎?還差得遠吶。

我認為,《康熙王朝》之所以沒人翻拍,是因為它還不夠經典,沒有必要翻拍。現在的IP那麼多,《康熙王朝》又是比較嚴肅的電視劇,缺少娛樂性,沒有多少人會選擇炒冷飯的。現在的觀眾,都去看清穿、宮鬥啦,誰來看《康熙王朝》這樣的劇?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誰會去做?



夢露居士


不是沒有人敢翻拍,而是究竟有沒有必要翻拍,有沒有本事和能力翻拍。


首先一部千古神劇《雍正王朝》就已經把康熙後半生的事情交代完了,剩下的就是他前半生開疆擴土的功績了。關於開疆擴土的功績,無非就是除鰲拜,滅三藩,平臺灣,徵準噶爾。對於這樣的內容,放在今天大肆宣傳,並不利於民族團結啊。大家講的是民族共榮,一起重振絲綢之路,做生意賺錢,連衛青霍去病這些都弱化了,那麼強調一個外族的朋友來統治了中華然後帶領他們和其它外族PK,這樣的內容真的好麼?

其次,即便是這樣的內容,兩個版本的《鹿鼎記》已經非常娛樂化地演繹了,可以說效果非常好。

此外還有《康熙王朝》裡面的“我孝莊太后”和“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兩位大師的咆哮,也能征服很多看劇不動腦子的非專業觀眾。這部戲雖然鏡頭語言和《雍正王朝》差一萬倍,劇本改編,連原作者二月河都表態——跟我沒關係,史實細節,用語都有問題,連表演都難以反覆咀嚼,然而畢竟還是砸了錢,請了大腕,認認真真把歷史攢把攢把湊起來敘述了一次。所以再拍,從內容上來說,拍什麼呢?讓觀眾再複習一遍歷史課本——除鰲拜,收三藩,平臺灣,徵葛爾丹?

其次,從技術上來說,歷史劇,並不是紀錄片。戲劇是生活的昇華,觀眾看電視劇不是為了瞭解我們都已經知道的,而是看編劇給我們營造的氛圍,看錶演給我們帶來的刺激。所以歷史,紀錄片和影視劇本質上就是不一樣的,電視劇必須要話題性、娛樂性、藝術性。

中國目前只有張黎,胡玫兩位導演擁有專業的電視劇編導水平和強大的組織能力,號召力,他們的作品《走向共和》、《漢武大帝》、《雍正王朝》既開創了歷史劇的先河,也讓其達到最高峰。他們在藝術性和史實敘事之間找到了平衡點,就是用今人的三觀,講歷史。

此外,到現在還沒有出現任何靠譜的新人。這個新人不是說你懂藝術就可以當導演的,還有背景,關係,資源,門路,時代,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新人為什麼就沒有出現?這個得說市場,在今天,資本圈錢,小鮮肉滿地的時代,市場已經拋棄了經典藝術,那種一秒一秒推敲,一個微表情一個微表情醞釀的藝術家,藝術,已經不復存在了。你一個很懂鏡頭語言的電影學院編導系導演,如果沒有強大的爸爸,不認識各種要價動不動就上億的大腕,沒有院線的支撐,沒有水軍的煽動,去拍那種很燒錢,燒腦的大作品,最後大概只有為藝術殉道,而那種拿著爸爸的錢使勁砸的,能夠賺人傻錢多速來的快錢,為什麼又要去折磨自己,改本子,審查,鋪墊,最後觀眾還說,不行,太燒腦了,我們看不懂。何必自討苦吃?

哎,所以,不是不敢拍,是望洋興嘆。

還好,先賢給我們留下了這麼些可以反覆拒絕的經典,比如說老版本的《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漢武大帝》、《雍正王朝》、《走向共和》,那個時候,他們真的是為了幾十塊錢的工資,為了理想和藝術,創造條件在上,而他們中間好多人,比如王冰老師、李定保老師都已經去世了。

讓我們懷念那些永恆的經典,並且向真正的藝術家們致敬。


HannibalLecter


要問各大電視連續劇中哪部歷史劇拍的好,非陳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莫屬。這部電視劇由著名的老戲骨,陳道明和斯琴高娃主演,主要講述了由清順治十八年,年僅八歲的玄燁,既後來的康熙皇帝,在孝莊太后的力推之下登基。之後除鰲拜,平三番,剿滅噶爾丹,收臺灣等大事件。這部連續劇至今,為何沒有被翻拍過,值得我們探討一下。

首先,演員的選擇。本劇的康熙皇帝由陳道明主演,對於這位老戲骨,我們不用過多評價,便知道他的演技是多麼精湛。在劇中,無論是從行為動作,還是從語言格調來說,我們深切能看到他飾演的康熙皇帝身上的王者風範,帝王霸氣。對於斯琴高娃來說,我們更能看到她演繹的孝莊太后是多麼像的真實。讓我們以為她就是孝莊,孝莊就是她。

其次,劇情的設計。本劇可以說基本上按照史書上的記載來演,不過多虛構事實,劇中,各個事件合情合理,時間先後拿捏準確,真實可靠,讓觀眾看到一個比較符合歷史的電視劇。可以說,看了這部劇就瞭解了康熙時代的歷史。這部劇就是一本活的,生動的史書。

最後,先機。這部劇可以說是搶佔了先機,在這部劇之前還沒有人拍過同樣的電視連續劇,而這部劇不僅最先拍攝,而且還拍攝的極其精湛,讓後來者望而生畏,這也是為什麼無人翻拍,必不可少的一點。

由於這些原因,《康熙王朝》無人翻拍,不知筆者說的對不對?你們認為呢?


紀TJ


有人說《康熙王朝》是經典,所以沒人敢翻拍。但是類似於《紅樓夢》《三國演義》等歷史劇也都是經典,卻不斷被搬上大銀幕,所以太過經典不能成為不翻拍的理由。



《康熙王朝》從上映到現在已經將近二十年了,期間也曾有過被翻拍的傳聞,但都沒有成行,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原因。

1、《康熙王朝》電視劇取材自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但是和原著又有不小的區別。

電視劇之所以能火,編劇功不可沒,如果套搬原劇本,意義不大,重新編劇可能始終沒有滿意的結果。



2、太難找到合適的演員陣容,整部劇人物眾多,除了康熙,孝莊等主要人物,眾多配角的表現也非常出彩,比如索尼,魏東亭,蘇麻,姚啟聖等等,想湊成如此龐大的演員陣容比較難。



3、影視劇翻拍的終極目的是盈利,喜歡《康熙王朝》這種題材的觀眾人群,不如那種娛樂大眾的電視劇受眾面廣。

而翻拍想要成功就更難了,所以失敗風險大於可能收到的效益,翻拍的動力不大。



4、《康熙王朝》畢竟不像《紅樓夢》和《三國演義》《水滸傳》有經典的名著作為支持。

這些名著經常被翻拍,正是因為他們底蘊深厚。

相對於不斷被翻拍的四大名著,和金庸的武俠小說,《康熙王朝》的原著缺少底蘊。

翻拍經典是為了致敬原著,而不是致敬上一部劇。



綜合以上原因,《康熙王朝》至今沒有被翻拍。


一點點歷史


《康熙王朝》是2001年中國大陸拍攝的一部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是由導演陳家林、劉大印執導,陳道明、斯琴高娃、茹萍、李建群、高蘭村、胡天鴿等主演。原名《康熙帝國》,一共50集,46集的《康熙王朝》在中國內地開播前,它的50集版本已在臺灣和香港播出,均取得了相當高的收視紀錄。在內地,《康熙王朝》的收視率達到了13%,全面超過了《雍正王朝》和《大宅門》的收視率。

康熙王朝在豆瓣評分達到9.0分,在港澳地區也有著很高的收視率與美譽度,被譽“思想性,藝術性,政治性”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獲得的成就太高,後面的人想要翻拍就有相當大的壓力。像四大名著,《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鹿鼎記》,這些金典都有翻拍,可是都沒有達到以前的高度,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可。首先來說,現在翻拍的電視劇為了博收視率都用一些小鮮肉來主演。小鮮肉們除了長得好看點外,演技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太爛。很多製作方雖然對影片動用了大量資金,可是太注重特效輕視了劇情所以會給影片大打折扣。如果要超越金典,翻拍時思想上一定要達到一定的層面,要有自己的創新又不能丟失原著的思想才能達到想要的高度。《康熙王朝》太過於金典,想要翻拍超越,得到觀眾認可,實事有困難,但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有人能從新來演繹這個金典,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康熙大帝!


大海先生


很多人一本正經的回答沒人敢翻拍《康熙王朝》,是認真的嗎?

2017年春季,曼荼羅影視首批影視項目就包含翻拍歷史劇《康熙大帝》。這個公司是張紀中女兒的。眾所周知,她爹張紀中很喜歡經典影視劇的。當然,張紀中有些電視劇還是翻拍得相當好的,比如胡軍的《天龍八部》、劉亦菲的《神鵰俠侶》、李亞鵬許晴的《笑傲江湖》、周迅的《射鵰英雄傳》。特別是《天龍八部》,可以說胡軍的喬峰完全不亞於黃日華版。

《康熙王朝》翻拍還是難度很高的,畢竟是過去的經典作品。特別是這部劇有很多老戲骨,演繹了很多深入人心的角色。比如斯琴高娃的孝莊皇后。這種歷史劇翻拍起來限制其實還是太多了,這和武俠是有區別的。畢竟很多歷史人物是有後人的,導演還是有顧忌的。

從這部電視劇本身來說,劇情還是比較簡單,主角光環過於強大了,基本上康熙的豐功偉績都有所展現,擒鰲拜、平三藩、滅噶爾丹、收臺灣等等。

整部劇過於美化了康熙,也過於美化了那個時代。歷史上那個時候民族矛盾還是很深的,反清的活動自始至終都一直存在。清朝的統治者也一直給自己留有後路,隨時準備跑路,比如嚴禁民眾進入東北。畢竟八旗子弟太少了,元朝統治一百年都沒有,換做誰也要給自己留有後路呀。

另外,這個電視劇很多兒女情長的故事顯得特別不自然。比如噶爾丹和藍琪兒。當然,這估計是導演的責任,導演陳家林2000年拍攝的《太平天國》也有類似的問題。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像《康熙王朝》這樣的電視劇是沒辦法翻拍的,就像新版的《西遊記》,口碑比老版的《西遊記》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了。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一部好電視劇的產生既有外在的原因、也有其內在的原因,畢竟,任何一部影視劇,背後都有原著、編劇、導演、演員等諸多方面的因素。

試想,像《康熙王朝》裡的主要演員,如陳道明(康熙)、斯琴高娃(孝莊太后)、高蘭村(明珠)、薛中銳(索額圖)、茹萍(蘇麻喇姑)、李建群(容妃)等等,哪個水平低?



不說是現在,就算是今後一二十年,試問哪部電視劇能聚集如此多的老戲骨?做不到的啊。

別的不說,近些年每到寒暑假,能夠年年重播的,除了《西遊記》,不就是《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嗎?

從這個意義上說,兩劇的編劇、導演乃至主要演員,恐怕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兩部電視劇雖然源於二月河的小說,不過在藝術水準和內容層次應該說都高於原著。

尤其在去繁就簡、邏輯推進、人物刻畫等方面,電視劇編劇明顯比原著做得更好。這種情況,在電視劇改編當中是很少見的。



通常說,電視劇一般做不到原著的水平,比如《紅樓夢》、《白鹿原》等,都是如此。

或者,可以這樣說,其實是電視劇提升了二月河的小說,而後者成就了電視劇。

以筆者之見,類似《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這樣優秀的歷史劇,恐怕是幾十年都難得一見的。



如此,誰敢去翻拍啊?上哪去找這麼多高水平的老戲骨演員?

貿貿然上場翻拍,無非就是趕上個熱度,但最終得個差評,這又是何苦呢?

算了,還是一年重播一次《西遊記》、《康熙王朝》得了!


坑爹史冊


歷史正劇目前的尷尬處境

不是不敢,而是諸如《康熙王朝》這樣的正史劇在中國沒有什麼市場。也不是隻有《康熙王朝》無人翻拍,《雍正王朝》和《漢武大帝》都是一個情況。真實的歷史難免會讓人覺得枯燥,可是經過藝術加工之後的影視劇又會違背歷史,有時候甚至讓人覺得無法接受,就連《康熙王朝》中也會有讓人貽笑大方的地方。比如劇中從一開始就說到蘇麻喇姑從小就服侍康熙,康熙稱呼她為姐姐對她也是一往情深,但是真正的歷史上蘇麻喇姑比康熙皇帝大了40多歲,這樣的年齡跨度在中國古代都能隔兩輩人,叫奶奶都不過分了。


而且劇中的孝莊太后也是屢次自稱孝莊,從這幾點來看《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並不是上乘之作,說它是中國古裝劇的代表也有些言過其實。所以是劇中的演員把這部劇的整體水平拉到了一個高度,畢竟眾人拾柴火焰高,其實劇作本身漏洞百出。


《還珠格格》

中國古裝劇中戲說永遠比正史劇受歡迎,那現在就不得不提那部伴隨了80、90後整個學生時代的《還珠格格》,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神劇”,相信很難有哪部古裝劇可以複製《還珠格格》的神話了,即便是後來火遍全中國的《甄嬛傳》。也許有的人不知道年世蘭是誰,但是大家一定都知道金鎖是誰。就算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部無法逾越的經典還是有人會翻拍,因為無論新版《還珠》拍的好壞與否永遠都存在收視率。所以並不是說中國以後不會再有正史劇的出現,只是那些正史劇不會再被翻拍了…



阿狸的荊棘物語


康熙王朝是一個很經典的敏陳大陳道明、斯琴高娃都已經演繹出一個非常高的水平。所以我們也看出來了。在這個時候,沒人有一個導演。想去拍這樣的題材,因為至少他會因為這個而砸了自己的招牌。



那麼我們再來看一看,一個事實。其實在清朝的。嗯,這種歷史題材的電視劇被翻拍的並不多。那你說康熙王朝並沒有被翻拍?同時,雍正王朝也是沒有被翻拍過的。其實這個根本的原因我覺得是這類的題材在當下並不算很流行,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去拍,而模仿率最高的卻是武俠劇,而武俠劇的之所以會被翻拍,是因為武俠劇,它衍生了很多的作品,例如遊戲,嗯,相關的一些小說。包括動漫等系列。所以這些個拍的時候,他會有很多熱點,槽點!



例如最近拍攝的笑傲江湖系列。那個電視劇已經在網上被吐槽得非常厲害,但是主演的那個演員卻在網上說,非常感謝吐槽,有很多網友說,簡直是厚顏無恥嗯還感謝。但是我們都知道,現在互聯網這個時代就是一個輿論時代,很多人,很多導演拍電影,並不是為了獲取好的口碑。他們其實是通過一個比較熱門的一個題材拍攝出來然後能夠製造輿論效應,讓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火起來。有這麼一個說法。因為我是做公關的,我對這一個方面是非常敏感。就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嗯,我們在做一些個企業的宣傳方面,偶爾也會想著去製造一些的負面的輿論。從而擴大拓展企業的影響力。



一樣一樣,只要你是一個做企業的人,只要你是一個做商業的人。你不得不考慮的是輿論的影響力,在當下互聯網的時代,其實很多的企業已經為了知名度,為了炒作,已經失去了道德水準和行業的質量水準,他只是為了出名,當然,出名之後有了一定的粉絲,他們就開始有圈錢的行為,這也就誕生了演員界,為什麼有很多輿論特別高的人,他的出場費以及演出費的費用。非常高,而有些個特別有演技的人,卻並不能拿到好的薪水。這就是當今社會下的尷尬局面。


所以在古這個時候,國家才有這樣一個提出策略,就是文藝復興,就是要把中國丟失的美好的文化找出來。而國家之所以會出臺很多的一些個藝術的政策,包括道德類型的法則。就是讓人心向善。

但是在當今這個博眼球炒話題的時代。我們不得不去思考,哪些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哪些不好的?應該我們不去參與任何討論。那麼壞事傳千里,這種現象到底如何進行杜絕呢?其實出自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動,只有我們不去支持他們。他們才沒有任何的發展預計他們才會想到改進提升自己。我是李孟,我的頭條號是創業者李孟。歡迎大家關注我,和我一起討論關於營銷等系列問題


創業者李孟


開篇立意: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還有誰會做呢?

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分幾個方面來刨析這個看法。

  • 首先康熙王朝在陳道明的演繹下已經是公認的一代經典,其臺詞、其演技、其主題曲等等都是已經深入人心。翻拍其他的電視題材比如武俠、愛情、玄幻等等主角都還能從其他方面入手放大自己的特性,但是這種偏正統的歷史劇來說,

    尤其是演皇帝,不止要形似,更要神似。難度太大,挑戰太大。相比來說一部50集的電視劇,現在的明星拍部賣座的電影,參加幾個真人秀的綜藝收益都要比這翻拍康熙王朝要多的多。

  • 接著最重要的,就是拍起來的電視總歸是要人看的。沒有收視率,你劇組拍的再好,演員再大牌,沒有群眾基礎還是一場空。現在的00後都已經崛起的時代,相信能讓他們安靜地不玩手機坐在電視前看電視,除了自己喜歡的愛豆之外,怕也沒有其他的力量能夠讓他們如此聽話了。然而就00後來說,他們或許欣賞、認可老戲骨的演技,但是他們也知道年輕一代的明星中恐怕也沒人能Hold住繼陳道明之後康熙的這個角色。
  • 還有看電視的都是什麼人群呢?現在不比80年代90年代看電視是很稀奇的事情,手機、電腦、遊戲、平板、K歌、酒吧、打牌等等…有太多比電視更吸引年輕人的事物。理所當然的,能夠看電視的
    大多也都是退休的爸媽這輩。但是他們喜歡的是什麼呢?言情劇、苦情劇、愛情劇、喜歡的是家長裡短,喜歡虐心宮鬥。你演康熙我結局早就知道了,對他們來說也沒啥新鮮可言。

誠然喜歡正劇歷史劇喜歡老戲骨的人也有不少,但是相比於浩瀚的電視觀眾群體來說,他們或許更喜歡喜劇類的綜藝、真人秀這樣的節目。

但是不管如何,真正的好劇仍舊是好劇,他不會因為綜藝和流量明星的崛起而被掩蓋,時間將會證明,到底什麼樣的節目才是有價值、有內容、是百看不厭。不是一時的哈哈一笑,是像康熙王朝、大明王朝1566這樣的真正好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