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帳下謀士賈詡為什麼被人汙衊為三國第一毒士?

非想


賈詡是一大謀士,但政治上爛糊三鮮。最早助卓為虐,幾經跳槽,最後才投到曹操帳下。

他不如諸葛正派,亦遜於司馬穩重,更缺少魯肅忠誠。從一開始就為兇殘的董卓效力,是屬於同流合汙之小人,歹毒之徒,當為第一毒士。


夏雨風




漁樵之人W


賈詡,三國第一毒士這一殊榮,非他莫屬。

賈詡是個極端利己主義者,他做出所有選擇的出發點只有一個,那就是自保。為了自己活命,為了家族生存下去,就算犧牲萬萬黎明百姓也在所不惜。

這樣的人,很可怕,他的數次選擇,都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舉個例子。

賈詡本是董卓手下謀士,董卓被呂布殺了之後,賈詡跟著董卓的手下李傕、郭汜,一路向西逃竄。

但逃著逃著,賈詡覺得要是這麼逃竄,遲早會被別人抓住,那樣就必死無疑了,不如聚攏殘兵,反攻長安,於是賈詡找到了李傕、郭汜二人,對他們說:

“咱們這樣三三兩兩的跑,一個小小亭長就能抓住我們,不如收攏士兵,反攻長安,若是勝利,咱們就得到了天下,若是失敗,咱們再逃不遲。”

後來,李傕、郭汜果然聽了賈詡之計,成功佔領了長安。


賈詡此計,得以保全性命,他的全家也性命無憂,但是長安卻成了人間煉獄,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百姓死的死,逃的逃。

賈詡為了活命,置成千上萬百姓於死地,這難道不是毒士嗎?

再舉一個例子。

官渡之戰僵持之時,曹操和袁紹兩個死對頭爭相拉攏張繡,因為張繡有兵,有糧,有本事,但張繡舉棋不定,不知道該站在哪邊。

綜合實力看,袁紹佔上風,況且張繡曾經殺了曹操的兒子曹昂,大將典韋,以及侄子曹安民,也差一點殺了曹操,按照常理來說,張繡理所當然地選擇袁紹。

張繡是這麼想的,但賈詡不這麼看!


PS:此時賈詡離開了沒頭腦的李傕、郭汜,投奔了張繡。

賈詡找到了張繡,極力忽悠張繡投奔曹操,理由如下:

一是,袁紹心胸狹隘,連親哥哥袁術都容不下,何況你一個外人。

二是,漢獻帝在曹操那,人家是正統,其他都是亂臣賊子。

三是,袁紹兵強馬壯,咱這點兒人馬,人家看不上,曹操實力弱,咱們去,曹操高看一眼。

四是,曹操志向遠大,心胸寬廣,肯定不會記仇的。

張繡在賈詡一個勁地攛掇之下,也不知哪根神經搭錯了,頭腦一發熱,真的聽信了賈詡的餿主意。

其實,是賈詡看好曹操,是他想投奔曹操,但是他不敢一個人去,因為他曾經是董卓的幫兇,血債累累,他怕曹操殺了他,所以才拼命裹挾張繡一起去。

說到底,他還是為了自保。


但到了曹操那邊之後,賈詡成了曹操首席謀士,後來官拜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還成了曹丕的老師,死後葬在曹丕廟裡,這份殊榮可謂位極人臣了。

而張繡呢?

他淪為了曹操的殺人工具,北征烏桓的途中,被曹丕逼死了,連他的兒子張泉,也因捲入了魏諷謀反案,被曹丕誅殺了,家人或被殺,或被髮配邊疆,可謂悲慘至極。

張繡被忽悠慘了!


一半秋色


賈詡(147年---223年)字文和,武威(今甘肅武威)人。

賈詡自幼熟讀兵書,精於謀略。最初為董卓謀士,董卓被王允、呂布聯手除掉後。他又為李傕效力,董卓被殺後,李傕,郭汜原來打算帶兵逃回西涼。他獻計回西涼不如反攻長安,挾天子以令諸候。李,郭二人兵敗後,賈詡又投靠到西涼老鄉張繡帳下。

張繡曾用賈詡之計兩次打敗曹操,尤其是宛城之戰,曹操痛失長子曹昂,大將典韋,自己也差點丟掉性命。

官渡之戰前夕,張繡本打算投靠袁紹,畢竟和曹操有殺子之恨。賈詡極力反對,並勸張繡道:“袁紹心胸狹隘,兄弟都會反目何況我們外人,況且河北多名士,他不能重用。曹操雄才大略,求賢若渴,定會不計前嫌。”

張繡降曹後,果然和賈詡說的那樣,曹操不計前嫌並和張繡結為親家。張繡在官渡之戰中,也表現良好並立下大功。

赤壁之戰後,馬超,韓遂的涼州聯軍約十萬多人據守潼關聯合抗曹。賈詡利用反間計讓馬超,韓遂互相猜疑。曹操趁機與聯軍決戰,大獲全勝,並平定關中。

曹昂在宛城之戰為救曹操身亡後,曹操在選儲君的問題上曾搖擺不定,曹丕首先拉攏賈詡為其智囊。最終曹丕勝出,繼位後封賈詡為太尉。

賈詡作為一代謀臣,多次易主,也無可厚非。畢竟人往高處走,都有選擇明主的權利。

後人稱其為“第一毒士”我的理解是當年在董卓被殺。李傕,郭氾如果逃回西涼。朝庭裡有王允等一些大臣主持朝政,也許會天下太平。賈詡為了自保,獻計李傕,郭氾反攻長安。朝中忠臣良將死傷怠盡,令天下徹底大亂,群雄四起,民不聊生。所以被稱“第一毒士”。


墉上閒人


三國四大“毒士”,賈詡、李儒、程昱、諸葛亮。

我個人覺得之所以會將此四人評為毒士,並不是說他們本身是壞人,而是他們洞悉人性,出的主意往往不計後果,毫無下限,當然,這種“毒”沒有辦法品評對錯,畢竟在那個戰亂年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生存罷了。

我們今天就好好說一說賈詡。

賈詡的“毒”更多的是眼光毒辣,他善於洞悉人性,把握時機。

“毒計”之一:反攻長安

初平三年,董卓被殺,王允要清算董卓餘黨。此時,李傕、郭汜等人心懷不安,打算各自逃離。賈詡出面阻止了他們,說:“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國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此計為眾人採納。

於是李傕等散發“王允欲洗盪此方之人”的流言,聯絡涼州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及至長安城下,已聚合十餘萬之眾。李傕與樊稠、李蒙等圍攻長安城,因城防堅固攻而不克。後由城內叛變士兵引導涼州軍入城,與守將呂布展開巷戰,呂布兵敗,僅率百餘騎出逃。李傕等縱兵擄掠,吏民死者萬餘人,屍積滿道。一時間,京城腥風血雨,朝野大亂。

事後,李傕、郭氾欲封賈詡為候,以獎賞賈詡的功勞,但賈詡卻而不受。這也是賈詡老謀深算之處,李傕郭氾反攻長安是保命之計,但攻破長安後血洗長安則有違人倫。如果自己受封,天下人的口誅筆伐,勢必都會集中在自己身上,於名聲不好。

“毒計”之二:拒袁歸曹

建安四年,袁紹招降張繡,並派人與賈詡結好。此時袁紹勢大,張繡傾向於降袁,但賈詡卻當著張繡的面回絕了袁紹的來使,準確地指出袁紹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點優勢: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名正言順;曹操兵力較弱,更願意拉攏盟友;曹操志向遠大,一定能夠不計前嫌。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率眾歸順曹操。曹操聞訊後大喜,親自接見賈詡,執其手說:“使我的信譽揚於天下的人,是你啊!”曹操拜賈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由於當時冀州為袁紹所佔,賈詡便留參司空軍事,同時拜張繡為揚武將軍,並讓其子曹均娶張繡之女為妻。

“毒計”之三:離間馬韓

建安十六年,馬超、韓遂糾結十萬於眾,在潼關與曹操對決。馬超提出劃河為界的議和條件,被曹操拒絕。馬超多次前來挑戰,曹操堅守不出,使馬超欲急戰速勝不得。九月,再次提出劃地為界的要求,並送子為人質。賈詡認為可以表面上假意應允,麻痺對方,實際積極準備,伺機殲敵。曹操又問賈詡如何破敵,賈詡說:“離間他們。”曹操採用他的計謀,寫書離間馬超和韓遂,使他們內亂。曹操視時機成熟,主動對關中聯軍發起進攻,大勝而歸。

總結一下,賈詡的“毒”,其實說的就是他審時度勢,能洞悉人性的敏銳眼光,而並不是計策有多惡毒。

如果單從計策惡毒來評價的話,第一毒士可是非諸葛亮莫屬了。諸葛亮善用“火”計,是出了名的,不論是演義,還是史記,都強調了這一點,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火燒藤甲軍、火燒上方谷。火計的狠辣之處自不用多說,瞬間就可以讓上萬大軍灰飛煙滅,而且死狀十分慘烈,死時痛苦萬分。就連諸葛亮自己都說過:“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


始終先生


你好,我是煮酒放歌,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清“毒士”這個概念。在史書上,從未有過毒士一詞的記載。在桌遊三國殺中賈詡有一個成就叫做“冷酷的毒士”,不確定這是不是毒士一詞的來源。

所以毒士這個詞,古代是沒有的,是今人生造的一個詞。

賈詡

很顯然,這個詞是貶義的。顧名思義,毒士,毒辣之謀士,那麼,為什麼要這麼稱呼賈詡呢?是在抹黑他嗎?

在我看來並不是的,原因請聽我細細道來。

我們知道,初平三年,董卓被呂布和王允聯合殺死,不久以後,董卓女婿牛輔也被部下殺死,西涼軍群龍無首

搖搖欲墜的大漢,貌似在這一刻出現了一縷曙光!

李傕郭汜這些西涼軍將領,想向王允請降。事情在朝著最好的方向發展,有了這十萬西涼精騎,中央政府就有了號令天下的資本和底氣,獻帝也可以拜託傀儡的身份。

可這一切都被我們的王司徒毀了!

他拒絕西涼軍請降!

他要殺光他們!

王允是造成李傕郭汜之亂的罪人

王允真的蠢,就算是秋後算賬,也得等到秋後啊,兔子急了會咬人,狗急了還會跳牆呢,更何況十萬大軍,你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手下有幾個兵?

我估計後來獻帝誅他九族的心都有了。

不過差點讓王允得逞了——因為李傕郭汜一夥人也是蠢人。他們聽到王允不許投降的消息,嚇得驚慌失措,竟想出一個“好主意”

乾脆咱們解散軍隊,跑家裡躲起來吧!

他們蠢,可賈詡不蠢啊,作為西涼軍的核心一員,賈詡還想活命呢。他趕緊勸這幾個人:“別犯傻了,躲家裡一個小小的亭長都能捉住你們去請賞,現在手握大軍,為什麼不去攻打長安,打下了可以奉天子以正朝堂,打不下再想這些也不遲”

眾人一想是這個理,幹!

集結大軍破長安,破長安,殺人放火,姦淫擄掠,誅殺百官,好不痛快!

賈詡,李傕郭汜們的腦袋,暫時是不用擔心了,而且還加官進爵,封侯拜相,快意人生啊!

不知道賈詡看到長安城裡人吃人的景象,作何感想,有沒有愧疚之心。不知道歷經桓、靈、少、獻四朝的賈詡,面對獻帝是什麼心情。

裴松之給賈詡的評價,我覺得挺客觀的

  • 夫仁功難著,而亂源易成,是故有禍機一發而殃流百世者矣。當是時,元惡既梟,天地始開,致使厲階重結,大梗殷流,邦國遘殄悴之哀,黎民嬰周餘之酷,豈不由賈詡片言乎?詡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亂,未有如此之甚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求仁”。求生得生,求仁得仁,本是個人的選擇,我們無可厚非,再說要求每個人都殺身成仁,也不現實。

是的,每個人都有求生的自由和理由,沒有人不愛惜生命,自私並不可恥。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不要有違自己生而為人的,一顆良心。具體點來說,就是要有底線。再具體點,不要做危害國家和天下蒼生的事,這,就是底線。

如果所有人為了生存都可以毫無底線,並且得到後人的原諒,那麼秦檜是不是早該PF了,汪兆銘是不是也該得到大家的理解,為什麼還揪著漢奸的身份不放?

賈詡

我就一句話,如果賈詡值得原諒,那秦檜和汪兆銘都需要PF,在家國大義上,他們本質都一樣的,為了小我,犧牲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這一萬年都沒得洗!

回到問題,叫賈詡為毒士算是汙衊他嗎?我覺得沒有,李、郭之亂,荼毒天下,單一個毒字,算是輕描淡寫了呢!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共同學習進步。


煮酒放歌


我們應該為賈大夫正名,兵荒馬亂的年代,從皇帝到百官,從士兵到草民,哪一個人不是先保命要緊,為主公出謀劃策的謀士,哪一個不是欲置對手於死地,如果用計說成是狠毒,三國人物豈不是個個都毒。

李傕郭汜禍亂長安

賈詡字文和,起初跟隨董卓女婿牛輔做一個小官,後來董卓身死,牛輔也很快喪命,接下來董卓的手下會被挨個清算,很快賈詡就要大禍臨頭了,這時候半路上遇見從都城長安逃回來的李傕、郭汜,賈詡就對他們說,你們還能往哪裡跑,隻身逃回去了隨便是個亭長都能把你們抓回來,不如我們打著為董卓報仇的旗號,沿路聚集董卓舊部下,殺回長安去,如果能成功就挾天子以令諸侯,如果失敗了再跑也不晚。這哥倆茅塞頓開,立即往回殺,沒想到一路下來,收聚了十幾萬董卓舊部殘兵,聲勢浩大很快攻破長安,但是入城之後李傕郭汜縱容手下濫殺無辜,賈詡一看壞了,這倆人一得勢就胡作非為,下場不會好,我賈詡成罪人了,於是找藉口脫身離開避險。這個事件賈詡自己也說過,我這是保命的計策,算不上什麼功勞。後來長安大亂他也沒有預料到。

與曹操的恩怨

賈詡跟隨張繡的時候,本身他們已經投降曹操了,曹操來了以後色心一起不顧張繡顏面,把張繡家嬸接來淫亂,致使張繡懷恨在心,問計賈詡,賈詡兩次獻策搞的曹操損失慘重,還差點丟掉性命,曹操長子曹昂,猛將典韋也都死在宛城,這是曹操一生最慘痛的教訓,讓他對賈詡心生畏懼敬服,但人家賈詡為主公張繡獻策乃人之常情,況且曹操無禮在前,怎麼能去怪賈詡狠毒。後來袁紹曹操開戰的節骨眼,賈詡看準時機力勸張繡又一次歸降曹操,給了曹操以極大的幫助,也為自己以後安身立命創造基礎。此後賈詡在都城閉門謝客,為了避嫌不與其他人交往,曹操以及想陷害他的人也無從下手了。

對曹丕的幫助

計殺曹操長子曹昂,實際上也是幫了曹丕的大忙,準太子沒了,最大的獲利者是曹丕,曹丕從次子變成了長子,太子位十有八九就是他的。

曹丕曹植形成兩股勢力為奪取繼承權絞盡腦汁明爭暗鬥,曹操也不勝其煩,舉棋不定,這時候他突然想起了這個明哲保身沒有參與奪嫡的賈詡,就問他什麼意見,賈詡沉默不語,曹操又問,賈詡才說,臣不是不回答,而是正在想一件事,曹操忙問什麼事,賈詡又回答:思袁本初,劉景升,之家事。曹操一下恍然大悟,袁紹和劉表違反將王位傳給長子的傳統習慣,不顧別人勸諫傳給了小兒子,結果他們一死,兒子們互相打了起來,導致曹操這個外人乘機滅掉了他們整個家族。這是近在眼前血的教訓啊,剛發生沒多久的事實。於是立刻決定了傳位給曹丕。這短短一句話,決定了曹丕曹植一生的命運。所以曹丕即位以後,最敬重的是賈詡,其他朝臣也都極其敬畏賈詡,讓他最後得以高齡善終。賈文和才稱得上真正的算無遺策,輕易不發言,一說話就切中要害,一用計就反轉局面,生平沒有遇到過對手。


非想


賈詡是三國裡比較出名的一個人物,至於他是不是毒士?有沒有被汙衊?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一、獻計董卓,霍亂朝綱

公元189年,西涼大吏董卓進京大漢王朝開始了落幕的序章,當然這在正史中並沒有過多的提及賈詡,但是我們通過分析董卓這個人我們就能從裡面抽絲剝繭找出其中的玄機。董卓是什麼人?殘忍、嗜血、無情但是董卓也是有優點的其一他能採納部下的建議、其二董卓生性謹慎,那我們設想一下董卓在接到朝廷號召時第一反應絕對不是風風火火的奔赴洛陽,而是會找一個計謀無雙值得信賴的去磋商,這個人很可能就是賈詡,我們說賈詡是善識人心的,他不可能不知道董卓進京會有什麼樣的後果,那他是為了利益或者處於危險之中自保嗎?都沒有,要知道那個時期草頭王可是很吃香的,在西涼我賈詡可以說是一言堂,入朝你就不得不和其他謀臣共享資源,賈詡此為可以說是損人不利己的瞎招。

始於賈詡,終於董昭

我們說董卓進京僅僅是大漢王朝落幕的序章,而真正壓死這匹駱駝的稻草致使三國百年動亂乃至於後來的五胡亂華生靈塗炭的也是賈詡,董卓死後其部下欲做猢猻散,賈詡獻策殺回長安,導致王允自殺、呂布敗逃,把尚有一絲希望的一箇中央集權國家徹底撕成了無數塊,可能有人會說他是為了自保無可厚非,但是以你賈詡的才智無論去投靠任何一方如袁紹、曹操、劉備都會對你禮遇有加何必要弄的屍橫遍野、民不聊生呢?

赤壁疑雲、自私自利

公元208年,曹操赤壁大敗,我們說曹操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可是奇怪的是這次賈詡又禁言了,我們就很奇怪賈詡之智不在郭嘉之下為什麼這一次他一言不發?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其實你只要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賈詡投張秀時用的也是這個套路。他真的沒有發現周瑜的陰謀嗎?不見得,但是他寧願用千千萬萬將士的血來為他賈詡鋪一條平坦的大路。

綜上所述,賈詡並沒有被汙衊,他是真正的三國第一毒士,另外我寫了一篇關於三國“五絕”到底三國裡誰最邪、誰最毒、又是誰最狂呢?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這裡是西廂奇談我們下次見。


西廂奇談


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三國時代的謀士和名人,很多人結局都不好。賈詡卻安然無恙,壽終正寢。他為曹氏集團服務了兩代人,在文帝曹丕朝官居太尉,七十七歲去世,諡曰肅侯,結局比許多人都好。賈詡的聰明,在於他洞悉人性,總能看透對方的心思。

賈詡,字文和,武威人,堪稱三國時代一等一的奇才、怪才和鬼才。

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官渡之戰時,賈詡力主與袁紹決戰。

赤壁之戰前,他認為應安撫百姓而不應勞師動眾討江東,曹操不聽,結果受到嚴重的挫敗。

曹操與關中聯軍相持渭南時,賈詡獻離間計瓦解馬超、韓遂,使得曹操一舉平定關中。

在曹操繼承人的確定上,賈詡以袁紹、劉表為例,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暗助了曹丕成為世子。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拜其為太尉,封魏壽鄉侯。曹丕曾問賈詡應先滅蜀還是吳,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徵吳無功而返。

賈詡被稱毒士的原因:

賈詡,字文和,然而早期賈詡行為更適合說是“亂武”。《三國志·賈詡傳》對他早年的“亂武”勾當,有詳盡的記載。比如李傕和郭汜劫持皇帝禍亂國家,就是他造的孽。董卓被王允和呂布刺殺後,李傕和郭汜見大勢已去,心灰意冷,準備解散隊伍,抄小路逃回老家。賈詡卻把他們攔住,說你們“棄眾單行”,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把你們捉拿歸案,不如重新集結隊伍,殺回長安,為董卓報仇。事情成了,你們可以“奉國家以正天下”;事情不成,你們再走不遲呀!李傕和郭汜一聽有道理,就殺了回去,結果是國家、皇帝和人民再次遭災。不過賈詡倒是有自知之明。李傕和郭汜要給他封侯,賈詡說:“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拒不接受。李傕和郭汜又要拜他為尚書僕射,賈詡又說:“詡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縱詡昧於榮利,奈國朝何!”結果李傕和郭汜又敬重他又害怕他。賈詡自己呢,大約也覺得罪孽深重,便利用自己的影響,儘可能地遏制李傕和郭汜,制止了他們不少罪行,保護了不少大臣,也算是將功補過吧!

賈詡眼光深遠,素有謀略,但其為李傕、郭汜等獻計攻進長安,不僅加速了漢朝的滅亡,而且使得天下大亂。說他是毒士也不為過。


壹零壹肆


賈詡是東漢末年很有名的謀士,算是很另類的一種人,主子一直更換,但是他卻一直受到重視,最後高齡善終。賈詡在那樣的亂世裡,能夠一直留住性命,保護家人,是非常有智慧的一個人,在三國時期是很聰明的人了。不論是幫助曹操,還是在曹丕手下,他有兩個特點非常著名,毒辣和能夠保命。每次他一獻計,必定是毒計,而且他的眼光也很獨到,看人極準。另外他是三國中最擅長保命的,這也是他能活到最後的原因。


反攻長安


董卓帶軍進洛陽,賈詡擔任都尉,後來升為校尉。王允和呂布殺了董卓後,打算把他手下的人也都殺掉,當時這些人群龍無首,有些人打算逃亡。這時候賈詡說,聽說長安城中的人都商量著把涼州人殺了,但是你們拋棄大部隊獨自出行,肯定立馬就會被抓住。不如大家一起向西行,沿途收些士兵,再打入長安,給董卓報仇。這些人聽了之後,決定奮力一搏。

後來的長安城就變成了人間煉獄,百姓們流離失所。賈詡是發動遮,於是被稱為“毒士”,不過想想他當時也只是為了自保,但他沒想到當時要逃亡的人不太精明,總是會引發內部矛盾,儘管他已經盡力調和,幫助漢武帝出逃等等,但是當時的大局已經形成,他沒能力去改變。

敗兵取勝


這次失敗之後,賈詡成為了張繡的門下。張繡在和曹操打仗時大敗,曹操奪走了他的嬸嬸,還準備殺了他。張繡就準備襲擊宛城,結果大勝,手下的將士死去了很多。曹操再次來打失敗,張繡要追趕,但是被賈詡攔下了,張繡卻執意要去,結果失敗了,等到張繡回來之後,賈詡家安逸出兵去抓,果然勝利了。張繡很費解,賈詡說,曹操沒盡力打我們就撤退,肯定是緩兵之計,你去追,曹操會留部隊斷後,必然會失敗。等到失敗回來,曹操肯定認為我們不會再去了,就不會防備,這時候追擊一定會勝利。

暗助曹丕


曹操晚年身體不好,於是打算選儲君,不知該選曹丕還是曹植,猶豫不決。賈詡認為自己是後來才來的,資歷很淺,不想參與這件事,但是曹丕主動上門來問,眼看是躲不過去了,一定要謹慎戰隊。賈詡是個聰明的人,他早就看好了曹丕,但是為了防止出意外,就開始暗中幫忙。

他勸曹丕做事要低調,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揚長避短,主要是孝德。等曹操來問他意見的時候,賈詡也不直說,還是信口開河,不過也是有章法的,說想起來袁紹的劉表。這樣一說,曹操確定了年齡大的曹丕。他站隊是正確的,收穫也很大,曹丕上位之後,給他升官進爵。

縱觀他這一輩子,效忠過很多主子,不管是幫誰,都是個好員工,唯一的把柄被百姓抓住的就是獻計取長安,但他也是為了自保,天下的大亂已經開始,作為一個文人,是不可能改變大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