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法國淪陷時,法國民眾的生活是怎樣的?

月下0鬱金香


一戰時,法國擊敗德國,迫使德國人簽訂《凡爾賽條約》,希特勒上臺後,德國急於復仇,以挽回一戰時失去的尊嚴。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面對納粹德國的進攻,法國很快就崩潰,並向德國人投降。

法國淪陷後,一部分由德國管理,一部分由傀儡政權維希政府管理。作為亡國奴的法國人民,肯定是沒有好日子過的。納粹德國對法國當地的猶太人進行殘酷的迫害,即使是非猶太年輕人,也被德國抓去當苦力。當時,由於大量年輕的法國男性男性被德國抓去做苦力,所以許多法國女性失去了依靠,為了生存而投向了德軍的懷抱。另外,在法國也有許多德國和維希政府的秘密警察,一旦有反對納粹的言論,則會遭到逮捕。當然,也有一些法國人加入了維希法國的軍隊,助紂為虐。當地的物資也被大量運往德國,用作戰略物資,尤其是在戰爭後期,由於資源缺乏,法國人民長時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德國投降後,許多法奸遭到清算,維希政府元首貝當被判處終身監禁,總理賴伐爾被執行死刑。另外,當初許多通敵的女奸細被人們剃光頭髮,遊街示眾。畢竟在任何國家,內奸是不可饒恕的。


歷史薈


哦,你是問那個曾經“歐陸第一”不可一世的法國?然後面對德國人的閃擊,38天掉了腰子的法國?

1940年7月15日,一名德國士兵站在教堂塔樓上,眺望被佔領的法國城市斯特拉斯堡


可是,我怎麼總覺得,法國人民並沒那麼上心正事呢……


為了保住日後革命的資本,拿自(維)由(希)法國政府的地位,換取逆襲的資本比如本國工業體系不在戰時遭到致命破壞;甚至早早就估量到傀儡政府活不久,於是該如何留實力好跟日後大英影響力一爭高下時能略勝一籌“一雪前恥”。國民政府當局恐怕是壓根就沒打算逞英雄。而且,官方的認慫不代表軍隊和民間隊伍裡,沒有硬骨氣的,因此也早就了一批當時敢於挺身而出的民族英雄,這些人多半都是以個人身份帶領法國民眾抵抗德軍的。

1940年6月21日,法國投降前一天,一輛德軍裝甲坦克駛過法國埃納河


所以,既然說到了德佔區、自發抵抗這樣的關鍵詞,那麼老百姓的生活自然是有苦吃的了:

挨點炸是免不了的

1940年7月20日,法國。英國皇家空軍投下炸彈,空襲已被德軍控制的阿比維爾機場


武器被盟軍銷燬也是免不了的:

1940年7月3日,法屬阿爾及利亞Mers-el-Kebir,法國驅逐艦“摩加多”(Mogador)被英軍擊中後燃起大火。法國與德國簽訂停戰協定後,為避免法國軍艦落入德軍之手,英國政府儘可能將它們摧毀。幾艘法國軍艦受到重創,一艘被擊沉,1297名法國士兵在襲擊中死亡。


由於重要物資都優先運往德國,導致法國物資匱乏,過上了計劃經濟的日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出門不管幹啥做要排隊,那個時候沒有手機,大家在排隊的等候的時候,消遣的方式就是嘮嗑。可是那個時候不是什麼話題都能嘮的,討論了不該討論的話題之後會被抓。因為法國警察就在旁邊,一旦有什麼問題,就把那個人帶走,所以大家要麼說些無關痛癢的話,要麼用手勢表達。電力和石油短缺,地鐵停運充為德國人的防空洞,汽車數量也減少。馬車、和人力車又得到了重登舞臺的機會……


最後,也別都看那些充滿悲劇的黑白照了,貼幾個技術復原彩色的,法國二戰女兵風采。


畢竟,像這種敵人來了鬧敵人,敵人走了鬧政府的事,法國人歷史上見得多了,幹得更多。君不見,就算是當下,連馬克龍這樣強硬作風的政府宣佈對連日遊行妥協後,“黃背心”們也仍舊是沒事上個街、燒個車啥的鬧一下麼。在法國人心裡,這不叫鬧,這叫慶祝,抗議已經演化成了具有慶祝意味的社會性活動而已。

不信?世界盃奪冠了,人家放過以鬧示喜的機會了沒?


聖誕節前還遊行,聖誕節時耽誤人家“彈冠相慶”了沒:


什麼是法蘭西的浪漫?
就是一言不和就上街,前腳警察幫著政府維穩老百姓,後腳警察也可以上街喊出:這麼加班太累……


(法國警察直接替馬克龍扛下了前線的怒火。法國警察工會聯盟稱,他們希望馬克龍總統通過安全部隊經濟預算,以此補貼警察們作為政府表示感謝的方式。但到目前為止,馬克龍一個字都沒有說。但迄今為止,法國政府還欠警察多達3200萬個小時的加班費。)

這份骨子裡啥都不能耽誤革命的浪漫和莫名喜感的樂觀,從來都是被深深種在人家骨子裡的,你可以喜歡,但是,聽我一句勸:別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